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血友病A是与获得性因子Ⅷ抗体相关的疾病,该病是由于体内产生抑制因子Ⅷ(FⅧ)的特异性自身抗体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自发性出血、创伤后皮肤出血、瘀斑,而肌肉血肿和关节出血比较少见。需要及时诊断、及时治疗,防止发生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腹膜后出血和颅内出血。治疗包括止血治疗和抑制物清除治疗。经积极治疗,部分患者可完全缓解,部分患者可能会复发。
获得性血友病A主要是由于体内产生抑制因子Ⅷ(FⅧ)的特异性自身抗体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存在凝血因子Ⅷ的自身抗体,干扰了体内促凝血的关键因子FⅧ的功能,从而影响机体正常止血过程。本病可继发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药物治疗(青霉素、吩噻嗪类)之后。
凝血因子Ⅷ主要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过程中,Ⅷ因子作为一种辅助因子,激活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使凝血过程正常进行。当体内存在凝血因子Ⅷ的自身抗体时,干扰了体内促凝血的关键因子FⅧ的功能,从而影响机体正常止血过程。
本病可继发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以及药物治疗之后。这些基础疾病和药物,破坏机体正常免疫功能,使机体产生了抗凝血因子Ⅷ的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妊娠、外伤、手术,均可诱发获得性血友病A。
获得性血友病A的发病率,每年为0.2/100万~1/100万,可见于任何年龄段,多见于60~80岁老年人,男女均可发病。50%的患者有基础疾病,如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
50%的获得性血友病A患者有基础疾病,如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些基础疾病更易使机体产生自身抗体。
获得性血友病A多见于60~80岁老年人,男女均可发病。
获得性血友病A的典型症状为自发性出血、创伤后皮肤出血,易发生瘀斑,但与遗传性血友病不同,肌肉血肿和关节出血比较少见。轻者可仅有轻微出血,患者可出现较大血肿或瘀斑,严重者易出现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腹膜后出血和颅内出血,但本病很少发生关节畸形。
获得性血友病A的典型症状为自发性出血、创伤后出血。常见出血部位是皮肤及黏膜,表现为皮肤黏膜的瘀点和瘀斑,鼻腔牙龈出血。此外,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可出血,表现为血尿、血便以及呕血。本病肌肉血肿和关节出血比较少见。
获得性血友病A可合并颅内出血,从而危及患者生命。
泌尿系统出血,如肾、输尿管、膀胱出血,血肿或血块可引起肾绞痛。
获得性血友病A需及时诊断,及时治疗,防止发生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腹膜后出血和颅内出血。出现自发性出血、创伤后皮肤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优先考虑到血液科就诊,积极配合做相应实验室检查。同时该疾病还需要与血管性血友病、遗传性血友病A、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乏症进行鉴别。
成年人常发生自发性或创伤后皮肤出血,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皮肤出现较大瘀斑,无法解释的血肿,要高度怀疑获得性血友病A时,应及时就医。
确诊获得性血友病A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如大量呕血、腹痛、头晕、休克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血液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大量呕血、腹痛、头晕、休克等症状,应立即到急诊科就诊。
出血是自发性的还是继发于其他原因?
是否出现皮肤瘀斑、频繁牙龈出血等情况?
家里其他人有相似的症状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有无出血史?
曾经有过输血史吗?
