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佩吉特病是一种缓慢逐渐发展的癌,含典型的有空泡形成的Paget细胞,约有半数的患者有汗腺的累及。病灶开始于外阴生毛部、大阴唇和肛周,然后向小阴唇扩张,主要症状是顽固性的外阴瘙痒、局部疼痛和灼烧感,检查发现外阴病灶高出皮肤,局部增厚,有硬结及皮肤表面有脱屑,常有色素减退类似白斑,一些外阴Paget病的患者患有潜在腺癌。
外阴佩吉特病目前病因不明确,可能与砷剂、病毒感染、局部损伤刺激等因素有关。另外,该病好发与绝经后妇女、白种人。
目前外阴佩吉特病因尚不明确。
砷剂、病毒感染、局部损伤刺激等可能会诱发外阴佩吉特病。
国内乳腺外佩吉特病的发病率尚不明确,欧洲为7/100万,5年总生存率为75%~91%,其中以外阴佩吉特病为主,约20%呈浸润性,约5.7%可能存在外阴的腺癌;外阴佩吉特病的患者可能伴发其他的恶性肿瘤,其中3.2%存在乳腺恶性肿瘤,2.2%存在肠道恶性肿瘤,3.9%存在泌尿系恶性肿瘤,外阴佩吉特病患者中12%会发生乳腺癌。外阴佩吉特病进展为浸润癌或转移的风险低(2.8%及1.9%),非浸润性的外阴佩吉特病预后良好。
外阴佩吉特病好发于绝经后妇女、白种人。
外阴佩吉特病主要症状为顽固性的外阴瘙痒、外阴局部疼痛和灼烧感。本病常见的并发癌有乳腺癌、前庭大腺癌、外阴浸润性腺癌等。
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和灼痛,病程缓慢,可迁延多年。病灶开始于外阴生毛部、生殖皱褶和肛周,然后向小阴唇扩散,多出现于长期站立时。肉眼观察病灶为边界清楚的红色湿疹样斑块,表面有渗出结痂或角化脱屑,并常扩散至肛门区,偶可浸润至股内侧。尿道口、阴道、宫颈、肛门和肛管则极少累及。揭除痂皮后露出鲜红色细颗粒的糜烂面。皮肤病损界限清晰但边缘不规则,病灶中红色和白色分别为溃疡区和高度角化区。有些病损为柔软和均质的红斑,手术标本切缘有该病浸润者多见于前庭病变。
如出现溃疡,常为侵袭性生长的标志,罹患该病的病人中约20%伴有外阴浸润性腺癌,且临床浸润型癌多见于镜下浸润癌。外阴佩吉特病患者,当有会阴体后部浸润时,则增加其他部位罹患腺癌的高危性,特别是肛门区和乳房区。罕见有发生于复发性佩吉特病的浸润性腺癌。范围较广的病变通常隆起,常开始于外阴生毛发的部位。
皮肤表面出现扁平或增厚的红斑状或灰白色区域,常伴有表皮剥脱、结痂,边界相对清楚,少数表现类似于皮肤的炎性水肿。
本病常同时或先后并发其他癌瘤。常见的并发癌瘤有:乳腺癌、前庭大腺癌、皮肤基底细胞癌、膀胱癌、胆囊癌、外阴浸润性腺癌。当肛门黏膜受累时,则通常提示有潜在性直肠腺癌。
外阴佩吉特病如果患者出现外阴瘙痒、烧灼感建议及时就诊于妇科,并做详细的妇科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来明确诊断,并与外阴湿疹、外阴鳞状细胞癌等疾病相鉴别。
出现外阴瘙痒、烧灼感、溃疡等,外阴红斑伴有白色结垢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
外阴出现炎症或感染性皮肤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就医。
患者优先考虑至妇科就诊。
多大年龄了?
出现外阴瘙痒或者灼烧感多长时间了?
外阴斑块近年有变化吗?
既往疾病病史及其治疗经过?
还有其它不舒服的感觉吗?
