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神经元炎又叫前庭神经炎,由于位于内耳的前庭神经受累所致,是末梢神经炎的一种。病因可为病毒或细菌感染、前庭神经受刺激、糖尿病、自身免疫反应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一般发病前两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继而前庭神经受累,引起炎症反应。症状多表现为平衡障碍及不稳感,突发性眩晕。在大多数情况下,前庭神经炎的症状会在几周后消失。最初的治疗通常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头、颈部活动和声光刺激,同时服用药物,之后可以逐渐恢复日常活动。
前庭神经元炎目前病因未明,可能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由于20%~80%的患者在发病前几天或几周有过上呼吸道感染,本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前庭神经所致。
如麻疹病毒、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及水痘病毒等,可均导致该病。
前庭神经和迷路应某些因素发生水肿等改变是,可导致此部位供血发生障碍,进而引起该病。
内耳或头部受到损伤时,细菌可能趁机进入体内,引发细菌感染,导致该病。
因为前庭微循环障碍,可能会导致前庭神经元炎的发生。
免疫力低下,隐藏在前庭神经节内的单纯疱疹病毒被激活,导致病人一侧前庭不完全受损。
前庭神经元炎的年发病率为(11.7~15.5)/100000。发病年龄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无明显的男女差异,大部分前庭神经元炎患者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
糖尿病可引起前庭神经元变性萎缩导致反复眩晕发作。后经病理检查可发现前庭神经有弧立或散在的退行性变和再生现象,神经纤维减少,节细胞空泡形成,神经内胶原沉积物增加。
由于中老年人多有一些基础病,尤其是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可能引起前庭的神经元变性萎缩。
前庭神经元炎的典型症状是头晕、恶心。患者在发病前两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眩晕症状可能会突然出现,持续几天或几个月。
眩晕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多为快相向健侧的自发性眼震。
为自主神经症状。
部分急性且严重的患者,可能由于起病急,导致向一侧跌倒。
大多数前庭神经炎不会产生并发症,只有部分患者会继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主要表现为当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如躺下、坐起或翻身时发生短暂的眩晕,并伴有眼震症状。
前庭神经元炎多是由于病毒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若患者突然出现眩晕、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具体状况,积极配合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
若出现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一旦发现伴有前庭神经元炎的相关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突然发生头晕、呕吐,向一侧跌倒,眼球震颤,高度怀疑前庭神经元炎时,应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耳鼻喉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时,也可到神经内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头晕、呕吐等)
头晕持续多久了?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耳聋、耳鸣、听力下降、偏瘫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检查脑部有无颅脑损伤或者脑血管出血等。
冷热实验能正确判断病变的侧别和前庭功能障碍的程度,对前庭神经元炎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意义。
头脉冲实验可以评价每个半规管功能,该实验简便,敏感度较高。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是由声音、振动或电刺激引起的来自前庭迷路的肌电反应。
前庭自旋转实验是一种18秒内通过患者的小幅度点头与摇头的动作,并有视觉和小脑参与的测试前庭眼动反射的一种前庭功能检查方法。
如检查血常规等,可监测患者是否有血糖异常、贫血等表现,以帮助诊断。
检查耳部、眼部等,可判断引发症状原因,例如是存在感染,还是前庭系统存在问题等。
患者出现以下表现和检查结果时,可诊断为该病:
突发的旋转性眩晕,持续数小时及以上;
无耳蜗病变;
自发性眼震;
明显平衡障碍。
冷热实验患者前庭功能减退或丧失;
头脉冲实验呈阳性;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异常;
前庭自旋转实验参数显示非对称性异常。
前庭神经元炎是一种可自愈的疾病,大多数患者症状减轻快、病程短。临床多给予抗眩晕药物及前庭康复等对症治疗,还有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当患者出现严重眩晕,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时,给予抗眩晕药物及前庭康复等对症治疗。抗眩晕药物用于前庭神经元炎急性期患者出现的眩晕伴恶心、呕吐,但不可长期使用。因为此类药物延迟中枢代偿的建立,不利于前庭神经元炎的预后。
