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衣原体是一类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其是能通过常用细胞滤器的原核细胞型生物,是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症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属于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孕妇感染后常表现为宫颈炎症及尿道炎症。孕期沙眼衣原体感染可引起流产、早产及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性结膜炎,常选用抗生素治疗。
妊娠合并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主要病因为沙眼衣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进入机体后,在细胞内进行繁殖并破坏。其感染的主要病理改变是慢性炎症造成生殖道组织损伤,形成瘢痕。主要经过性交传播,新生儿可经产道感染。
沙眼衣原体主要侵犯人体的黏膜上皮细胞,感染沙眼衣原体后,宿主主要产生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但由于沙眼衣原体主要寄生于细胞内,故以细胞免疫为主。免疫反应一方面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造成免疫病理损害。
沙眼衣原体感染主要经性传播途径进行传播,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患有此病时,感染几率大大增加。当有不洁性生活时,更容易使沙眼衣原体进入生殖道。
本病分布广泛,亚洲、非洲及中南美洲为高发地区,全世界约有4亿患者。美国调查材料,孕妇沙眼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2%~44%,每年有300万~400万新感染者,试行对性活动期妇女进行常规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及防治,可降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发病率。日本对1993例孕妇调查,沙眼衣原体抗体阳性率5.6%~11.8%,2%~20%的子宫内膜上可检出沙眼衣原体包涵体。前南斯拉夫材料认为沙眼衣原体是近10年对人类致病的重要病原体,引起沙眼,亦是性传播疾病的常见病原,我国及东南亚地区为地方性流行区,我国性病高危人群中沙眼衣原体感染率是20%~50%。
成人主要经性交直接传播。
很少通过接触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物品等间接传播。
多个性伴侣和不洁性生活史者。
有妇科疾病的患者,如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炎等。
性伴侣有沙眼衣原体感染者。
妊娠合并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临床特点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不易察觉,病程迁延,临床表现因感染部位不同而异。
宫颈管是衣原体最常见的感染部位,70%~90%沙眼衣原体宫颈黏膜炎无临床症状。若有症状,则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加,呈黏液脓性,性交后出血。
30%~40%宫颈管炎上行引起子宫内膜炎,表现为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少量不规则流血。
8%~10%宫颈管炎可发展为输卵管炎,2/3输卵管炎为亚临床型,长期轻微下腹痛、低热。腹腔镜下可见输卵管炎症较重,表现为盆腔广泛粘连及瘢痕形成。
可表现为尿道口充血、尿频,甚至排尿困难等泌尿系统症状。
表现为外生殖器溃疡,腹股沟淋巴结化脓、破溃。若发生于阴道上2/3或宫颈,由于此部位的淋巴液主要引流至直肠周围淋巴结,故可引起直肠炎和直肠周围炎,即形成生殖器肛门直肠综合征,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血便等症状,最终可发展肛周脓肿、溃疡、漏管等,常伴全身症状,晚期可发生阴部象皮肿和直肠狭窄。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可上行侵袭宫颈内口局部胎膜,使胎膜局部张力下降而导致胎膜早破。典型症状是孕妇突感较多液体自阴道流出,增加腹压时阴道流液量增多。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经宫颈管逆行而上,或已形成的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输卵管进入宫腔,通过胎盘侵及胎儿,导致流产、早产的发生。
沙眼衣原体可经产道感染新生儿,新生儿常有眼睑肿胀,睑结膜发红、水肿,同时伴有分泌物,初为白色。但可能很快转为脓性,出现黄白色带脓性的分泌物。
分娩时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进入到子宫腔引起子宫内膜的发炎,患者有恶露增多的表现,且恶露有腥臭味。
沙眼衣原体新生儿肺炎主要见于3~4个月新生儿及婴儿,大多数无发热。起始症状通常是鼻炎、鼻涕、鼻塞,随后发展为断续的咳嗽,呼吸急促,可闻及肺部啰音等。
由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对妊娠有影响,尤其是分娩时能经产道感染新生儿。因此当患者出现尿频、尿急、阴道分泌物异常时应及早就医。
孕妇需要定期孕检,若出现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表现,如分泌物异常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下一步检查。
孕妇出现下腹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泌尿系感染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孕妇出现严重下腹痛、阴道血性分泌物、发热超过37.3℃等临床表现时,需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产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肾内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阴道分泌物异常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下腹痛、发热、阴道流血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观察外阴发育、阴道及宫颈情况,判断阴道分泌物的量和颜色有无异常。通过触诊初步发现有无子宫及附件异常,并行阴道分泌物检查。
应用针对沙眼衣原体外膜蛋白或脂多糖的抗体检测抗原,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方法,包括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PCR及LCR敏感性最高,细胞培养阴时亦能检出衣原体DNA,但应防止污染而至的假阳性。
临床标本涂片后,姬姆染色,显微镜下在上皮细胞内找到包涵体,方法简单、廉价。但敏感性及特异性低,WHO不推荐作为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手段。
