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性支气管炎是指婴幼儿时期有哮喘表现的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多见于3岁以下或有湿疹或其他过敏史者:有类似哮喘的症状,如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叩诊呈鼓音,随年龄增长发作逐渐减少,多数痊愈,少数于数年后发展成支气管哮喘,部分症状控制不佳、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能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与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遗传因素及呼吸道感染相关,好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
婴幼儿气管及支气管管径狭小,黏液腺分泌功能及纤毛运动功能均较差,且免疫力较弱。一旦感染,黏膜极易充血水肿,分泌物不易咳出,持续刺激支气管平滑肌而导致支气管痉挛,引发哮喘性支气管炎。
多数患儿为过敏体质,大多有奶癣、荨麻疹或过敏性鼻炎,或家族中有亲属有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史,提示该病起病与遗传因素相关。
哮喘性支气管炎多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如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部分患者可在病毒感染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另外,少数病人可由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引起。
存在慢性肺疾病、囊性纤维化、先天性气道畸形等先天肺功能缺陷,易诱发本病。
早产、低体重儿、营养不良、免疫力功能缺陷等可导致患儿免疫力低下,诱发本病。
哮喘性支气管炎为一种常见临床疾病,暂无明确的流行病学数据。
本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此时支气管发育尚不完善,感染后黏膜易充血、水肿,分泌物的刺激导致支气管痉挛,引发哮喘性支气管炎。
哮喘性支气管炎多同时存在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的表现,以及气喘、呼吸困难、喉间哮鸣音等哮喘表现,还可伴有烦躁不安、哭闹等非特异性表现。
一般首先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表现为低至中度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可听到不固定的中湿罗音,病情大多不重。
多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后2~3天内出现,表现为气喘、呼吸困难、喉间哮鸣音、鼻痒、喷嚏等,肺部可闻及明显哮鸣音,严重者也可出现呼吸频率加快、三凹征及面色发绀。
大部分患儿有无明确原因的烦躁不安及哭吵,也可表现为食欲差、呕吐等,应注意及时识别,以早期进行干预。
感染若未得到及时控制,可能发展为支气管肺炎,可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急性呼吸衰竭,甚至出现肺气肿、脓胸、心包炎、败血症等并发症。
炎症持续存在不能有效控制时,可发展为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壁在炎症刺激下原有的防御功能受到破环,痰液不能被及时排出,为进一步感染创造了条件。长此以往,支气管管壁组织被破环,支气管变形扩张,感染难以控制,患儿可出现长期的间断性发热,咳大量浓痰甚至咯血。
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发作次数会逐渐减少,多于4~5岁前可痊愈,部分患者反复发作不能得到很好地控制,病程迁延不能彻底治疗,则易发展为支气管哮喘,患儿可反复发病,长期间断喘息发作。
婴幼儿出现咳嗽、咳痰、气喘、喘憋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进行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是否为哮喘性支气管炎,并注意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进行鉴别。
婴幼儿出现咳嗽、咳痰、气喘、喘憋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婴幼儿出现明显呼吸费力、喘憋、面色发绀等,应立即就诊。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呼吸内科就诊。
若年龄小于1岁,可于新生儿科就诊。
本次就诊存在哪些不适?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目前有哪些症状?(如发热、烦躁、哭吵、喘憋、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期间有无加重或缓解?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皮疹、紫癜、晕厥、体重不增、食欲不振等症状)
既往有无湿疹及其他过敏史?
家族是否有其他亲属有哮喘、过敏反应或其他过敏性疾病史?
观察精神状态,是否烦躁不安,评估呼吸状态,是否存在面色发绀、呼吸频率过快、三凹征等,听诊呼吸音是否存在明显哮鸣音。
取血液标本分析血液成分,可指示炎症严重程度,一般外周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在正常范围内。
采集鼻咽拭子或呼吸道分泌物,使用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等可明确病原体,以便针对性地抗感染、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
采集动脉血标本,通过测定血液内二氧化碳、氧分压,可了解患儿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程度。
胸部X线检查是通过X线照射后成像的一种检查方法,可直观地观察双肺形态及密度,可见不同程度的斑片浸润影、局部肺不张,也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
出现以下情况时可判断为本病:
大多为3岁以下婴幼儿,可有湿疹或其他过敏性疾病史。
喘息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咳嗽后喘息加重,可出现发绀。
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呼吸时有轻微湿罗音,严重者可能出现三凹现象。
血常规白细胞通常正常或偏少,淋巴细胞出现增高,若白细胞升高,则细菌感染可能性大。
胸部X线可见患者肺纹理增粗,可有肺气肿征象。
支气管肺炎也可有气促、呼吸困难的表现,但一般支气管肺炎以双侧肺可闻及固定的细小湿罗音为特征,哮喘性支气管炎则为哮鸣音。
多见于年长儿,既往有反复的哮喘发作史,大多与过敏原的接触相关,也可由呼吸道感染诱发,通常无发热,常于清晨或夜间突然发作,氨茶碱、布地奈德可迅速缓解症状,随年龄增长,反复发作无缓解。
粟粒性肺结核及支气管淋巴结结核患儿也可出现发作性喘息,但通常伴有潮热、盗汗的结核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多为阳性,胸部X线可发现结节,通过上述几点可予以鉴别诊断。
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大多经过规律药物治疗可及时有效控制病情,彻底治愈。
若存在明确过敏原,应及时脱离接触;发病时应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可一定程度改善呼吸,保持环境安静、卫生。
缺氧较严重(睡眠时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88%或清醒时血氧饱和度低于90%)或难以纠正的患儿应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治疗,确保机体氧供充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保证液体摄入量,及时纠正酸中毒、呼吸衰竭等生命体征危象。
首选大环内酯类药,如红霉素、麦迪霉素;头孢类,如头孢氨卡、头孢克肟等药。
用氨茶碱、异丙嗪、苯巴比妥等药,可有效改善症状。
如小儿清肺颗粒、异丙嗪,可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增强体质,可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及钙剂。
本病无需手术治疗。
哮喘性支气管炎的预后较好,随着年龄增长,复发次数减少,患儿大多可于4~5岁前痊愈,部分症状控制不佳、反复发作的患儿可能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本病可以治愈。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每周门诊随访,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哮喘性支气管炎无特殊饮食调理,日常饮食保持营养丰富均衡,忌辛辣刺激食物,过敏体质患儿应注意避免进食导致过敏的食物。
哮喘性支气管炎治疗期间应保持室内清洁、避免接触多雾、多尘、温差大的环境,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合理使用药物,定期监测病情变化。
平素应保持室内清洁,室内装饰力求简洁,方便清扫,尽量避免绒布装饰品、长毛玩具、地毯等,使用无致敏的床单、被褥、枕头、枕巾等,并及时清洗,避免接触到尘螨、真菌等,致使病情反复发作。
灰尘、汽油、烟、油漆、杀虫剂、冷空气等易刺激支气管黏膜的感觉神经末梢,从而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及咳嗽,应尽量避免接触。
婴幼儿发作常不易识别,家长应注意有无原因不明的烦躁、哭闹不止、脸色青紫、呼吸费力等表现。
哮喘性支气管炎好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一般继发于支气管感染,主要预防措施为保持室内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患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的2岁以上儿童,可以预防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过敏性体质的儿童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在医生指导下尽早使用抗过敏的药物治疗。
合理饮食,注意营养搭配,改善婴幼儿体质,增强抵抗力。
4938点赞
[1]宋敏.哮喘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方法浅论[J].光明中医,2013,28(10):2164-2165.
[2]尼尕尔·阿布力孜.探讨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0):173+15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