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6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B6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等引起的,以皮肤及内脏多系统症状为特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维生素B6作为多种酶的辅酶,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缺乏时可出现皮肤、血液和神经系统症状,该病相对罕见,患者表现为贫血、感觉异常和癫痫发作等。治疗方法是保证膳食的多样性,同时补充维生素B6,均衡膳食通常就可达到预防维生素B6缺乏症的目的。
指维生素B6从食物中摄入不足、吸收不良等多种原因导致维生素B6失去活性或排泄增多引起。
患者已摄取健康人所需的维生素B6量,但仍出现维生素B6不足表现,多属遗传性疾病。
维生素B6缺乏症是由于长期维生素摄入不足,因消化系统疾病等导致的维生素B6吸收障碍,长期应用某些药物也可导致维生素B6缺乏症。另外,维生素B6依赖症多属遗传性疾病,与遗传因素具有相关性。
主要表现在成人,是由于长期维生素摄入不足所致。尽管食物中维生素B6的来源充足广泛,偶尔仍然可以发生因为食物不足引起的缺乏;或患有克罗恩病或腹腔疾病引起吸收不良;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如异烟肼、环丝氨酸、青霉胺、口服避孕药、左旋多巴等,均能使维生素B6失去活性或排泄增多而引起维生素B6缺乏;酗酒,因为乙醇可加速磷酸吡哆醛的分解代谢,可引起维生素B6缺乏。
主要表现在小儿,属于少见的代谢异常,为遗传性疾病。若孕妇在妊娠反应期间服用大量维生素B6,待胎儿出生后,可能仍需维生素B6从而导致维生素B6依赖症。若新生儿出生后因病毒感染或发育异常,导致缺乏维生素B6,可能长久以往会产生维生素B6依赖症。
维生素B6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B6摄入不足、排泄增多或吸收不良等引起一系列症状的疾病,相对罕见。挑食者、患有肠道疾病者、长期服用相关药物者、家族遗传病史者容易患该病。
摄取维生素较少,导致维生素缺乏。
患有肠道疾病会导致吸收不良。
如异烟肼、青霉胺、肼屈嗪、避孕药、苯乙肼和环丝氨酸等药物会使维生素失去活性或排泄增多。
已摄取健康人所需的维生素B6量,但仍出现维生素B6不足表现,多属遗传性疾病。
维生素B6缺乏症会累及皮肤、心血管系统、胃肠道、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患者通常会出现相应的症状,此外还表现为全身乏力、眩晕,最常表现为疲劳等,其并发症主要为骨骼畸形、神经系统损伤。
包括红斑性瘙痒、灼热、水疱、囊泡、色素沉着过度和皮肤增厚等。
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复发性静脉血栓栓塞等。
恶心、腹泻、腹部不适和腹痛等。
贫血,最常表现为疲劳。
中枢神经症状有抑郁、焦虑、易怒、意识模糊和脑白质损伤。外周神经损害可导致混合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表现为双侧远端肢体麻木或疼痛,偶见远端肢体虚弱无力。在新生儿和婴幼儿中,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焦躁不安、双侧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发作或肌阵挛性发作以及婴儿痉挛症。患者还可能出现痴呆、定向障碍、肢体僵硬和原始反射等症状。
维生素B6缺乏症小儿可出现骨骼畸形、肌肉发育不良,主要为胎儿发育所引起的器官或器官部分结构的缺陷,会影响患者以后的生活,成人可能有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而不同的神经系统损伤其损害范围也不一样,如运动障碍等。
患者出现头晕、乏力或贫血、癫痫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血常规等检查,以便明确诊断为维生素B6缺乏症,注意与贫血、脂溢性皮炎相鉴别。
若高危人群出现累及皮炎、舌炎、口腔炎症、头晕、乏力,或小儿出现贫血、癫痫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内分泌科、营养科。
患者是儿童,可以选择儿科就诊。
出现皮肤方面症状,例如红斑性瘙痒、灼热、水疱等症状,及时选择皮肤科就诊。
最近有没有舌炎、口腔炎症?
有没有患过肠道疾病?
最近有没有头晕、乏力的症状?
有哪些症状比较严重呢?
平时膳食搭配合理吗?挑食吗?
最近吃过什么药物吗?
测定血浆维生素B6的水平,可见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若红细胞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值偏低,说明机体处于长期缺乏维生素B6的亚急性状态。
检查可发现患者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缺失或严重减少,且其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有轻微减慢。
评估维生素B6排出情况,可指导后续治疗。
是监测个体对维生素B6补充剂反应的最有效手段。按50~100mg/kg的剂量给予受试者色氨酸,然后检测其尿液中色氨酸代谢产物的含量。
医生通过患者临床表现,根据血常规、血浆维生素B6的水平、红细胞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系数、肌电图、脑电图等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是否缺失或严重减少,综合检查结果可确诊。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减少,当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时则不能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这将引起一系列症状,甚至导致进一步的器官病变,这一临床综合征被统称为贫血。贫血患者抽血检查,通常无明显的维生素B6水平下降。
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覆有油腻性鳞屑,但脂溢性皮炎患者不伴神经、精神系统症状,而维生素B6缺乏症的患者会出现一些神经系统表现,如精神错乱、癫痫发作等。
维生素B6缺乏症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保证膳食多样性,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遵医嘱口服补充维生素B6,患者的治疗周期一般为3~6个月。
复合维生素B为复方制剂,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泛酸钙。复合维生素B参与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为体内代谢环节所必需的辅酶和提供组织呼吸的重要辅酶原料。其中,维生素B6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B缺乏症引起的相关症状,如脂溢性皮炎、唇干裂、精神错乱等。但需注意谨遵医嘱用药,避免造成维生素B6中毒。
维生素B6缺乏症患者无需手术治疗。
调整膳食结构,均衡饮食,不挑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烹饪方式,保证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必要时可以补充维生素B6片。
维生素B6缺乏症的患者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治愈,且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维生素B6缺乏症能治愈,且患者预后良好。
维生素B6缺乏症的患者治愈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维生素B6缺乏症患者宜多食用含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物,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应适量补充维生素B6。
宜多食用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如豆类、谷类种子、瘦肉、柑橘、西红柿、香蕉等,鼓励患者适当多进食。
如果患者为婴幼儿,待其能添加辅食后,可将食物榨汁或制成泥状喂养。
本病患者的护理方面主要是正确指导维生素B6缺乏症患者服用维生素制剂,如治疗其他疾病用药导致维生素B6缺乏,应注意监测维生素B6水平,及时纠正,防止加重维生素B6缺乏,生活中注意膳食平衡。
遵医嘱根据各类维生素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正确用药,防止摄入维生素过量,引起中毒。
注意膳食均衡,可适当多进食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改善症状。另外,禁止酗酒,长期酗酒可引起维生素B6缺乏。
禁止长期应用部分药物,如异烟肼,它与磷酸吡哆醛形成的复合物使其失去作用,使维生素B6失去活性或排泄增多而引起维生素B6缺乏。
维生素B6缺乏症临床少见,预防主要是注意合理膳食,经过饮食调理,通常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不偏食,不挑食,养成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婴儿提倡母乳喂养,同时妈妈需要适量补充维生素B6。
如果家族有维生素B6依赖症的遗传基因,建议孕前做好遗传学咨询,妊娠期间加强产检。
4792点赞
[1]王少珍,廖联明.维生素B6的应用和不良反应[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7,3(05):298-304.
[2]王希成,王蕾.营养学-概念与争议(第1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275-323.
[3]杜寿玢,陈伟.营养诊疗学(第1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51-5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