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症是牙在无意识状态下承受一定强度咬合力的同时,下颌做一定节律的运动或表现较多运动倾向的现象。除了进行咀嚼运动之外,有不自主紧咬牙的白天、夜间功能紊乱运动的症状,且其具有节律性、间歇性、非功能性。磨牙症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人群,以儿童和年轻人多见。常伴有牙的异常性磨耗,可能会导致牙敏感、折裂、牙周组织损伤,甚至颞下颌关节紊乱等严重后果。
紧张型磨牙症是白天紧咬牙症,其是对紧张反应的一种习惯。
非紧张型磨牙症是名符其实的磨牙症,其是典型的夜磨牙,只发生在夜间。
磨牙症发病因素复杂,病因及机制尚无定论,目前认为可能与心理因素、牙齿咬合因素、神经因素、全身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好发于儿童和年轻人,运动员或精确性很高的工作者也容易好发。
情绪紧张是磨牙症最常见的发病因素之一,焦虑、压力、愤怒、抵触或沮丧等情绪都可能引起磨牙症。
被认为是磨牙症的另一个主要因素,错颌、缺牙、牙齿缺损或过长、单侧咀嚼等都可引起磨牙症。
磨牙症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癫痫、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精神类疾病可能会导致磨牙症的发生。
磨牙症的发生与肠道寄生虫感染、内分泌不平衡、缺钙、胃肠功能紊乱等全身因素有关。
当种族或者是家族中存在明确的疾病病史,其会加大患病的概率,说明磨牙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磨牙症发病率一般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下降的趋势,多数患者是以青少年以及儿童为主,而且女性患者要多于男性患者。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3%。有研究显示,夜磨牙的发病率为8%~10%。
儿童和年轻人。
运动员或精确性很高的工作,如钟表工。
磨牙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夜间睡眠磨牙或白天紧咬牙,常伴有牙齿异常磨损。其表现出牙齿敏感、酸痛,颌面部咀嚼肌易出现疲劳、压痛,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牙周组织损伤、颞下颌关节紊乱等并发症状。
主要表现为睡眠中牙齿的非自主性研磨或叩击,可伴有声音,常常与睡眠觉醒有关。
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集中时不自觉地将牙咬紧,但一般没有上下牙磨动的现象,白天磨牙与生活及工作压力状态密切相关。
磨牙症患者常表现有咀嚼肌疲劳、压痛、功能异常及肌肉紧张性疼痛,该症状常常发生在早晨,会导致患者的面部肌肉出现紧张或疲乏,多数患者还会伴随着颈、背等部位的肌痛。
牙齿磨损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髓炎、牙龈炎、牙周炎,自发性疼痛或因磨耗不均和咬合力过大导致牙折。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头痛、心情低落、睡眠质量差,甚至精神抑郁等症状。
长期的睡眠中夜磨牙或白天紧咬牙,常出现牙齿异常磨损,严重磨损则可导致牙齿对冷热酸甜的过敏、牙齿酸痛等症状。
磨牙症可引起牙龈炎、牙周炎、甚至牙齿松动、移位等,长期磨牙也可能引起唇颊侧牙槽骨突起呈结节状增生。
夜间磨牙产生的咬合力使颞下颌关节承担过大的负荷,部分患者会出现耳前关节区弹响、疼痛、下颌运动异常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
磨牙症通常不为本人所知,夜间磨牙患者往往被他人告知后得知,白天紧咬牙患者由于没有明显的磨牙声,也不易发觉。如果已经出现牙齿敏感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临床上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磨牙给牙齿咬合面带来的破坏、减轻肌肉关节不适症状。原则是阻断病因,减少损害。
如发现或被他人告知有磨牙症的表现,或已经伴有牙齿敏感、咀嚼肌酸痛不适、颞下颌关节紊乱等不适,尤其是儿童,应及时就诊。
当患者出现白天紧咬牙、夜间磨牙等症状时,需及时前往医院口腔科就诊。
为什么来就诊?