本病主要由于体内存在凝血因子Ⅷ的自身抗体,干扰了因子FⅧ的功能,影响机体正常的止血过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当与等量血浆混合后延长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不能得到纠正,进一步说明体内存在凝血因子Ⅷ自身抗体。
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本病主要为凝血因子Ⅷ活性缺乏或降低导致的内源性凝血途径障碍,而外源性凝血途径一般不受影响,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可排除外源性凝血异常导致的出血。
患者体内存在凝血因子Ⅷ的自身抗体,应对抗体进行定量检测,以评估出血严重程度,判断出血风险。常用方法是Bethesda法,检测患者血浆灭活正常血浆中FⅧ的能力,但该方法缺乏敏感性,尤其是当抗体为低滴度时。因此,可进行改良的Bethesda试验,即将患者血浆与缓冲液稀释后的正常人血浆共同温育,以保证体系pH值的恒定,同时将缓冲液稀释后的正常人血浆与缺乏FⅧ血浆一起温育作为对照,从而测得抑制物的滴度,进而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和出血风险。
该检查主要用于判断是否存在凝血因子抑制物。
判断患者体内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活性情况。
如果患者存在凝血因子抑制物,则需要进行该检查确诊。
患者既往无出血史,常出现自发性或创伤后皮肤出血、皮肤瘀斑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与等量血浆混合后延长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不能得到纠正,Bethesda试验及其改良试验可检测到相应抗体滴度。
血管性血友病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为皮肤和黏膜出血,如鼻出血、成年女性患者月经过多等,不同类型血管性血友病患者出血严重程度差异很大,由于血管性血友病患者的出血病史和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因此确诊血管性血友病必须依赖于实验室检查,主要通过血浆vWF抗原检测发现血浆vWF减少或质量异常可以初步判定为血管性血友病,以此进行鉴别。
又称第Ⅷ因子缺乏症,与获得性血友病A不同,多为关节、肌肉深部出血。检测Ⅷ因子活性、Bethesda试验及其改良试验可鉴别诊断。当发现患者为关节及肌肉深部出血时,应首先怀疑遗传性血友病A。
本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自发性出血少见。而获得性血友病A可有自发性出血,通过这一点可以初步鉴别。通过FⅪ∶C测定、Bethesda试验及其改良试验可明确诊断结果。
获得性血友病A常出现自发性或创伤后皮肤出血,容易出现严重出血,需及时诊断与采取治疗措施。治疗包括止血治疗和抑制物清除治疗。本病治疗依赖于抑制物的滴度。
本病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预防出血,及时止血。微小损伤、肌内注射、动脉内采血以及任何侵入性操作均应避免。止血治疗方案的确定取决出血严重程度,如果仅有皮肤瘀斑或轻微出血,可局部按压止血,密切关注。对于严重出血和多部位出血的患者,应予以及时有效止血治疗。
主要有猪源性因子Ⅷ、因子Ⅷ浓缩物、因子Ⅷ旁路制剂。药物治疗方案的确定取决于抗体滴度的高低,当抗体滴度小于5BU,可输注猪源性因子Ⅷ、因子Ⅷ浓缩物,通过中和抑制物而成功治疗;如抗体滴度大于5BU,可用因子Ⅷ旁路制剂,该制剂是治疗高滴度的抑制物患者的主要药物,主要副作用是血栓形成,不过在推荐剂量下按批准的指南使用,发生率较低。
尽管获得性抑制物可以自发性缓解,但出血会持续数月,因此推荐免疫抑制治疗来清除抑制物,如环磷酰胺、咪唑硫嘌呤、环孢素等已被用于临床。
获得性血友病A主要使用药物进行止血治疗,无手术治疗。
血浆置换或抑制性抗体免疫吸附,当患者有严重出血时必须迅速清除抗体,可应用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如使用sepharose结合的葡萄球菌蛋白A、针对人重链和轻链的抗体、双过滤血浆透析与免疫抑制疗法联合应用,以清除FⅧ抗体。
获得性血友病A患者,经积极治疗后,部分患者可完全缓解。但缓解后,部分患者仍可能复发。由于本病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腹膜后出血和颅内出血,因此,需及时发现、有效治疗,避免造成生命危险。
部分患者可完全缓解,但缓解后,部分患者仍可能复发。
本病经过及时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若未及时治疗,可出现严重的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
患者应每月复查一次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再次发生自发性出血或创伤后皮肤出血时,应及时复诊,并进行抑制物滴度检测。
获得性血友病A患者的饮食护理,以预防出血、增强体质为主。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多食补血类食物,忌食质硬、难消化食物。
宜食质软、易消化食物,易于肠道消化吸收。
宜吃维生素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本病伴有皮肤创伤、出血不止,多食水果、新鲜蔬菜以及肉类,有利于组织修复、伤口愈合。
宜吃补血类食物,如红枣、阿胶等。
忌吃质、硬难消化食物,避免因食物过硬划破食管等引起出血。
其护理应预防出血,及时止血。任何微小损伤都应避免,当出现严重出血、出血不止时,及时应用止血治疗和药物治疗。
使用免疫抑制剂时,需了解其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加强护理和营养,注意自我监测,出现自发出血或创伤不愈合等症状时,应及时治疗。
注意个人防护,避免任何微小创伤,如针刺、划伤、采血等。
适当运动,避免激烈运动。
既往无出血史、出现自发性或创伤后皮肤瘀斑、牙龈出血者,可检查凝血功能,及时确诊、治疗。
获得性血友病A目前只能通过早期筛查提早发现,进行干预。
4589点赞
[1]陈竺,陈赛娟.威廉姆斯血液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941-1943.
[2](英)普罗文(Provan,D.)等原著,黄晓军主译.牛津临床血液病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7-30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