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MELAS)是一种由线粒体基因或核基因突变导致的,以卒中样发作、癫痫发作、认知和精神障碍、高乳酸血症、肌肉疲劳无力为主的多系统代谢性疾病。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系母系遗传方式,涉及线粒体基因或核基因异常改变。另外,病理、生理过程也可能与线粒体病有关。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ATP生成缺陷,尤其是能量需求旺盛的组织容易受损。
由于能量代谢异常,糖酵解增多,乳酸生成增加导致乳酸酸中毒。此外,线粒体还与钙离子的稳态、细胞的凋亡等有关。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是最常见的线粒体病类型之一,其发病年龄跨度较大,从幼年到老年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高峰年龄为10-30岁,40岁以后首次发病的晚发成年型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偶有报道。
母系遗传的家族史人群、青少年男性。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以卒中样发作、癫痫发作、认知与精神障碍、肌肉疲劳无力为主的主要临床特点,还可出现听力下降、糖尿病、心肌病变或心律失常、身材矮小、毛发增多等症状。
为该病核心症状,任何阶段均可出现。急性起病,发病越早,病情越发严重,表现为偏盲、癫痫发作、头痛、精神症状、失语和轻偏瘫等。上述症状可相继或同时发生,卒中样发作数天后症状逐渐缓解,部分患者可以完全恢复。随着发作次数增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逐次叠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
该病主要症状之一,90%患者可出现,在卒中样发作期间或发作间期均可出现。最常见单纯部分性发作伴或不伴继发全面性发作,部分患者出现多种类型的癫痫持续状态。
常见症状之一,出现在70%-90%患者中。认知障碍以记忆和理解力减退为主,记忆力以工作记忆下降更明显,伴言语通畅性以及视空间障碍。精神症状主要为幻听、幻视、偏执和狂躁等,随着卒中样发作出现阶梯型加重,在发作缓解期也缓慢进行性发展。
常见症状之一,出现在54%-91%的患者,也可是该病的首发症状,常出现在卒中样发作期,以典型偏头痛或无视觉先兆的普通型偏头痛为主。
常见症状之一,出现在73%-89%的患者。运动不耐受可以是首发症状,尤其是儿童患者,常伴有心率加快和呼吸急促。少数患者出现四肢近端无力,个别患者出现眼睑下垂、眼外肌瘫痪,偶见呼吸机受累。
常见症状之一,出现在75%患者中。常起病隐袭,多为双侧,主要影响高频听力,随着年龄增长呈进行性加重。
常见症状之一,出现在20%-50%患者中,年长及男性患者多见,表现为长度依赖性感觉或感觉运动性神经病,肢体远端的感觉异常以深感觉受累为主,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伴随腱反射消失。
出现在60%患者,主要出现为纳差、腹胀及便秘,严重者可出现假性肠梗阻,出现反复的发作性呕吐和腹痛症状。
其他症状表现为部分患者身材矮小或生长发育迟滞,部分患者伴随1型或2型糖尿病;少数患者出现甲状腺激素、甲状旁激素、生长激素等激素水平下降等;许多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出现体毛增多,偶见其他皮肤损伤;少数患者出现扩张性或肥厚性心肌病;少数患者出现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少数患者出现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视神经萎缩。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病常常累及眼外肌肉,表现为进行性麻痹,也可有不同成程度的缓解、复发。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可累及内分泌系统,常合并糖尿病,表现为糖耐受下降,血糖控制不佳。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累及的系统中,往往以能量需求高的组织及器官受累为主,如脑和骨骼肌容易同时受累,多伴有体格和生长发育迟滞。
出现卒中样发作、癫痫、头痛、眼外肌麻痹等症状时,应就诊于神经内科,做头颅影像学等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但应与其他脑血管疾病相鉴别。
对于有家族脑病史患者,特别是叠加脑外损害症状,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已经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的患者,若出现食欲减退、认知意识障碍等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神经内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生长发育迟滞、糖尿病、心肌病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内分泌科、心内科等。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头痛症状是一过性还是间歇性发作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卒中样发作、癫痫发作、肌无力等)
有无家族遗传史?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卒中样发作期头颅CT显示大脑的颞、顶、枕叶皮质和临近皮质下低密度病灶,少数患者累计双侧大脑半球,可合并双侧基底节钙化。
疑似患者可行基因检测进一步确诊,阳性率达95%以上。热点突变如mtDNA3243A>G、13513G>A、3271T>C等,或进行mtDNA全长测序和相关核基因检查。
为明确是否存在肌肉病时,骨骼肌活检冰冻活检切片典型病理改变为改良Gomori三色染色可见不整红边纤维,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可见破碎蓝染肌纤维和深染的小血管。
辅助支持诊断,血清肌酸激酶正常或增高,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比例倒置,血和脑脊液乳酸升高。
协助诊断是否存在多系统损害。
显示癫痫发作期以及发作期间背景活动减慢或癫痫样放电。
少数患者出现肌源性损害或神经源性损害。
多数患者存在听力受损,以高频损害为主。
存在心脏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左室高电压。
诊断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的金标准:
