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表皮样囊肿是较多见的外阴部囊肿,多发生于中年以上妇女,生长部位多见于大阴唇及会阴部,发生于外阴皮肤或黏膜表皮下深部组织内。囊肿常为单发性,也可以是多发性,质地较硬,微隆起于皮肤,囊内含乳酪样角化物质,生长缓慢,一般无特殊症状,本病与手术、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有关。
外阴表皮样囊肿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手术、导管阻塞、先天性因素等有关。好发于中年及以上妇女,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可诱发此病。
手术或外伤可导致小片表皮种植到真皮组织内,这种情况多见于曾有手术的部位,如会阴切开缝合处、会阴修补处等。
先天发育异常,表皮样囊肿除表皮及角化物外,还有真皮及其皮肤附件如汗腺、皮脂腺。
由于外阴部皮脂腺导管阻塞,分泌物潴留积聚,腺体逐渐增大所形成感染,最终导致表皮样囊肿。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引起外阴表皮样囊肿。
外阴表皮样囊肿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生长部位多见于大阴唇及会阴部,发生于外阴皮肤或黏膜表皮下深部组织内。生长缓慢,一般无特殊症状。预后较好,极少具有恶变倾向。
中年及以上女性卵巢功能减退,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因而外阴表皮样囊肿好发于这类女性。
外阴表皮样囊肿一般无特殊症状,表现为在会阴部皮内或皮下有直径约1cm的圆形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坚硬,微隆起于皮肤表面,但皮肤表面无孔,可随皮肤移动。
囊肿大多数位于大阴唇的真皮内,生长速度缓慢,也可发生在会阴部。
在会阴部皮内或皮下有直径约1厘米的圆形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坚硬,微隆起于皮肤表面,但皮肤表面无孔,可随皮肤移动。有时包块与表皮粘连,中央可有一小点,可挤出乳酪样角化物质。
部分患者如并发感染可有发热、皮肤肿胀、疼痛、破溃及脓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现。
若处理不当,造成囊肿破裂,可合并感染,引起阴道炎。
外阴表皮样囊肿发现会阴部圆形包块,质地坚硬,且隆起于皮肤表面应及时就医。优先考虑去妇科就诊,并发其他严重感染疾病时,可到相应科室就诊。
发现会阴部圆形包块,单发或多发,质地坚硬,且隆起于皮肤表面,高度怀疑外阴表皮样囊肿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外阴皮样囊肿病的患者,若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引发阴道炎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妇科就诊。
若患者并发其他严重感染疾病时,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感染科等。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发现外阴囊性肿物多久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外阴疼痛、分泌物颜色及气味异常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外阴出血、溃疡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分泌物呈脓性,带菌居多,严重感染者可有恶臭。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上升。
镜检囊壁为纤维组织,内有鳞状上皮细胞衬里,并有角化物质。在囊壁的纤维组织内可见到异物巨细胞反应。
CT检查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改变,CT值为0-15HU,边缘清楚。
对出现典型症状和体征的中年以上女性,在会阴部皮内或皮下发现直径约1cm的圆形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坚硬,微隆起于皮肤表面,但皮肤表面无孔,可随皮肤移动,生长缓慢且一般无其他特殊症状可作出临床诊断。
组织学检查可见角化物质和异物巨细胞反应现象可确诊。
阴唇疝是女性腹股沟斜疝的一种症状,疝内容物到达大阴唇部,可见大阴唇明显不对称,一侧大阴唇明显增大,肿块上端狭小,下端宽大,呈梨形,可触及疝的蒂部,仅表现为腹股沟部位出现隆起。一般通过临床表现可与外阴表皮样囊肿相鉴别。
外阴中肾管囊肿是由中肾管残留来源的囊肿,罕见于外阴部位,因为中肾管残留的末端部分只到达处女膜和阴道口,因此这种囊肿发生于处女膜、小阴唇邻近阴蒂或尿道周围的地方。病理检查可见中肾囊肿内壁衬以无纤毛的立方形或低柱状上皮,有一层清楚的基膜,偶然可见到腔内为鳞状上皮。
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是指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后,腺体内因皮脂腺聚积而形成囊肿。易发生于大阴唇,其特点为囊肿与表皮粘连,质硬,无明显囊性感,可挤出皮脂。一般通过临床表现可与外阴表皮样囊肿相鉴别。
因汗腺管阻塞、汗液潴留、汗管扩大,于真皮内形成小囊肿,囊性为半透明的非炎性水泡,即由于表皮毛囊角质栓塞而阻塞大汗腺管孔引起潴留囊肿。多见于夏季,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无需处理。一般通过临床表现可与外阴表皮样囊肿相鉴别。
位于阴道前庭部或小阴唇内侧,由于阴道前庭小黏液腺导管阻塞引起,病理组织检查发现囊内壁为高柱状或立方形腺上皮细胞。
外阴表皮样囊肿通常不需治疗,如果囊肿扩大,出现症状,继发感染或出于诊断需要,可考虑手术切除治疗,患者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洗浴。
患者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洗浴,溶液的浓度要掌握准确,过高的浓度会造成局部腐蚀、溃烂。在配置溶液时要考虑时间,高锰酸钾放出氧的速度慢,浸泡时间一定要达到5分钟才能杀死细菌,配制溶液要用凉开水,用热水会失效。
对于囊肿扩大、出现症状、继发感染或出于诊断需要,则应手术治疗,局部切除并作组织学检查。主要的手术方式有囊肿切开引流术、囊肿造口术、囊肿切除术。
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多数可治愈,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一般不会影响患者寿命。
大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能治愈。
外阴表皮样囊肿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外阴表皮样囊肿病患者应合理、均衡的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合理控制总热量,合理分配餐次,注意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油腻、难消化、容易产气的食物。
红苹果等红色蔬果中含有某种天然植物化学成分,可以抑制一些妇科肿瘤细胞的生长,同时降低它们对雌激素的反应性,因而具有预防妇科肿瘤的作用。此外,洋葱、紫葡萄等蔬果也具有类似的功效。
忌吃辛辣、香燥、发散之品,如辣椒、香菜等。
忌吃性暖、温补之品,如鲤鱼、羊肉、牛肉等。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外阴及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切忌搔挠,避免性生活,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加重病情。观察外阴表皮样囊肿是否有病情变化,治疗期间内衣裤单独洗涤,全部杀菌处理,注意避免性生活。
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用药。除口服用药外,高锰酸钾坐浴可治疗继发的阴道炎症等。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的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注意个人的卫生习惯,要保持对外阴及肛周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便后要立即进行清洗。
不能随意使用药物,避免对外阴产生刺激,更不能使用热水或者肥皂对阴部进行烫洗和擦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使用温开水每天两次对外阴进行清洗。
选择宽松、纯棉、柔软的内裤,避免穿化纤制品的内裤,还要做到勤换洗内衣裤。
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观察外阴表皮样囊肿有无扩大,阴道分泌物有无颜色、气味改变等。
治疗期间内衣裤单独洗涤,全部杀菌处理,注意避免性生活。平时注意外阴卫生和性生活卫生,自行观察外阴表皮样囊肿有无扩大,阴道分泌物有无改变,若有其他不适,应及时随诊。
积极预防阴道炎症等相关疾病,增强体质,加强营养,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注意外阴局部卫生。
增强体质,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鱼肉、鸡蛋、牛奶等。多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平时注意外阴皮肤的情况,出现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注意外阴保持清洁,减少潮湿、摩擦、热刺激,定时清洗外阴,勤换内衣内裤。
4370点赞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24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