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主要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低下引起。临床上表现为心率缓慢,心音低弱,心脏呈普遍性扩大,常伴有心包积液,怕冷,皮肤干燥少汗,粗厚、疲劳、嗜睡等。目前主要采取甲状腺激素剂替代治疗,改善心肌病变,未经及时治疗者,病变逐年加重。
甲减性心肌病是因各种原因所致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导致心肌中多种酶活性受抑制,引起心肌细胞儿茶酚胺受体下降,心肌中蛋白合成减少,肌浆网Ca2+储备功能降低,导致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减少。好发于中年女性,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甲状腺疾病者。诱发因素包括感染、药物及食物等。
系甲状腺自身病变引起的甲减,多见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者。机体可产生破坏甲状腺组织的抗体,导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无法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进而引起甲减。
垂体病变使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不足或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使垂体产生TSH减少,都会影响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的能力。甲状腺疾病患者需要甲状腺部分或全部切除,也会导致甲状腺激素产生减少。
周围性甲减也称甲状腺激素抗综合征,系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无反应引起的甲减。
感染:病毒和细菌感染能暂时损害甲状腺,引起短期的甲减。
药物:某些药物(胺碘酮、α-干扰素)能干扰甲状腺激素的产生。
其他:食物或药物中过量的碘能降低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是甲减性心脏病一种表现,好发于中年女性,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其发病隐袭且多变。
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时,会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腺体无法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疾病患者需要甲状腺部分或全部切除,导致甲状腺激素产生减少。
患者主要表现为心率缓慢、心音低弱、心脏呈普遍性扩大、常伴有心包积液;怕冷、皮肤干燥、少汗、粗厚、疲劳、嗜睡等。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脂代谢紊乱,黏性水肿,不同程度心悸、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导致心舒张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
心率缓慢,心音低弱,心脏呈普遍性扩大,常伴有心包积液。患者可出现明显脂代谢紊乱,呈现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高β-脂蛋白血症,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但因周围组织的低代谢率,心排血量减低,心肌氧耗减少,故很少发生心绞痛与心力衰竭。
怕冷、皮肤干燥少汗、粗厚、泛黄、发凉、毛发稀疏、干枯,指甲脆有裂纹、疲劳、嗜睡、记忆力差、智力减退、反应迟钝,轻度贫血、体重增加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患者可能会出现黏性水肿、不同程度心悸、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易出现心舒张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严重者导致心功能衰竭,主要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导致心肌中多种酶活性受抑制,导致心肌纤维化,心肌肥厚和心包积液致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继而出现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力降低,而产生心力衰竭。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多起病缓慢,临床表现多样,出现有怕冷、皮肤干燥少汗、粗厚、疲劳、嗜睡;心率缓慢、心脏呈普遍性扩大、伴有心包积液、心功能不全者需要及时就诊。特别是一部分不典型表现者易误诊,漏诊。需要与肥厚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相鉴别。
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一般表现:乏力、皮肤干燥、便秘、动作缓慢、怕冷及水肿等应及时就医。
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的表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和心包少量积液时应立即就诊,以免误诊。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内分泌科就诊。
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肌病患者出现心脏问题需至心血管内科就诊。
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家族史?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怕冷、皮肤干燥少汗、粗厚、疲劳、嗜睡;心率缓慢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胸闷、气促、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既往有无患过甲状腺疾病及其治疗经过?
有没有做过甲状腺手术?
常常可以发现甲状腺大小。
心电图显示心率缓慢,QRS波群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可有P波振幅减低,偶见P-R间期及QRS间期延长,ST段缺血性改变也可以因本病并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平片显示心影普遍性扩大,透视下可见心脏搏动迟钝、幅度小。
可检出心包积液、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
血清T3、T4降低,TSH增高,为甲状腺本身病变所致。若TSH减低或正常,进一步采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若TSH增高,为下丘脑性甲减;若TSH无反应,则为垂体性甲减。心功能检查显示臂至肺、臂至舌循环时间延长。
甲减所致心脏损害,特别是对心肌损害的临床特征,仔细询问病史,体检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结合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即可早期明确诊断,降低误漏诊率。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的诊断依据有:有甲减的临床证据;有肯定的心脏体征,如心率减慢、心音减弱、心脏扩大;影像学检查示心脏扩大;有心电图的异常;除外其他原因的心脏病;上述变化经用甲状腺激素治疗后明显好转。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尤以误诊为冠心病较多见,因甲减以50岁以上发病率最高,亦是冠心病好发年龄,且甲减患者所致脂质代谢紊乱,造成高脂血症,部分患者又合并有高血压。因此,患者常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水肿、心脏扩大,心音低钝,双肺干、湿哆音,心电图有ST-T波变化,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有室壁和室间隔肥厚,心脏扩大等,应首先考虑冠心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可出现心肌酶升高,易误诊为冠心病中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经进一步现察无AMI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演变性发展过程,亦无剧烈胸痛、心率增快等特征,其T3、T4、TSH均降低。
甲减性心肌病以高血压为首诊,常误诊为高血压心脏病,经各种降压药物治疗,其效果很差。后加用左甲状腺素治疗后,血压降至正常,扩大的心脏已缩小,心功能恢复正常。
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患者治疗中要注意个体化,一开始从小剂量,逐渐增加剂量的原则,在替代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纠正高脂血症,营养心肌,改善心功能,部分患者需要终身治疗。
为人工合成的四碘甲状腺原氨酸钠盐。主要作用为:维持正常生长发育;促进代谢和增加产热;提高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感受性。
补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不足。
替代剂量随疾病的程度和病程不同而不同,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至甲状腺激素正常水平。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伴有贫血的患者,应给予铁剂、叶酸、维生素B12或肝制剂。铁剂治疗时尚须注意胃酸水平,低者需补充。
患者经及时诊断和治疗,临床表现一般都有改善,心脏症状的改善尤为明显。治疗一个月后心脏恢复正常大小,心电图在4~6周内恢复正常。顽固性甲减需终身进行替代治疗。
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可有所改善,部分患者可以治愈。
具体生存时间视治疗情况、病情程度而定。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患者需要每年定期体检,体检内容包括体格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等。
碘缺乏地区的居民,可适度食用加碘盐,但不能过量。
碘过量所致的甲减患者,应减少含碘食物的摄入。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应每年体检一次。密切关注病情并按需调整治疗方案,并且禁止吸烟。
长期吸烟,烟草中含有的有毒物质能够破坏甲状腺组织。
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加量或减量,出现类似甲亢或甲减的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注意关注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情况,治疗开始后,需定期随访以确保按正确的剂量服药,出现心功能异常者,需及时入院治疗。
因部分药物、感染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病因去除后,甲状腺可以恢复正常,不需要继续服药治疗。
患者需要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做到早治疗。合理摄入碘盐,做到不过量。尽量避免服用破坏甲状腺组织的药物。
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有症状者以及老年人需及时行实验室、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减少损害甲状腺组织药物的服用,如胺碘酮、α-干扰素等。
若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应及时治疗,避免累及出现心肌病。
4145点赞
[1]何启胜.安徽医药杂志.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临床观察[J].2008.
[2]邢福泰,张开滋.临床心肌病学[M].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361-364.
[3]王成章,张莉,宋全.心血管科疾病诊疗手册[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367-3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