前庭神经元炎多继发于感染,针对相应的感染疾病予以抗病毒或抗菌治疗。
氢化可的松是糖皮质激素,有抗炎作用,可减轻前庭器官及神经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前庭神经元炎的外周前庭功能,但不可长期大量使用。
甲泼尼龙为中效合成品,具有抗炎作用,可以促进前庭神经元炎患者外周前庭功能的恢复。亦可促进前庭神经元炎患者的中枢系统的代偿功能,但不可长期大量使用。
抗组胺药,具有抗组织胺H1受体的作用,对中枢神经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抗眩晕、止吐的功效。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慎用,妊娠期妇女、有过敏反应的患者及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
东莨菪碱为颠茄中药理作用最强的一种生物碱,用于阻断副交感神经,也可用作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抑制前庭系统活动,减轻眩晕症状,但患者也会出现心动过速、口干、便秘,引起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老年人慎用。
头孢菌素类药物可抑制病原菌,达到抗感染的目的,服药期间严禁喝酒。
前庭神经元炎属于中医耳眩晕之范畴,特点与耳眩晕中风邪外袭证相近,故选用桑菊饮以疏风散邪,清利头目。也可针刺百会、风府、风池、膻中、人迎、脐肝及晕听区的穴位,提升阳气,使清阳会聚头部,以通窍止晕。
前庭康复治疗包括前庭适应、前庭习服、前庭代偿及替代等方法,通过提高患者的前庭位觉、视觉和本体感觉对平衡的协调控制能力,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功能,进而达到治疗前庭性眩晕的目的。
前庭神经元炎预后良好,有自愈倾向,病人多在几天之内逐渐缓解,两周之内可以完全恢复。少数病人可以在短期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头晕等感觉,一般没有后遗症。
前庭神经元炎能治愈,多数患者两周之内可完全恢复。
前庭神经元炎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少数病人可以在短期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昏和不稳感,一般不会遗留下后遗症。
前庭神经元炎治疗结束后,患者无需复诊。
前庭神经元炎患者因早起出现眩晕、呕吐等症状,胃肠道较虚弱。饮食以减少对胃肠道刺激,促进前庭功能的恢复为主。
患者忌食辛辣、过于油腻的食品,患者呕吐后胃肠道虚弱,辛辣食品多对胃肠道有较强的刺激。可食用生姜、冬瓜等,减轻恶心、呕吐的症状。
患者适宜多食用含蛋白质、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类、西兰花、牛肉等,促进患者前庭功能的恢复。
前庭神经元炎患者的护理应在眩晕期间及时卧床休息,避免工作劳累,尤其是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危险工作,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患者眩晕期间需卧床,应及时帮助患者清洁卫生,保持环境的整洁干净,勤换衣物,被褥等用品。
患者若头晕好转,应适当增加活动量,可以外出散步,做一些抻拉运动,尽早开始康复训练。
患者个人注意头晕、呕吐等症状减轻的趋势,若眩晕无法持续减轻,且出现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家属应帮助患者放松心情,疏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前庭神经炎患者早期的焦虑状态能够导致后期的眩晕程度更高、持续时间更长。
患者如果有明显的眩晕和头晕,应尽量卧床休息,避免跌倒和受伤。
前庭神经元炎目前无有效的防御措施,因其多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所以应加强锻炼、健康饮食,减少呼吸道感染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及时进行户外锻炼,根据自身状况适度适量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在流感季节,外出注意佩戴口罩,预防病毒性感染。
4211点赞
[1]杨江东.前庭神经炎的诊治研究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18.
[2]陈庆雨,何利勇.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加灸法等中西治疗前庭神经炎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8,37(31):157-159.
[3]钟雅琴.前庭神经炎患者的前庭功能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9.
[4]王凤笑,王文秀,周悦,齐鑫,张潇斌,尹广惠,马玉侠.前庭神经炎案[J].中国针灸,2019,39(05):514.
[5]王义涵,冷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前庭神经炎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9,34(06):395-397.
[6]洪晓军.神经内科学高级医师进阶[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416-41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