铍中毒较为罕见,铍中毒是由于铍及其化合物侵袭肺并可累及其他器官的全身性疾病。铍化合物有较大的毒性,毒性强弱与铍化合物的种类、理化性质、剂量、接触时间、侵入途径以及个体敏感性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分为急性铍中毒和慢性铍中毒。患者多会出现呼吸道、皮肤方面症状。
急性铍中毒为短时间吸入高浓度可溶性铍盐所致,一般经数小时或数天后出现呼吸道和皮肤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胸钝痛等,严重者可有阵发性剧咳、血痰、心率和呼吸增快。X线检查有肺门阴影。
慢性铍中毒为长期吸入低浓度难溶性铍化合物所致,以呼吸困难、咳痰、胸痛、杵状指和肺心病为主要表现。胸部X线检查可表现为肉芽肿型、网状型及结节型。
铍及其化合物均有较大毒性,频繁接触会引起中毒。毒性强弱与铍化合物的种类、理化性质、剂量、接触时间、侵入途径以及个体敏感性等因素有密切关系。铍较稳定,铍矿冶炼制造铍合金时可产生铍及其化合物粉尘,有氧化铍、氧化铍氢、氟化铍等。主要以烟雾或粉尘的形式,由呼吸道吸入中毒,也不能经完整皮肤进入体内。
常见铍化合物主要以蒸气、烟尘、粉尘形态经呼吸道侵人人体。消化道吸收甚微,完整的皮肤不吸收,但可经受损的皮肤侵人,引起局部病变。可溶性铍化合物(如硫酸铍、氟化铍)吸收后主要蓄积在骨骼,其次是肝脏。吸入的不溶性铍化合物(如氧化铍)主要滞留在上呼吸道和肺脏。进人体内的铍主要经肾脏由尿排出,少量经肠道排出。铍的排泄速度缓慢,可长达数年或更长。铍能抑制体内许多代谢酶的活性,如碱性磷酸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透明质酸酶以及三羧酸循环中的脱氢酶等重要酶系统。铍的毒性与其溶解度有关,难溶性铍化合物的毒性小于可溶性铍化合物,以氟化铍和氧化铍的毒性最大。
铍中毒见于吸入铍粉尘的患者,是吸入铍粉尘所导致的少见疾病,急性铍中毒几乎仅见于职业接触人群,本病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
如从事铍的提炼过程、制造合金、核和航天工业、电子、航天、军事工作,这些过程中有较多机会接触铍或其化合物粉尘。
既往患有肺部疾病若没有控制好,接触铍之后极易出现中毒情况。
急性铍中毒常常表现为头痛、乏力、低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钝痛等,中毒的症状根据病情状况不同,表现不同,慢性铍中毒患者可在长达数月到数年内无典型症状。常见并发症有肺水肿、肺纤维化、肉芽肿性炎。
大量吸入铍及其化合物的蒸气、烟尘和粉尘后经3~6小时的潜伏期出现乏力、畏寒、发热、头昏、头痛、全身酸痛、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听诊肺部可闻及干啰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强。重症病人全身症状及呼吸道症状明显加重,呼吸困难,甚至发绀,咳血性痰,体温升高,脉率增快。肺部可闻及湿啰音。
可有肝肿大、压痛、肝功异常,部分病人可出现黄疸症状。
皮肤接触金属铍或可溶性铍盐的蒸气或粉尘,常在接触后1~2周发生接触性皮炎,出现红班、丘疹或疱疹。
接触性皮炎、全身乏力、体弱消瘦等。
由于铍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引起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使大量组织液在很短时间内不能被肺淋巴和肺静脉系统吸收,从肺毛细血管内外渗,积聚在肺泡、肺间质和细小支气管内,从而造成肺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
正常的肺泡组织被损坏后经过异常修复导致结构异常(疤痕形成),以至于气体交换功能减弱,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
肉芽肿性炎是由于巨噬细胞增生和浸润导致的边界清楚的结节,异物刺激皮肤或身体组织,并被包裹后出现炎性病变。
当患者出现铍中毒的症状时,应前往急诊科就诊,需要做的检查有尿铍检查、皮肤斑贴试验、胸部X线检查等,若患者近期有铍接触史且尿铍增高、皮肤斑贴试验呈阳性,即可确诊,铍中毒需要与其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中毒进行鉴别。
头痛、乏力、低热、咳嗽、胸闷气短等,应及时就医。
出现呼吸困难、胸钝痛、意识不清、昏迷,应立即就医或拨打120。
观察病情是否紧急,紧急则送入急诊科。
若出现慢性症状,呼吸困难,则送入呼吸内科。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头痛、乏力、低热、咳嗽等)
是否有职业接触?工作中是否发生过事故?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您家人是否出现类似的情况?
有没有接受过什么治疗?
