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外阴表皮的慢性损伤,以外阴瘙痒和色素减退为主要特征,晚期常伴有外阴萎缩、阴道狭窄和性交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主要有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和硬化性苔藓,该病病因至今不明,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复发率高。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但病因不明的外阴疾病,该病主要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层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棘细胞层不规则增厚,上皮脚向下延伸,末端钝圆或较尖,上皮脚越长则尖端越细。上皮脚之间的真皮层乳头明显,并有轻度水肿以及淋巴细胞和少量浆细胞浸润。但上皮层细胞层次排列整齐,极性保持,细胞的大小和核形态、染色均正常。
外阴硬化性苔藓是一种主要影响外阴皮肤和黏膜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以皮肤萎缩变薄为特征,是最常见的外阴白色病变。该病病变早期真皮乳头层水肿,血管扩大充血。进一步发展的典型病理特征为表皮层角化和毛囊角质栓塞,表皮棘层变薄伴基底细胞液化变性,黑色素细胞减少,上皮脚变钝或消失,在真皮浅层出现均质化,真皮中层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带。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病因可能与外阴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者自身长期的分泌物刺激有关,中年妇女或绝经后的老年妇女是本病好发人群。
病因不明,迄今尚无确切证据表明慢性损伤、过敏、局部营养失调或代谢紊乱是导致此病的直接原因。其发生可能与外阴局部潮湿、阴道排出物刺激及对外来刺激反应过度有关。
病因不清,本病患者常合并斑秃、白癜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患者的多种性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血清二氢睾酮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妇女,提示睾酮不足可能为发病原因之一,为丙酸睾酮治疗本病的依据。有母女、姐妹等直系亲属家族性发病,可能是与基因遗传有关。近年认为此病与自由基作用密切相关,当局部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全血谷胱甘肽含量明显下降时,自由基不断产生和积聚,对皮肤组织进行强氧化性损伤,新陈代谢发生障碍,导致局部病变。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暂无相关流行病学资料。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好发于中年妇女以及绝经后的老年妇女。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皮肤增厚、色素减退,严重时出现苔藓样变。病变可累及大阴唇,阴蒂及阴唇后联合。病损可孤立、局灶或多发、融合。
瘙痒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搔抓局部时刺激较大的神经纤维,可抑制瘙痒神经纤维反射,患者瘙痒可暂时得到缓解。但搔抓导致皮肤进一步损伤,从而触发新的反应以致瘙痒更剧,形成恶性循环。病损范围不一,主要累及大阴唇、阴唇间沟、阴蒂包皮、阴唇后联合等处。病变部位有增厚和过度角化,有较粗糙皱驶,有鳞屑,也可能有皮肤抓痕。增生多倾向于散在分布,但也可能呈对称性分布或多发分布。
外阴硬化性苔藓的症状有外阴瘙痒、性交痛和烧灼感。幼女患者瘙痒症状多不明显,可能仅在小便或大便后感肛门及肛周不适。外阴硬化性苔藓与皮下脂肪减少有关,如外阴萎缩、小阴唇变小或消失、大阴唇薄,有时也有包皮闭锁。病变多呈对称发生,常延伸至会阴和肛周。早期皮肤发红肿胀,出现粉红、象牙白色或有光泽的多角形平顶小丘疹,中心有角质栓,丘疹融合成片后呈紫癜状,但在其边缘仍可见散在丘疹。进一步发展时皮肤和黏膜变白、变薄,失去弹性,干燥易驶裂,晚期皮肤萎缩似卷烟纸,阴道口挛缩狭窄,仅能容指尖,以致性交困难,但患者仍有受孕可能。幼女检查时在外阴及肛周区可见锁孔状黄色花斑样或白色病损环,但至青春期时多数患者的病变可能自行消失。
外阴假上皮瘤样增生长期分泌物刺激可能并发外阴浸润癌,局部常有溃疡伴外阴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恶变率约为2%。
女性出现不明原因的外阴瘙痒、局部皮肤增厚、性交痛等症状是应及时就医,并配合相关检查,如组织病理检查等明确具体病情。
出现外阴瘙痒、性交痛、烧灼感、局部皮肤增厚或过度角化等症状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优先考虑至妇科就诊。
年龄多大?绝经了吗?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外阴瘙痒、皮肤溃烂等)
是否存在排尿异常、白带异常等问题?
既往就诊及其治疗经过是怎样的?
