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爆震伤是由于高压锅炉、煤气罐、氧气瓶、化学药品、瓦斯、核武器、炸药、火药等爆炸、水下爆破等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并迅速向四周传播,形成一种超声速的高压波,作用于人体胸部所造成的一种严重的急性肺部损伤性疾病。该病较少见,若不能得到及时救治,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轻症患者若经过及时正规治疗,是可治愈的。
肺爆震伤其病因主要为爆炸性武器、煤气、天然气、化学物品等的爆炸。好发于从事煤气、天然气开采工作者、战士、处于战争地区的人群。在煤气、天然气开采地发生爆炸,在实验室中化学药品发生爆炸,可诱发肺爆震伤。
炸弹、炮弹、火药或其他爆炸物爆炸后,产生大量的热能、高气压和爆震波(气浪或水浪冲击波),当人体暴露在爆炸可能损伤的范围内,有可能发生肝、脾、肺等器官挫伤,胸廓面积大,因而对肺的损伤更为显著、更为常见。冲击波作用于胸部,可直接传导至肺造成肺损伤。其作用机制为强大冲击波先压缩胸廓,之后依靠胸廓顺应性和减压,胸廓回弹,这种加压和减压的压力剧变,使肺组织在胸腔内撞击胸壁,造成严重肺挫伤。此外,冲击波也作用于细小支气管及肺泡,引起肺泡破裂、出血,产生肺水肿,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紊乱。冲击波还可引起心包出血和心肌裂伤,影响循环系统功能。
在可燃可爆气体附近出现明火或长时间高温,发生爆炸后导致肺爆震伤。
在实验室中对有爆炸可能的化学药品操作过程中违反安全守则或未能进行规范操作,造成爆炸,发生肺爆震伤。
肺爆震伤较少见,但在世界范围内有增加的趋势,好发地区多为发生战争的地区,受爆炸所致伤害。也见于从事矿山开采、爆破工作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处于战争地区的人民。
从事矿山开采、爆破工作者。
肺爆震伤可出现气短、胸痛、憋气、咯血及呼吸困难等,少数患者会出现精神恍惚、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发症可有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全身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
轻度肺爆震伤患者仅有短暂的胸痛、胸闷,体检多无异常发现。中度损伤时,伤后1~3天可出现咳嗽、血丝痰或咯血,双肺可闻及变化不定的散在湿啰音。重度损伤时,主要表现严重呼吸困难、发绀、烦躁、抽搐、常有咳血,多为泡沫样血痰,可闻及广泛的干、湿啰音。因肺循环阻力增大、血容量减少、右心负荷加重,可出现缺氧、右心衰竭体征。
少数患者会出现精神恍惚、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主要与突发的严重损伤对患者产生极大打击有关。
肺爆震伤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部的感染,主要与爆炸后冲击波导致毛细血管肺泡界面的破坏、随后肺内出血和水肿,容易继发肺内感染有关。
肺爆震伤的患者,冲击波沿胸壁传播,导致毛细血管肺泡界面的破坏、肺内出血和水肿。散裂力导致肺出血;内爆效应导致肺泡破裂,肺泡中的气体进入肺循环(如空气栓塞);冲击波在不同密度的组织中传播速度不同,因而产生的剪切力。以上作用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和肺泡壁等一系列损伤,导致氧合变差,造成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爆震伤的患者,常常合并有烧伤、吸入伤等,出血是肺爆震伤最主要的病变,导致肺水肿的发生,甚至会引起休克,出现内环境紊乱,导致恶性循环,加重肺水肿,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
肺爆震伤的患者具有“外轻内重、发展迅速”的特点,所以位于爆炸源附近的伤者,虽然患者胸部皮肤可以没有明显缺损,但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也不能忽视,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应首先到急诊科就诊,并完善血气分析、胸部X线等检查,并注意与肺部感染相鉴别。
位于爆炸源附近的人群,在受到爆炸冲击波作用后,出现呼吸困难、憋气、胸痛等症状者,应及时就医。
如果位于爆炸源附近的伤者,出现浑身苍白、四肢末端发紫等典型失血过多、缺氧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如果伤者出现昏迷、晕厥、严重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的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或立即就医。
肺爆震伤的患者受伤后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若出现胸部外伤可到心胸外科就诊。
受伤原因是什么,受伤多久了?
自我感觉有哪些不舒服的地方?
觉得气短、憋气、眩晕吗?
有胸痛吗,是什么样的疼痛特点呢?
既往有肺部疾病的病史吗?
