羟磷灰石沉积病是指羟磷灰石在骨骼、牙齿外组织沉积,形成异位钙化。异位钙化可发生于机体任何部分,包括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等,主要症状为关节肿大、关节肿胀、关节疼痛等,可伴有关节畸形、滑膜炎、关节周围炎等疾病。
羟磷灰石沉积病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组织的损伤、高钙血症或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状态、特发性钙化有关。是否存在遗传因素尚无定论,其好发于炎症性疾病患者、关节有外伤的人群、工作强度大的人群等,无传染性。
钙盐沉积在坏死或即将坏死的组织或异物中,形成羟磷灰石沉积病。
高钙血症的患者,血清中离子钙浓度的异常升高易导致发生羟磷灰石沉积。
如身体出现代谢障碍,羟磷灰石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可造成本病。羟磷灰石沉积病可表现为全身症状,在骨骼系统的表现为骨钙脱落脱失、骨密度降低,甚至可以发生骨折。此时骨骼较为脆弱,易发生沉积。
如有家族病史者更易造成羟磷灰石沉积病。
患者先天性发育不良,身体机能障碍,易患羟磷灰石沉积病。
羟磷灰石沉积病发病率较低,约为0.003%,无季节、年龄、性别、地区等发病差异。
如风湿性关节炎等,患处细胞代谢障碍,易造成沉积。
当关节局部出现外伤或因长期体力劳动导致关节受损时,部分患者由于局部血管减少。关节退行性变化或坏死,可造成关节的钙化,引起羟磷灰石的沉积,因此遭受过外伤伤及关节或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为本病的好发人群之一。
羟磷灰石沉积病有一定的遗传性,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比正常人群高。
比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此类人群的关节处有发育不良的缺陷,容易引发羟磷灰石沉积病。
患有代谢疾病的人群同样是本病的高发人群之一,由于如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高甲状旁腺素血症的人群,身体内的钙盐代谢可能较为紊乱,容易发生羟磷灰石沉积病。
羟磷灰石在关节上发生沉积时,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出现,也可出现关节肿大、关节肿胀、关节疼痛、破坏性关节炎等症状。严重患者可伴有关节畸形、滑膜炎、关节周围炎等并发症。
多见于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代谢障碍性关节病、关节周围结构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主要表现为关节及周围组织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症状。
主要表现为关节及周围组织存在肿胀、发红表现,可伴有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多见于外伤、关节和骨骼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主要表现为关节局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
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严重性患者可发生关节侵蚀、萎缩、破坏、畸形等症状。
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
早期症状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困难及发僵,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
主要表现为关节的正常外形及轮廓发生改变,可伴有功能活动受限或感觉减弱及消失。
发病可急可缓,主要表现为关节出现疼痛、肿胀,局部温度增高和关节活动受限。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或性别,常累及膝、髋、腕及指关节,主要表现为患者患处疼痛明显,局部有触痛。
羟磷灰石沉积病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出现,也可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若患者出现关节疼痛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出现关节肿胀、发红症状应及时或立即就医。建议患者于风湿免疫科就诊,进行血常规、X线等检查,同时注意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鉴别。
普通人群出现关节疼痛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若普通人群出现关节肿胀、发红、关节活动受限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大部分患者优先考虑去风湿免疫科。
患者出现关节活动障碍症状去神经科。
患者出现关节疼痛症状去骨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
目前都出现什么症状?
出现这种症状多久了?
是否有关节滑膜炎、关节周围炎等症状?
是否有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病史?
