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癫痫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对癫痫发作选用适当的药物单独使用无效,改为联合用药,药物血浓度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坚持正规治疗在3个月至2年以上仍不能控制,且经检查无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占位性病变者,即属于难治性癫痫。临床症状主要为意识障碍、肌肉抽搐等。主要治疗为抗癫痫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为辅。
此类型多与癫痫的治疗、用药不规范有关,一般在排除病因后治疗效果较好,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难治性癫痫。
此类型包括癫痫综合征和各种获得性损伤或疾病,均可能引起癫痫,易成为难治性癫痫。
难治性癫痫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目前比较明确的原因包括脑部病理性损伤、脑内存在多耐药基因等。
包括诊断错误、误诊或漏诊导致治疗错误或延误;发作类型判断错误或忽略合并存在的其他类型造成选药不当或错误;用药方法不正确,未按照药物药代动力学指导用药、服药不规则等;抗癫痫药本身导致癫痫发作;治疗不及时等。
包括一部分癫痫综合征,如婴儿早期癫痫性脑病、婴儿痉挛征、结节性硬化等。另外,各种获得性损伤或疾病,能引起癫痫,也易成为难治性癫痫,包括海马硬化、脑肿瘤、脑外伤等。
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我国癫痫发病率为28.8/10万,约有癫痫患者900万人。25%~30%的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成为难治性癫痫。
1岁内发生癫痫的婴儿。
病因明确的患者,如颅内发育异常、脑外伤、先天性代谢异常等。
频繁发作、每次发作时症状较重、持续时间长的患者。
年龄依赖型癫痫性脑部的患者:如婴儿痉挛症,儿童Lennox-Gastaut综合征,成人存在复杂部分性发作。
发病年龄比较晚,不恰当的用药,多种药物合并应用的患者。
难治性癫痫的主要特征是治疗无效,且与年龄具有相关性,症状性癫痫在难治性癫痫中的比例高,患者往往伴有精神、智力和心理障碍等表现。
婴儿早期癫痫性脑病多发生于3个月,6个月以后少见,癫痫发作主要为强直-痉挛性发作。
可根据伸性或屈性痉挛,精神、智力发育迟缓、脑电图等确诊。
本病在幼年及中年以上发生率高。幼年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易受到影响,癫痫的发生率高。中年以后对抗癫痫药物的敏感性差,易产生耐药,导致本病。
主要症状有点头样痉挛、鞠躬样痉挛、头向一侧或者一侧肢体抽搐、眼球上翻、头向后仰、伸脚、角弓反张等。
一般发生于难治性癫痫后期,表现为谵妄、偏执、幻觉等,癫痫反复发作可导致智力水平下降。
口唇发绀、心率增快、大小便失禁、唇舌咬伤,这些症状多发生在癫痫发作难以控制时。
主要由于癫痫持续发作,难以控制可导致大脑不可逆损伤。
癫痫持续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脑功能。
由于反复长期发作,影响患者的心理和日常生活,导致焦虑、抑郁等。
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服药控制,只需定期随诊就行。但部分患者癫痫反复发作,发作频率或持续时间增加,药物难以控制时,需要及时就诊。
如果患者出现发作频率、发作时间较以前增加,即使血药浓度达标,每月发作仍达4次以上,特别是有新的发作表现时需要及时就医。
癫痫患者,如果出现抽搐不止、意识障碍、窒息时需要立即就医或拨打120。
患者优先考虑至神经内科就诊。
患者因外伤、肿瘤导致,可至神经外科就诊。
患者也可至急诊科就诊。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无诱因?每次持续时间多长?多久发作一次?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严重程度如何?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有类似的症状?
目前药物口服量、服用时间、是否规律?
既往疾病病史及其治疗经过?