通过尿常规检测尿液中铍的含量是否升高。
因背部、上臂和前臂屈侧皮肤有较多树突状细胞,常作为斑贴试验的部位,其中以上背部为最佳部位。铍斑贴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致敏原,找出致敏原因,从而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及预防。指导患者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避免接触有相同或相似分子结构及功能基团的物质,避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发生和恶化。
主要的检查内容包括肺纹理、肺的大小、形态,以及支气管的位置、形态;有无肺气肿、胸腔积液,以及肋膈角是否圆润;可以看心脏的大小形态、有无肺部感染、肺部结节;还可以通过测量心脏和肺部的大小来观察有无明确器质性病变。
可明确患者缺氧的具体程度,评估有无呼吸功能受损的情况。
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铍中毒的情况。
通过对患者肺部组织的检查,明确患者有无出现铍中毒。
尿铍测定,尿液中铍的含量,慢性中毒患者为0~5μg/L,若尿液中铍的含量升高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之一。
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门阴影扩大,双肺散在多发性斑片状阴影或弥漫性云絮状阴影等急性肺炎的改变。
慢性铍病患者阳性率可在99%以上,铍病观察对象阳性率约22%,铍接触者为4.3%,非接铍者及矽肺病人阳性率仅为2.2%,若皮肤斑贴试验呈阳性,结合上述检查及询问铍接触史即可确诊。
本病应和其他金属及其化合物中毒进行区分,如钒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中毒。钒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黏膜的直接损伤,以及过敏性损伤为主要表现。可出现皮肤的荨麻疹样改变,伴有皮肤的瘙痒,肺部可见网状纹理样阴影。根据毒物接触史以及毒物筛查结果可鉴别。
急性铍中毒速需要离开现场、吸氧、保持呼吸通畅等,对症治疗。目前慢性铍中毒尚无可靠的特殊疗法,主要为根据不同病情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
立即脱离接触环境,清洗体表上的污染物,卧床休息,给予解热镇痛药及止咳、祛痰、解痉药物。有呼吸困难者给氧。
目的为防治继发感染,常用药物如头孢曲松、头孢西丁等。
主要是为了稳定气道的黏膜,以缓解通气障碍,如维生素C。
可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减轻肺和气管内的水肿渗出,延缓病情的进展、促进病灶的吸收等,常用药物有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等。
可治疗铍中毒导致的皮肤溃烂、接触性皮炎等。
急性中毒导致的皮肤的慢性肉芽肿应考虑手术切除,以助早期愈合。切除效果越好,术后越不容易复发,且皮肤外观恢复越佳。
吸氧治疗,提高患者的氧饱和度。
及时发现,积极治疗则可以治愈。
轻症患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肺部发生不可恢复性受损,呼吸不畅,氧饱和度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铍中毒患者饮食调理得当有助于营养治疗,加快痊愈进程。多食用高蛋白、易消化食物,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少食或不食刺激、油炸食物。
多食用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牛奶,同时还可以保护胃黏膜。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
忌吃辛辣刺激、富含油脂的食物。
铍中毒患者需要立即脱离铍作业,多卧床休息,不宜过早下床。铍及其化合物同时存在有致癌性,需要引起重视。
发病期间以卧床休息为主。
在缓解期可适当下地活动,但应避免感冒受凉等容易诱发病情加重因素。
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不可擅自停药,在病情缓解后,医生指导与帮助下进行减量或停药。
铍以及期化合物具有致癌性,所以发生过铍中毒的患者应注意定期体检。
对于引起铍中毒可改变的因素,应该给予有效的预防。从事生产加工铍及其化合物的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并且对于铍工厂作业时通风、防护服穿戴等情况应多加监管。
从事生产加工铍及其化合物的工人进行定期体检。
尽量避免从事与铍相关的职业,若为从事铍相关职业者在作业时做好防护措施,如穿戴防尘面具、衣服等,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铍为剧毒轻金属,在冶炼、加工或使用技及其化合物的生产过程必须搞好密闭化、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通风,使生产场所空气中铍的浓度在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0.001毫克/立方米)以下。
加强密闭和消烟除尘措施,应在作业车间加强密闭和消烟除尘措施,工人定期进行检查。
炎热天气下的从事铍相关操作的工人应注意避免赤膊,下班后应严格处理好被污染的工作服,不可将工作服穿出厂外。
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格检查。慢性呼吸系统疾患、慢性肝脏疾患、慢性肾 脏 疾患、心脏病为敏及其化合物作业的禁忌症。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适当锻炼身体,增加营养,提高自身体质。
4448点赞
[1]陈红红,罗梅初.新螯合剂对铍中毒的解毒和促排效果[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2(4期):207-209.
[2]王保卫.浅谈铍中毒的预防[J].上海劳动保护技术,1999,000(003):17.
[3]王小红.急性氧化铍吸入患者的救治及护理.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8,31(01):80
[4]黄晓元,马恩庆,龚连生,刘发祝.治愈一例大面积铍铜合金溶液烧伤合并急性铍中毒[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3期):229-23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