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这三个系统的量和质进行检测与分析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其他原发病引起羟磷灰石沉积病。
严重的关节病变显示侵蚀、破坏和增生性改变,大块性结晶联合体在X线片上表现为钙化阴影。
CT表现同X线平片特征,但如果患者出现骨质的流失,可以看到“彗星尾巴”的羟磷灰石的晶体沉积。从侵蚀部位延伸到邻近软组织,沿着肌腱的路径扩展插入。
通过对滑膜液及滑膜组织中的羟磷灰石检查判断羟磷灰石是否发生沉积作用,即患者是否存在羟磷灰石沉积病。
通过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发红等临床症状以及血常规、X线、关节液等检查显示关节增生性改变、滑膜中存在羟磷灰石沉积可确诊为羟磷灰石沉积病。
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红肿、疼痛为主要症状。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寒冷、潮湿等因素可诱发羟磷灰石沉积病,通过患者临床症状及免疫学检查出溶血性链球菌可鉴别。
双水焦磷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及周围组织所致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在晶体性关节炎中,其患病率仅次于痛风。多累及老年人,急性型多见于男性,慢性型多见于女性。以侵犯全身大中关节为主,可发生急性滑膜炎及表现多样的慢性关节炎,常与骨关节炎相关或并存,通过患者发病部位及临床症状可鉴别。
碱性磷酸钙晶体沉积关节及关节周围,常并发骨关节炎和破坏性关节病变的一组疾病。依据沉积部位不同,可分为钙化性关节周围炎和关节内碱性磷酸钙晶体沉积病。前者主要累及肩部,中年女性多见,后者通常发生于骨关节炎患者。可引起急性滑膜炎、慢性关节炎,以及大关节的破坏性关节炎,如主要见于老年女性的密尔沃基肩膝综合征,通过患者发病部位及多发人群可鉴别。
羟磷灰石沉积病患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出现症状时采用对症治疗,一般情况下可用药物治疗。慢性严重关节破坏性改变者,服药无效时可手术切除羟磷灰石沉积,也可使用物理治疗和超声波治疗来帮助患者恢复。患者一般情况下治疗周期较短,约为1~3个月。
常用药物治疗方法包括服用非甾类抗炎药或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缩短病程和减轻症状。
主要包括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吡洛昔康、阿司匹林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主要作用为促进患者患处抗炎、止痛。可出现腹部不适、隐痛、恶心、呕吐、饱胀等消化系统症状。也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等神经系统症状的不良反应。严重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细胞减少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对于非常疼痛的患者可以给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常见的药品包括泼尼松、甲泼尼松、倍他米松等。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非特异性抑制免疫及退热作用等多种作用。常见不良反应有体重增加、情绪波动、轻度的四肢无力、脱发或毛发生长过快等症状。
慢性严重关节破坏性改变者,服药无效时可手术切除羟磷灰石沉积。
通过CT、X线等检查判断羟磷灰石沉积位置,然后进行羟磷灰石切除术切除,主要适用于慢性关节炎破坏性改变且服药无效患者。
使用包括声、光、冷、热、电、力(运动和压力)等物理因子进行治疗,采用非侵入性、非药物性的治疗来帮助消除沉积,帮助患者恢复关节正常功能。
利用超声波远离深入组织深层,对患者患处起到消炎止痛、活血化瘀、消肿的作用。
羟磷灰石沉积病患者接受积极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后可治愈,无严重性并发症情况下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患者可出现关节炎等后遗症,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按时复诊,防止病情复发。
羟磷灰石沉积病经过正规治疗后,能够治愈。
羟磷灰石沉积病患者若无严重并发症情况下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
分为骨坏死和软骨坏死,表现为关节疼、走路功能障碍、关节肿胀等症状。
羟磷灰石沉积病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时间进行复诊,在复诊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判断患者病情控制与恢复情况,防止病情复发。
羟磷灰石沉积病患者饮食要清淡,注意控制患者食用盐及食用油的摄入量。
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蛋、肉类等。
忌烟酒、戒辛辣、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疾病反复发作。
羟磷灰石沉积病患者的护理应从日常生活中着手,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等。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要记录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注意日常保暖,定时、定量用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不熬夜。
保持卫生,注意保暖,避免患处受凉。
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代谢力与免疫力。
羟磷灰石沉积病患者可记录日常身体代谢情况与病情发作情况,以便于医生监测病情。
要多与羟磷灰石沉积病患者沟通,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向患者普及该病的病理知识,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预防。
注意保暖,防止患处受凉引发风湿性关节炎。
遵医嘱且按时用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由于羟磷灰石沉积病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患者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做好防护,减少和避免不良因素的意外伤害。并定期进行体检,做好预防,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由于羟磷灰石沉积病可无症状发生,因此早期筛查效果不明显,患者可按时进行体检。特别是有家族遗传病史者,一般3个月或半年需要进行X线、关节液、血常规等检查。
注意安全,做好防护,减少和避免不良因素的意外伤害。
有代谢疾病,如糖尿病患者,应多喝水,多锻炼,提高身体代谢能力。
注意保暖,防止因风湿性关节炎引发此病。
工作强度较大人群应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4088点赞
[1]张奉春.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风湿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2]田伟.实用骨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52-160.[3]manaster.roberts.petersilge.非创伤性骨肌诊断影像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4.120-12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