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皲裂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是指婴儿错误的吸吮导致乳头发生大小不等的皮肤裂口,损伤的皮肤容易进入细菌,发生感染,常在哺乳的第一周发生,初产妇多于经产妇。轻症患者表现为乳头表面出现裂口,重症患者乳头出现渗液、渗血,反复发作形成小溃疡,婴儿吮吸时疼痛难忍,部分母亲因此拒绝哺乳。
因乳头皮肤较薄,富有韧性,造成乳头皲裂的病因有很多,包括哺乳因素、乳头因素、婴儿因素、过度清洗等。本病好发于初产产妇,与哺乳姿势不正确、哺乳时间过长有关。
哺乳姿势不正确,喂奶时过度牵拉乳头。
哺乳结束后,强行从婴儿口中拔出乳头。
哺乳后护理乳头方法不正确,或是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混合使用,奶瓶喂养时婴儿会用舌头来调节液体的流动,在母乳喂养时则可能会引起乳头摩擦,容易引起乳头皲裂。
乳房肿胀,乳头过小、平坦、内陷,婴儿吸吮时会特别用力,可损伤乳头表皮,从而出现皲裂。
婴儿口腔运动功能失调或口腔有炎症,在哺乳过程中将乳头咬破也可造成乳头皲裂。
乳汁分泌过多,乳头及周围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引起湿疹或糜烂。过度在乳头上使用肥皂或乙醇干燥剂之类刺激物,会引起乳头及周围皮肤炎症、破损。
哺乳姿势不正确,造成乳头过度牵拉,诱发乳头皲裂。
婴儿口腔运动功能失调或口腔有炎症,哺乳过程中咬破乳头,诱发乳头皲裂。
哺乳时间过长,致使乳头一直在浸润状态。
乳头皲裂是一种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生于哺乳的第一周,尤其是婴儿出生后的3~7天,初产妇多于经产妇。
乳头皲裂好发于哺乳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哺乳时婴儿舌头、嘴唇、牙床、牙齿与乳头的摩擦,容易造成乳头皲裂,初产妇由于没有哺乳经验,患乳头皲裂多于经产妇。
乳头皲裂早期表现为乳头皮肤干燥粗糙,顺着生理纹路出现皲裂,皲裂较深时哺乳时剧烈疼痛、乳头破损,随后出现渗血、渗液、红肿,严重时引起结痂等症状,乳头皲裂呈环行或垂直出现,环行皲裂常常发生在乳头的基底和乳晕连接之处。裂伤深时,乳头可部分断裂,垂直的皲裂严重时,乳头可似被分割。
乳头皮肤干燥粗糙,角化肥厚,出现深浅不一的皲裂。
哺乳时乳头剧痛难忍。
乳头皲裂处可以渗血、渗液,是皮肤屏障被破坏的表现。
乳头受损伤后可以继发炎症反应,导致红肿。
乳头皲裂部位渗液干燥后破损部位结痂。
本病部分患者出现感染、乳房胀痛等症状。
哺乳时疼痛难忍,部分母亲中止哺乳,导致乳汁不能排出,乳汁淤积在乳房内。
细菌通过乳头皲裂处侵入,导致乳腺出现红、肿、热、痛,并伴有全身发热的情况。
乳头破损处出现红肿和疼痛,伴有一些白色分泌物。
乳头皲裂是一种哺乳期的常见病,如果在哺乳期乳头表面出现小裂口、疼痛和出血等,需要尽早到医院的乳腺外科就诊,以免引发感染,加重病情。
如果乳头出现小裂口、渗血、渗液,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如果出现哺乳时疼痛难忍,乳头红肿或是有小溃疡,请立即去医院就诊。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乳腺外科就诊。
有什么症状?
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有无渗血、渗液?
喂奶姿势是什么样的?
每次哺乳多长时间?
每天哺乳多少次?
哺乳后是否护理乳头,是如何护理的?
