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前性肾功能不全是根据肾功能不全的病因进行定义的,是指由于肾血流灌注不足,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或肾小球毛细血管灌注压降低导致肾脏功能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需要与肾性肾功能不全、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相鉴别。肾前性肾功能不全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临床上会对患者进行凝血因子测定、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情。手术治疗目前是本病最佳的治疗方法,经过积极治疗患者可以治愈,但发展为慢性病变,可能需要长期治疗。
肾前性肾功能不全可根据病程分为2类:
是由肾前性的病因导致血肌酐在48小时内绝对值升高≥26.4µmol/L或较基础值升高≥50%或尿量<0.5ml/(kg·h),持续超过6小时。
病程大于3个月的肾脏功能损伤。多是由急性肾前性肾功能不全持续进展,导致急性肾小管损伤,部分损伤不可逆,变为慢性病程。
肾前性肾功能不全主要是由于肾血流量不足,导致肾脏缺血从而引起损伤,通常见于急性的大失血,也可见于慢性疾病引起心排量下降。本病好发于严重外伤、大出血的患者,有心力衰竭、肝衰竭的患者。药物、脱水、大量出血等因素可诱发。
肾前性肾功能不全常见病因包括血容量减少、有效容量减少和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
常见于外伤所致的大失血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体液丢失,血容量减少后导致肾脏的供血不足,从而影响肾脏正常功能。
常见于心排量降低,全身血管扩张等原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间水肿,从而导致肾血流量减少,肾脏缺血缺氧,影响正常肾脏功能。常见于心力衰竭、肝衰竭等疾病。
肾动脉收缩、肾自主调节反应受损导致不能维持正常的肾小球滤过率,长期的低灌注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导致肾功能不全。
肾毒性药物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影剂、肾血管收缩药物等使用不当,可使肾功能恶化。
肾脏局部供血急剧减少,使肾脏低灌注、低滤过,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
近年来肾功能不全尤其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明显有上升趋势,我国目前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
更容易发生肾前性肾功能不全。
由于心排量下降,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使肾脏低灌注,而导致此病。
高钙血症可以引起肾小球血管收缩和肾自主调节功能损害,因此更容易出现肾前性肾功能不全。
肾前性肾功能不全以低血压、少尿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可伴有多系统症状。随病情恶化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以感染、消化系统症状、心力衰竭较为常见,表现为发热、厌食纳差、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疾病的起始阶段随着缺血、肾毒素等因素影响,随即出现上述症状,也可伴有结膜苍白等贫血的表现。
疾病进展肾功能减退,表现为少尿或无尿,可伴有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经治疗病程进入恢复期可出现多尿表现。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呼吸困难、咳嗽、喘憋等,主要是因为容量负荷过重导致的急性肺水肿,也可因为代谢性酸中毒,出现呼吸延长的表现。
因少尿或未控制饮水量可出现高血压,或呼吸困难、发绀、心悸等心力衰竭的表现。
可有出血倾向及贫血表现,如皮下或黏膜出血点、瘀斑。
是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患者抵抗力差,容易继发病原体感染,应尽早使用抗生素治疗。
肾功能不全患者肠道黏膜水肿,且血小板功能降低、凝血因子减少,导致胃肠黏膜糜烂或消化道溃疡并发出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是慢性肾脏疾病最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因,可出现高血压、心肌病变、心律失常甚至心脏衰竭。
患者出现少尿、头晕、乏力等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血常规、生化、凝血因子测定等检查,以明确病情进展。同时肾前性肾功能不全需要与肾性及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相鉴别,及早就医,有助于改善预后,可选择肾内科或急诊就诊。
对于突然出现的少尿、无尿患者,应立即就医,可防止病情进展;慢性起病患者,如出现水肿、夜尿增多、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检查以明确病因。
对于有肾脏疾病病史,突然出现低血压、发热等症状,提示病情加重,应尽早就诊。
肾脏疾病病史患者出现呕血、便血、呼吸困难等症状,提示出现并发症,应立即就医,挽救生命。
以肾内科就诊为主。
如出现消化道出血、急性心衰等并发症,也可于急诊科就诊。
患者有无其他肾脏既往病史?
近期排尿情况如何?
出现症状多长时间了?
院外是否进行过对症处理?
