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平滑肌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良性肿瘤,主要致病原因可能与激素作用、遗传学、细胞因子等相关,可以表现为阴道流血、月经紊乱及压迫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及息肉等并发症。本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来治疗该病,经过正规治疗,该病预后良好,患者可以完全治愈。
按肿瘤组织来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宫颈肌瘤,原发性宫颈肌瘤是源于自宫颈间质内平滑肌组织或血管平滑肌组织,原发性宫颈肌瘤发生率较继发性宫颈肌瘤低。
按肿瘤生长部位分为后壁、侧壁、前壁和悬垂型,其中后壁宫颈肌瘤最常见,其次是侧壁及前壁宫颈肌瘤,位于侧壁的肌瘤可向阔韧带内生长。
子宫颈平滑肌瘤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但目前主要有几种可能原因,包括遗传易感性学说、性激素学说、干细胞突变学说等,该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此外,年龄大于40岁、初潮年龄小、未生育、晚育、不良生活方式、激素补充治疗的女性可能会诱发此病。
子宫颈平滑肌瘤患者的女性一级亲属患病风险增高;
单卵双胎女性都发生子宫颈平滑肌瘤的概率远高于双卵双胎女性;
子宫颈平滑肌瘤的进展和临床严重程度与种族密切相关;
子宫颈平滑肌瘤的发生与某些遗传性疾病相关;
25~50%患者存在细胞遗传学异常,包括12号和14号长臂片段相互换位、12号染色体长臂重排、7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等。
子宫颈平滑肌瘤好发于性激素分泌旺盛的育龄期妇女,青春期前少见,而绝经后发展停止或肌瘤缩小;
妊娠期雌、孕激素的分泌量增加,肌瘤有增大的倾向;
外源性性激素摄入如激素补充治疗会引起肌瘤增大;
抑制性激素分泌的药物治疗能使肌瘤缩小;
生物学检测证实肌瘤中雌二醇的雌酮转化明显低于正常肌组织,肌瘤中雌激素受体浓度明显高于周边肌组织。
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子宫颈平滑肌瘤是由单克隆平滑肌细胞增殖形成,而单个肌瘤中的不同细胞均起源于单个母细胞,提示单个母细胞应具备全能干细胞的特性,子宫颈平滑肌瘤可能是由单一干细胞的突变所致。
女性在长期激素刺激下出现子宫颈平滑肌瘤率较高。
未生育、晚育,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激素保护,出现子宫颈平滑肌瘤的可能性较大。另外,女性过早生产或多次生产,均可诱发子宫颈平滑肌瘤。
女性不良生活方式容易会导致子宫颈平滑肌瘤的发生,如酗酒、吸烟等。
长期摄入外源性雌激素容易患子宫颈平滑肌瘤。
子宫颈平滑肌瘤发生率占子宫肌瘤的2.2%~8.0%,单发为主,且以后壁最为常见,其次为侧壁及前壁。肌瘤较小时患者常无症状,多为其他原因做妇科检查时发现。若影响性生活可被早期发现。
子宫颈平滑肌瘤好发于育龄期妇女,尤其是长期吸烟、饮酒的女性。
多数子宫颈平滑肌瘤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以出现阴道出血、腹部包块和一系列压迫症状。悬垂型或巨大子宫颈平滑肌瘤可出现相应症状,如阴道出血、白带增多。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子宫内膜增生及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体腺癌和子宫颈癌等并发症。
是子宫颈平滑肌瘤最常见症状,多发生于悬垂型宫颈肌瘤,表现为流量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性生活出血。
是子宫颈平滑肌瘤的主要症状之一,前壁子宫颈平滑肌瘤压迫膀胱颈部可出现尿潴留等;压迫输尿管可致输尿管积水、肾于积水、肾盂肾炎等;后壁子宫颈平滑肌瘤压迫直肠可引起便秘、排便困难、里急后重等症状;子宫颈平滑肌瘤压迫近盆底神经可出现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子宫颈平滑肌瘤阻塞宫颈管可导致月经排出困难、宫腔积血, 进而引起腹痛。
小的包块不影响子宫位置,较大者占据整个盆腔,宫体可被推向腹腔,清晨时膀胱充盈,可在腹部触到质地较硬、活动欠佳的包块。
这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有时两者同时存在,可能与卵巢分泌大量雌激素有关。由于它们的存在,常使肌瘤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化,常见的症状就为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
肌瘤内有时可含有内膜组织,称“子宫腺肌瘤”。行经时腺体肿胀,因而可以发生痛经。肌瘤也可和其他内膜异位同时存在,异位部位有卵巢、输卵管、膀胱、直肠隔处。
肌瘤合并内膜癌发生机会约3倍于合并宫颈癌,合并腺癌也可能和雌激素有关。由于肌瘤的存在,临床上癌症的症状常易被忽视。
由于肌瘤的存在,子宫轴心变位,因此也易于发生子宫扭转,有时也可能有蒂肌瘤扭转而促使子宫扭转,但不多见。
当患者出现经量多、经期延长、排尿困难等表现时应及时就诊与妇科,做体格检查、B超检查、宫腔镜等检查明确诊断,子宫颈平滑肌瘤需要与宫体黏膜下肌瘤、宫颈管炎性息肉样增生、宫体部肌瘤等疾病相鉴别。
女性出现经量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建议及时就诊。
出现压迫症状,如排尿困难、尿潴留、便秘、排便困难、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等异常现象,建议立即到医院就诊。
当女性出现经量多、经期延长时优先去妇科就诊。
当出现腹部包块,压迫症状如如排尿困难、尿潴留等,可以去妇科、肿瘤科、普外科就诊。
是否有阴道出血?出血量有无增多?经期有无延长?出血多长时间?
