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是指有明确的急性肾炎病史、血尿和(或)蛋白尿迁延达一年以上,或没有明确急性肾炎病史、但血尿和蛋白尿超过半年,不伴高血压、肾性贫血、氮质血症。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慢性病,病因复杂,多为细菌、病毒等反复感染引起的免疫复合物肾炎。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和水肿,反复发生可以导致儿童慢性肾小球肾炎。本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多数有明确的急性肾炎病史,多为细菌、病毒等反复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史者、免疫力低下者好发该疾病。
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多数有明确的急性肾炎病史,细菌、病毒等反复感染引起免疫反应攻击肾小球,出现蛋白尿、血尿的症状。
疲劳导致免疫力下降,易合并感染,诱发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尤其是既往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史者。
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发病率约为0.005%~0.008%,发病一般无男女和地域差异。
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多数有明确的急性肾炎病史。
免疫力低下者常合并各种病原体感染,反复感染引起免疫反应,出现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
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症状有蛋白尿、血尿、水肿,有起病隐匿者无特殊临床表现,仅在体检时发现尿液异常,本病一般无并发症。
常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蛋白尿,可于劳累、感染等情况下蛋白尿加重。
常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镜下血尿,或伴有发作性肉眼血尿,可于劳累、感染等情况下血尿加重。
并不常见,偶有水肿,首先在眼睑或者颜面部、足踝部出现,早上起来的时候比较明显,水肿呈对称性、可凹陷性。
当儿童出现蛋白尿、血尿等情况时,应就诊儿科,行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明确诊断。医生会对患儿情况进行针对性询问,以便于后期制定治疗方案。
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的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蛋白尿、血尿反复发作,常合并感染,应及时就医。
确诊为儿童慢性肾小球肾炎者,突发高血压时,应立即就医。
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儿科就诊。
当出现肾功能异常症状,去肾内科就诊。
患儿是否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等情况?
这些症状出现多久了?
近期是否反复出现感染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疾病?
常见血尿、异形红细胞尿和红细胞管型。
患者肾功能一般无异常,若出现异常怀疑转变为儿童慢性肾小球肾炎。
大量血尿者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提示贫血。
可以了解肾脏体积大小和皮质厚度,有助于与慢性肾小球肾炎鉴别。
有助于明确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及病变的严重程度,对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有明确急性肾炎病史,血尿和(或)蛋白尿迁延一年以上,无肾功能不全或高血压,可确诊本病。
无明确急性肾炎病史,持续性血尿和蛋白尿半年以上,无肾功能不全或高血压,可确诊本疾病。
本病多见年长儿,该病表现多种多样,多以感染后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也可表现为浮肿及大量蛋白尿等肾病综合征症状,通过肾活检与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鉴别。
如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均可以浮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可有紫癜、蝶型红斑、口腔溃疡、全血细胞减少、关节炎症状等多脏器受累表现,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一般无多脏器受累表现。
如薄基底膜肾病、Alport综合征(遗传性肾炎)等,多表现为血尿,也可以浮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通常有家族肾病史,眼部病变及耳聋,通过肾活检与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鉴别。
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症状轻微,主要通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消除感染病灶、控制疾病症状即可,治疗周期一般为2周左右。
泼尼松口服有助于改善大量蛋白尿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是首选药物,用药期间注意内分泌紊乱、脂代谢紊乱、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常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需注意其骨髓抑制及肝脏损伤等不良反应。吗替麦考酚酯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已被广泛应用于肾病治疗,需维持0.5~1年。
针对感染病灶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尽量选肾毒性小的抗生素。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经过及时治疗一般都能治愈,预后良好,本病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且无后遗症。治愈后遵医嘱复查即可,通常需要复查尿常规和超声。
本病预后一般比较好,大多数患者能治愈。
经过积极正规治疗,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治愈后每月复查尿常规和超声,半年后若无异常,每年复查尿常规和超声即可。
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饮食以清淡营养为主,以促进症状恢复,避免出现并发症,日常注意限盐、低脂、低钾、低植物蛋白。
注意低盐饮食,水肿和血容量、钠盐的关系极大,故必须限制食盐,给予低盐饮食。每日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4g以下,以防水肿加重和血容量增加,发生意外。
限制植物蛋白质,避免摄入过多对肾脏造成负担,蛋白质摄入量应视肾功能的情况而定。
限制钾的摄入量,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在治疗期间,要避免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鲜蘑菇、香菇、红枣、贝类、豆类及水果等。
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以避免感染、适度运动、按时服药为主,平时观察患者尿液颜色、尿量变化,水肿消长变化。此外,患儿的心理护理也十分重要。
患者抵抗力低易出现感染,平时注意室内消毒通风,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日常注意增减衣物、防寒保暖,避免着凉感冒加重病情。
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缓解期状态好的患者可以下地适度活动。
家属需叮嘱患儿按时按量服药,切不可随意加减药量或突然停药,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监测患者血压、血糖、尿酸等水平,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家属要向患者讲明病情,告知目前身体状态及治疗过程,取得患者配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尽量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因儿童患者不能完全生活自理,家属一定做好平时吃药的监督工作。
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预防是避免感染,平时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注意清洁卫生,减少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每年定期行早期筛查。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每年定期行尿常规、超声早期筛查。
平日应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感染。
注意清洁卫生,减少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出现感染及时彻底治疗,避免发展成儿童迁延性肾小球肾炎。
日常注意防护,去人群密集的地区注意戴口罩。
4245点赞
[1]崔焱,仰曙芬.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63.
[2]桂永浩,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6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