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空回肠溃疡是一种病因未明、主要累及末端回肠、邻近结肠的慢性炎症性肉芽肿疾病,常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消瘦乏力等症状,临床上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多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好发。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的病因尚不明确,常见于乳糜泻的患者,也有些患者同时患有淋巴瘤和肠道腺瘤,可能都和弥漫性空回肠溃疡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目前病因不明,常见于乳糜泻的患者,可能与麦胶或者其它某些抗原物质刺激机体T淋巴细胞而导致的免疫有关。部分患者同时存在淋巴瘤或者肠道腺瘤,是否和本疾病有一定的关系,目前还不明确。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病程可达数年,不属于临床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的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男性多发于女性,约为3∶1。
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
患有乳糜泻、淋巴瘤、肠道腺瘤的患者。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的起病隐匿,多表现为慢性症状,患者常表现为明显的腹痛、腹泻、消瘦、乏力、厌食、发热等症状。当疾病较为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肠梗阻、肠出血、溃疡穿孔等并发症。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早期发病较为隐匿,表现为慢性起病,病程长,可为数月或长达数年。表现多样,与病变部位、范围、程度、病程及有无并发症有关。
最常见的症状,临床表现为疼痛部位不明确的间歇性腹痛。
大便稀薄,多数患者每日大便2~6次。
有恶心、呕吐、食欲缺乏、乏力、消瘦、贫血、电解质失调、发热等。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的并发症以肠梗阻最为常见,此外,还可以有肠出血、溃疡穿孔等并发症。
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胀,吐出内容物,肛门停止排气等。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大便颜色为黑便或鲜红色便,大便的多少是衡量病情轻重的指标。
大多发生于左半结肠,患者发生肠穿孔后,常表现为腹部绞痛,严重时出现剧烈腹痛。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是一种慢性消化道炎症性疾病,若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便血、腹痛、发热、厌食等症状,需及时前往消化内科进行就医,通过内镜检查、X线等检查明确本病。注意与肠阿米巴病、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相鉴别,使患者尽快得到有效治疗。
当患者出现腹痛、腹泻、便血、发热、厌食、消瘦、乏力、水肿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患者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或肛肠外科就诊。
当出现突发性的腹剧痛、便血症状时,需要及时前往急诊科就治。
出现什么症状了?(如腹痛、腹泻、便血、乏力、厌食、发热等)
症状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是在饭前还是在饭后?
做过什么检查?
服用过什么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有没有药物过敏?
可以用于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贫血及感染,对医生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有辅助作用。
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可以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作用。
进行X线检查,可明确本病的病变部位。
用于明确患者的溃疡的具体部位,辅助于疾病诊断。
常规检查外还可进行黏膜活检,为本病诊断提供病理依据。胶囊内镜由于无痛苦,一般可作为初步筛查。X线小肠钡剂造影检查发现小肠多发溃疡也有助于诊断。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的诊断较为困难,当医生排除了其他部位的溃疡等消化道常见病后,怀疑是弥漫性空回肠溃疡时,将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诊疾病。
通过血常规、粪常规,发现患者是否有消化道出血、感染等症状,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通过内镜和小肠镜检查,发现空回肠部位的溃疡,即可进行确诊。
肠阿米巴病可引起梗阻和炎性包块,其在很多细节类似弥漫性空回肠溃疡,如果空回肠溃疡并发有回盲部阿米巴病,就更易与肠阿米巴病混淆,因此对新发的患者,通过大便、黏膜渗出物和活检组织中检出滋养体以及溶组织阿米巴血清滴度升高,可作出阿米巴病的诊断。
细菌性痢疾腹痛、腹泻症状与弥漫性空回肠溃疡的症状较为相似,易混淆。但细菌性痢疾的患者腹泻常以脓血、黏液便为常见,常伴有里急后重,粪便镜检可发现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目前无明确的治疗方案,对于轻症患者主要是进行对症治疗,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对于重症,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及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需要进行有效的外科手术治疗。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病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当诊断为该疾病后,医生一般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方式。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于腹泻、呕吐等轻度脱水的患者,进行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较为严重患者,需要静脉配比输入氯化钾、葡萄糖、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溶液。
纠正贫血,对于出血患者,需要服用叶酸、硫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药物。但是在服药期间,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需要患者和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虽然目前无明确的治疗方案,但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对该病有一定的疗效。还有部分学者建议无麦胶饮食,对该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对于出现肠穿孔的严重并发症患者,需要进行肠道修补术,避免出现肠内容物渗出,造成腹膜炎,危及生命。
对于引起严重溃疡出血的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要进行局部病灶切除,防止继续出血。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患者经过及时、正规有效的治疗后,一般都能得到治愈,不会影响正常的生理生活。但是该病治愈后易复发,患者出院后,应遵循医嘱,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异常。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经过有效及时的对症治疗,一般能够治愈。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患者如果护理得当,对症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但是当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生活。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治愈后,容易复发,患者出院后,需要遵循医嘱,按时到医院复诊,进行血常规、胃肠镜检查等。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的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禁止纤维素较多、油腻的食物,应给予患者合理营养的饮食,进行无麦胶饮食,同时要注意术后饮食护理。
术后患者需禁食5~7天,禁食结束后先进行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2个月后恢复到正常饮食。
患者最好进行无麦胶饮食,少吃小麦、大麦等食物,可吃米类或豆制品。
花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氨基酸,可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减少肠道内蓄积物对肠黏膜的刺激。折耳根具有一定抗病毒的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能够增加胃肠道的抵抗力,对溃疡病具有明显的抑制性作用。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患者的护理主要是对术后护理、用药护理及住院患者的大便管理上进行护理,当患者发现自身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及时发现并处理。
生理活动上,术后患者需要注意自身情况,当出现腹痛、心率加快、头晕、不排气排便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和医生咨询沟通,及时进行治疗。同时需注意术后引流液的性质及颜色。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来排便当患者出现大便发黑、有鲜红血液时,需要及时咨询、告知医生。
患者在服药期间,不要随意停药,当出现不适症状时,如反胃、严重便秘等症状,需要及时和医生咨询,并根据具体情况改变治疗方案。
遵医嘱早期活动,有利于术后恢复。
弥漫性空回肠患者的预防主要是对大众人群的生活起居、精神状态、体质方面进行预防,对于高发的易感人群,需要定期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当出现异常时,及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的预防,对普通人群主要从生活起居、饮食、精神调养、增强体质等几个方面进行预防。对于易感人群,需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进行预防。
生活起居要规律,禁食生冷不洁食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平时饮食应以柔软、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少食多餐,补充维生素,不要食用生冷、烟酒、辛辣食品,生活工作中做到劳逸结合,一旦患有肠道感染,及早治疗。
对于好发人群,如50岁以上的男性人群、患有肠道腺瘤、淋巴瘤、乳糜泻等人群,需要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提早治疗。
4371点赞
[1]任成山,王甲汉,牛广政,雷晋等.现代临床疾病防治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129-138.
[2]段志军.消化内科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272-28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