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性脑炎亦称感染中毒性脑病,系急性感染毒素引起的一种脑部中毒性反应,多见于2~10岁儿童,婴儿期少见。急性细菌性感染为主要病因,如败血症、肺炎、痢疾、伤寒、猩红热、白喉、肾盂肾炎等,其次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和疟疾亦可引起本病。
急性中毒性脑炎主要是由于急性感染毒素引起的一种脑部中毒性反应,如急性细菌性感染、多种病毒感染、疟疾等。
为主要病因,如败血症、肺炎、痢疾、伤寒、猩红热、白喉、肾盂、肾炎等。
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和疟疾,亦可引起本病。
疟原虫等病原体感染,也可引起本病。
急性中毒性脑炎好发于2~10岁儿童,尤其免疫力低下者。各地区由于各年龄组的免疫力不同,而有发病率的差异。大城市发病分散,以2~10岁儿童发病率最高,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
该病可通过飞沫传播。
2~10岁儿童,该时期儿童大脑发育不完全,容易使感染病毒进去神经系统,从而患本病。
急性中毒性脑炎多见于儿童,基本临床表现为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出现类似脑炎的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典型症状就是高热、严重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
多于急性感染疾病的前3天内发生,患儿高热、严重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常有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多为全身性强直样发作或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此外,常有锥体束征、肢体瘫痪、失语、瞳孔异常等。
重症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听力减退、颅神经麻痹、单瘫或多肢瘫、智力减退及其他精神障碍。
部分轻症者多可恢复,部分留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降低、行为异常和性格改变等,严重者则从昏迷转为去皮质状态或去大脑强直状态。
急性中毒性脑炎随病情发展,可并发某些精神障碍,如不同程度的智能减退、性格改变等。
急性中毒性脑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及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如2~10岁儿童。对于有疑似急性中毒性脑炎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对于高危人群,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若在发现儿童出现食欲下降、四肢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已经确诊急性中毒性脑炎的患者,尤其高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和谵妄乃至昏迷者,应积极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神经内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有没有接触过感染者?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高热、严重头痛、呕吐等)
出现症状采取过什么解决措施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有无视力障碍、视神经盘水肿、眼肌瘫痪、听力减退、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病理反射、肌张力改变、共济失调、不自主动作(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感觉障碍、大小便潴留、失禁及脑膜刺激征等。
血、尿常规,血沉,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测定以及血混合玫瑰花环率测定。
脑电图、脑诱发(视觉、听觉、体感)电位。
脑CT或MRI检查。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血及脑脊液中单疱病毒,取双份血清做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以及腺病毒免疫荧光检查、脊髓灰质炎中和试验。
免疫荧光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
根据患者有高热等急性感染性疾病史,并出现呕吐以及各种精神症状和脑部神经体征,脑脊液压力增高而其常规生化检测正常,即可诊断。
由虫媒传染的病毒性脑炎见于夏、秋季,其它病毒性脑炎可为散发。病毒性脑炎多呈亚急性起病,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升高外,还可见脑脊液轻微混浊、白细胞数增加和蛋白增高等。而急性中毒性脑炎脑脊液压力增高,其常规、生化检测正常。
于麻疹、流感、腮腺炎、水痘等病毒感染后1~2周,在原发病开始缓解时起病。病理改变后脑白质有散在小静脉周围灶性脱髓鞘和单个核细胞浸润,脑脊液白细胞有轻度增加、蛋白升高及出现寡克隆IgG区带。而急性中毒性脑炎脑脊液压力增高,其常规、生化检测正常。
起病急,有高热、剧烈头痛和呕吐等症状,可迅速出现惊厥、精神障碍和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明显,脑脊液改变显著,白细胞数明显增加,中性粒细胞占绝对优势,有时白细胞内还可见吞噬的细菌,蛋白量增高,糖及氯化物下降。而急性中毒性脑炎脑脊液压力增高而其常规、生化检测正常。