是否有尿潴留、便秘?
患者的年龄是?
初潮年龄在几岁?
是否有怀孕史?
是否正在接受或者接受过激素治疗?
是否有子宫肌瘤家族史?
是否进行过检查?
该检查可以大致了解子宫情况及肿块的大小、质地、数目、是否有黏连,还可观察到子宫颈及宫颈口的肿物情况。
可分为腹部超声和阴式超声,巨大型子宫颈肌瘤腹部超声更具有优点,可以清楚地显示宫体形态、内膜状况等情况。
宫腔镜可以看到宫颈管及宫腔内的形态、肌瘤的位置、蒂的粗细。不仅给诊断带来益处,同时也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是非常有价值的诊断工具,MRI可以清楚地分辨出肌瘤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的关系。
可以清楚地看到肌瘤的位置,宫腔外口形态。悬垂型宫颈肌瘤阴道镜下可见肌瘤表面光滑,有血管,若继发感染、坏死,阴道镜下也可以出现猪油样改变,易与宫颈癌混淆,需病理检查证实。
目前已较少应用,但在基层医院也是一个有帮助的诊断方法之一。
该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可以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子宫颈平滑肌瘤可根据病史、症状以及辅助检查等确诊。如患者是30~50岁育龄女性,出现月经异常、腹部肿块、白带增多、下腹坠胀等表现怀疑为子宫颈平滑肌瘤,辅助检查出现阳性结果后,进一步通过组织病理活检可确诊子宫颈平滑肌瘤。如出现交叉排列的平滑肌纤维组成,其间掺有不等量的纤维结缔组织,就提示为本病。
由于黏膜下肌瘤易形成蒂,宫腔镜检查是鉴别二者有效手段,可以清楚看见蒂的位置。
该病一般白带多,腰疼,但月经量不多。有的炎性增生,宫颈管外口可见到增生组织,颈管扩张,宫腔镜检查可以清楚看到二者形态不同,宫颈管炎性息肉样增生表面呈绒毛状,无血管,质地软,而宫颈肌瘤表面光滑,有血管,甚至有蒂且质硬。
有时宫颈肌瘤较大占据骨盆腔将子宫体扳向上方,难于鉴别宫体或宫颈肌瘤,可行B超、MRI、子宫输卵管造影等辅助检查。
向侧壁生长宫颈肌瘤最终常形成阔韧带肌瘤,查体时在子宫的一侧可扪及一实质性肿物,细心检查子宫颈大小、外口形态、肿物与子宫的关系并结合B超可以做出确诊。
从病史及体征可以鉴别,子宫内翻宫颈口往往有产后出血,以及经量增多,检查时翻出子宫突出于宫颈口外,并被扩张均匀的一圈宫颈边缘围绕。
子宫颈平滑肌瘤对于非手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而对于有肿瘤家族史、肌瘤短期增大迅速、绝经后肌瘤不萎缩反而增大者,不宜非手术治疗。目前无有效药物可以根治肌瘤,手术治疗是有症状肌瘤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法。
雄激素可对抗雌激素,使子宫内膜萎缩,作用于子宫平滑肌增强收缩减少出血,每月总量不超过300mg。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采用大剂量连续或长期非脉冲式给药可产生抑制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分泌作用、降低雌二醇到绝经水平,可缓解症状并抑制肌瘤生长;但停药后又逐渐增大到原来大小,而且可产生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等副作用,故其主要用于术前缩小肌瘤,降低手术难度,或使经阴道或腹腔镜手术成为可能;控制症状,有利于纠正贫血;对近绝经妇女,提高过渡到自然绝经,避免手术。
非米司酮可作为术前用药或提前绝经使用,但不宜长期应用,因其有拮抗孕激素作用,长期单一雌激素刺激,有增加子宫内膜病变风险。此外,某些中药制剂也可以用于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
可行子宫切除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术。经阴道手术通过人体自然的孔道进行,能保持腹部皮肤及腹壁组织的完整性,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疼痛,改善生命质量,恢复快,费用低等特点。
宫颈肌瘤,尤其是巨大的宫颈肌瘤,宫颈部很宽,可先进行肌瘤摘除术,然后再按正规操作进行子宫切除。对于宫颈肌瘤压迫输尿管出现肾积水者,术前可放置双J管。
通过阻断子宫动脉及其分支,减少肌瘤的血供,从而延缓肌瘤的生长,缓解症状。但其可能引起卵巢功能减退并增加潜在的妊娠并发症的风险,故仅选择性地用于部分病人,一般不建议用于有生育要求的病人。
孕激素与肌瘤生长有密切关系,而在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日趋减少甚至缺乏,肌瘤不再继续增长,转而萎缩甚至消失,故对围绝经期如无症状且肌瘤不大的患者可进行期待疗法。定期随访,了解月经改变,3~6个月做一次妇科检查,辅以B超检查,一旦发现一场改变,应停止期待疗法。
超声波能量产生的焦点热能可使肌瘤蛋白质变性和细胞坏死,从而缩小肌瘤,但存在肌瘤残留、复发的可能,并需要除外恶性病变。适用于无生育要求者。
子宫颈平滑肌瘤经过正规、有效的治疗后可以治愈,但不排除有复发的风险,患者还应遵医嘱按时复诊。
