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核是肾结核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当膀胱结核进展至膀胱容量<小于50ml时,临床上称为结核性膀胱挛缩,临床上较为罕见,好发于既往结核感染病人,平均年龄35岁左右,男性稍多于女性。临床上针对该疾病主要利用抗结核病药物进行治疗,后可依据病情发展情况进行手术治疗,结核性膀胱挛缩一般可以治愈,患者需要遵医嘱进行复诊。
结核性膀胱挛缩通常继发于肾结核,患者可因肾脏结核感染侵犯膀胱及相应部位,由于不断刺激与病情发展,最终引起该疾病的发生。
患者由于肾结核沿尿路下行,逐渐引起膀胱感染,结核结节在输尿管膀胱交界处生长,逐渐侵犯周围组织,导致溃疡、瘢痕的形成。逐步发展引起膀胱容量减少,发生结核性膀胱挛缩。
流行病学统计,结核性膀胱挛缩为罕见性疾病,在我国结核性膀胱挛缩在泌尿系结核中所占比例约为12.5%。因膀胱结核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常出现延误诊断,最终导致结核性膀胱挛缩的发生。男性稍多于女性。
结核性膀胱挛缩好发于既往结核感染病人、活动期的结核病人,平均年龄35岁左右。
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下尿路症状,也可表现为膀胱刺激症,可并发输尿管扩张反流、肾积水、膀胱憩室、膀胱阴道瘘等疾病。
反复尿意强烈,可能排尿时还会有会阴部、耻骨上区或尿道内疼痛灼烧感。
排尿不受控制,非主观意愿进行排尿反射。
尿频、尿急、尿痛,反复想排尿,可无尿或少尿。
部分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
结核性膀胱挛缩可出现输尿管反流、膀胱憩室、膀胱阴道瘘等并发症。
患者可由于排尿时尿液从膀胱反流至输尿管和肾盂,表现出尿频、尿急、尿痛和发热等情况,严重时表现为典型的急性肾盂肾炎。
如有梗阻、感染,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路感染等症状。有的憩室可压迫膀胱颈及尿道,导致下尿路梗阻。憩室无肌缩力可导致尿液引流不畅,易伴有输尿管膀胱反流,可出现一侧或双侧肾积水,最终导致肾衰竭。也有先天性巨大憩室不并发尿路梗阻者。由于膀胱憩室壁肌纤维很少,在排尿时巨大憩室内尿液不能排出。
膀胱和阴道之间存在异常瘘道,称为膀胱阴道瘘。膀胱阴道瘘的临床表现为尿液的持续逸出。尿瘘的发生可出现在损伤时,或损伤后数天和数周内。尿瘘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瘘道的大小和位置。瘘道小者,逸尿症状较轻。
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如发现尿痛、尿急、尿频甚至出现盗汗等症状时,应前往医院泌尿外科或传染科进行就诊,进行膀胱镜抗酸染色等检查,应与急性膀胱炎和炎症性膀胱挛缩进行鉴别。
一旦发现膀胱刺激症,短时间内该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如出现全身浮肿、消化道功能紊乱、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等氮质血症征兆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泌尿外科就诊。
如结核病症较严重应前往传染科就诊。
目前泌尿系统有何不适?
是否出现发热、盗汗、消瘦等症状?
是否有既往病史,接触过结核病人吗?
有无药物过敏史?
每天排尿量如何?
化验尿液成分,了解患者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等情况。
通过尿培养,主要了解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通过静脉肾盂造影,了解患者是否有肾脏损害。
膀胱造影主要用来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膀胱区病变,以及目前病变程度。
观察尿道是否通畅,是否有狭窄。
这两项检查主要用于判断结核是否累及其他器官。
膀胱镜检查是一种较为直观的检查手段,可以直接观察病变部位的病理性改变,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目前病情严重程度。
此项手段为诊断金标准,通过病理活检,了解是否存在结核杆菌。
患者有肾结核病史,经过治疗之后仍出现严重尿频、尿急、尿痛等现象,并且尿量减少,伴有血尿。通过检查发现患者膀胱容量<小于50ml。
通过膀胱造影检查发现患者膀胱容量明显缩小,<50ml,可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甚至肾积水。
通过病理活检,检测出结合杆菌。
结核性膀胱挛缩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尿化验、及膀胱造影等,并应与膀胱结核引起的炎症性痉挛相鉴别。
在临床症状方面,膀胱结核引起的炎症性痉挛除尿频外,多伴有尿痛、脓尿、血尿等,经抗结核治疗后可以好转,而膀胱挛缩的症状除尿频及尿失禁外,常无尿痛、脓尿、血尿等,经抗结核治疗后症状不能好转,同时由于膀胱病变的进一步纤维化,症状反而加重。
在尿常规化验方面,膀胱结核的炎症性痉挛寸,脓尿及血尿的程度与尿频基本一致,而膀胱挛缩时尿频虽显着,但尿内炎性细胞并不增多。
必要时寸用鞍麻作鉴别,膀胱结核所致的炎症性痉挛在鞍麻后膀胱容量扩大,而膀胱挛缩则不能扩大。
结核性膀胱挛缩主要以消除病灶抗感染,扩大膀胱容积,抗结核治疗,积极治疗并发症为主,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扩大膀胱容积,患者一般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
结核性膀胱挛缩治疗以抗结核病治疗为主。
临床上可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等药物。应注意抗结核病药物肝肾毒性较强,肝肾功能异常病人应慎用。
手术应在患肾已切除、抗结核药物治疗半年以上、膀胱结核病灶基本愈合的情况下进行;对于肾积水致肾功能严重受损者,应先行肾造瘘术,待肾功能恢复后可施行手术。
存在输尿管反流或狭窄的患者。
于输尿管多次狭窄而无法行狭窄切除术者。
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相对复杂,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早期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肠梗阻、吻合口瘘、出血需再次手术等,晚期并发症包括手术失败、代谢紊乱、膀胱穿孔、膀胱憩室、膀胱输尿管反流、尿失禁、黏液形成、感染、结石、肿瘤等,因而术后必须定期复查。
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可治愈,不影响寿命,建议患者出院后一个月左右应复查膀胱镜等检查,检查膀胱容量变化。
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能治愈。
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出院后1月复诊一次,不适随诊,复诊时应检查膀胱镜,观察是否膀胱容量扩大或缩小。
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饮食无特殊注意事项,正常饮食即可。
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日常要形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多注意患者饮水量情况变化,如发生排尿不通畅应及时就诊。
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日常要形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多注意患者饮水量情况变化,如发生排尿不通畅应及时就诊。
结核性膀胱挛缩主要病因为结核病感染,因此控制结核病为预防的重中之重,对结核病的防护措施需做好,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要尽早治疗,避免发生结核性膀胱挛缩。
改善生活习惯,避免生活压力过大,避免精神紧张。
加强个人卫生护理。
合理饮食,控制糖类摄入,控制血糖。
与结核病人接触前做好防护措施,如有暴露风险的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新生儿及婴幼儿应按时接种卡介苗。
4236点赞
[1]况夏雨,陈昌庆袁清等.32例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6,37(9):944-946.
[2]黄海超,李昕,金杰.239例肾结核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4):600-604.
[3]梁国标,陈安健,庄永祥等.晚期泌尿系结核并发前尿道狭窄和膀胱挛缩一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4,35(001):7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