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喉癌是来源于喉黏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喉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喉癌可以分为原发喉癌和继发性喉癌,一般原发性喉癌可能是由于吸烟、饮酒、空气污染、接触有毒物质、病毒感染、长期接触放射性、缺乏微量元素等原因导致的,而继发性喉癌大多数都是由于其他部位的癌症转移到喉部形成的。
声门上癌,大多原发于会厌喉面根部。
声门癌,位于声门区,早期症状为声音改变。
声门下癌,位于声带平面以下,环状软骨下缘以上部位的癌肿。
贯声门癌,指原发于喉室的癌肿,跨越两个解剖区域即声门上区及声门区。
溃疡浸润型,肿瘤组织稍向黏膜表面突出,可见向深层浸润的凹陷溃疡,边界多不整齐,界限不清。
菜花型,肿瘤主要呈外突状生长,呈菜花状,边界清楚,一般不形成溃疡。
结节型或包块型,肿瘤表面为不规则隆起或球形隆起,多有较完整的被膜,边界较清楚,很少形成溃疡。
混合型,兼有溃疡和菜花型的外观,表面凹凸不平,常有较深的溃疡。
可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其中鳞状细胞癌最多见。
老年人喉癌的发生常为多种致癌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吸烟、饮酒、病毒感染、环境因素、放射线长期接触等。
据统计约95%的老年人喉癌患者有长期吸烟史,而且开始吸烟年龄越早、持续时间越长、数量越大、吸粗制烟越多、吸入程度越深和不戒烟者的发病率越高。
慢性酒精摄入与老年人喉癌发生有一定相关性,饮酒患老年人喉癌的危险度是非饮酒者的1.5~4.4倍。
成年型喉乳头状瘤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引起的病毒源性肿瘤,目前认为是老年人喉癌的癌前病变,尤其是高危型(HPV-16/18)与老年人喉癌的发生关系比较密切。
多种环境因素可能与老年人喉癌发生有关,其中包括各种有机化合物(多环芳香烃、亚硝胺),化学烟雾(氯乙烯、甲醛),生产性粉尘和废气(二氧化硫、石棉、重金属粉尘)和烷基化物(芥子气)等,目前石棉和芥子气的致癌作用基本肯定。
镭、铀、氡等放射性核素可引起恶性肿瘤,在少数患者头颈部放疗可诱导老年人喉癌、纤维肉瘤和腺瘤等恶性肿瘤。
老年人喉癌的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老年人喉癌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相对较高,而雌激素则降低。
体内某些微量元素,如Zn、Se等缺乏可引起酶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导致基因突变。
老年人喉癌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有家族遗传史的人患病率增加。
老年人喉癌多发于50~70岁男性,由于近年来烟草消费的低龄化,喉癌的发病年龄有降低趋势。女性吸烟人数的增加也使女性的患病率不断增加。喉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全球范围内,以中欧、东欧、古巴、西班牙及乌拉圭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其较高的吸烟率有关。2008年WHO统计我国喉癌发病率(年龄标准化)男性为2.2/10万,女性为0.5/10万,死亡率男性为1.2/10万,女性为0.4/10万,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发病率较高。
老年人喉癌好发于老年男性。
大多数情况下,老年人喉癌往往因为出现相应症状而被发现。老年人喉癌的症状主要包括声音嘶哑、咽喉部异物感和疼痛,咳嗽和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因癌肿的发生部位而不同。
