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孢球虫病是由等孢子球虫寄生在人肠黏膜上皮,造成肠道黏膜损伤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等孢球虫病的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等孢球虫感染可持续数周乃至数年,大多症状轻微。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虫体可自行被清除,也可进行药物治疗,主要利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遵医嘱复查,以免病情加重。
等孢球虫病主要由等孢球虫感染引起,经消化道传播,好发人群是婴幼儿、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一般从事养殖业的人群、有生食肉类的习惯的人群,容易诱发。
贝氏等孢球虫寄生在人十二指肠末端和近端空肠上皮细胞内,人误食被卵囊污染的食物后,在肠道消化液的作用下,卵囊破裂并逐步发育,继续产出卵囊,患者粪便中含有卵囊,卵囊能传播疾病。
接触新鲜粪便、进食生肉,均容易诱发该疾病。
等孢球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寄生于人类的等孢球虫主要有贝氏等孢球虫和纳氏等孢球虫,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以散发病里居多,人群普遍易感,没有季节易感性。
正常人误食被卵囊污染的食物后,可感染此病。
婴幼儿机体器官发育尚未完善,易引起等孢球虫感染。
老年人身体器官机能衰退,抵抗力下降,易引发等孢球虫感染。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造成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
等孢球虫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有明显症状者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慢性感染可出现体重减轻症状,严重者引发脱水、营养不良、休克等并发症。
多在感染病原体一周左右出现,每天排便次数增加,初期为糊样,后变为水样。
腹部可出现明显绞痛。
因感染等孢球虫而引发机体免疫,从而引发低热,很少出现高热。
因感染等孢球虫卵囊,导致食欲不振,继发引发恶心、呕吐。
部分患者可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以及意识障碍、嗜睡等。
长期腹泻加上食欲不振,可慢慢造成脱水。
长期腹泻易引发电解质紊乱。
长期食欲不振同时腹泻,容易造成机能吸收障碍,造成营养不良。
患者常常腹泻,造成粪便量多,呈油脂状或泡沫状,次数频繁。
长期慢性感染,严重者累及到多器官功能障碍,引发休克。
当患者出现腹泻、腹痛、发热、体重减轻、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时,应及时到感染科、消化内科就医,向医生提供可靠病史,并做血常规、便常规、十二指肠引流液、肠黏膜活检等检查来确诊,注意与阿米巴痢疾、肠毛滴虫病等疾病相鉴别。
患者出现腹泻、腹痛、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患者出现体重减轻、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时应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休克时应立即就医。
优先考虑去感染科。
患者出现腹泻、腹痛、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时应及时去消化内科。
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以及休克时应立即去急诊科。
是否从事养殖工作?
是否吃生的食物?
现在都有哪些症状?
之前对此做过治疗吗?
之前用过什么药吗?
询问患者病史,同时根据患者腹泻、腹痛、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表现来初步判断。
指标辨别有无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及寄生虫感染;一般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与寄生虫感染有关。
粪便感染查看有无虫体卵囊。
对粪便检测阴性,原因未明的患者,用肠黏膜活检可能会查出等孢球虫发育的各期形态。
部分患者亦可获阳性结果。
判断患者接触过腹泻动物或生吃食物。
腹泻、腹痛、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糜等。
血常规判断与寄生虫有关,便常规找到感染等孢球虫的卵囊,肠黏膜活检查出等孢球虫发育的形态。
以腹痛、腹泻开始,大便次数逐渐增加,便时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与里急后重,大便带血和黏液,具有腥臭味,患者全身症状一般较轻。而等孢球虫病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初期大便为糊状、后变为水样,一般不便血,应根据病原学检查鉴别诊断。
起病可缓可急,病程由数小时以至20余年不等。腹泻为主要症状,稀糊便,可有黏液,但脓血便少见。每天数次至十余次,伴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而等孢球虫病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初期大便为糊状、后变为水样,一般不便血,应根据病原学检查鉴别诊断。
主要症状为腹泻,表现为水样便,或带泡沫和少量黏液。而等孢球虫病表现为腹泻、腹痛,初期大便为糊状、后变为水样,一般不便血,应根据实验室检查来鉴别。
等孢球虫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虫体可自行被清除,治疗原则主要是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为抗菌药,用于敏感菌株所致的各类感染,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偶见过敏性休克。孕妇、哺乳期妇女、小于2个月的婴儿,以及重度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本品。
为磺胺类抗菌药,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不良者禁用。
为抗原虫药,用于杀灭等孢球虫。不良反应有疲倦、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少数人可出现药物热,粒细胞缺乏等,停药后即可恢复。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类风湿性关节患者禁用。
用于干扰等孢球虫的生长繁殖,口服一般可出现头昏、头痛、眼花、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耳鸣、烦躁等,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妊娠期妇女和对本药过敏者禁用。
可用于治疗细菌和原虫引起的痢疾、肠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患。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偶可出现溶血性贫血、黄疸及多发性神经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等孢球虫病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无手术治疗。
等孢球虫病症状轻微,一般预后良好,不会影响寿命,建议患者定期要医院复查,避免病情加重。对于情况严重的患者若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导致其他并发症,严重者可能发生全身多器官衰竭。
等孢球虫病一般症状轻微或症状严重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均可治愈。
等孢球虫病如积极治疗,一般不会影响寿命。
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医生医嘱到医院复查,建议每周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复查血常规和便常规等项目。
等孢子虫病患者日常饮食并无特殊禁忌,合理膳食,尽量避免进食生冷食物即可。
等孢球虫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以及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同时应遵循医嘱,合理用药。
注意饮食上保证卫生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多运动,增强体质。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应遵循医嘱,合理用药。
等孢球虫病的预防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家长也要监督孩子饭前便后洗手,改掉坏习惯,同时加强水源管理,避免污染,也要多学习疾病相关知识。
对于经常食用生肉、喝冷水的患者,建议定期到医院做便常规的检查,以此来筛查是否患有等孢球虫病。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生肉、不喝冷水、不吃不干净的瓜果,水要充分煮开后饮用。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教育孩子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习惯。
防止儿童穿开档内裤睡觉,防止抓挠肛门。
定期清洗玩具,或用消毒液擦洗玩具。
加强水源管理,避免水源污染。
多对易感人群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及认识到该病的危害。
4236点赞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40.
[2]HauserSL.哈里森神经内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4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