子宫颈平滑肌瘤经过积极、正规有效治疗,多可治愈。
此类疾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正常寿命,但长期不接受正规治疗,肿瘤将会增大并产生一系列并发症甚至恶变,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周期。
肌瘤剔除术后易复发,做好术后指导及随访,保证远期手术效果,减少复发,严格按医嘱术后3个月开始复诊,之后每年定期复查超声。
已经绝经且无症状者,一般均不需处理,但为防恶变,需加强观察。定期随诊B超,注意血流,如肌瘤血流丰富或逐渐增大,应注意恶变可能。
饮食护理是子宫颈平滑肌瘤患者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术后患者应该注重营养的均衡搭配,做到科学膳食,清淡饮食。多食蛋白质含量高和富含维生素及铁质的食物,避免雌激素的长期刺激。
术后多摄取一些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在饮食上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咖啡、辣椒等。
避免雌激素的长期刺激,要合理地服用一些激素类食物,少吃一些营养滋补品,同时需要多摄取一些维生素以及含铁质的食物,如蔬菜、鱼汤以及葡萄等。
子宫颈平滑肌瘤患者在病后一定要注重饮食和卫生,避免感染,患者需要在治疗后两个月内禁止性生活,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手术6周内不可阴道灌洗,做到定时复查,保障生活质量。
子宫颈平滑肌瘤患者应多休息,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要避免一些重体力劳动,在术后半年内还要避免从事可能增加骨盆充血的活动,比如久坐以及跳舞等,同时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心情愉快。
女性患者的生理周期可以有效反映自身身体状况,部分患者在病后会出现极其明显得情感变化,担心子宫肌瘤对自身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影响。由于对于疾病认知的片面,导致部分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焦躁的症状,要调节心情,寻求专业帮助。
长期药物治疗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的风险,该并发症可以随着药物治疗的结束而好转。
术后及早下床活动,避免剧烈活动,注意休息。
性生活护理是宫颈肌瘤患者术后需要重视的地方,在询问医生后才可以恢复性生活。
对于子宫颈平滑肌瘤高发人群应密切注意个人卫生,已婚妇女可每年作妇科检查及超声检查,以早发现、早治疗。
多数宫颈肌瘤无症状,可通过定期体检,如做妇科检查及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平滑肌瘤肌瘤。
对于该病的好发人群应注意个人卫生并定期体检。
经常食用豆浆、经常接触食品添加剂、经常接触塑料制品等会增加患病风险,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以适当减少接触。
在合适的年龄生育,避免晚育。
避免危险性生活,建议使用安全套。
4415点赞
[1]沈铿,马丁.妇产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07-310.
[2]孔宪超.子宫颈良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07):8-9.
[3]张萍.子宫肌瘤的治疗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01):78-79.
[4]宋慧娟,刘义彬,闫璐,黄向华.子宫肌瘤复发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9,35(08):877-879.
[5]郎景和.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52(12):793-800.
[6]郝敏,程科研,赵卫红.特殊部位子宫肌瘤诊治策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6,32(02):151-154.
[7]连丽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413-423
[8]张桂梅.子宫肌瘤患者的健康教育[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49.
[9]付维.子宫肌瘤术后怎样护理[N].大众健康报,2020-05-21(013).
[10]王蓓玉.268例围绝经期妇女子宫肌瘤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6):3737-374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