沙眼衣原体培养是诊断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金标准,敏感度和特异性高,但耗时、花费大。
对诊断无并发症的生殖道感染价值不大,但在输卵管炎或盆腔炎可明显升高。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ELISA及免疫荧光法。
通过问诊和妇科检查,观察到异常的分泌物可初步做出诊断。
采集宫颈口及阴道拭子标本,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检查,结果为阳性时即可确诊。
表现为外阴出现疼痛、红肿、尿急、尿频、尿痛、尿道流脓等症状,可伴有下腹部和骨盆疼痛、发热、寒战等,二者需通过抗原检测进行鉴别,如若存在相应抗体,则可得到相应的诊断。
表现为外阴瘙痒、白带增多,还可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典型白带呈豆渣样或者凝乳块样,无特殊气味,可做菌群培养进行鉴别,观察两种病原菌谁在体内的含量达到了致病的标准。
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还会出现灼热、疼痛、性交痛等,分泌物典型特点为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分泌物灰黄色、黄白色,合并其他感染时呈黄绿色,虽然二者部分症状相似,但滴虫性阴道炎的镜下涂片可见滴虫的存在,这点可与本病相鉴别。
妊娠合并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主要是治疗感染患者,防止传染给性伴侣和新生儿,可针对病因选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出现并发症时积极治疗并发症。
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妇需要注意外阴清洁、卫生,与病人接触的生活物品严格消毒。
对于妊娠期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首选阿奇霉素或阿莫西林,不推荐使用红霉素,孕妇禁用多西环素、喹诺酮类和四环素。同时治疗性伴侣,治疗3~4周后复查。
对于妊娠合并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产下的新生儿来说,为了预防衣原体结膜炎可用1%硝酸银滴眼液或0.5%新霉素眼膏、金霉素眼膏涂双眼,预防新生儿肺炎可用红霉素治疗。
目前无明确手术治疗妊娠合并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方法,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
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妇经过正规抗感染治疗后,转归良好,可预防新生儿沙眼衣原体肺炎的发生。若患者不接受正规治疗,一般无法自行恢复,孕妇可出现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等并发症。
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妇经正规抗感染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妇经抗感染治疗可以痊愈,不影响寿命。不经过治疗者,可能发生母体持续性感染及胎儿流产、早产等,甚至经性传播影响性伴侣,导致不孕不育。
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妇要在治疗后3周复查沙眼衣原体。
妊娠合并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饮食上需要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合理控制总热量,多食绿色蔬菜和水果,慎食肥甘油腻之品。
饮食禁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如辣椒、肥肉、蒜等。
饮食宜清淡,保持营养均衡,多摄入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水果和蔬菜,保持糖、脂、蛋白摄入均衡。
多饮水,每日至少2000ml,多排尿也有助于控制妇科感染。
妊娠期间合并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孕妇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性生活,多加休息,以促进疾病痊愈。
患者应每天擦洗外阴、勤换内裤,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
凡与病人接触的生活物品,如内裤、毛巾、浴盆等,应煮沸消毒5~10分钟。
孕妇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杜绝疾病相互传染。疑有配偶感染,应双方同治。
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每天8小时充分睡眠,促进炎症恢复。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孕检,一旦出现发热、腹痛现象,及时就诊。并在抗感染治疗3周后,复查衣原体。
早期识别危险因素病和早期进行预防,是防止妊娠合并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生的关键。既往患有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患者存在复发风险,对于存在危险因素,如性伴侣有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产妇,产前及产后均需严密监测并及时治疗。
妊娠期妇女定期孕检,在出现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表现,如阴道分泌物异常、尿道炎等时,也要进行筛查。
应进行妇科检查及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等辅助检查,及早发现疾病。
预防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根本措施在于提倡安全性行为,防止间接传染。
为预防伴侣间相互感染,性伴侣任何一方患有本病为彻底治疗之前,应避免性生活。若有性生活,必须使用安全套。并应严格分开使用并消毒毛巾、脸盆、床单等可致传染的物品。
患有妇科疾病的患者应该及时治疗,以免增加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几率。
准备怀孕的妇女可以提前进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筛查。
4124点赞
1]徐丛剑、华克勤.实用妇产科学第4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75.
[2]任成山,王甲汉等.现代临床疾病防治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1467.
[3]李平卫,赵红英等.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20,13(2):81-8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