观察外阴肿物的部位、大小、质地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仔细检查阴道、宫颈、子宫及双附件区,观察外阴、会阴及肛周皮肤组织情况,可疑部位多点活检送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该疾病的主要手段,病理特征为基底层内可见到大而不规则的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细胞,胞质空而透亮,核大小、形态、染色不一,表皮基底膜完整。
可以帮助判断患者病情,并且辅助判断有无其他并发肿瘤。
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烧灼感、溃疡,外阴红斑伴有白色结垢症状的患者可能为外阴佩吉特病。
病灶涂片细胞学检查可见派杰细胞,是确诊该疾病的最主要检查。
下列疾病在皮损的表现形式有时与外阴佩吉特病相似,因此需要予以鉴别,以免耽误治疗。
外阴湿疹属慢性皮炎,有淋巴细胞浸润,无癌性浸润及转移,激素治疗有效。可以根据病理组织学来鉴别。
黑色素细胞常侵入真皮PAS,及Alcianblue染色阴性,多巴染色阳性;而佩吉特细胞不侵入真皮间质,PAS及阳离子含铜染料染色阳性、多巴染色阴性。
可出现顽固性外阴瘙痒症状,外阴皮肤抓破后出现皮损,白带常为豆腐渣样,病理活检可以鉴别。
外阴鳞状细胞癌临床表现同外阴佩吉特病类似,但外阴鳞状细胞癌在显微镜下检查观察细胞,可发现有角化珠和细胞间桥。
外阴佩吉特病的治疗目前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目前采用氟尿嘧啶(5-Fu)软膏涂于病灶治疗有效。此外,也可采用放射治疗和物质治疗的方式治疗外阴佩吉特病。
采用氟尿嘧啶(5-Fu)软膏涂于病灶治疗有效,可用1%氟尿嘧啶(5-Fu)、丙二醇或0.7%斑蝥素丙酮明胶混合液封包。
外阴佩吉特病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对单发病灶,可行病灶广泛切除,对多中心的或较广泛病灶,可行单纯外阴切除术。佩吉特病病变的扩散程度常超过肉眼所见,所以切缘常呈阳性病理改变。如果手术切缘为阳性,则复发率很高,因此,在手术时对切缘应行冰冻切片检查,以保证将病灶完全切除。 不论采取何种术式,切除的正常皮肤边界应距离病灶2.5cm以上,深度以到皮肤下脂肪组织0.5~1cm为宜,病变下方的任何肿块均应被切除并送病检,以排除恶变。对于病变下方已有浸润性癌者,必要时可行外阴根治术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如切除范围较大,创面较大,则需植皮。
放射治疗主要是采取射线杀死病变细胞,适用于术后复发、无法手术的患者,或者作为手术切除后的辅助治疗。
对于外阴佩吉特伴有其他肿瘤的患者,医生会采取针对性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外阴部复发性佩吉特病例、在排除腺癌的情况下激光治疗则是安全的。由于该病具有较高的恶变率,故不宜用激光气化剥脱方法治疗,至少不用于原发病灶的治疗。若其下合并有浸润性癌,则不采用激光治疗法。
外阴佩吉特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是可以治愈的。病情严重者可以影响寿命,生存率极低。此外,该病在治疗后,患者应遵医嘱积极复查。
外阴佩吉特病患者要是早期发现,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可以治愈。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严重者会影响寿命。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为外阴腺癌,术后质量严重受影响,2年生存率为27.7%。
本病伴发或以后发生恶性肿瘤的机会较多,对病人应全身检查,并长期随访,治疗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3年后每6个月复查1次,5年后每年1次。
外阴佩吉特病患者的饮食应营养均衡,多食用富含蛋白的食物,多食用抗癌食物,如蘑菇、黑木耳、大蒜、西兰花等。忌烟、酒、海鲜及辛辣刺激食物。
宜食用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可提高机体抗癌力。
多吃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蘑菇、黑木耳、大蒜、海藻等食物。
忌发物,如烟、酒、海鲜及辛辣、刺激食物。
外阴佩吉特病患者伴发或以后发生恶性肿瘤的机会较多,患者应定期体检,并长期随访,注意有无其他肿瘤的可能,应尽量少用砷剂,避免用长波紫外线强烈照射。
术后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换药,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引流管,若出现引流管堵塞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
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未手术的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尽早下床活动。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澡,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洗手。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不必使用私处清理液。且尽量少使用卫生护垫,穿棉质或者丝质内裤,并勤换洗内裤,不与人共用毛巾、浴巾等私人用品。
本病患者一般在放疗后2~3周可能出现皮肤红肿、水疱等不良反应,如反应较严重,需及时与医生沟通。
预防外阴佩吉特病应注意外阴清洁,应尽量少用砷剂,避免用长波紫外线强烈照射,减少搔抓等机械性刺激,有症状时及时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早期筛查。
注意外阴卫生、勤洗勤换内裤。
应尽量少用砷剂,避免用长波紫外线强烈照射。
勿随意搔抓会阴处皮肤。
5019点赞
[1]谢幸,孔北华,段涛主编.妇产科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03-309.
[2]苏翠红,胡玉红,杜佳秋.外阴佩吉特病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12):120-12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