多见于幼儿,一般在感染性疾病体温升至38℃以上时即可发生,多呈全身强直或强直-阵挛样发作,往往一次发热仅发生一次,但下次发热还可发生,发作后不遗留明显脑损害。而急性中毒性脑炎虽然可有惊厥发作,但凭借脑脊液压力增高而其常规、生化检测正常可与之鉴别。
由于急性中毒性脑炎大多数为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因此需要根据感染病菌种类进行对因治疗和个体化治疗,遵循早诊断、早治疗的治疗原则,防止并发症。
给予氧气吸入可改善脑缺氧,有利于减轻脑水肿,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惊厥,也有利于促进脑细胞代谢、保护脑组织及防治中枢性高热。
当体温超过38.5℃时应采用物理降温措施,如采用冰袋、冰帽、降温毯降温,还可采用人工冬眠疗法。
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均有快速消炎与消水肿的作用,注意其使用时间不超过1周。
如肌注苯巴比妥、地西泮、副醛或苯妥英钠等,尤其是癫痫持续状态时必须及时控制发作。病情稳定后此类药物应逐渐减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无环鸟苷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
用于颅压增高病例,以防止脑疝。同时还可加用快速利尿药以增强脱水剂作用,但已有脱水症状的病人忌用。
如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等,可促进体内毒性物质的代谢,增强脏器的功能。
如乙酰谷酰胺等,可激活脑细胞,促进昏迷的患者苏醒。
本病暂无手术治疗。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吸入性肺炎,纠正心功能不全等。
急性期后如遗留后遗症,应积极予以康复治疗等。
急性中毒性脑炎多呈可逆性或一过性表现,全身感染控制后脑病症状逐步好转。若治疗及时部分患者可恢复,无后遗症。病情严重者将会有后遗症,需要康复治疗。
急性中毒性脑炎能治愈。
急性中毒性脑炎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急性中毒性脑炎的复诊时间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遵医嘱进行复诊。
对于急性中毒性脑炎患者,首先饮食要规律,最好要定时、定量,早、午、晚饭都要进食。脑炎患者饮食需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吃容易消化、易吸收的高蛋白食物,还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粗纤维食物,一定要注意少吃甜食,要低糖、低盐、低胆固醇。
宜食用具有利尿、营养神经作用的食物,以及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豆浆、豆奶、蛋清等,一定要吃容易消化、易吸收的高蛋白食物,最好是流食或者半流食,还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粗纤维食物,如西蓝花、橙子等。
忌吃过咸的食物,要注意少吃甜食,要低糖、低盐、低胆固醇,少吃动物内脏、蛋黄以及生冷的水果,避免油炸、烧烤、烟熏以及刺激性食物,如冰淇淋、火锅等。
急性中毒性脑炎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需要积极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注意患者的营养补充,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按时进行预防接种,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同时防止化学药物中毒,避免药物和毒物对小儿的伤害等。一旦患病应尽早发现、尽早治疗,防止病情发展。
注意营养摄入,同时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注意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褥疮。
对精神异常,尤其兴奋、躁动者应加强保护,防止衰竭或自伤、伤人。
对痴呆、失语及瘫痪病例,耐心指导,帮助患者作功能锻炼,防止肢体挛缩。
疾病本身可遗留神经麻痹、瘫痪等并发症,要积极防治,做好康复锻炼。
患者平日要注意多食用富含胆碱的食物,如鸡蛋、鱼类、瘦肉,有助于疾病康复。
急性中毒性脑炎患者要避免做剧烈运动,在能力范围内可以适当做有氧运动,如慢走。
急性中毒性脑炎可通过物理防护及药物防护等方法进行积极预防,如多摄入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尽量不吃刺激性食物,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在平时多吃富含营养的物质,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品,保证机体对于能量的需求,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让孩子按时接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水痘以及流感疫苗。
避免去爆发过病毒性脑炎的地区,流感高发时期避免去人流量密集的地方。
让孩子适量运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同时要定期体检,出现身体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
4553点赞
[1]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43-149.
[2]陈灏珠,林果为等.实用内科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776-278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