观察外阴形状、有无色素减退及溃疡,仔细检查阴道、宫颈、子宫及双附件区。
一般在外阴病损处先涂抹1%甲苯胺蓝,干燥后涂抹1%的醋酸对皮肤进行脱色,对不脱色的区域取活检送病理检查。活检组织要有足够大小,一般要求直径5mm以上。
患者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外阴瘙痒、性交痛、烧灼感、局部皮肤增厚或过度角化等。
病理结果证实属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不是外阴浸润癌等恶性病变即可确诊。
多发生于45岁左右妇女,外阴瘙痒、皮肤破损、烧灼感、溃疡等。病灶可发生在外阴任何部位,病变区域取组织行病理检查可鉴别。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病灶,缓解症状和预防恶变。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病变大小及分类,恶变风险、对外阴形态及功能影响等选择个体化方案。治疗前应做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排除早期浸润癌。目前治疗分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软膏,如果有新病变复发,应再做一次活检,并且再次局部应用类固醇治疗。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倍他米松霜、氢化可的松软膏、曲安奈德软膏、氟轻松软膏、醋酸地塞米松软膏等。
目前认为局部涂擦丙酸睾酮是治疗硬化性苔藓的标准方法,但其疗效常因人而异。
有研究表明0.05%丙酸氯倍他索油膏局部用药治疗硬化性苔藓的疗效优于丙酸睾酮,特别是远期疗效。
13-顺式维A酸油膏局部用药对外阴切除后复发和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局部应用他克莫司可有效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他克莫司是一种局部免疫调节剂,对T细胞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它通过刺激皮肤局部的免疫因子而产生治疗作用。
为一种类似维A酸的芳香族合成物质,有维持上皮和黏膜正常功能和结构的作用,且与皮质激素的合成有关,可以缓解皮肤瘙痒症状,已被有效应用于严重外阴苔藓样变。
手术治疗包括外阴根治术、外阴广泛切除和外阴单纯切除术,手术治疗适用于已有恶变或恶变可能者或反复药物治疗无效者。
CO2和He-Ne激光治疗仪发射的激光对活组织产生热效应、光压强效应、电磁场效应及其他生物学效应,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及血液循环系统。使病变较深的组织血管扩张,加速血液流动,增强细胞活性,改善了局部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止痒、止痛、消肿、消炎及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伤口及溃疡面愈合。小剂量激光能刺激各种酶的活性,增加血液中吞噬细胞含量,加速血管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可破坏深达2mm的皮肤层即可消灭异常上皮组织和破坏真皮层内神经末梢,从而阻断瘙痒和搔抓所引起的恶性循环。
聚焦超声治疗是微创外科治疗技术,超声波是机械波,无放射性,在组织内有良好的能量穿透性和沉积性。当超声能量沉积到病变组织处时,产生物理、化学、生化效应,可改变局部组织生长的微环境,使病变组织得以康复。超声治疗后局部皮肤可保持完好,改变了局部组织的营养状况,总有效率达95%左右。
症状严重、失眠者可加用镇静剂。
发现疾病时应及时消除病灶,缓解临床症状,预防向恶性转变,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较好。
本病一般无法根治,但是经过积极治疗可改善症状。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一般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各查一次,此后每年检查一次。
无特殊饮食指导,营养均衡,饮食清淡即可,多吃高蛋白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注意外阴部清洁卫生,遵医嘱按时用药,定期检查身体。
注意外阴的卫生,勤洗勤换内裤,避免生殖道感染。
合理安排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需要坚持长期用药,不可自行停药。
患者应避免穿不透气的化纤内裤,禁用刺激性大的碱性肥皂、洗护用品清洗外阴。
患者预防本病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清洗外阴。避免外阴部长期、持续处于封闭潮湿的环境,减少搔抓等机械性刺激,及时治疗外阴炎症。
注意外阴卫生、勤洗勤换内裤,保持外阴的清洁和干燥。
尽量穿纯棉透气的内裤,忌穿不透气的化纤内裤。
禁用刺激性大的碱性肥皂或洗剂清洗外阴。
4737点赞
[1]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00-2305.
[2]谢幸,孔北华,段涛主编.妇产科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72-274.
[3]姜永华著.妇科常见疾病临床护理[M].2019:124-127.
[4]刘玉姣编著.临床常见妇科病诊疗[M].2019:60-6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