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性脂肪肉芽肿为注射硅酮、矿物油、动物油或植物油所引起,注射物在皮肤中发生异物反应,引起小叶脂膜炎,形成油性肉芽肿和纤维化,临床多表现为注射部位出现皮下结节和斑块,可逐渐增大并与皮肤粘连,治疗应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大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较满意,预后良好。
硬化性脂肪肉芽肿为注射硅酮、矿物油、动物油或植物油所引起,另外,注油枪的使用不当也可造成硬化性脂肪肉芽肿,好发人群亦与病因有关。
很多年前矿物油,尤其液体石蜡和凡士林,用于改变乳房、面部、外生殖器和臀部形态,或用于萎缩性瘢痕修补,现在多用毒性较小的硅酮、胶原填充人体组织,硬化性脂肪肉芽肿较以前少见。
受外伤之后可能出现感染或过敏反应,继而可能引起硬化性脂肪肉芽肿。
硬化性脂肪肉芽肿发病无特定人群,无传染性,患病率约为0.001%。
硬化性脂肪肉芽肿好发于注射硅酮、矿物油、动物油或植物油用于改变乳房、面部、外生殖器和臀部形态的人,以及注油枪的不当使用者。此外,阴茎受到外伤者以及从事高危险、高体力劳作,容易受伤的人群也容易发生该病。
硬化性脂肪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注射部位出现坚实性结节或斑块,表面皮肤有色素沉着或红斑,部分可发生自身免疫现象,出现关节痛、干燥综合征和指(趾)皮肤硬化。
发生于注射后数月,最迟可在注射多年后发生,结节或斑块缓慢增大,长期存在,多发生于外生殖器,也可见于四肢、躯干。
皮下结节逐渐增大后可与其上方皮肤或下方筋膜粘连,有疼痛。
异物周围可环绕大量细胞,如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等,形成结节状病灶。
注入物质可在局部流动而扩展到注射以外部位或被带到其他组织,尤其是淋巴网状系统和肺可出现脾大和肺纤维化。
硬化性脂肪肉芽肿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对关节或关节周围造成损害,导致其疼痛。
口腔、眼、鼻、硬腭、气管及其分支、消化道、阴道等多处黏膜分泌减少,可引起相应的局部症状,也为硬化性脂肪肉芽肿的免疫反应所造成。
主要表现为皮肤质地变硬、弹性减弱消失、活动度减低,是硬化性脂肪肉芽肿所引起的纤维化造成。
如患者皮下出现淡红色或肤色坚实结节或斑块,或伴随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于相应科室,医生会进行相应的问诊等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如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室特殊染色等,一般不难对硬化性脂肪肉芽肿进行诊断。
如患者皮下出现淡红色或肤色坚实结节或斑块,或伴随疼痛,注油枪伤害部位发生结节、斑块或窦道、关节痛,口、眼、鼻干燥及其他黏膜器官干燥,指或趾皮肤硬化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如患者皮下出现淡红色或肤色坚实结节或斑块,或伴随疼痛,应优先就诊于皮肤科。
如患者出现关节痛的症状,可就诊于骨科。
如患者出现长期口干舌燥的症状,应就诊于口腔科。
如患者患有长期鼻部干燥不适的症状,应就诊于耳鼻喉科。
如患者出现长期眼干不适的症状,应就诊于眼科。
症状持续多久了?
患处是否注射或填充过其他物质?
之前有看过其他医生吗?
在家服用过什么药物吗?
以前得过什么疾病或做过手术吗?
对什么药物和其他东西过敏吗?
注意观察患者的皮损位置、大小、颜色、形状、性质等,配合触诊,感受其形状、硬度、是否可推动等。
取患者皮损边缘,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穿刺取结节或肿块部分组织,实验室对其进行各种特殊染色,以确定其含有什么特殊物质。
根据以下几点即可诊断为硬化性脂肪肉芽肿:
患者叙述有注射硅酮、矿物油、动物油或植物油史。
患处摸到坚硬肿物,与皮肤粘连,不可推动。
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脂肪小叶有炎症浸润、脂肪细胞坏死、噬脂性肉芽肿和异物肉芽肿反应。
硬化性脂肪肉芽肿在治疗上,一般行手术彻底切除局部病变组织,术后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对注油枪引起的损伤,应减压和局部清创,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避免产生感染。
属于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止痒、调节免疫的作用,注油枪损伤时常用此药。
属于光谱抗生素,对于大部分的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都有效果,克拉维酸钾还会增加阿莫西林对耐酶菌的杀伤力,用于硬化性脂肪肉芽肿的手术后,防止致病菌的感染。
术前进行局部麻醉,对肿块、肉芽肿、结节进行彻底切除,可对边缘做稍扩大切除,以保证切除干净。
硬化性脂肪肉芽肿患者通过治疗能治愈,且患者的生存时间不会受到影响,患处可能会留下轻微疤痕。
硬化性脂肪肉芽肿患者通过治疗后可以治愈。
硬化性脂肪肉芽肿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
出现硬化性脂肪肉芽肿的部位可能会留下轻微疤痕,患者若觉得影响美观,可适当进行修复。
硬化性脂肪肉芽肿患者需要按医嘱进行复诊,观察病情恢复情况。
硬化性脂肪肉芽肿患者无需特殊的饮食调理。
硬化性脂肪肉芽肿患者要注意保持患处干净、卫生,禁止搔抓患处和手术刀口,避免造成感染,手术后患者禁止从事重体力劳动。
患者应了解泼尼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正确服用。
叮嘱患者保持患处干净、卫生。
术后禁止患者从事重体力劳动,必要者应住院治疗。
硬化性脂肪肉芽肿患者术后,注意监测切口恢复情况,禁止患者对患处及手术刀口进行搔抓,以免破损造成继发感染。
如患者被注油器损伤,需尽快就医,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日常经常接触工业器具的人员应积极做好防范措施,树立运动塑形的观念,尽量避免任何对身体注射或填充异物的行为。
从事修理工作及工业器具使用的患者应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受到外力伤害。
患者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体型的不完美应进行运动塑形。
尽量避免对身体部位进行整形、注射或填充其他物质。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保证睡眠的充足,注意劳逸结合。
4323点赞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2版[M].第2版.江苏: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152.
[2]方洪元.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729.
[3]朴永君.皮肤性病学.高级医师进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8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