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有无苍白、出血点等,有无颈静脉怒张;有无水肿;听诊心肺有无异常杂音等。
通过检查了解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百分比、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等,判断有无贫血、有无出血倾向,是否合并感染。
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可提示肾功能损伤情况;检查血钠、血钾、血钙等离子提示有无电解质紊乱。
关注尿渗量、尿比重、尿钠、尿白蛋白等情况,可初步判断是否为肾前性肾功能不全。
部分晚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有凝血因子Ⅷ缺乏。
尿路超声有助于排除肾后性肾功能不全;CT、核磁可提示是否有血管狭窄等因素,但要明确诊断需要做血管造影。
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出现少尿、乏力、黏膜苍白等典型症状,可初步考虑肾功能不全。
进一步行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升高,晚期患者发现凝血因子Ⅷ缺乏,明确肾功能不全诊断。
综合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进一步确定肾前性肾功能不全,且明确病因。
肾性肾功能不全是指肾脏本身的病变,按部位可分为小管性、小球性、间质性、血管性,中毒和缺血是常见的始动因素。与肾前性肾功能不全相鉴别,首先病因不同,肾前性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动脉狭窄等因素导致的肾灌注不足,通过CT、核磁等检查可明确,其次尿渗量、尿比重、尿钠、尿素氮/肌酐比值等也可鉴别。
肾后性肾功能不全即输尿管、膀胱、尿道等病变,导致的肾功能不全,如双侧尿路梗阻、孤立肾,可行尿路超声、CT、逆行造影等检查与肾前性肾功能不全相鉴别。
肾前性肾功能不全以短期治疗为主,部分患者需长期治疗。尽早识别或纠正可逆病因,如补充血容量、停止应用肾毒性药物。给予高能量及适当的蛋白饮食等营养支持,急性肾衰竭患者及发展到尿毒症期患者也可采取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或肾脏移植手术治疗。
尽早纠正可逆性病因,对各种严重外伤、心力衰竭、急性失血等进行相应的输血、扩容,处理血容量不足、休克和感染等,停用影响肾灌注或肾毒性的药物。
高钾血症时用来对抗心肌毒性作用,稳定心肌细胞膜电位,防止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心力衰竭患者禁用。
葡萄糖和胰岛素溶液可促进糖原合成,降低血钾,治疗高钾血症。
对于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酌情应用5%碳酸氢钠治疗。
呋塞米用于水肿,水、钠潴留的患者,注意电解质钾、钠、氯、钙的流失,妊娠前3个月避免应用,哺乳期妇女慎用。
肾移植是目前最佳的肾脏替代疗法,成功肾移植可恢复正常肾功能。
各种原发疾病,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间质疾病等导致肾功能不全,肾脏替代治疗效果不佳时;年龄在5~60岁,范围宽泛,无绝对年龄界限。
活动性肝炎患者,已确诊肝硬化患者不宜做肾移植手术。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能即刻行肾移植手术,需综合评估病情。
恶性肿瘤发生转移患者或病程2年以上者。
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者、体内存在感染灶者,不宜立即做手术。
腹膜透析无需抗凝,很少发生心血管并发症,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但其透析效率较低,且有发生腹膜炎的危险,重症肾功能不全患者很少使用。
间歇性血液透析代谢废物清除率高、治疗时间短,但容易发生心血管不稳定事件和症状性低血压,且需要应用抗凝药,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增加治疗的风险。
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适用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但要注意监护,注意肝素的用量。
肾前性肾功能不全的部分急性患者可以治愈,具体存活时间尚无统计,一般无后遗症,出院后2周复诊,未见异常者每年正常体检即可,治疗不及时患者可能转变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此类患者根据病情及治疗方式复诊时间1周~1月不等。
部分急性患者可以治愈,治疗不及时患者可能转变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此类患者根据病情及治疗方式复诊时间1周~1月不等。
急性肾前性肾功能不全如能早期诊断治疗,大多数患者不影响寿命。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预后多不良,具体存活年限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急性患者出院后每2周复查相关实验室检查如生化等,直到病情稳定无波动;慢性患者依据长期治疗方案,复诊时间1周~1月不等。
患者饮食调理主要在于从饮食上避免疾病诱发及加重因素,并促进疾病的好转,建议患者清淡饮食、适当增加鱼类、维生素B6、叶酸的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甜腻食物、烟酒等。
患者胃肠黏膜水肿可能合并血小板功能下降、凝血因子减少,有消化道出血风险,辛辣食品可刺激消化道黏膜,加重糜烂、溃疡等病变。
建议多吃鱼类,属于高生物价蛋白,在总的蛋白摄入量中此类蛋白占比可达50%,牛奶、瘦肉、蛋也属此类。
尤其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多存在糖、脂质代谢紊乱,严格控制血糖达标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基础疾病的治疗有益。尤其是烟酒对血管、消化系统的损伤明显。
慢性肾脏病患者可出现维生素代谢紊乱维生素B6及叶酸缺乏,维生素A水平升高。
对于需长期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如腹膜透析注意切口、透析管的护理,避免外力损伤及污染,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遵医嘱注意造口的护理,避免细菌感染。
患者自行记录每日饮水、排尿量,如入多出少应加用利尿剂或增加透析次数。患者及家属观察生活中症状有无加重或增多,必要时增加药量或就诊,新增用药后遵医嘱2周~1月复查相关指标,看能否继续应用此药。
患者应避免肾毒性药物的使用及其他可能加重肾脏损伤的因素。
肾前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早期筛查相关实验室检查,有心血管、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患者每年体检时检查肾功能相关指标,预防措施主要为避免疾病诱发因素、合理饮食等,防止复发及病情加重。
有心血管、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患者每年体检时检查肾功能相关指标,如抽血测肌酐、尿素氮,可以早期筛查肾脏的疾病。如有异常进一步完善检查,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活检等,可及早诊断肾前性肾功能不全,查明病因,早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如肾毒性药物、外伤所致的大出血等。
肾前性肾功能不全,可能会出现水、电解质、维生素、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代谢异常,因此合理的制定饮食方案对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4873点赞
[1]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41-349.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97-512.
[3]陈志美,束敏.慢性肾衰竭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19,(29):195-19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