磨牙发现多久了?是经常还是偶尔?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牙齿敏感、关节区不适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病等)
口腔科医生需要检查患者口腔内牙齿是否有非功能性磨损、有无颌干扰、有无牙周损伤、咀嚼肌是否紧张酸痛、颞下颌关节区是否疼痛不适等。
如无线电传送器记录睡眠时牙齿接触的时间,磨牙症患者上下牙齿接触的时间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增多。
记录磨牙症患者夜间两侧咬肌、颞肌的电位活动,可发现磨牙症患者两侧咬肌、颞肌最大紧咬电位明显高于正常人。
记录磨牙症患者在睡眠状态下的脑电图,可出现慢波睡眠减少,节律性咀嚼肌活动出现前有明显大脑皮质电活动增加。此方法是磨牙症诊断“金标准”,但由于仪器价格昂贵,普及性一般。
观察颞下颌关节、牙齿、脸颊部肌肉等部位的其他损伤,磨牙症患者可伴有上述部位的损伤。
通过询问磨牙病史及临床表现一般即可确诊,典型表现为睡眠时有夜磨牙或白天有咬紧牙动作,牙齿颌面、邻面有磨损,或伴有牙周组织损伤、咀嚼肌酸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状。另外,辅助进行口腔相关检查可以辅助诊断。
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正常咀嚼食物时,也会导致牙齿的咬合面和邻面发生生理性的硬组织丧失。这是属于一种比较正常的磨耗现象,不需要特别担心。但是不会造成患者出现磨牙症状,可以通过口腔检查鉴别诊断。
由于磨牙症的病因及致病机制复杂,因此,目前并无公认的特效治疗方法。目前的治疗以缓解磨牙症状,保护口颌系统为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心理和行为学治疗、牙齿咬合的治疗、药物治疗等。
颌骨肌肉过分紧张是引起磨牙症的原因之一,因此可通过理疗、咀嚼肌局部喷雾、生物反馈疗法、肌肉松弛剂仪等方法使局部肌肉放松,缓解肌肉紧张,控制磨牙症。
对于个别牙的早接触可通过调合去除咬合干扰,对于有牙颌畸形的患者可进行正畸或修复治疗。
咬合板的使用在病因不明确时,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制作一个颌垫,晚上睡前戴在牙齿上,早晨取下,来缓解肌肉紧张,避免牙咬合面磨耗和牙周组织的创伤。
可选用地西泮、谷维素等改善睡眠质量,让患者咀嚼肌在睡眠时松弛。
包括抗惊厥、抗焦虑药物等,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磨牙次数。
可通过降低肌肉兴奋性治疗磨牙症,仅用于顽固性磨牙症的治疗。
包括针对肠道寄生虫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不平衡、维生素D缺乏等疾病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伴有牙周炎症的磨牙症患者可进行牙周治疗;针对睡眠通气障碍类疾病、吸烟、咖啡成瘾等病因的治疗也可以缓解磨牙症。
磨牙症的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轻度的磨牙症对生活影响不大。严重者可出现牙齿敏感、颌面部肌肉酸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症状,经治疗后大多预后较好。
磨牙症患者难以完全治愈。
磨牙症患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磨牙症患者,尤其伴有耳前关节区不适的患者,应注意尽量少吃硬物及有嚼劲的食物,不要偏食,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均衡饮食。
避免食用较硬或较韧的食物,如脆骨、坚果、牛板筋等。
避免食用咖啡、巧克力等兴奋性食品。
如出现牙齿敏感,避免食用过凉、过热的食物。
可多吃富含维生素或钙含量较高的食物。
不要吃槟榔、嚼口香糖等,不利于恢复。
磨牙症严重者会影响日常工作、生活以及心理健康,患者应注意饮食以及生活方式的自我调整,定期复诊检查。儿童时期注意调整睡姿,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情绪。
如出现关节区不适,可局部热敷,以减少疼痛,促进炎症吸收。
认真刷牙、饭后及时漱口,控制菌斑及牙石的形成。
儿童及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期,平时要注意纠正不良睡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积极治疗异常的咬合关系,放松心情,不要挑食,均衡饮食,慎用咬合板,以免影响生长发育。
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口腔护理习惯对磨牙症的预防及缓解有积极的作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规律,并注意放松心情,及时释放压力,调整不良的睡眠姿势,改善睡眠环境,维持好口腔卫生。
调整心态,尽量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尤其是睡前,儿童要注意白天避免玩得过度兴奋。
避免睡眠食用咖啡、巧克力等兴奋性食品和吸烟,改善睡眠环境。
日常饮食注意补充钙质。
睡前要刷牙,保持好口腔卫生。
保护牙齿免受磨损,减轻损伤,预防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5500点赞
[1]王松灵著,口腔医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08:190.
[2]凌均棨主编,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用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08:71.
[3]黄禾,杨劲,陈玉.磨牙症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科技通报.2001,17(5):73-77.
[4]王彦,康宏,磨牙症研究进展[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0(1):73-76.
[5]张静露,殷新民.磨牙症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3,30(1):49-51.
[6]何育薇,李璐,赖文莉.磨牙症的治疗研究新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1):120-12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