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是由于呼吸道感染等导致支气管纤毛清除功能下降、反复感染导致支气管壁黏膜下组织及平滑肌和弹力纤维受到破坏,导致支气管壁增厚,进一步发展则形成不可逆的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会有咳嗽、咳痰、咯血等临床表现。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大多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
这种支气管的横截面是等大的。
在柱状支气管扩张上存在局限的缩窄,使支气管外观不规则,类似于曲张静脉。
越靠近肺的外周,扩张越明显,支气管最终形成气球样结构。
由于先天性支气管发育不良,存在着先天性缺陷或者遗传性疾病,使肺的外周不能进一步的发育,导致已发育的支气管扩张。
就是由已知病因引起的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原因是感染引起的。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细菌或病毒感染等,在出现感染后病人的支气管组织会遭到破坏,导致不规则支气管扩张。也有可能是一些化学因素刺激导致的,比如有毒气体等,可导致肺部结构改变。好发于吸烟、咳嗽、免疫力低下、滥用药物者。
支气管扩张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多种直接或间接影响支气管壁防御功能的疾病均可导致支气管扩张。根据其作用机制的不同,可将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分为支气管肺脏感染和支气管阻塞两大类,且二者之间相互影响,最终导致支气管管壁结构破坏而发生支气管扩张。常见原因如下:
呼吸道感染,麻疹、百日咳、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如克雷伯杆菌、葡萄球菌)、假单孢菌流感、结核病、真菌感染(如曲霉菌、荚膜组织包浆菌)、支原体感染。
支气管阻塞,异物吸人、淋巴结肿大、肺部肿瘤、黏液栓塞。
吸人性损伤,有毒烟雾、气体或粉尘的损伤、胃酸和食物的误吸。
遗传性疾病,囊性纤维化、卡塔格内综合征、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免疫功能异常,免疫球蛋白缺乏综合征、白细胞功能异常、补体缺乏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
其他因素,药物滥用(如海洛因滥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马方综合征。
支气管扩张可见于各个年龄段,是呼吸系统常见病,通常好发在吸烟,长期咳嗽的病人。支气管扩张症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2%,一般在寒冷季节容易因合并呼吸道感染而发病。
通常好发在幼年时期发生下呼吸道感染、陈旧性肺结核的病人。
免疫功能异常者,某些免疫功能异常的患者机体内缺乏对抗病菌的抗体,容易反复发生病或细菌感染,若这样的感染发生在支气管,则可能导致支气管扩张。
一些人如滥用药物者、吸毒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支气管防御功能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也容易发生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会有咳嗽、咳痰、咯血等临床表现。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咯血的情况也会比较严重。如果合并感染,就还会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引起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并发症。
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表现各异,轻者病变早期临床可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以下症状:
长期的慢性咳嗽,当患者继发感染可咳大量脓痰,每日可达数百毫升,排痰难易可与体位有关。
咯血量多少不一,少时痰中带血,多者每口可达数百毫升甚至更多。咯血多发生于继发感染时,但也可以把咯血作为唯一症状,临床上称之为干性支气管扩张。
由于肺部病变导致肺部防御功能减弱,易反复发生感染,感染轻时咳嗽加重、脓痰增多,痰黏稠不易咳出,重时可以伴有发热、气短、胸痛、食欲减退、乏力、消瘦和贫血。
部分患者有气急、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在疾病后期的严重者还会因为缺氧而出现口唇、指甲等部位呈现青紫色。
部分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手指和脚趾末端会出现肿胀,伴有指(趾)甲向外突出,指(趾)甲覆盖手指或脚趾,甲盖上抬、卷曲,这就是杵状指(趾)。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由于结构异常导致较常人易发生反复的继发感染,患者可常有发热、咳嗽、咳痰、气急和咯血等症状。支气管扩张迁延不愈而反复发作者,可有食欲减退、消瘦和贫血。
重症支气管扩张患者由于支气管周围肺组织化脓性炎症和广泛的肺组织纤维化,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亦可产生上述症状。极其严重者,可导致心脏负担加重,甚或右心功能衰竭而发生下肢水肿、腹腔积液形成和呼吸困难加重等。
所以支气管扩张常见的并发症有反复的肺部感染、脓胸、气胸和肺脓肿等,小部分患者可出现肺心病。
支气管扩张患者出现阵发性或者持续性的咳嗽,有大量的脓痰出现,出现咯血,合并感染等情况时需要立即到医院就医,就诊于呼吸内科,并做相关检查已明确诊断,但要与慢性支气管炎、肺脓肿、肺结核、先天性囊肿相鉴别。
如患者每天出现咳嗽、咳痰或咯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呼吸内科就诊。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是否有呼吸困难的感觉?
出现症状有多久了?
是否患有其他感染性疾病?
家里是否有患过支气管扩张疾病的病人?
