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钠血症指血清钠>145mmol/L,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由于水摄入不足、水排出过多或钠排泄障碍等原因导致,多发生在尿崩症、内分泌疾病或昏迷者中。早期主要表现为口渴和尿量减少,晚期会出现一些精神和神经系统改变。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可治愈。病情严重者可并发不可逆性脑损伤,导致死亡。
浓缩性高钠血症即高渗性失水,也可称为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是引起高钠血症的主要原因,其常见病因为水摄入不足、水丢失过多。
潴钠性高钠血症即钠过多,因肾排钠减少和(或)摄入钠过多所致。总体钠较正常人明显增多,血钠也常偏高,因同时有水潴留造成稀释,故血钠仅有轻度或中度增高。
高钠血症指血清钠>145mmol/L,主要原因包括水摄入不足,如昏迷者不能独立饮水。水丢失过多如大量运动后,低渗性液体经皮肤排泄等原因导致。钠排泄障碍原因见心力衰竭或肝硬化腹水等疾病。
昏迷、拒食,口咽腔、喉及食管疾病引起吞咽困难,是单纯性失水的主要原因。
各种环境或人为因素导致长时间水源断供,而不能补充足够水分。
脑外伤、脑卒中等致渴感中枢迟钝或渗透压感受器不敏感。
如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肾衰竭多尿期;使用大量渗透性利尿药物,如高渗性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和尿素等;长期鼻饲高蛋白饮食等所产生的渗透性利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或其他原因所致酸中毒,渗透性利尿。
如腹泻、持久呕吐和持续胃肠减压。
汗液属于低渗液体,故高温多汗、高热或运动后大量出汗,甲亢等所致高代谢状态,或烧伤采用开放治疗等均会导致低渗液体经皮肤丢失过多。
哮喘持续状态、过度换气和气管切开的患者,从呼吸道丢失水分增多。
剧烈运动或惊厥等使细胞内小分子物质增多,渗透压增高,水转入细胞内,致细胞外液量减少和血浆渗透压增高。
由于肾排钠减少,潴钠>潴水,常见于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衰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或补碱过多时,致使细胞外液量增加。
因脑肿瘤、肉芽肿等病变或创伤、脑卒中等其他原因导致的特发性高钠血症。
高钠血症在急诊患者中占2%,比低钠血症少见。严重高钠血症的儿童病死率为20%,永久性脑损伤的发生率为33%。38%的重症高钠血症者具有神经系统症状。
腹泻者,经胃肠道水丢失过多。
尿崩者,经肾脏水丢失过多。
内分泌疾病者。
严重创伤者。
昏迷者,水摄入不足。
高钠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血钠上升的水平和速度,通常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改变,如精神改变、嗜睡、惊厥、昏迷和肌无力。其中,意识水平反映了高钠血症的严重程度。一般早期主要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等症状,晚期主要出现精神症状,严重将致死亡。
早期主要症状为口渴、尿量减少、软弱无力、恶心呕吐和体温升高;体征有失水。
晚期则出现脑细胞失水的临床表现,如烦躁、易激惹或精神淡漠、思睡、抽搐或癫痫样发作和昏迷;体征有肌张力增高和反射亢进等,严重者因此而死亡。
特发性家族性高钠血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和低血钾,与醛固酮增多症相似。特发性高钠血症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失水过多所致的高钠血症常为失水多于失钠,其临床表现常被失水所掩盖。
高钠血症还可能出现心率加快,即心率>100次/分,血压下降,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60mmHg等症状。
急性发生的渗透压改变或许会使大脑实质发生缩水,脑实质缩水会导致脑实质出血或撕裂桥静脉,造成硬膜下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癫痫常见于高钠血症,在重复的补水过程中癫痫出现频率更高。癫痫的发生有可能是因为高钠血症发生过程中导致的局部出血,也有可能与反复补水导致的脑水肿有关。
高钠血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症状、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为重要。若有大量失水、摄入过量钠盐的病史,出现明显口渴、尿量减少、心率加快等疑似高钠血症表现时,应立即到急诊科或内分泌科就医,做血钠含量测定、尿常规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是否为高钠血症。
有大量失水、摄入过量钠盐的病史,出现明显口渴且补水无效、尿量减少,甚至无尿时,应立即就医。
心率明显加快、血压下降时,应及时就医。
出现嗜睡、昏迷,甚至休克时,应立即就医。
建议患者到内分泌科、急诊科就诊。
出现哪些症状?(口渴、尿量减少等)
出现症状多久了?
有无其他症状(嗜睡、乏力等)?
既往有无其他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等)
近期有做过什么手术?
