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后缩又称缩颌、下颌骨后移,是下颌骨与颅骨的关系较正常向后的一种牙颌畸形。多因下前牙先天缺失、下牙弓小、翼外肌功能不足或下颌骨发育不全所造成,X线头影测量可协助诊断。治疗可采用外科手术和正畸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患者一般预后较好。
下颌后缩病因种类繁多,主要与遗传、炎症,以及创伤有关,好发于受到外伤、腺体样肥大,以及矫正过牙齿的人,其中爱咬下嘴唇、喜欢嚼软食物、吸吮手指的人,都会诱发下颌后缩。
由于遗传导致的先天性发育障碍可表现为下颌后缩,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
如类风湿关节炎,邻近的中耳炎都会导致颌骨发育障碍,从而引发下颌后缩。
当外界暴力造成下颌部位外伤时,可直接造成下颌后缩畸形,或通过影响下颌骨的发育形成下颌后缩。
下颌后缩并不常见,临床上常与上颌前突畸形所引起的下颌位置相对靠后混淆。
儿童期若颌面部受过外伤,可引起下颌骨的发育不足或畸形,影响下颌骨的发育,导致小下巴,即下颌后缩。
腺样体肥大会导致腺样体面容,可能会导致患者面部发育不良、牙龈增生肥大等。
家族中有类似畸形的患者。
下颌后缩主要临床表现为下颌颏部短小,面下1/3短,侧面观似“鸟嘴”样。因下颌后缩造成的颜面部畸形除了影响容貌外观,还会影响正常呼吸以及营养吸收障碍,严重者造成心理和精神障碍。
本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下颌部位向后退缩,当嘴部合拢时,上颌部位覆盖住下颌,造成一种上颌前途下颌后缩的表现,但通过影像学表现发现上颌骨发育基本是正常的,所以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平片,我们称这种改变为下颌后缩。同时会引起患者的咀嚼苦难、发音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外在形象和社会交流能力。
因为上前牙深覆盖,上前牙暴露在口外,侧面会显得下颌及颏部后缩,上下颌极不相称,影响容貌外观。
当下颌严重后缩时,就意味着下颌骨的长度和宽度可能存在发育不足,导致下颌的位置靠后,靠后的下颌骨容易压迫气道,导致气道狭窄,影响通气功能。
严重的下颌后缩表现为上下颌骨的大小不协调,在口腔里面表现为上下牙弓的关系不协调、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不协调,就有可能导致咬合问题,咀嚼效率降低会影响营养吸收。
因上下颌极不相称,影响患者容貌外观,长此以往,容易造成患者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
当患者出现下颌后缩,严重者影响外观容貌,更甚者造成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到口腔科、急诊科就医,并进行体格检查、头颅侧位、口腔全景片等检查,注意与下颌前突相鉴别。
患者出现下颌后缩时,应及时前往医院。
患者出现严重下颌后缩,造成呼吸困难时,应立即送往医院或拔打120。
优先考虑去口腔科。
患者出现下颌后缩影响容貌美观,应及时去整形美容科。
患者出现下颌后缩严重造成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去急诊科、耳鼻喉科。
家族中有没有类似的畸形?
有没有吸吮手指的习惯?
牙齿或者下颌骨有没有受过外伤?
之前用过什么药物吗?
之前有没有做过腺样体和扁桃体手术?