是喉癌尤其是声带癌的典型表现,声门上癌及声门下癌向声门区生长时也可出现声音嘶哑。造成声音嘶哑的原因一方面为癌肿本身的占位效应影响声带震动和声门闭合,另一方面为杓状软骨、声门旁间隙、环后区喉内肌或喉返神经受侵犯,从而导致声带运动障碍造成。声带癌早期即可出现发音易倦及声音嘶哑,部分患者可因对侧声带的代偿而出现症状的暂时性缓解,晚期患者仅可发出类似耳语的气流声,甚至失声。声门上癌及声门下癌由于对共鸣腔的影响可出现音色、音质的改变,发声疲劳等特殊的症状。故凡是40岁以上、声音嘶哑超过2周并伴有吸烟或饮酒史的患者,需仔细行喉镜检查。
为喉癌的非特异性症状,上呼吸道的肿瘤由于对正常黏膜的刺激,可引起咽喉部不适感及异物感,导致刺激性咳嗽。声门下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规喉镜检査不易发现,出现呼吸困难时才引起注意,因此需在纤维(电子)鼻咽喉镜下仔细检查。癌肿对深部组织的浸润或表面溃疡合并感染等可引起疼痛感,晚期喉癌可出现持续性的放射痛如放射性耳痛。当血管受侵犯或肿瘤自身破溃时可出现痰中带血及咯血,极罕见的病例会因喉上动脉等大血管受侵犯出现严重的出血,可因大出血而死亡。
多由于肿瘤影响环杓关节运动所致,吞咽时环杓关节的内收运动对气道保护有着重要作用,当肿瘤直接侵犯此关节,或侵犯喉返神经及喉内肌影响其运动时,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呛咳,症状可由于健侧环构关节的代偿而有所缓解。声门上癌尤其是会厌癌,可因其占位效应影响吞咽动作中各肌群的协调运动而出现呛咳。对于高龄患者来说,严重的呛咳可导致吸入性肺炎。
声门区为上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声带癌的肿瘤占位可影响患者呼吸,若对侧声带活动正常一般可代偿,当肿瘤进展到一定程度,对侧声带失代偿时,导致声门区空间狭窄,患者可表现出呼吸困难。声门上癌及声门下癌在肿瘤较大时,同样影响患者的呼吸。需要注意的是:当肿瘤合并感染导致其充血水肿、声门上癌的脱垂遮盖喉入口时,可导致患者出现急性上呼吸道阻塞症状,甚至危及生命,需急诊处理。环杓关节、喉返神经及喉内肌受侵犯影响声带的外展运动,可加重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
多见于晚期的声门上癌,多因其阻挡效应及影响吞咽运动所导致。晚期喉癌侵犯梨状窝甚至食管入口等,也可导致进行性吞咽困难,并多伴有呛咳。
肿瘤可突破喉体侵犯肌肉、甲状腺等颈前软组织,部分高度恶性的晚期肿瘤可突破皮肤呈外生样生长。转移的淋巴结可在颈侧区扪及,可为质韧、无痛的结节,可以在原发肿瘤的同侧、对侧或双侧颈部,单个也可以多个,成串排列或融合成块。远处转移的癌肿出现相应部位的占位症状,晚期患者可出现恶病质。
又称贯声门癌,原发于喉室,跨越声门上区及声门区两个解剖区域,以肿瘤广泛浸润声门旁间隙为特点,多呈黏膜下生长,黏膜表面相对完整,且肿瘤深在隐蔽于喉室内不易显露,喉镜及病理检出率低,可能反复多次活检而未能确诊。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仅表现为不明原因声嘶、声室带肥厚等,需引起注意。当出现明显声嘶时,常已有声带固定,癌可经声门旁间隙向外侵及甲状软骨翼板和外下方的环甲膜,向前累及甲状软骨,向后达梨状窝。
如患者出现相应典型症状,应及时到医院系统检查,明确诊断,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或放化疗治疗,切勿延误治疗时机。
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咽喉部异物感和疼痛,咳嗽和痰中带血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
当出现吞咽困难、颈部包块时应立即就医,以免晚期出现恶病质。
患者优先考虑去耳鼻咽喉科就诊。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声音嘶哑、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症状出现并持续的时间?
今年多大年龄?
平时是否长期抽烟喝酒?
是否受到过什么感染?