根据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变化提出拟诊,发现mtDNA或nDNA基因致病变异和肌肉活检发现线粒体肌病的典型病理改变者。此外,仅有相关基因变异而无任何临床表现者,为基因变异无症状携带者。
脑血管发炎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协调性差以及行动困难等现象。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昏迷。疾病可分为弥漫性或是局限性的,病变部位是中枢性或是周围性,可通过颅脑CT相鉴别。
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脑膜急性炎症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可通过脑脊液检查与本病鉴别。
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与本病相鉴别可通过颅脑CT及MRI,如脑梗死发病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相应部位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脑MRI检查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表现为加权图像上T1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需要多学科联合管理,原则为通过药物、饮食调节和运动管理等,改善或纠正不正常的病理及生理过程,及时治疗各个系统的损害以及预防各种并发症。
评价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增加就餐次数,避免饥饿,当患有感冒或其他影响进食的疾病时,应及时静脉营养。
耐力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建议中等程度需氧运动,如跑步、游泳、走路、骑车。3.避免精神刺激、过度疲劳、熬夜等导致能量消耗增加。
静脉注射L-精氨酸,维持滴注后改口服,同时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肝肾功。
首选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和苯二氮卓类药物,早期发作时难治可联合两种药物,需注意有明显呼吸肌受累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对部分有效,精神异常可以使用奥氮平。
艾迪苯醌有效,钙离子拮抗剂如氟桂利嗪对大多数患者有效,避免曲普坦类药物。
该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目前尚不能很好治愈,治疗均是对症治疗,患者应长期定期复查,观察颅脑改变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控,避免延误诊治。
本病目前尚不能很好的治愈,对症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根据发病年龄及伴发症状情况,预后情况不定,若出现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影响患者寿命。
定期复查,每半年复查一次颅脑CT或MRI。出现神经症状如癫痫发作及时就诊,出现难以控制的其他系统疾病,应及时到相关科室随诊。
本病临床表现症状多样,可涉及各个系统器官。患者应选择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可代偿受损的糖异生,减少内源性毒物产生。
患者日常饮食通常建议为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类,多吃这类食物可减少脂肪分解,降糖异生。
忌食辛辣刺激、油腻油炸、高脂肪、高糖、高盐类食物,不吃腌制品、霉变食物,防止刺激辛辣等食物加重身体负担。
目前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治疗尚无根治方法,日常家庭护理较为关键,除了自身心理加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还要时刻关注自身状态,进行适宜的锻炼,出现症状加重及时就诊。
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病人应正确服用。有明显呼吸肌受累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经常规律性运动,如慢跑、慢走等有氧耐力训练,可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
对于生长受限和身体康复的儿童,需要给予营养支持,如高蛋白、高钙饮食,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B12等。
避免诱发药物:丙戊酸可诱发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患者癫痫发作或加重,此外其他影响线粒体代谢的抗癫痫药物,如奥卡西平、苯巴比妥、乙琥胺、卡马西平等,二甲双胍易引起乳酸酸中毒。
避免刺激类食物,避免吸烟和饮酒。
在消化功能异常、腹泻或感冒不能进食时需要及时静脉补充能量。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可累计多个脏器和系统,特异性的基因突变是其确诊的金标准,治疗多以对症处理为主。早期应对高危即有遗传病人群定期筛查,预防疾病进展及相关并发症的发展。
对有母系遗传病史的人群,如不明原因的癫痫发作时早期就医诊疗,行相关检查治疗,如基因测定、颅脑影像学等。
日常生活保持能量代谢均衡和连续,防止能量代谢危象的发生,避免饥饿、精神刺激、感染导致的能量消耗增加。
患者多合并多个系统症状,如糖尿病、生长发育迟滞,及时治疗影响生活质量的其他系统损害。
4705点赞
[1]中国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的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0(03):171-178.
[2]孙辉,钱伟东,许力.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03):323-326.
[3]杨雪,刘露,王倩,刘姗,陈兰兰.1例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患者的护理[J].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5(05):180-182.
[4]殷小静,刘芬,朱瑞媛,王莉,宋丽芳,索军芳,陈国洪.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临床特点及脑电图分析[J].癫痫杂志,2019,5(05):409-41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