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椎骨折脱位是较常见的一种上颈椎损伤,约占上颈椎损伤的50%,约占脊柱骨折的1%~2%,多为脊柱复合损伤的一部分,最常见的致伤原因是高速车祸,其它原因也包括潜水触地伤、高处坠落伤、重物打击伤等。神经症状轻重不一,有的当场死亡,有的伴有不同程度脊髓高位损伤,表现为脑神经瘫痪、四肢瘫或不全瘫和呼吸功能障碍,常需立即辅助呼吸,有的仅为枕颈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神经症状轻微。
根据骨折部位和移位情况,寰椎骨折分为三型:
寰椎后弓骨折,由过伸和纵轴暴力作用于枕骨髁与枢椎棘突之间,并形成相互挤压外力所致,也可与第二颈椎椎体或齿状突骨折并发。
寰椎侧块骨折多发生在一侧,骨折线通过寰椎关节面前后部,有时涉及椎动脉孔。
寰椎前后弓双骨折,即在侧块前后部都发生骨折,也称为Jefferson骨折,多系单纯垂直暴力作用结果。
寰椎骨折脱位主要是外伤引起,如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诱发,具体包括高处坠落伤以及车祸等。此疾病好发于成年人,可由枕颈部发育异常诱发。
寰椎骨折脱位主要病因是外伤等原因,包括直接暴力,如高处坠落或高处落下重物击中头部;间接暴力,如车祸中头部接触外物或剧烈晃动,暴力传导至头颈部。当暴力和反作用力聚积作用于寰椎时,因寰椎上下关节面的内向性,暴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使寰椎侧块受到离心性暴力,从而在寰椎前后弓与其侧块连接处的最薄弱部位发生骨折。
在我国以寰枢椎结核为多见,也偶见于寰枢椎肿瘤或骨髓炎。
此类人群外伤后较正常人更易发生寰枢骨折脱位,常见的两种包括分节障碍和齿状突发育不全,分节障碍表现为枕骨寰椎融合成颈2~3椎体融合。
寰椎骨折脱位一般多见于成年人,小儿少见,低龄伤者发生该型骨折多见于车祸致伤,而高龄伤者则多见于低高度坠落伤,目前暂时缺乏具体的流行病学数据。
寰椎骨折脱位一般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有病理性脱位人群、枕部发育异常人群。
寰椎骨折脱位患者常表现位颈部疼痛、僵直状态,根据神经损伤程度以及受累部位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也不同,相关症状也有所不同,严重者可出现瘫痪、呼吸障碍,甚至死亡。
最常出现的表现是颈部疼痛、僵硬,患者常以双手托住头部,避免其活动,颈部软组织肿胀,同时伴有头部外伤及其相应症状。
第二颈神经受累时,患者常感觉枕部疼痛,可出现颈肌痉挛、颈部活动受限。
如若伴脊髓损伤,神经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有运动感觉丧失,病情严重伴有不同程度的脑干与脊髓高位损伤者,表现为脑神经瘫痪、四肢瘫痪或不全瘫和呼吸障碍,甚至立即死亡。
针对枕颈部有发育异常,寰枢关节不稳定以及有明确外伤史的人群,出现疼痛、僵硬需要及时到骨科或急诊科就诊,做体格检查、X线检查、CT以及MRI检查确诊。
对于枕颈部有发育异常者,逐渐发生寰枢关节不稳定,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有明确外伤史患者,出现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应及时就医。
外伤后出现瘫痪、不全瘫、呼吸障碍患者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若患者夜间受伤可去急诊科就诊,请骨科医生会诊检查。
是什么样的受伤机制?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颈部疼痛、僵硬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瘫痪、不全瘫、呼吸障碍)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检查患者颈部活动情况、肌肉紧张程度以及四肢肌力、感觉、病理反射等情况。
投照开口位、侧位X线片,并在开口位片上测量、了解寰椎压迫骨折与寰枢椎不稳的情况,主要测量寰齿前间距,判断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是否对称,评估颈椎的损伤情况和内固定的进针点,判定寰枢椎不稳及其轴下不稳。
了解骨折、椎管、寰枢椎弓根形态、径线,进一步进行骨折分型。
了解横韧带断裂的部位和程度、脊髓形态及脊髓信号改变情况。
有明确外伤史,出现颈部疼痛、僵硬、颈肌痉挛、颈部活动受限等表现可初步考虑为寰椎骨折脱位。