近期服用哪些药物?
做过哪些检查?(X线、CT等)
检查血钠浓度,若血钠>145mmol/L,为高血钠,以及其他离子如钾、氯的血液浓度。检查体液量,是否减少。测定血浆渗透压、白蛋白等。
检查尿液中钠、钾、氯的浓度,24小时尿量,尿渗透压等。
通过CT、MRI检查肾上腺,头颅核磁检查是否有病变。
使用心脏超声、肝脏超声、腹部彩超等,检查心脏、肝脏、肾上腺等各个脏器的情况,判断是否有脏器受损。
病史:口渴、饮水量和尿量减少。
体征:包括失水体征、血压和脉率、神志改变,肌张力增高和反射亢进。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钠,血、尿渗透压。如果血钠>150mmol/L,血浆渗透压>295mOsm/kg,而尿渗透压<300mOsm/kg,则提示抗利尿激素释放或其作用靶器官缺陷;如果尿渗透压>800mOsm/kg,说明肾小管浓缩功能正常,提示高钠血症是由于钠排泄障碍(或称潴留性高钠血症)所致。如果血渗比尿渗高,则多是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
糖尿病高渗昏迷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血钠水平升高,与高血钠症的临床表现相似。糖尿病高渗昏迷者的血糖一般大于33.3mmol/L,尿常规酮体阴性或弱阳性,无酸中毒。可通过病史是否有糖尿病,以及进行血糖、尿常规检测进行鉴别诊断。
高钠血症是由于血钠浓度过多导致,针对病因治疗,可直接通过补充液体,降低血清钠浓度,可得到有效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加以辅助,同时也需要结合日常生活管理和饮食调理。
补充水分,降低血钠浓度,补充能量。
可以口服或者静脉注射,目的是补充水分从而降低血钠浓度至145mmol/L以下。
呋塞米或氢氯噻嗪,促进钠离子排出,可缓解高钠血症的症状。
该疾病一般无手术治疗。
若药物治疗方法均无效,且病情加重或伴有严重的肾衰竭者,必要时需要用8%葡萄糖溶液进行透析治疗,可使体内过多的钠排出体外,有效降低血钠浓度,效果较好。
高钠血症可以治愈,如果早期诊断,接受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高钠血症症状,大多不危及生命。若未经及时治疗,晚期会导致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影响寿命甚至导致死亡。
高钠血症能治愈。
高血钠症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高血钠症治疗刚开始,建议一个月后复查一次,病情稳定后可半年复查一次。
高血钠症患者应注意膳食多样化、定时定量,合理控制总热量,避免不规律进食、暴饮暴食。因血钠浓度过高导致高血钠症,因此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日常喝水较少者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养成定时饮水的好习惯。
宜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适量精肉等。
尽量少食油炸、辛辣和油腻的食物,如火锅、肥肉、烧烤等。
宜食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苹果、梨、青菜等。
控制钠盐摄入量,每天使用食盐<6g。
正常成人每日饮水量建议在1000~1200ml。
高钠血症患者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避免食用过量的钠盐,维持正常的血钠浓度。日常需及时关注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每日饮水量、尿量。一旦出现烦躁不安、口渴不能缓解的症状,应该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了解各类治疗高钠血症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病人应遵医嘱正确服用相关药物。
根据个体的体重,计算每日需水量(ml)=体重(kg)×40(ml)。
避免在高温、高热环境下剧烈运动。建议进行在适宜环境下,进行适量运动即可。动前后补充充足的水分,若失水较多,需及时口服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
留意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药物效应是否正常。记录尿量、饮水量,关注精神状态变化,发现出现烦躁不安、淡漠、严重口渴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易诱发高钠血症的高危人群如昏迷者或严重创伤者,需要及时定期监测血钠浓度,避免血钠浓度过高。日常生活中可以建立良好的定时定量的饮水习惯,补充足够液体,对预防高钠血症有重要作用,若发现异常需及时接受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进展。
不能主动饮水的昏迷者、创伤者,在住院期间应及早筛查血钠浓度,并定时喂水。
经常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剧烈运动者出现不适时,要及时筛查血钠浓度。
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胃肠道炎症者,需筛查血钠浓度。
结合临床表现,口渴不能缓解、尿量减少、烦躁不安、淡漠为疑似高血钠症,需筛查血钠浓度。
血钠浓度测定,血钠>145mmol/L,为高钠血症。
在治疗其他原发疾病时,经常监测、复查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
积极治疗、控制原发病。
适当控制钠和水的摄入,使血钠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
4563点赞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75-780.
[2]阮兴华,赵卫星.病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42-86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