医生通过询问患者出现症状的原因,患者是否处于爆炸源附近,是否受到爆炸冲击波的影响,可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
应对受到爆震伤的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主要是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皮肤苍白等体征,听诊肺部是否有呼吸音的异常,判断患者呼吸节律、肺部是否有出血等情况。
肺爆震伤的患者应及时完善血气分析,来了解患者氧合程度,有无呼吸衰竭及酸解平衡紊乱,从而判断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动脉血气常可见氧饱和度下降,氧分压明显降低。
胸部X线片显示,轻者仅有受伤局部肺纹理增浓、透光性降低。重者可见大片模糊影,或呈弥漫性斑片状、云雾状或磨玻璃状改变。可用于评价受伤的程度并可以监控疾病发展情况。
可帮助判断有无气胸、异物、裂伤、挫伤,肺爆震伤患者的CT检查表现则复杂多样,常可见肺部磨玻璃样阴影、肺实变影、肺大片状阴影、弥漫性肺实变影、皮下积气、胸腔或肺内液气平面、心包积液、纵隔结构紊乱、肋骨等骨性结构骨折等多种影像征象并存出现。
通过此项检查,可检查肺爆震伤有无合并损伤,如肝破裂、脾破裂等。主要是确定患者是否有合并腹部脏器损伤,出血等同时发生。
典型的胸部爆震伤病史,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阳性发现可初步诊断肺爆震伤。胸部X线片显示,轻者仅有受伤局部肺纹理增浓、透光性降低。重者可见大片模糊影,或呈弥漫性斑片状、云雾状或磨玻璃状改变。此外,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
肺部感染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由于肺爆震伤的患者当中肺部感染和胸腔积液发生率高,胸部X线表现多样,不易与肺部感染相鉴别,所以应详细询问是否有爆炸史。一般肺部感染无爆炸史,同时结合胸前区皮肤肿胀及出血情况、胸部X线显示点状或片状阴影以及持续存在的低氧血症来进行鉴别诊断。
肺爆震伤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损伤的程度和并发症,所以伤后应尽早采取防治措施,轻症爆震伤经过及时正规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可使用氨溴索等药物进行治疗。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呼吸支持,也可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气管切开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迅速将伤员撤离险区,立即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卧床休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因为发生肺爆震伤的患者可能出现其他组织或器官的损伤、咯血、呼吸困难、低血压及心律失常等情况,严重者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所以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止血包扎、包扎固定、骨折固定等。
止痛、镇静,减少耗氧量。可以使用咪唑安定等药物进行镇静。酌情使用止痛药物如吗啡,注意患者呼吸。
静脉输液,必要时补充胶体,保证足够有效循环血容量。同时注意输液量和输入速度,避免因输液量过多、过快加重肺水肿,必要时予利尿剂,如呋塞米。
治疗中如合并感染,应予抗生素防治感染,如莫西沙星等。
对于胸腔积液量较多的肺爆震伤患者,给与胸腔闭式引流,将胸膜腔内的气体、液体引流出来,有效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的呼吸困难时,医生有可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改善缺氧。
因肺爆震伤常发生于突发事件中,患者存在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早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应激反应评估,制订合理的心理干预措施,减轻焦虑、抑郁症状,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最终达到心理和生理双治愈的目的。
肺爆震伤时,细小支气管、肺泡和小血管可能同时受损,采用机械辅助呼吸正压通气时,需注意防止发生气栓。
火药爆炸等原因所致的肺爆震伤,多数复合重度烧伤、骨折等,构成严重的复合伤。在积极救治肺爆震伤的同时,及时有效的采取治疗复合伤,及时抗感染、抗休克、积极处理烧伤等综合治疗,有效缩短病程,促进患者的康复。
轻症肺爆震伤如果治疗及时正确,肺爆震伤预后良好,经过及时正规治疗,不会影响寿命。重症患者可出现休克,多器官衰竭,可致死亡。治疗后定期复查肺部X线或肺部CT明确肺部损伤恢复情况。
轻症肺爆震伤经过及时正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肺爆震伤若经过及时正规治疗,可治愈,不影响寿命。重症患者出现休克、感染等并发症,死亡率大幅增加。
重症患者出现休克、感染等并发症,容易合并肾功能损伤等。
肺爆震伤患者因多受到爆炸现场高温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存在脱水的情况,应注意补充水分。应给与患者高营养饮食,以提高患者抵抗力。
患者应当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黑木耳、蘑菇等高维生素的食物,富含优质蛋白的鸡肉、鱼肉、鸡蛋等,确保患者营养需求的满足。
患者忌吃难消化的油炸、烧烤的难消化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腹胀、便秘等症状。
肺爆震伤患者的护理主要通过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基础护理等方面给与处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避免病情加重威胁患者生命。
术后患者应注意伤口清洁、干燥,保证引流管的畅通,如出现伤口红肿、流脓等情况,及时就医。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雾化吸入、翻身叩背等方法将痰液引流至大气道后,鼓励患者自主咳嗽。
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保持房间清洁、空气新鲜,每日进行通风换气两次,每次30~60分钟,保持病室物品清洁,床头柜以及周围物品用含氯消毒剂擦试。
爆震环境中通过多种措施避免受到爆炸冲击波的损伤。在此类工作中应注意自身安全、规范流程。
应当对爆炸区域附近人群进行合理检查,适当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尤其是皮肤未发生破损但有轻度呼吸系统症状者,应早期筛查是否有肺爆震伤,避免肺损伤发展迅速危及生命。
战争环境时,需加强个人穿戴防护,避免受到爆炸的直接冲击。
矿井工作和其他从事爆破工作人群,应注意自身安全,规范生产流程,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
4338点赞
[1]雷晋,段鹏,郝振明,等.成批爆炸烧冲复合伤的救治[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5,010(003):33-36.
[2]李慧,徐效峰,丘绍校.大剂量氨溴索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5):459-464.
[3]胡盛寿.心胸外科学高级教程·珍藏本[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279-28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