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椎骨折是因高处重物落下打击头顶,暴力由头颅传至枕骨孔,穿过寰椎,使寰椎两个脆弱部前弓与后弓断裂而导致。急症患者往往用双手托住头部,欲将头部固定,不使其转动。本病一般可治愈,严重者可能会有瘫痪等后遗症。
根据骨折部位和移位情况可将寰椎骨折分为三类:
由过伸和纵轴暴力作用于枕骨髁与枢椎棘突之间并形成相互挤压外力所致,也可与第二颈椎椎体或齿状突骨折并发。
常在一侧发生,骨折线通过寰椎关节面前后部,有时涉及椎动脉孔。
在侧块前后部都发生骨折,多为单纯垂直暴力作用结果。
寰椎骨折主要由外伤所致,自头部的纵向挤压暴力,使寰椎骨爆裂骨折、寰椎前弓与后弓双侧骨折,以致侧块被挤压而向四周分离。寰椎骨折不具有传染性,好发于司机等从事交通运输工作的人员、建筑工人等高空作业人员、跳高等体操运动员、老年人。
暴力由颅骨向颈椎轴向传导,由于寰椎的独特解剖结构,寰椎作为枕颈移行部的重要结构,寰椎没有椎体及关节突,外观呈椭圆形,由两侧块及前后弓组成。两侧块外厚内薄,与前、后弓联结处相对薄弱,当轴向应力转化为离心向的水平应力,导致寰椎发生爆裂性骨折。
高空重物坠落可使头部的纵向挤压,导致寰椎骨折。
高台跳水时若头顶直接撞击池底,轻者可致寰椎骨折,重者可当场死亡。
寰椎骨折是少见病,约占上颈椎损伤的50%,约占脊柱骨折的1%~2%,占急性颈椎骨折的7%~10%,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无性别、地区等的发病差异。
司机等从事交通运输工作的人员:因酒驾、疲劳驾驶,易发生交通事故而造成寰椎骨折。
建筑工人等高空作业人员:因其防护措施简陋,安全意识缺乏易发生高处坠落造成寰椎骨折。
跳高等体操运动员:因在运动中可能发生头部先着地情况,易造成寰椎骨折。
老年人:可能因为摔倒而造成寰椎骨折,同时老年人可能患有骨质疏松,受到轻微外力更容易发生骨折。
寰椎骨折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以及枕下区域疼痛,可合并脑神经损伤,严重者可致立即死亡。
患者头部前倾,呈强迫头位,常以双手托住头部,避免头颈任何方向的移动,脊髓或神经根受压比较少见。
与该区域椎管矢径大、骨折后其骨折片离心分离有关,可出现枕大神经分布区放射性疼痛或感觉障碍。如单侧脱位,可能致头部向外侧倾斜或斜颈,并伴有颈肌痉挛。
主要表现为肌肉不受控制,发生不自主的颤抖,不同的神经受到麻痹所表现的症状各有不同。
椎动脉沟是寰椎骨折易发生处,骨折导致椎动脉内膜撕裂、动脉破裂甚至离断,患者可出现眩晕、头昏、视力模糊及眼球震颤。
常是损伤初期的致命原因,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短、气促、异常停顿等症状。
临床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压痛、活动受限、吞咽不便、头颈不稳,需用双手托扶以及颈肌痉挛等。
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脊髓休克、运动功能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反射活动异常、膀胱功能异常。
长期卧床会造成压疮、下肢静脉血栓。
颈部或头部受到外伤的情况下,出现呼吸障碍、颈部活动受限、四肢瘫痪、脑神经瘫痪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根据临床症状和相应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本病应与寰枢关节脱位、寰枢关节半脱位、局限性脑梗塞相鉴别。
颈部或头部受到外伤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呼吸障碍、颈部活动受限、四肢瘫痪、脑神经瘫痪、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颅神经症状时及时就医。
出现呼吸困难、用力呼吸等,可能出现延髓的损伤,应立即就医。
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出现脑神经瘫痪症状去神经科就诊。
出现呼吸障碍症状去呼吸内科就诊。
目前都出现什么症状?
出现这种症状多久了?
近期有无受过外伤?
之前有无进行过相关治疗?
以前颈椎是否受过外伤?
