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肿瘤性小脑变性又称为亚急性小脑变性,是累及中枢神经危害最大,也最易鉴别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是指由肿瘤引发的“远隔”神经系统损害的症候群。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小脑半球发生病变为主。本病与肿瘤相关,但不是肿瘤直接侵犯造成的,也不是肿瘤转移引起,其作用机制是自身免疫介导的神经损伤。本病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针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治疗,针对肿瘤的切除、放疗、化疗等,治疗癌肿消除抗原的来源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本病预后不良,患者的预后与原发肿瘤种类和神经系统受损情况有关。
目前对PCD的亚型分类尚有争议,根据临床表现和免疫学分类将之分为“单纯型”PCD和“复合型”PCD,其中单纯型PCD根据免疫学特征可分为抗Yo抗体阳性的PCD、非抗Yo抗体阳性的PCD、无抗体的PCD。其中抗Yo抗体阳性的PCD是指患者的血清中可以检测出抗Yo抗体的PCD,是PCD的主要亚型。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的病因目前并不十分清楚,目前多认为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一般好发于肿瘤患者、成年女性患者。
目前倾向于副肿瘤病变的病因是全身性或潜在的肿瘤导致的自身免疫性反应,有报道某些妇科肿瘤合并小脑变性的患者血清和CSF中存在自身抗体,称为抗Yo抗体。抗Yo抗体是特异性抗小脑Purkinje细胞抗体,与副肿瘤性小脑变性和生殖系统或妇科肿瘤有关;PCD患者也可出现Hu抗体、Ri抗体,可见小脑损害。约2/3的Hodgkin病PCD患者,经免疫组化证实有抗Purkinje细胞浆抗体。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尚无较全面的流行病学资料。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约占5.9%~37%。
目前无发病年龄、发病率、性别差异等相关数据,约1/3的患者潜伏小细胞肺癌,伴有卵巢癌和淋巴瘤(尤其霍奇金病)的患者分别为26%和16%,远高于通常的恶性度的频率。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最多见于小细胞肺癌,其次是卵巢癌、乳腺癌及霍奇金淋巴瘤。
抗Yo抗体阳性的副肿瘤性小脑变性,主要见于女性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患者,多数患者有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病常有典型的小脑受损临床表现,多以步态不稳为首发症状,以躯干和肢体对称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副肿瘤损害累及其他器官或组织,还可出现关节炎、皮疹等并发症。
病情呈亚急性进展,进行性加重,患者在数周或数月内卧床不起,1/2~2/3的病例的神经系统征象出现于发现癌肿前。
主要表现为小脑综合征,如步态及肢体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及眼震等,有时可有复视、眩晕、神经性听力丧失及眼球运动障碍等,少数病例出现情感及精神障碍。小脑受损的症状可以出现在肿瘤症状之前或之后,并且在数月内呈进行性进展。虽然在通常的情况下,小脑受损的症状呈进行性加重的趋势,但是病程也可呈稳定状态。有报道称在对原发肿瘤进行治疗的情况下,小脑受损的症状呈现缓解。步态及肢体的共济失调是小脑受损的特征性表现,构音障碍在许多病例中存在。肢体的共济失调可以是不对称性的,眼球震颤较为少见。副肿瘤损害如累及其他部位的神经系统,还会产生语言困难、痴呆、记忆力障碍、锥体束症或其他神经病变。
如累及其他部位的神经系统还会产生精神症状、语言困难、痴呆、记忆力障碍、锥体束症或其他神经病变,如眼睑下垂、眼肌麻痹、周围性面瘫、肌肉萎缩、腱反射减弱等。患者可出现计算力差,比如不能计算简单的10以内的加减法或者算错。也可出现记忆力差,比如上午的时候,不记得早餐吃的是什么。
副肿瘤小脑变性可影响到体内的许多组织和器官,造成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关节炎、皮疹、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患者若出现步态不稳、动作不协调等小脑受损的症状,应及时到肿瘤科、神经内科就医,并进行头颅CT和头颅MRI检查、脑脊液检查等来确诊。
肿瘤患者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无明显原因出现步态不稳、动作不协调、胡言乱语、兴奋、喊叫。
患者在数周或数月内卧床不起。
出现复视、眩晕、神经性听力丧失及眼球运动障碍。
出现计算力差、记忆力差。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需要神经内科和肿瘤科联合诊治。
有哪些不适?发病多长时间了?