医生会观察产妇乳头是否有裂口、肿胀、渗液、渗血、化脓、溃疡等,乳头是否存在过小、内陷等情况,通过触诊,检查产妇乳房是否有肿块、肿块的大小、压痛,以排除乳腺炎的存在。
评估白细胞是否增加,炎症指标是否存在改变,以排除全身感染的情况。
利用影像学方法排除乳腺炎症、乳腺包块的情况,可辅助诊断。
根据主要症状:乳头皮肤角化粗糙,出现裂口、渗出哺乳时剧烈疼痛诊断。
血常规正常排除全身感染的情况。
乳腺超声检查结果正常,排除乳腺脓肿、乳腺包块的情况。
医生结合以上诊断标准对疾病进行诊断。
好发于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境界清楚,皮损呈棕红色,糜烂明显间覆以鳞屑或薄痂,有浸润时可发生皲裂,患者日觉瘙痒兼有疼痛,根据典型症状可鉴别。
一般是在乳头、乳晕的部位,可以表现为乳头、乳晕部位的反复湿疹、渗出、瘙痒、渗液、结痂、反复不愈,病理组织活检发现Paget细胞即可确诊。
乳头皲裂的治疗主要是去除病因,纠正哺乳姿势,及时进行药物治疗,避免细菌感染,做好乳头和乳房的护理。药物选择以安抚、滋润、修复、减轻痛苦为原则。
纠正哺乳方式,哺乳前,先湿敷乳房和乳头3~5分钟,若乳房胀痛,可先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纠正哺乳姿势,把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
穿着纯棉宽松的内衣,促进裂口的愈合。
乳汁具有抑菌作用,把乳汁抹在乳头及其周围,短时间暴露于空气中,使其干燥,促进乳头破损的愈合。
热敷可缓解疼痛,将毛巾浸入温水中,挤干水分,敷于乳头及乳房上几分钟。
推荐使用100%羊毛脂,因其具有亲油亲水的特性,可使水分可以保留在皮肤内,同时会对外界的刺激起到定的抵御作用。也可用维生素E乳膏。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在患处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油膏。
皮肤干燥粗糙、发生轻微皲裂时外用,可以起到保护滋润减少角化作用,从而预防皲裂进一步加重。
涂抹于乳头及周边破损部位,使皲裂处软化,易于愈合。
本病无需手术治疗。
乳头皲裂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会导致乳头部分断裂,严重影响产妇心情,对婴儿的母乳喂养也可能无法进行,及时就医乳头皲裂可治愈。
及时治疗本病能治愈。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本病暂无明确的后遗症。
患者要定期复查,出现疼痛、乳头裂口情况及时去医院复诊。
乳头皲裂的患者应注意营养饮食,禁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使乳房胀大,加重乳头皲裂的情况。
患者宜饮食应清淡而富于营养,如西红柿、青菜、丝瓜、黄瓜、茼蒿、鲜藕、橘子等。
患者宜吃高蛋白饮食,如蛋、鱼、肉、奶制品、花生。
患者要增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如核桃、豆类、蔬菜、水果等。
患者忌食辛辣刺激、荤腥油腻的食物。
孕期即开始对乳头的清洁护理,对平坦、过小的乳头可在妊娠8个月后指导孕妇纠正,分娩后尽早让婴儿吸吮。如果吸吮位置正确,大多数乳头在婴儿吸吮后其伸展性会有改善。患者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果乳头情况反复发作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诊治。
穿纯棉、宽松的衣物,以防擦伤乳头。
衣物勤洗勤换,避免产生感染。
及时挤出或用吸乳器吸出多余的乳汁,以免发生肿胀。
可以适当使用非抗菌性、无香味的肥皂轻轻清洁。
避免乳头过度清洗或干燥。
局部应经常使用有滋润、保湿、修复作用的护肤乳。
患者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果乳头情况反复发作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诊治。
家属应开导患者放松心情,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
乳头破裂可能使婴儿接触到母亲的血液,如果母亲患有可以经过血液传播的疾病,需及时停止母乳喂养。若乳头部位存在念珠菌感染,哺乳后需及时清洁且避免涂抹新鲜的母乳。
预防乳头破裂的主要措施在于孕期即开始纠正异常的乳头、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并进行正确的乳头护理。对于乳头过小、内陷的孕妇,应及早进行产前乳头检查。
对于乳头过小、内陷的孕妇,应及早进行产前乳头检查。
乳头内陷者可用两手拇指从不同的角度按压乳头两侧并向周围牵拉,每日1次至数次。乳头平坦、过小者,在妊娠8个月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纠正。
产后4~6小时对乳房按摩护理,有利于乳汁的排出。哺乳前湿敷3-5分钟,使乳晕变软,利于新生儿含吸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并采用恰当的哺乳姿势,产妇可用手臂托住婴儿,让他(她)的脖子靠在肘弯处,前臂托住婴儿的背部,手掌托牢屁股,让婴儿的头、脖子和身体成一条直线。
哺乳结束后,用手指轻点婴儿下巴,终止哺乳。
每天清洗乳头,禁止用酒精擦拭乳头。定期更换胸罩,保持乳头干燥。
4424点赞
[1]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18.
[2]沈铿,马丁.妇产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12.
[3]邓惠玲,邓惠转,黄彩花,张玉婷.乳头保护罩用于解决产妇乳头皲裂母乳喂养的方法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5,3(12):2052-2053.
[4]张会文,卢艳丽,产后乳头皲裂的预防措施和护理现状的综述[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04(20):195-19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