医生针对患者的下颌进行触诊,从面部外观来看是下颌骨发育不足还是上颌骨发育过度,从临床上观察面型,从面型上可看出是明显鸟型嘴还是直面型。
平片进行头影测量,判断下颌后缩的程度。
拍口腔正位片,还要拍口腔侧位片,拍片子以后,正畸医生进行投影测量,要测量多角度,判断患者是功能性下颌后缩还是骨性下颌后缩。
可从立体方向全局观察下颌后缩的类型及严重程度,以便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有力方案。
一般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即可诊断。
下颌颏部短小、面下1/3短、上下颌极不相称。
X线头影测量显示SNB角和面角小于正常范围,ANB角大于正常,SNA角正常。
从容貌上看下颌后缩与上颌前突表现类似,有时难以分辨,真性上颌前突患者面部中份相对变长,上唇缘至上切牙切嵴距离多超过4mm,正确的鉴别依赖于头影测量分析。
下颌后缩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抗感染治疗;患者生长发育期可行正畸治疗,成年患者可行正颌外科手术治疗。
主要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在临床上,主要是可以口服头孢类的抗生素来进行抗感染治疗,效果就比较好。但抗生素必须要在明确有病菌感染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不能盲目滥用。
阿莫西林杀菌作用强,穿透细胞膜的能力也强,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口服半合成青霉素之一,其制剂有胶囊、片剂、颗粒剂、分散片等等,偶可见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孕妇慎用。
戴入附平面导板的上颌活动矫治器,同时尽量磨除个别牙间干扰,并做翼外肌功能锻炼,当中性咬合习惯已基本完成,则将平面导板改做斜面导板,等后牙恢复接触后需继续戴斜面导板保持一段时间。
也可戴用无功能平面牙合垫式上下活动矫治器,并作颌间Ⅱ类牵引,改进上下颌关系。
下颌后缩,后牙中性合者,下颌前牙向唇侧推,开僻间隙镶牙。
下颌后缩严重者,可用外科正畸术纠正,并作颏部成形术。
下颌后缩兼有上颌前突者,此类牙颌畸形深覆盖最严重,必须以外科正畸手术为主,再配合正畸治疗。
对于部分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或者手术治疗无法完全改善症状的部分病人,可采取应用矫正器进行治疗,来保障患者的病症得到一定的缓解。
下颌后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及时或愈合不好,均易造成面部畸形未改善彻底,影响患者容貌美观,严重者影响身心和精神健康。
下颌后缩经手术治疗后多可矫正。
下颌后缩只要不影响呼吸困难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下颌后缩若治疗不及时或愈合不好,均易造成面部畸形未改善彻底。
下颌后缩一般每1~2个月复查一次。
下颌后缩患者术后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流质饮食,慢慢改为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宜多吃富含蛋白质多的流质食物,比如牛奶、酸奶、冲藕粉等。
宜多吃高热量流食,比如稠米汤、菠萝蒸蛋、蛋花汤等。
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包括咖啡、可乐、酒、醋、辣椒、酸味水果等。
下颌后缩患者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堵塞。同时注意观察术后伤口恢复情况,并保证口腔清洁。
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
注意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及时吃抗感染药物,防止加重。
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
家长要注意对儿童的心理维护,对于那些存在咬下唇、吮拇指这些不良习惯的患儿,绝对不能采用打骂、责备的方法,也应该采取讲道理,并指导正确的方法,积极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性,去破除不良习惯。
家长要注意孩子龋齿的发生,一旦发现,应积极进行治疗。
下颌后缩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加强营养,预防龋齿,避免外伤和炎症感染。家长也需在妊娠期间增强营养,促进母体身心健康。
家长应细心留意孩子不良习惯,如果出现爱咬下嘴唇、喜欢嚼软食物、吸吮手指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要增强母体的营养,促进母体的身心健康。
婴儿时期的预防要保持婴儿正确的睡眠位置。要破除口腔不良习惯,如吮拇指、咬下唇等不良习惯要及早的发现,并尽早的破除。
儿童时期的预防,要饮食习惯要多让儿童食用一些富有高营养和一定硬度的食物。
儿童时期尽量少磕碰下颌骨和防止面部磕伤,同时防止炎症发生。
4044点赞
[1]周树夏.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学.第2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2]俞光岩,王慧明.口腔医学:口腔颌面外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王林,沈刚.口腔医学:口腔颌正畸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4]李晔,陈玮粲,蒋斯等主编.口腔科实用诊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03.310-31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