喉镜检查是喉癌形态学诊断的重要方法,范围应包括舌根、会厌舌面、会厌缘、会厌喉面、双侧构状会厌襞、状软骨、杓间区、室带、喉室、声带、双侧梨状窝、环后区、下咽后壁、声带运动等方面。注意有无脚块、溃疡、隆起,声带运动是否受限等。间接喉镜常由于患者咽反射敏感或会厌形态结构变化无法仔细观察,此时则需纤维(电子)鼻咽喉镜进一步检査,如与动态喉镜结合,可进一步观察声带振动情况。若与窄带成像技术结合,可清晰显示黏膜表面微小病变,有利于早期喉癌的发现。
通过触诊注意喉体形态、活动度是否正常,有无触痛,颈前软组织和甲状腺有无肿块,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等。
CT增强扫描可以明确喉癌的侵犯范围,可发现喉部软组织肿物被强化,声门旁间隙、会厌前间隙、声门下区、喉外颈部的结构形态变化。喉软骨是否破坏,并发现病变向周围组织侵犯,颈部转移淋巴结等阳性体征。MRI对软组织显示更加明确,但不作为术前常规检查,在判断血管及软组织结构受累情况时可选择使用。
对于复发或怀疑远处转移的患者,有条件时可行此检查。在显示新陈代谢细微变化的同时显示解剖细节,可以发现同期或转移病灶,并可提示肿物性质。
是喉癌确诊的金标准,活检可在间接喉镜、纤维(电子)鼻咽喉镜或直达喉镜下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有时活检病理报告的结果为坏死组织、不典型增生等,如临床高度怀疑恶性,应反复活检,因为黏膜下生长的喉癌,有时难以首次即取到肿瘤组织。
当老年人出现声音嘶哑或咽喉部不适、异物感者、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结合患者的病史,如长期吸烟酗酒等,可初步怀疑为喉癌。
结合喉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可清晰显示黏膜表面微小病变及明确喉癌的侵犯范围,可发现喉部软组织肿物被强化。
通过病理组织活检,可最终确诊为喉癌。
主要症状为喉痛和声嘶,喉镜检查见喉黏膜苍白水肿、伴多个浅表溃疡,病变多位于喉的后部。胸部X线检查,部分有进行性肺结核。痰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但近年临床上发现不少喉结核者肺部检查为阴性,因此确诊仍依赖于活检。
病程较长,可单发或多发,肿瘤呈乳头状突起,病变限于黏膜表层,无声带运动障碍。由于成人喉乳头状瘤易恶变,需活检鉴别。
系由于慢性炎症、血液和淋巴循环障碍、新陈代谢紊乱而引起喉组织的淀粉样变,主要表现为声嘶。检查可见声带、喉室或声门下区有暗红色肿块,表面光滑,病理检查易于鉴别。
有声嘶,喉痛轻,喉镜检查病变多见于喉前部,黏膜红肿,常有隆起的梅毒结节和深溃疡,愈合后瘢痕收缩粘连,致喉畸形,血清学检査及喉部活检可确诊。
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老年人喉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等,目前多主张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老年人喉癌中98%左右为鳞状细胞癌,通常对常规化疗不太敏感。近年来有研究显示,对晚期老年人喉癌同步放化疗可提高老年人喉癌治疗的保喉率。使用变压化学疗法可提高疗效(如烷化剂、蒽环类、铂类、三尖杉酯碱、紫杉烷类、长春碱类)。
手术治疗为治疗老年人喉癌的主要手段,其原则是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或重建喉的功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老年人喉癌的手术包括喉全切除术和各种喉部分切除术。喉部分切除术的术式很多,不同术式的选择主要根据肿瘤的部位、范围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因素而定。
老年人喉癌常有颈淋巴结转移,颈淋巴结清扫是老年人喉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声门上型老年人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率高达55%。
主要适用于早期声带癌,向前未侵及前连合,向后未侵及声带突,声带活动良好。位于会厌游离缘,比较局限的声门上型,全身情况差,不宜手术者。晚期肿瘤,不宜手术治疗的各期病例,可采用姑息性放疗。
对病变范围较广,波及喉咽且分化程度较差的肿瘤,常采用放疗加手术的方式。术前放疗的目的是使肿瘤缩小,癌细胞活力受到抑制,更有利于彻底手术切除。
主要适用于原发肿瘤已侵至喉外或颈部软组织,多个颈淋巴结转移或肿瘤已侵透淋巴结包膜,手术切缘十分接近瘤缘(小于5mm)或病理证实切缘有肿瘤残留者可采用术后放疗。
近十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肿瘤免疫学及遗传工程的发展,使肿瘤生物治疗将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方式。
老年人喉癌是一种预后比较好的肿瘤,生存率可达70%,约有70%老年人喉癌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可以保留喉功能。病变发现越早,喉功能保留的越好,长期生存可能越大。
老年人喉癌难以彻底治愈,尤其是晚期患者虽经积极规范有效的治疗,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早期老年人喉癌对症治疗之后,5年生存率是比较高的,常会高于90%,中期患者5年的生存率大概在65%~75%,晚期患者的生存率大概在30%~40%。
定期随访,1个月内每2周1次,3个月内每月1次,1年内每3个月1次,1年后每半年1次。
患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为主,高热量饮食,保证水分的摄入,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防止营养摄入不足,保证鼻饲量,鼓励少量多餐。注意鼻饲饮食中各种营养的供给,包括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等。患者鼻饲发生不适时,如腹胀、腹泻、打嗝等,及时处理,做好鼻饲管护理,防止堵塞脱出。