侧位片上可显示寰椎前后径增宽,开口位可发现寰椎左右增宽,且与齿突的距离双侧常呈不对称状,可见到寰椎后弓双重骨折,骨折线经过椎动脉沟可明确诊断。
寰椎骨折脱位目前无固定的治疗周期,主要通过复位、药物或手术治疗进行改善。药物方面主要应用营养神经类、脱水消肿类、激素类等,手术方式可采取寰枢间融合术或枕颈融合术。
过伸位复位,或颅骨牵引3周,牵引重量3~5kg,复位后行头颈胸石膏外固定,或把牵引器与石膏背心连接,固定3~5个月。
营养神经类,如脑苷肌肽、鼠神经生长因子等,用于术后改善营养神经。
脱水消肿类,如甘露醇、呋塞米等,用于术前、术后神经水肿消除。
激素类,如地塞米松、甲强龙等,用于术前、术中冲击治疗。
促进骨折愈合类,如骨肽营养、鹿瓜多肽等,促进骨生长愈合。
包括传统的Gallie手术以及近年的Brooks及改良的Brooks手术方法。该手术需等待后弓与两侧块牢固的骨性愈合后施行。
该手术有多种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寰椎骨折脱位无神经损伤的患者预后均较好,伴有颅脑、颈脊髓不完全损伤或伴有脊髓完全性损伤者,多于伤后早期死亡,建议该病患者可在术后3~6个月到门诊行X线和CT检查复诊。
寰椎骨折脱位不伴有神经损伤者可治愈。
寰椎骨折脱位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但合并有颅脑、颈脊髓不完全损伤或完全损伤,可能在伤后早期即死亡。
寰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后3~6个月到门诊随诊,未复诊前禁止剧烈运动,复诊常规进行X线及CT检查。
寰椎骨折脱位患者无需通过特殊饮食进行调理,手术患者可按照术后正常的流质、半流质逐渐过度到正常饮食方案进行即可,正常饮食患者可加强蛋白质、维生素B的摄入,促进骨折愈合。
寰椎骨折脱位患者护理时注意颈部稳定性,防止人为性再脱位导致神经损伤,如日常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同时该病术后要密切观察呼吸、神经反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食物、药物尽量捣碎、溶解避免引起患者呛咳诱发脱位加重,同时术后患者还需要颈托固定2~3个月,巩固治疗效果。
增加日照时间,如为冬季日照不足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质吸收。
出院后适度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伤口再脱位。
遵医嘱用药,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出现不适及时报告医生。
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注意个人卫生。
术后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伤口是否出现渗血、渗液,患者体温是否升高,观察患者的呼吸是否正常,若出现异常或病情加重迹象应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药物应尽量捣碎、溶解,避免刺激性食物引起患者剧烈呛咳,导致脱位加重,术后需颈托固定2~3个月。
目前寰椎骨折脱位尚无有效预防措施,本病是由于外伤直接导致的颈椎受损,例如坠落、车祸直接引起,因此可从病因方面减少外伤进行预防,应注意生活习惯,工作、活动时做好防护。
剧烈运动时应做好防护工作,配戴相关防护工具,减少外伤的发生。
高危工作者,如建筑工人、采矿工人工作是需要做好针对性防护,如佩戴安全帽等。
出行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可乱闯,注意路面情况,不要低头玩手机,减少车祸伤。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寰枢椎肿瘤、骨髓炎、枕部发育异常等疾病。
4312点赞
[1]谭明生,张光铂,王文军.寰枢推脱位的外科分型及其脱位的处理对策[J].中国脊柱脊位杂志,2007,17(2):111-115.
[2]党耕盯.衰枢椎脱位外科治疗的进展[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24-29.
[3]谭明生,蒋欣,移平等.改良枕颈融合术在上颈椎翻修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2):103-106.
[4]杨克勤主编.脊柱疾病的临床与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211-21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