曾在哪家医院接受何种检查、治疗?结果和疗效如何?
记忆力、计算力有下降吗?
是否有反应迟钝、耳鸣、头晕、头痛?
既往曾患哪些疾病?
家族中有肿瘤病史吗?
有小脑性共济失调的表现,如眼震、指鼻试验欠稳准、快复轮替试验笨拙等。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患者早期CT及MRI检查正常,晚期MRI可见小脑白质T2WI高信号,广泛的小脑和脑干萎缩,可提供排除诊断的依据。
患者脑脊液中若出现特异抗体,可为本病诊断提供依据。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患者发病初期脑脊液呈炎性改变,淋巴细胞及IgG增高,也可完全正常,患者可有中等程度的淋巴细胞增多以及蛋白的升高。
目的是发现原发肿瘤,进一步明确诊断此病,因为部分患者症状出现可在肿瘤诊断之前。
抗浦肯野细胞抗体,如抗Yo抗体(卵巢和乳腺肿瘤)或抗Tr抗体(霍奇金病),抗核抗体,如Hu抗体(小细胞肺癌)和Ri抗体,有时在血液中可以被检测到。发现抗Yo抗体需深入查寻妇科肿瘤,包括乳房造影、盆腔CT检查、卵巢CA-125抗原定量,择期麻醉下盆腔检查、刮宫及反复乳房造影等,检查阴性可酌情剖腹探查。
通常情况下,对副肿瘤性小脑变性的诊断,在仅有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而无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情况下,确诊非常困难。此时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的抗体检查,未发现原发性肿瘤前易误诊。目前学界的共识是把副肿瘤性小脑变性归入“经典”的副肿瘤性综合征,其诊断一般是基于欧洲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协会2004年提出了新的PNS诊断标准,如果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要考虑副肿瘤性小脑变性的可能:
有典型的亚急性小脑变性症状(小脑症状持续时间在12周以内,除老年性生理性小脑萎缩外,无小脑萎缩的MRI表现,排除小脑出血、梗死及转移瘤等),在其后5年内发生肿瘤。
肿瘤患者出现典型亚急性小脑变性症状(排除小脑出血、梗死及转移瘤等)。
有典型或非典型的亚急性小脑变性症状(排除小脑出血、梗死及转移瘤等),血清伴有特征性的肿瘤神经抗体(抗Yo、Hu抗体、CV2、Ri、Ma2抗体等)。
在确诊PCD的基础上,在患者血清或脑脊液中检测出异常滴度的抗Yo抗体,即可诊断为抗Yo抗体阳性的PCD。一般情况下,抗Yo抗体阳性的PCD的诊断早于肿瘤的诊断,极少数病例,在确诊肿瘤5年后出现抗Yo抗体阳性的PCD。
酒精中毒患者在共济失调期可表现为步履蹒跚、动作笨拙、语无伦次、言语不清,但根据饮酒史、呼出气及呕吐物带有明显的酒味、醉酒后的表现,诊断应无困难。但要注意鉴别是否饮酒过程中心血管病或脑血管病发作,对诊断困难的可进行乙醇定性检查。
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神经精神系统可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嗜睡、反应迟钝、多虑、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腱反射迟钝、跟腱反射松弛期时间延长,重者可出现痴呆、木僵,甚至昏睡。根据甲状腺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血脂、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增高,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以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表现,可与副肿瘤性小脑变性相鉴别。
典型的威尔尼克脑病是长期酗酒后引起的一种急性维生素B1缺乏所致,患者可出现三组特征性症状,包括眼肌麻痹、精神异常和共济失调。临床诊断主要根据三大特点,其中尤以眼肌症状最为重要。如病人不出现眼肌症状,诊断本病特别困难。临床上如遇到伴有意识障碍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或营养不良患者, 应注意是否有威尔尼克脑病发生的可能。根据是否有原发肿瘤、眼肌症状、实验室检查与副肿瘤性小脑变性相鉴别。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治疗周期为1~3年,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针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治疗,治疗方法主要为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免疫调节、血浆交换等;针对肿瘤的切除、放疗、化疗等,治疗癌肿消除抗原的来源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肿瘤根治术的目的是切除肿瘤原发灶和部分转移灶,对肿瘤扩大切除以期达到根治肿瘤目的。手术和放化疗一样,主要是针对肿瘤的治疗,以减轻症状和疾病复发。
目的是杀死肿瘤细胞,单纯放射治疗适用于不能或不愿手术的患者,晚期肿瘤患者处于恶病质的情况下为放射绝对禁忌症。食管癌穿孔、肺癌合并大量胸腔积液也为绝对禁忌症,一般行手术治疗后补充术后放疗。