对于老年人喉癌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
采取新的呼吸方式,气体不从鼻进出而从颈部气管造口进出,不可遮盖或堵塞颈部造口。观察患者呼吸的节律和频率,监测血氧饱和度。定时湿化吸痰,防止液阻塞气道。室内湿度保持在55%~65%,防止气道干燥结痂。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排除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
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切口加压包扎,吸痰动作轻柔。仔细观察出血量,包括局部滲血、痰液性状、口鼻有无血性分泌物、负压引流量及颜色。如有大量出血,应立即让患者平卧,用吸引器吸出血液,防止误吸,同时建立静脉通路,尽快通知医师,根据医嘱使用止血药或重新手术止血,必要时准备输血。
注意观察体温变化,换药或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每日消毒气管套管,气管纱布垫潮湿或受污染后应及时更换。负压引流管保持通畅有效,防止无效腔形成。做好口腔护理;1周内不做吞咽动作,患者有口水及时吐出,根据医使用抗生素。
评估患者的读写能力,术前教会患者简单的手语,以便术后与医护人员沟通,表达个体需要。术后也可使用写字板、笔或纸,对于不能读写的患者可用图片。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交流,交流时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表示耐心和理解,告知患者术后一段时期后便可以学习其他发音方式,如食管发音、电子喉等。
放疗后局部皮肤可能有发黑、红肿、糜烂,注意用温水轻轻清洁,然后涂以抗生素油膏。不要用肥皂、沐浴露等擦拭皮肤。鼓励病人树立信心,坚持完成疗程。注意观察呼吸,因放疗会引起喉部黏膜充血肿胀,使气道变窄,如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可先行气管切开,再行放疗。
外出或沐浴时保护造口,外出时可用有系带的清洁纱布垫系在颈部,遮住气管造口入口,防止异物吸入。盆浴时水不可超过气管套管,淋浴时注意勿使水流入气管套管。清洁、消毒造瘘口,每日观察造瘘口是否有痰液或痰痂附着,可用湿润棉签清洁,必要时用酒精棉球消毒造痿口周围皮肤。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向气道内滴入湿化液,以稀释痰液,防止痰液干燥结痂。多饮水,天气干燥时注意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如果气道内有皮形成,应去医院,切勿自行清理,以免坠入气管内。
观察颈部引流渗血情况,如有较多渗血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观察病人颈部有无肿胀、麻木感,如有异常需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倾听病人主诉,注意有无头疼、发热不适。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神志、瞳孔变化等,当出现病情变化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必要时于吸氧。
颈廓清术病人应注意保持颈部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等,注意观察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等。
肿瘤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会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带来较多负面影响。病人因担心疾病预后,术后功能能否恢复等,常产生失落感、孤独感,导致焦虑、恐惧、失眠等。家属应配合医生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理解并引导病人的正常恐惧、悲哀反应,积极进行心理硫导,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促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老年人喉癌病情复杂,对喉部健康极为不利,因此要警惕该病的发生,及早预防,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及时诊治声带白斑、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及成人喉乳头状瘤。
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声嘶、呼吸困难症状时及时就诊。
戒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饮食。
避免长期处于粉尘、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或减少愤怒、忧伤、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有家族史者应定期体检,尤其是男性高龄患者。
5188点赞
[1]孔维佳,周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502-506.
[2]黄兆选.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88-493.
[3]席淑新,陶磊.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91-594.
[4]孙虹,张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44-350.
[5]王玲娣.实习护士手册第3版.[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460-46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