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ABO血型不合是引起新生儿溶血最常见的类型,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而胎儿A型或B型,因自然界广泛存在ABO血型物质。孕母的抗原初次致敏可在初次妊娠前发生,所以第一胎可以发病。主要症状是黄疸、贫血,部分较重的患儿会出现肝脾肿大、胆红素脑病。可在产前治疗和新生儿期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母婴ABO血型不合的病因是O型血的孕妇与A型或B型的胎儿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多数溶血发生在第一胎。
O型血的孕妇与A型或B型的胎儿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母亲在怀孕前已受自然界A或B血型物质的刺激,母体中以存在抗A或抗B抗体,进入母体的胎儿红细胞数量越多风险越大。
在怀孕前接触疫苗、寄生虫、植物等刺激,该刺激含有大自然A或B血型物质,导致母体存在抗A或抗B抗体,怀孕后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母婴ABO血型不合属于新生儿溶血病中最常见类型,多发生在第一胎,有报道新生儿溶血病中,ABO溶血病占85.3%。
母婴ABO血型不合好发于母亲血型O型,宝宝是A型或是B型。
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主要症状是黄疸、贫血、肝脾肿大不明显。严重者可出现胆红素增高。
母婴ABO血型不合者多在第2~3日出现,且黄疸迅速加重。一般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少数严重者亦可出现胆红素增高。
还可有轻度的贫血,脾肿大相较于Rh血型不合不明显。
为新生儿溶血病严重的并发症,出现精神不振、吸吮无力、嗜睡,反应低下等症状。
怀孕期间孕妇出现胎动过频或是过慢、腹痛、阴道流血,及时到产科就诊。新生儿出生后黄疸比较重,伴有贫血,需要立即救治。
怀孕期间查体孕妇O型,丈夫除O型的其他血型,出现胎动过频或是过慢、腹痛、阴道流血需要随时就医。
新生儿嗜睡、吸吮无力、反应低下,需要及时就医。
新生儿出生后黄疸比较重,伴有贫血,需要立即在院救治。
怀孕期间发现异常需到产科就诊。
新生儿出现黄疸比较重,伴有贫血需到儿科就诊。
孕妇与丈夫的血型?
怀孕期间是否做过检查?
以前有无流产史、死胎史?
目前怀孕是第几胎?
新生儿分娩后黄疸什么时候出现有无继续加重?
患儿的喂养情况和精神状态怎样?
常规检测母血型,若母为O型,则应检查父血型,血型不合者于妊娠12~16周、28~32周和36周时检查母血抗体,如效价增高,需进一步检测羊水胆红素浓度,增高即可确诊。
判断胎儿的安危,排除胎儿水肿等。
证实是否血型不合的存在。
发生溶血时,新生儿血红蛋白可能小于145g/L,网织红细胞增高。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
既往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死胎,新生儿重度黄疸的孕妇与其丈夫应检查ABO血型、RH血型测定,发现可疑者需进行孕妇血清中抗体动态监测。
孕妇血清中IgG抗A或抗B大于1:64,提示有可能发生ABO血型溶血病。
新生儿分娩后黄疸出现早并逐渐进行性加重。
双胞胎的胎一胎间输血,或胎-母间输血可引起新生儿贫血,但无重度黄疸、血型不合及溶血三项试验阳性。
ABO溶血病可仅表现为黄疸,易与生理性黄疸混淆,血型不合及溶血三项试验可资鉴别。
母婴ABO血型不合产前一般不需要治疗。出现胎儿水肿和贫血者,治疗可采用孕妇血浆置换术、宫内输血。新生儿期的治疗可用蓝光照射控制黄疸,补充白蛋白。必要时给予换血疗法,纠正贫血防治心力衰竭。
补充白蛋白增加与肺结核胆红素的连接,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抑制吞噬细胞破坏已被抗体致敏的红细胞,早期有治疗效果。
该病暂无手术治疗。
简称光疗,是降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光疗,副作用主要是腹泻,发热和皮疹大多并不严重,可以继续光疗。
患处体内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还可以纠正贫血,防止心理衰竭。减少体内的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
病情比较严重,接近预产期,可根据患儿的成熟情况,选择提前分娩。
在临床上极少用,仅有母婴ABO血型不合的产妇使用。
对于胎儿水肿或胎儿血红蛋白小于80g/L,胎肺又未成熟,不能提前分娩的胎儿。需要在B超指引下,经期血管穿刺后直接注入,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费用高。需要严格把握指征。
母婴ABO血型不合对孕妇没有多大影响,病情比较轻。经过正规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康复。少数较为严重的患儿可能在孕期发生流产、死胎,也有一部分出现较为严重的新生儿溶血,不及时救治可能会导致死亡。幸存者如果合并胆红素脑病,可能留有后遗症,本病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轻症者大多数可治愈,少数胆红素脑病患儿可能死亡或是留有后遗症。
母婴ABO血型不合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治疗后1~2周复诊,复查胆红素、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以及血常规,排除贫血和肝功能受损。
母婴ABO血型不合为溶血性疾病,饮食调理对本病的康复没有指导意义。
孕妇怀孕期间密切观察胎动,腹痛情况及时到医院检查。家属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皮肤、黏膜、巩膜的颜色,注意其神经系统的表现。
怀孕期间密切观察胎动、胎心,腹痛情况及时到医院检查,主要是胎心等,异常时及时就医。
分娩的新生儿要注意观察皮肤、黏膜、巩膜的颜色,根据黄染的部位范围进展进行处理。
注意新生儿神经系统的表现。
观察大便、小便、呼吸、心率以及吸吮乳汁的量。
多次怀孕,体内抗体增多,胎儿危险程度可能加大。
有流产、死胎、新生儿溶血的O型血孕妇,怀孕期间需增加查体次数,孕28周左右检查抗体效价。
新生儿出生后密切观察黄疸,贫血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4229点赞
[1]王卫平,毛萌,李廷玉,申昆玲,常立文.儿科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16.
[2]李国华.小儿内科学高级医师进阶[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35-3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