检查患者寰椎是否骨折,阳性患者侧位片上可显示寰椎前后径增宽;开口位可发现寰椎左右增宽,且与齿突的距离双侧常呈不对称状。
清晰地显示骨折线的数量、走向及骨块位移等情况,便于医生后期治疗。
主要适用于伴有脊髓症状者,有利于对寰椎横韧带断裂的判定。
可以从任何角度观察关节的骨性结构、骨折线的走行方向、骨折块的大小形态及移位情况,同时可以清晰地显示C1侧块移位的大小、C1~C2间移位的程度,对椎管的影响,评估颈枕间和C1~C2椎间稳定性。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能全程显示椎动脉及其与毗邻组织的关系,三维成像还能判断椎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受阻部位、原因及椎动脉畸形等。
本病主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进行明确诊断。
临床症状:患者出现枕颈部疼痛、压痛、活动受限、站立及翻身困难、四肢感觉障碍、运动减弱等症状。
相关检查:结合X线侧位片不对称、CT、MRI有无横韧带断裂等,明确骨折部位和损伤情况,可对本病进行诊断。
是指颈椎的第一节(寰椎)、第二节(枢椎)之间的关节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四肢无力、走路不稳,可伴有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视物不清等并发症。本病是一种少见的脊柱损伤,主要有脑神经瘫痪、四肢瘫痪、呼吸障碍等症状。
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本病主要有脑神经瘫痪、四肢瘫痪、呼吸障碍等症状。
本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性头痛、眩晕、呕吐、偏瘫、语言不清等症状,多发于中年以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寰椎骨折好发于司机等从事交通运输工作的人员、建筑工人等高空作业人员、跳高等体操运动员、老年人。
寰椎骨折的治疗首选保守治疗,如骨折愈合后有寰枢关节不稳定,则为以寰枢间融合术和枕颈融合术为主的手术治疗,目前无针对性药物治疗,一般情况下治疗周期为3个月,若情况严重,治疗时间可能相应延长。
适应证:横韧带完整的所有类型寰椎骨折。
治疗方法:包括持续颈椎牵引、头颈胸石膏固定、头颈支具、Halo支架等。对于稳定性寰椎骨折,可用硬颈围领固定10~12周。若骨折移位需要进行牵引复位,常用牵引方法为颅骨牵引或Halo支架固定后牵引,牵引时间为3周。对伴有横韧带断裂的不稳定性骨折,也可以行保守治疗。
此病暂无针对性药物。
主要手术方法为寰枢间融合术和枕颈融合术。
适用于无移位寰枢椎骨性及韧带损伤,虽有寰枢椎脱位,但具有可复性,复位后症状减轻或消失类患者。手术难度较大,对医务人员要求较高。
适用于寰椎骨折、寰椎横韧带损伤所致上颈椎不稳定,合并或不合并颈脊髓压迫症、陈旧性创伤性寰枢椎脱位者。手术难度较大,对医务人员要求较高,是在其他治疗措施仍不足以保持其稳定时才采用的一种永久性稳定措施。
寰椎骨折一般情况下可治愈,但损伤类型不同,患者预后情况不同,如单纯型寰椎骨折患者预后良好;伴有颅脑等并发伤者,易漏诊而影响及时治疗,常有后遗症;伴有脊髓完全性损伤者,多于伤后早期死亡;不完全性损伤者,经治疗可改善症状。
本病一般情况下可治愈。
不伴有颅脑损伤等并发伤者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伴有颅脑等并发伤者易漏诊而影响及时治疗,颈部神经长期受压迫导致出现瘫痪症状。
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时间及频率进行复诊,一般为一月一次,在复诊时可进行X线、CT、MRI、等检查判断患者病情恢复情况。
寰椎骨折患者以高蛋白、富含钙和维生素的饮食为主,日常增加饮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以促进恢复。
寰椎骨折患者可多食用富含钙类、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类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以及新鲜蔬菜、水果,以促进骨折恢复。
患者治疗期间应多喝水,防止便秘。
忌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
对于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应注意卧床休息,定时为患者擦拭身体,防止压疮,定期复查,保持乐观、积极心态。
注意卧床休息,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
对于四肢瘫痪患者,应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床铺干净整洁,定时为患者擦拭身体,防止压疮。
定期复查,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早期开始进行肌肉按摩和四肢的主动活动等,加强功能锻炼,观察神经的恢复情况。
应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心态,多与他人交流,保持心情愉快,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避免情绪较大波动以影响寰椎愈合。
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颈部适当活动,避免肌肉萎缩出现功能障碍。
患者拆线后可辅以高压氧治疗1~2个疗程,离床者需戴颈托保护。
寰椎骨折主要由外伤所致,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护工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锻炼,控制体重。
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护工作,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积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与机体免疫力。
加强对老年人的照顾,尽量不要让老年人单独生活,定期体检。
4418点赞
[1]田伟.实用骨科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414-423.
[2]田伟.积水潭骨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95.
[3]王永庆,田伟,刘波等.对不能完全复位寰枢椎脱位行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04,8:649-65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