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从皮肤、黏膜破损处或其他感染病灶入期淋巴系统,导致淋巴管和淋巴结的急性炎症,一般属于非化脓性感染。浅部的急性淋巴结炎好发在颌下淋巴结、颈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等,感染源于口咽炎症、皮损,各种皮肤、皮下化脓性感染和引流区域的淋巴管炎。淋巴管炎多见于四肢,下肢更为常见。浅部病变皮肤下可以看见红色条线,有触痛。浅部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着重治疗原发病灶的感染,一般治疗方式有局部湿敷、抗生素治疗、脓肿形成时切开引流等。经过积极正规的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够完全治愈,恢复正常生活。
是指有皮肤破损或者皮肤局部感染引起的局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通常全身症状不明显,可见局部皮肤发红、发热、疼痛,浅部病变表皮下可见红色条线,有触痛感。
是指其他感染病灶入侵淋巴系统,导致淋巴结和淋巴管的急性炎症,一般全身症状比较明显,有发热、寒战、食欲减退、局部淋巴结红肿热痛等表现,一般需要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才能治愈。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的主要病因是乙型溶血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皮肤破损区域或其他感染病灶入侵淋巴系统所导致。主要好发于免疫能力低下者、皮肤有破损者、机体由感染病灶者等,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此病的诱发因素。
当皮肤有破损或皮肤感染时,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其体内入侵淋巴系统,导致浅部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当机体其他部位有感染病灶,感染病灶中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淋巴系统,可以导致浅部急细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长期应用激素身体抵抗能力会下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率增大,容易诱发此病。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是常见的疾病,目前尚无具体的流行病学数据。
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对外界入侵的病原微生物防御能力较差,少量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入侵即可以引起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
皮肤为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当皮肤发生破损以后,防御能力大减,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破损处进入人体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导致该疾病的发生。
机体由感染病灶者说明机体有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入侵的病原微生物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淋巴系统,导致该疾病发生。
浅部急系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典型的临床症状为发热、畏寒、淋巴结肿大、表皮下可见红色条线,部分病人当脓肿形成,可有局部皮肤的波动感甚至溃破流脓。此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为脓肿形成。
当病原微生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时,机体通常有发热、畏寒、食欲减退等表现。
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可以扪及肿大且有触痛的淋巴结,浅部皮肤病变表皮下可以看见红色条线,可有触痛感。
严重的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可因为坏死形成局部脓肿,表现为局部皮肤的波动感或者溃破流脓,并且有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炎症反应。
当普通人群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此疾病需要做的检查有血常规检查、病原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等。此疾病的诊断标准为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原微生物培养出相应的致病菌。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需要与急性静脉炎进行鉴别诊断。
当普通人群出现局部淋巴结和淋巴管发炎的症状如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表皮下可以看见红色条状线,需要及时就医。
当普通人群出现全身炎症反应时如发热、畏寒、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等,需要立即就医。
当患者出现脓毒血症,全身高热寒战并发休克时,需要立即拨打120就诊。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普通外科就诊。
当患者出现全身高热、寒颤并发休克时,考虑急诊科就诊。
患者是否发现自己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触痛、发热、食欲减退?
最近皮肤是否有破损或者皮肤是否有感染?
最近机体是否有其他感染病变?
最近是否过度疲劳?
最近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身体具体哪些部位的淋巴结有肿大和压痛?
医生首先观察常见浅表部位淋巴结是否有肿大、表面皮肤是否发红、表皮下是否可见红色条状线。常见的浅表淋巴结有颌下淋巴结、颈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等。然后触摸淋巴结的质地、淋巴结是否有粘连、淋巴结是否有触痛、淋巴结是否可以移动等。
常规检查外周血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系数、C反应蛋白等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白细胞增高伴中性粒细胞增高长提示细菌感染。
医生可以抽取患者的血液或者脓液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可以诊断出为何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以及病原微生物对哪种抗生素敏感,可以指导用药。
出现典型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的症状,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表皮下有红色条状线、发热等,可以对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做出疑诊。
结合病史、体格检查扪及到肿大的淋巴结以及淋巴结有压痛、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病原微生物培养出相应的致病菌,可以对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做出诊断。
急性静脉炎也有皮肤下索条状触痛、沿静脉走形分布,常与外周血管内长期留置导管或者输注刺激性药物有关。通过体格检查、询问病史即可进行鉴别诊断,或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检查出致病菌可以进行鉴别。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一般通过短期治疗症状即可缓解。主要的治疗方式有局部湿敷、抗生素治疗、脓肿切开引流等。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甲硝唑等。
如果发现皮肤有红线条,可用50%的硫酸镁湿敷,如果红线向近侧延伸较快,可在皮肤消毒后,用较粗的针头沿红线分别选取几个点垂直刺入皮肤下,并局部再湿敷以控制感染。
选用针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比较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常见的抗生素有青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等。局部症状者一般选用口服用药,全身症状较严重者采用静脉输液治疗。
主要用于治疗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者局部的感染,如消化道、下呼吸道或者皮肤软组织厌氧菌感染。如果机体同时合并厌氧菌感染,可选用甲硝唑联合治疗。
当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形成脓肿时,需要切开引流。一般可先试行穿刺吸脓,然后在局部麻醉下切开引流,注意避免损伤邻近神经血管。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一般通过短期治疗,可以完全治愈,恢复正常生活,此疾病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也不遗留后遗症。患者通常治疗一周后,需要到医院进行复诊。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一般通过短期的治疗,可以完全治愈,恢复正常生活。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的患者需要谨遵医嘱,治疗一周后到医院复查血常规,了解机体是否还存在炎症以及药物疗效。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通过药物治疗的患者饮食调理一般无特殊注意事项,手术治疗患者建议进食优质的精蛋白,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的护理注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以及用药剂量、充分休息、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患者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病情变化以及皮肤是否出现波动感。当局部淋巴结出现肿大、触痛、表皮下可见红色条状线时,切勿挤压皮肤,避免病原微生物入血。
皮肤有破损或者感染的患者,注意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清洁,避免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掌握青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等药物正确的用药方法、用药剂量以及常见副作用。上述抗生素常见的副作用有腹痛、恶心、皮肤荨麻疹、哮喘等。
注意充分休息,避免熬夜、放松心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患者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病情变化,局部淋巴结红肿热痛是否减轻、表皮下的红色条线是否向其他方向延伸、体温是否恢复正常、局部皮肤是否出现波动感,如果原有的临床症状加重或者出现新发症状,应该立即入院治疗。
当普通人群如果发现局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浅部病变表皮下可以看见红色条状线,有触痛,切勿用手指去挤压或者用手指抠开表皮组织,避免病原微生物入血,引起全身脓毒血症。全身脓毒血症会导致机体高热寒战,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
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适当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能力。
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避免吃垃圾食品,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发现皮肤有破损或者感染应该及时就医处理,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4015点赞
[1]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11.
[2]赵玉沛,陈孝平.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57.
[3]步宏,李一雷.病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3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