监测患者抗癫痫药物的浓度,排除医源性难治性癫痫。
传统的脑电图记录,包括头皮电极和特殊电极,放置在可能是癫痫区域的脑部,往往可以确定癫痫灶和癫痫区域,并可以利用电刺激方法确定运动,感觉和语言的界限,称为功能定位图,对规划手术切除范围有很大帮助。
利用闭路电视或电视影像与脑电图同时记录作长程监视,往往能记录到多次习惯性癫痫发作,区别假性癫痫和确定癫痫发作开始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新发展的脑磁图,对脑深部的癫痫放电电源能提供更准确的定位。
CT和MRI大大提高了癫痫病灶结构异常的诊断,50%~70%的症状性癫痫可以在CT或MRI上看到病理结构变化。
主要排除某些感染性疾病或者代谢性疾病。
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统一的难治性癫痫诊断标准,目前针对难治性癫痫的诊断标准有:首先应明确癫痫诊断及正确分型,并且具有一线抗癫痫药物单药或多药联合正规治疗史,同时治疗剂量达到最大耐受剂量,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在对难治性癫痫诊断中,应排除未准确分型的癫痫患者、所用剂量未达到最大耐受限度者、合用药数量过多、剂型和服药方式不合适者、非癫痫发作等。
难治性癫痫治疗是积极处理致病因素,合理正规使用抗癫痫药物,尽可能少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确病因者应先行病因治疗。抗癫痫药物治疗是控制癫痫发作的主要手段,无明确病因,或者虽有明确病因但不能根除病因者,需考虑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其它的治疗还包括放射照射治疗、生酮饮食治疗。
包括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这类药物具有使用时间长,疗效确定、治疗费用低,但副反应较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
目前对于传统药物难以控制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可首选拉莫三嗪、托吡酯、奥卡西平、唑尼沙胺、普瑞巴林等。多数药物具有多重作用机制,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肝酶诱导或抑制作用弱,不良反应小,耐受性良好。
对抗癫痫药疗效不佳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可试用非抗癫痫药物如氟桂利嗪、维生素E、乙酰唑胺、免疫球蛋白,有时效果较好。氟桂利嗪为一种非特异性钙通道阻滞剂,文献报道其对MDR1的表达有逆转作用,有助于抗癫痫药通过细胞发挥药效,减少癫痫发作频率。
主要是切除病灶,适用于药物方法无法控制癫痫发作时。包括脑叶切除术、脑皮质切除术、大脑皮质切除术。
主要指切除癫痫发作的神经传导通路,来控制癫痫发作。包括胼胝体切除术、多处软膜下横切术。
当癫痫病灶定位后,进行立体定向介导的放射治疗达到损毁一个结构或两个以上的靶点,从而达到控制癫痫发作。
难治性癫痫患者部分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其是一个慢性病程,早期积极治疗,对症治疗,加以干预,都可以得到改善,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病不可治愈。
经过积极治疗,部分患者预后较好,不影响自然寿命。
本病需进行长期随访。
难治性癫痫患者的饮食要合理,避免暴饮暴食或过于饥饿,难治性癫痫儿童应给予生铜饮食,多食用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奶类、肉类、蛋类、乳制品等,避免食用一些容易诱发癫痫的食物。避免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料,戒烟、戒酒。可多食香蕉、蜂蜜等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可食牛奶、乳制品等含钙高的食物;难治性癫痫儿童应给予生酮饮食。
少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料,戒烟、戒酒。
难治性癫痫患者要保持生活规律,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疲劳等。按时、规律服药。合理饮食,避免强光、声音的刺激。
生活规律,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疲劳等。避免强光、声音的刺激。
患者要避免服用含有咖啡因、麻黄碱的药物。
患者按时、规律服药,定期门诊随诊。
需密切监测发作情况,坚持服药,切忌漏服药物或自行减药停药。
禁止驾驶汽车。
禁止在海边或江河里游泳。
不宜在高空作业、不操作机器等。
难治性癫痫综合征的预防非常重要,不仅涉及医学领域,而且与全社会有关。预防应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病因、控制发作,减少躯体、心理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对于遗传因素导致的癫痫,要进行产前诊断,及早发现遗传性疾病。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戒烟、戒酒,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饮食规律,多食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忌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
积极治疗原发病。
定期检测药物浓度。
有遗传病史的应详细地进行家系调查,了解患者双亲,同胞和近亲中是否有癫痫发作及其发作特点,孕妇要进行产前诊断或新生儿期过筛检查,以决定终止妊娠或早期进行治疗。
4236点赞
[1]李丽.治性癫痫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6.
[2]吕良真,周良辅主编.实用神经病学[M].第4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