目的是用化疗药物杀死肿瘤细胞,医生根据肿瘤类型不同,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常用药物有表阿霉素、氟尿嘧啶等,此类药物副作用较大,应严格遵医嘱使用。
目的是清除患者血浆中的肿瘤抗体,抑制患者免疫功能,减轻免疫介导的小脑损害,血浆置换适用于危重患者。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患者体内出现对其肿瘤细胞,以及小脑蒲肯野氏细胞起交叉反应的抗体。免疫抑制剂可抑制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缓解、降低复发风险。常用的药物有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患者应严格遵医嘱使用。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的患者经过治疗不能治愈,预后较差,一般只能生存3~5年,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来评估病情有无复发。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总体预后不良,患者多不能治愈。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患者生存期约3~5年,本病预后一般较差,患者主要死因为肿瘤病情或神经系统症状加重所致。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患者约3~6个月需要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脑电图等项目,目的是评估病情有无复发。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患者的饮食以易消化、高纤维膳食为宜,应包括优质蛋白,如肉、奶、蛋、豆类等,丰富的蔬菜、瓜果,以及足够的多样的谷物类。不建议过量进补,有可能会促进肿瘤生长。患者应少吃激素水平较高的食物,以及会干扰肿瘤治疗和用药的药物。
在化疗期间需要保证营养的全面,不吃或少吃不易消化、容易加重胃肠道及肝肾负担的食物,如糯米、肥肉、油炸食品等。肿瘤患者大多肝肾功能较差,食用过多这些食物可能会对肝肾造成急慢性的损害。
含激素水平较高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鸽肉等,可能会加快肿瘤的生长,应该不吃或少吃。
干扰肿瘤治疗和用药的食物,如柚子、葡萄、提子等,会影响靶向药物代谢、干扰治疗效果,应该避免食用。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从而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患者应注意抗肿瘤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若药物副反应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用药方案。患者应注意神经系统症状缓解情况,若症状加重或无好转应及时去医院复查。
接受放疗的患者可以选择宽松的衣物,避免放射部位被阳光照射,来缓解放疗引起的皮肤刺激,切勿随意使用护肤霜。
克服对化疗的恐惧,遵从医生的建议,完成完整的化疗疗程。
术后应注意伤口处敷料的干燥、清洁,避免诱发感染,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预防性地使用一些抗生素防止感染。
术后运动情况需要根据原发肿瘤的情况来判断,请听从医护人员的建议。若为非手术,可以运动,但不宜进行高强度运动,可以进行散步等,每日运动时间及每周运动次数无硬性规定,以运动锻炼后无疲劳感为宜。
注意监测临床表现,如果语言困难、痴呆、记忆力障碍等临床表现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如果接受了切除肿瘤的手术,术后需要注意敷料有无渗血、引流管是否通畅等。
使用免疫抑制剂期间应经常查血常规观察白细胞的变化,同时要复查肝功能,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也应积极予以治疗。必要时暂停服用免疫制剂,待肝功能血常规恢复正常以后再用。
在化疗期间应密切观察药物副反应,若副反应加重或无法忍受时,应及时就医,以调整用药方案或针对副反应进行治疗。肠道内的益生菌容易被化疗药物杀死,从而出现肠道菌群失衡,因此,化疗或者放疗者应该积极补充益生菌。
本病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4900点赞
[1]白鹤,胡霞,周晓辉.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特征[J].新疆医学,2015,45(04):517-527.
[2]林少琴,张昌林,翁銮坤,招远祺.乳腺癌相关抗Yo抗体阳性副肿瘤性小脑变性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20,36(09):1265-1266.
[3]江南,杨洵哲.抗Yo抗体相关亚急性副肿瘤性小脑变性合并感觉神经元病一例[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9,26(04):307-309.
[4]吴江,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