轻症患者可发现或仅见一侧或两侧下肺有局限性肺纹理增多、增粗现象。合并感染时在阴影内可出现液平,后期患者可见有多个不规则环状透亮阴影或沿支气管的蜂窝状或卷发样阴影。
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白血病计数一般正常,有继发感染时可增高。
判断致病微生物,如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白杆菌等,可帮助医生选择细菌敏感的抗生素。
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异物吸入或气道内肿瘤,也可协助吸出气道内粘痰,以利于感染的控制。
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呼吸衰竭及其严重程度。
判断患者是否合并鼻窦炎。
检测患者是否有免疫缺陷。
囊性纤维化患者此项检查会出现异常。
怀疑纤毛不动综合征的患者需要进行此项检查。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咳脓性痰,严重的患者还可以表现为呼吸困难。
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胸部高分辨CT表现为囊状的阴影或者柱状的阴影,典型的表现为双轨征以及印戒征。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较少出现咯血,且胸部HRCT无相关表现(印戒征或双轨征),可与支气管扩张鉴别。
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形成脓肿。常有高热、咳嗽等症状,再结合影像学表现可与支气管扩张鉴别。
早期肺结核患者咳嗽轻,咯痰不多,伴有空洞者的痰液常呈粘液样或脓性,痰检查多能检出结核菌。可伴有乏力、消瘦、午后低热、盗汗等症状,可与支气管炎张鉴别。
多于继发感染后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病情控制后胸片表现为多个边界清晰的圆形阴影,壁薄,周围肺组织无浸润,可与支气管扩张鉴别。
支气管扩张症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缓解病情,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采取支气管局部冲洗等办法来改善病情。如果患者的咳嗽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配合雾化吸入的方法改善症状。
一般性的支持治疗包括戒烟、营养支持、康复治疗和氧疗。针对常见的咳痰、咯血和呼吸困难,可分别给予祛痰剂、止血药物和支气管扩张剂。
气道黏液高分泌是支气管扩张症的一个显著特征,支气管解黏剂常用于急性和慢性期支气管扩张的应用。甘露醇吸入是一种比较有前景的新的治疗方法。甘露醇吸人后,黏液清除显著改善。临床常用的祛痰药均可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气道黏液高分泌,如氯化铵、溴己新、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和厄多司坦等。
由于引起支气管扩张症的原因较多,发现并治疗基础疾病是很重要的环节。虽然特发性支气管扩张症的气道结构改变是不可逆的,但在一些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症,如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通过有效的治疗后支气管扩张可以明显改善。对于一些相关联的疾病或症状,如鼻窦炎,需要得到有效的处理。
慢性气道炎症是支气管扩张症很重要的一个致病机制。抗炎症治疗有可能减轻气道炎症,帮助受损气道黏膜和纤毛功能的修复。可选择的用药方式有两种,吸入皮质激素、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吸入皮质激素虽然对改善肺功能和减轻发作没有显着作用,但可以改善痰液的黏性和产生量。常用药品为氟替卡松吸入剂。
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抗炎症的作用,同时对减轻气道黏液分泌有作用,对破坏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有效。小剂量红霉素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有效,但在特发性支气管扩张症没有经验。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均有一定的效果。
药物治疗收效甚微,并且反复感染或大咯血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适应证包括:
症状明显,病变局限于一叶或一侧肺组织, 而无手术禁忌证者。
虽为双侧病变,但主要病变集中在一个肺叶,全身情况和心肺功能良好者。
反复大咯血患者,应在咯血稳定后明确诊断并确定病变部位,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大咯血进行保守治疗无效者,也可急诊手术治疗。
患肺位置抬高,使患者身体处于不同的姿势。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使痰液流入大支气管和气管,经咳嗽而排出。如病变在下叶,患者俯卧,前胸靠近床沿,两手撑地,头向下进行深呼吸和咳痰。可同时拍背以提高引流效果。
手指弯曲叩击胸壁引起肺内气道震荡,有助于排痰。
痰粘稠不易咳出时可以协助排痰。
支气管扩张范围局限者,积极治疗很少影响生命质量和寿命。支气管扩张范围广泛者易损害肺功能,甚至发展至呼吸衰竭,引起死亡,大咯血也可严重影响预后,需要定期复诊。
不可以治愈,可以经积极治疗控制症状。
支气管扩张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患者治愈后需要4~6周到医院进行复诊,防止复发,不适随诊。
支气管炎扩张可以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比如有牛奶、鸡蛋和鱼汤、排骨汤等比较好。能够快速补充身体营养增强自身的免疫力,不要吃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
宜食清热润肺的食物 。
宜食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如胡萝卜、苹果等。
宜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牛奶、大豆类食物。
忌食温热及辛辣刺激食物,会刺激气管,加重病情,不利于恢复。
不吃肥甘厚味性食物。
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护理需注意季节交替容易引起感冒,过敏体质的人不要接触花粉。饮食方面应禁烟酒等刺激性食物。适量参加运动,有助于痰液稀释排出。
遵照医嘱服用药物,平时注意休息,早睡早起,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使自己的上呼吸道适应寒凉的空气。
患者应戒烟戒酒,吸烟会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饮酒会降低自身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需戒烟酒。
避免肺部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勤洗手、避免密切接触感冒或流感患者、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以及在严重污染时间段尽量待在室内等。
家人需要留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病情不见好转有加重趋势应及时复诊。
多饮水,有助于痰液稀释并容易咳出。
支气管扩张可以通过改善饮食和注意居住环境的卫生来预防,增强抵抗力,减少炎症和细菌的感染,居住环境要定时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流通,高危人群每年定期进行体检。
长期吸烟、咳嗽、免疫功能异常的病人需要每年做一次体检,排除相关疾病。
居住应温暖向阳、天冷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受凉。
患者应戒烟戒酒、避免接触烟雾及刺激性气体。
接种疫苗,儿童接种麻疹和百日咳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支气管扩张,而且在我国这两种疫苗都属于国家计划免疫疫苗,儿童可免费接种。在流感高发季节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接种肺炎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类型肺炎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造成病情加重的情况。
4745点赞
[1]葛均波,徐永健等.内科[M].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19,224.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疑难少见病协作组等.儿童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1):21-27.
[3]蔡柏蔷,李龙芸主编.协和呼吸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01.1184-1191.
[4]钟南山主编.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08.553-558.
[5]毕丽岩主编.呼吸内科学.高级医师进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01.296-30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