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止期脱发是指处于正常生长期的头发,因受到某些因素的刺激和损伤,使生长期毛发进入休止期而脱落,毛囊本身无炎症等病变。常见病因包括强力牵引、内分泌异常、药物因素等,目前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以对因治疗为主,配合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等,预后较好。
急性休止期脱发可见于任何年龄,女性多于男性。
慢性休止期脱发好发于40~60岁女性。
休止期脱发是由于多数头发提前进入毛囊的休止期所造成的脱发,常见的因素有产后、停用避孕药后、高热、营养不良、贪食、失血、休克、外科手术和严重精神因素等。
内分泌异常,如产后4~20周、新生儿4个月内、甲状腺机能减退或亢进等。
药物因素,如肝素、硫脲、消炎痛、庆大霉素等。
某些慢性系统性疾病,如营养不良、结核病、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其他因素,如强力牵引、发热、精神压力过大等。
休止期脱发多见于成年人,女性比男性多见。
休止期脱发好发于内分泌异常人群,如产后女性、新生儿4个月内、甲状腺机能减退或亢进患者,患有慢性疾病人群,如营养不良、结核病、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应用某些药物的人群,如肝素、硫脲、消炎痛、庆大霉素等,以及发热、精神压力过大的人群。
休止期脱发进展缓慢,常不被患者注意,正常人的头发有20%处于休止期,每天脱发40~100根,休止期脱发量可达120~400根,但一般不会波及50%以上的头发。
产后脱发属于典型的急性休止期脱发,潜伏期为8~13周,但也可至产后7个月才开始。一般分娩次数越多,脱发越严重。
肝素及同类药物引起的脱发也属于急性休止期脱发,若停用这些药物,则头发在6个月内可恢复正常,最长不会超过1年。
病程在6个月以上,可长达数年,呈渐进性,病情可时好时坏。手术、精神紧张、严重疾病和一些药物等可引起急性发作。
当患者脱发较为严重时,并且心理较为脆弱,因对患者容貌的影响,可致使患者日思夜想,睡眠质量降低,临床较少见。
患者脱发较为严重时,患者会因为形象的受损导致焦虑不安,大多数的患者仅表现为轻度焦虑不安,很少患者可表现为焦虑症。
当脱发较为严重时,患者的自身抗压能力较弱,可导致患者抑郁,但是临床上较少见。
头发脱落异常增多,并且给自身造成了烦恼,积极就医于皮肤科,会进行相应的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如拉发实验、光学显微镜检查、休止期毛发计数等,对休止期脱发进行诊断,临床上还应与雄激素性脱发进行鉴别。
出现头发脱落异常增多的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多数患者应就诊于皮肤性病科。
哪里不舒服?
脱发这个症状持续多久了?
一天脱发量大概是多少?
之前有看过其他医生吗?
在家服用过什么药物吗?
以前得过什么疾病吗?
了解患者的脱发量,还有如何发现异常情况。
注意观察患者的头发的色泽、稀疏等。
查看头发的细微变化,对此病的诊断有些意义。
牵拉大概60根左右头发,顺着头发方向捋,掉发1根为正常,超过5根为阳性。
查看头部皮肤是否出现异常。
检查的项目主要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等,主要为查明患者是否贫血。
如患者贫血可做此检查,以确定患者是否是缺铁引起的贫血。
根据患者每天的脱发数量可计算出休止期毛发的含量,>25%可确诊。
休止期脱发主要根据脱发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进行诊断。
休止期脱发量达120~400根,但一般不会波及50%以上的头发,部分头皮缺少头发或头发稀疏。
光学显微镜检查,光学显微镜下脱落的头发呈棒状,处于休止期。
拉发试验结果为阳性。
休止期脱发计数,休止期毛发计数>25%。
在头皮呈现固定部位,可形成“特殊形状”,拉发试验结果为阴性,休止期脱发呈缓慢渐进性脱落,拉发试验为阳性,可进行鉴别。
休止期脱发无特异的治疗方法,目前多采用病因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一般疗效较好。
查明患者的原发疾病,并进行积极的治疗。
减低工作轻度、减轻精神压力、营养饮食。
家属及医护工作者应积极关心引导患者,树立患者信心。
如患者的脱发面积过大,脱发过多,若造成秃发的现象,可进行佩戴假发以改善患者形象。
对患者可给予镇静剂内服,如地西泮,也可服用溴化钠、维生素B6、胱氨酸,以及其他营养支持治疗,可缓解患者的基础状况,从而改善脱发表现。
暂无针对性手术方法来治疗本病。
当祛除休止期脱发的原发病因后,休止期脱发也可缓解,达到痊愈,不留下后遗症,不会对患者的生存时间造成影响。
休止期脱发可以治愈。
此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生存时间。
建议患者一个月进行复诊一次,需进行体格检查、拉发试验、光学显微镜检查,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发展及转归情况,用以调整治疗放案。
休止期脱发的患者无需特殊的饮食调理,但日常饮食应注意避免油腻食物,保证营养充足、均衡。
休止期脱发的护理主要为生活护理,如轻柔洗头、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注意调节不良情绪,保持放松的心态。
患者应轻柔洗发、轻柔梳头。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休息,积极运动。
减轻工作压力及精神压力。
要想预防休止期脱发,就要从其病因入手。产后的患者应放平心态,增加营养摄入,尽量避免使用避孕药。降低工作及精神的压力等,以上措施对于此病的预防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产后的患者应放平心态,增加营养摄入。
自行调整工作及精神的压力。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锻炼身体,按时休息。
4975点赞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第2版.江苏: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189.
[2]方洪元.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747.
[3]章星琪.休止期脱发诊疗新进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50(05):388-39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