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气胸是指由壁层胸膜破裂,导致胸腔内气体与液体并存的常见病。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胸痛、呼吸困难和胸闷,继发感染时,患者可出现发热、无力,主要治疗方法为尽快抽出胸腔的积液和积气,并给予预防性的抗感染治疗。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预后较好。
平时无呼吸道疾病,由胸膜下肺大疱破裂形成,多见于瘦高男性。
锐器伤或者火器伤伤及胸壁、肺或者气管,引起血气胸或者脓气胸。
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使气道闭塞产生肺气肿或者肺大疱,产生液气胸。
液气胸是指由外伤、肿瘤或者肺结核等原因引起的壁层胸膜破裂,导致胸腔内气体与液体并存,诱因主要为提取重物、剧烈咳嗽等,常见于体型瘦高的人群以及有肺部疾病的人群。
由于胸部外伤导致患者肋骨骨折断端刺破胸壁,导致胸膜出血,刺伤肺组织导致气胸和血胸,进而引起液气胸。
肺部肿瘤可以气胸为最先出现的症状,进而病情发展,出现胸腔积液,出现液气胸。
结核性脓胸因病灶侵及胸腔,形成液气胸。
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或者体型瘦高的人群,因为提取重物等重体力劳动很容易引起气胸。
剧烈咳嗽可以引起肺泡内压力持续升高,极易引起液气胸。
液气胸好发于瘦高的青年男性、胸部外伤患者,是常见的内科急症,男性多于女性。
由于青年人可进行的活动项目较多,如跳伞、攀岩、赛车等,易发生事故,遭受胸部外伤之后,形成液气胸。
由于疾病因素导致肺结核患者、肿瘤患者易发生本病。
液气胸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患侧剧烈的针刺样疼痛,呼吸困难和胸闷,部分患者表现为心慌、大汗淋漓等。
胸痛,表现为患侧突发的剧烈的针刺样或者刀割样疼痛,疼痛常向一侧肢体蔓延。
呼吸困难、胸闷。
部分患者出现心悸心慌、血压下降、大汗。
脓气胸的患者病情较危重,常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坏死性肺炎引起,也可由胸腔穿刺等医源性损伤引起。
液气胸造成肺部萎陷,经治疗后使肺复张,患侧肺短时间内出现急性肺水肿。
血气胸是指胸膜腔内血液与气体并存,液气胸患者引起胸膜血管被撕裂,此病发病急骤,患者常伴有低血压、面部苍白等表现。
肺间质的气体进入胸部或者腹部皮下组织,导致皮下气肿,患者常无明显症状,可自行吸收。
根据症状的不同和轻重缓急,患者应该选择不同的科室选择合适的时机就医,就诊过程中,如实回答医生问题,根据临床表现,结合CT、X线等检查,并且排除其他疾病,可诊断液气胸。
如果患者出现胸闷、心慌、心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患者出现胸痛、咳嗽应该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休克应立即就医。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呼吸内科。
患者出现剧烈胸痛、胸闷,胸痛向患侧肢体蔓延,考虑去胸外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近期有没有外伤史?
胸痛的特点是什么?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比如呼吸困难、咳嗽、咳血、心悸、心慌、胸闷、大汗、血压下降)
出现症状前是否提取过重物?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X线是诊断液气胸的最可靠的检查,还可以判断肺部的压缩情况。
对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以及病因诊断至关重要,可通过观察积液的颜色、气味、细胞学检查判断液气胸的性质。如果是血性胸腔积液,表明液气胸可能由肿瘤、肺栓塞引起;如果有臭味,表明液气胸可能由厌氧菌感染引起;如果中性粒细胞增多表明患者有炎症,如果淋巴细胞增多,表明液气胸为肿瘤性的或者是结核性的;如果红细胞增多,表明液气胸可能由创伤引起。
CT对于胸腔内有少量气体的诊断较敏感,还可以观察到萎陷的肺边缘。
根据患者突发剧烈胸痛、呼吸困难、胸闷等典型临床表现,结合X线检查看到气液平面即可确诊。
消化道溃疡穿孔可表现为液气胸的临床表现,上腹压痛,肌紧张,可引起化学性的胸膜炎和腹膜炎,X线检查即可与液气胸进行鉴别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突发剧烈胸痛、胸闷、呼吸困难,与液气胸发作时表现相似,但是患者常有心脏疾病史,根据心电图检查、血清酶学检查即可与液气胸进行鉴别。
患者可出现咯血、低热、晕厥、胸痛,常有下肢骨折史,易发生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可与液气胸鉴别。
液气胸治疗的目的为促进患者肺复张、消除病因以及减少复发,应该尽早抽取积液积气或者低位引流。
莫西沙星是一类比较新的人工合成的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菌性强,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适用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成人,不良反应常表现为消化道症状,禁用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
适用于格兰阴性菌导致的呼吸道感染,血药达峰时间为0.7小时,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禁用。
易导致肾毒性,用于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感染,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用于治疗敏感菌导致的呼吸、泌尿部位的感染,治疗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疗程至少需要10天,对头孢过敏者禁用。
胸腔穿刺术可以解除气体和液体对肺、心脏和血管的压迫,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一般首次抽液不超过700ml,以后每次抽液不超过1000ml,大量胸腔积液患者每周抽液2~3次。如果抽液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脉细,应立即停止抽液,注射0.1%肾上腺素,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对经胸腔穿刺术效果不佳的患者应该行低位闭式引流术,根据X线胸片选择适当的部位插管,对于肺部压缩严重的患者,插管后应该分次引流,避免胸膜腔内压力骤降造成复张后肺水肿。拔除导管的指征为未见气泡溢出2~3天,症状消失,胸片显示肺已复张。引流过程中,应该注意严格消毒,防止发生感染。
液气胸患者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治愈,能够消除呼吸道症状,恢复正常生活,术后应积极复查。
液气胸可以被治愈。
液气胸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液气胸患者手术后1周后X线检查肺复张情况,避免受凉感冒。
液气胸与饮食关系不大,故可采用常规饮食指导,如忌烟酒、少吃刺激性食物等。
液气胸的患者注意按照医嘱活动,以及注意日常起居,就诊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的发展,接受手术的患者注意术后护理。
了解各种抗感染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并正确服用。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物、头孢类药物禁用于哺乳期妇女和妊娠妇女。
注意做好患者的保暖措施,避免受凉。
手术之后的患者要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
给予患者清淡的饮食。
引流过程中注意严格消毒,防止发生感染。
日常多吃水果蔬菜,避免大便干燥,以免造成用力解大便使患者发生气胸。
引导患者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液气胸病人引流过程中,避免过快引流,以免造成复张后肺水肿;如果引流过程中患者出现脉细、面色苍白应注意患者是否发生了胸膜反应。肺复张后1周内不建议乘坐飞机,气胸病人未接受治疗的,1年内不建议乘坐飞机。
液气胸的预防主要为呼吸系统原发疾病的治疗,及早发现并且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可以有效预防液气胸的发生。
患有肺部疾病的人群可每年拍X片进行筛查。
针对易引起液气胸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可有效预防液气胸的发生。
对于恢复期的患者,胸膜固定术可预防液气胸的反复发作。
青少年应注意防护,避免运动外伤,注意出行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338点赞
[1]陈灏珠,钟南山,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陶永忠,赵仁贯.气胸、液气胸腋下粗管引流的体会[J].重庆医学,2004,33(002):199-20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