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性食管穿孔是由于食管异物造成的食管穿孔,并发症可因异物性质、体积、尖锐程度以及处于食管内的时长而异,也可在异物取出时发生。好发生在异物容易停留的部位,如颈部环咽肌下方、主动脉弓水平及贲门上方的食管处。治疗需根据穿孔的部位、穿孔的大小及穿孔的时间,一般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
异物性食管穿孔与异物的性质、体积、尖锐程度、是否强力吞咽、异物存留时间、取异物时损伤等原因密切相关。异物性食管穿孔常发生于幼童及老人缺牙者,常因口中含物玩耍、饮食过快、囫囵吞咽、老人假牙咀嚼时感觉不灵敏,或睡熟时松动的假牙脱落而误咽形成食管异物并导致食管穿孔。
尖锐性食管异物容易刺破或撕裂食管黏膜,甚至食管全层造成食管穿孔,仅刺破黏膜也可由于感染形成壁内脓肿而致继发性穿孔;巨型异物也可致食管撕裂;光滑异物长期腐蚀可造成继发性穿孔。
咽入异物后,病人有用力吞咽食物试图迫使异物入胃的病史,如果异物未能进入胃内,很有可能造成食管穿孔或其他并发症。
异物嵌入或嵌顿于食管,长期存留,食管壁可由于异物腐蚀、继发感染而致食管穿孔。
经食管镜或其他途径取异物时,也可加重或造成食管壁损伤导致穿孔。
食管异物为该疾病的诱发因素。
异物性食管穿孔较为常见,是食管异物的严重并发症,文献报道食管异物发生食管穿孔的比率在1.6%~12.8%不等。
常因口中含物玩耍、饮食过快、囫囵吞咽、老人假牙咀嚼时感觉不灵敏,或睡熟时松动的假牙脱落而误咽形成食管异物并导致食管穿孔。
大量醉酒导致意识不清,容易吞食异物。
此类人群食管狭窄,容易发生异物损伤。
容易吞食尖锐异物造成穿孔发生。
异物性食管穿孔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局部疼痛、吞咽困难,颈部皮下气肿及纵隔气肿,继发感染者可有全身发热。严重患者可能出现气管支气管瘘、食管动脉瘘等并发症。
食管穿孔后可引起颈部、胸部及腹部剧烈的疼痛,可呈强迫体位,痛苦面容,并伴吞咽困难。疼痛的部位与穿孔的部位有明显的关系。
颈部皮下气肿的发生率为43%。不仅颈段食管和胸段食管穿孔时,可出现颈部皮下气肿,有报告腹部段食管穿孔时,亦可引起。
穿孔后88%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发热。热型有一定的特点,表现为穿孔后12小时体温上升1℃以内,24~48小时达到高峰(39℃以上),表明穿孔局部感染扩散或脓肿形成。
儿童出现食管穿孔时,可能因食管不适感出现此症状。
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四肢发冷、乏力、多汗、皮肤口唇青紫、昏迷。
可出现肺部及胸腔感染,临床表现以持续性咳嗽、全身发热为主。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呕血,一般开始呕血较少,称为信号性呕血,由于主动脉壁口收缩,出血后血压下降,血凝块堵塞瘘口等原因,出血可暂时停止。然后可因感染或血凝块移动,再次发生致命性大出血。从信号性呕血到致命性大出血的时间2小时到3天不等,平均为1天左右。
依据有进食时吞咽困难、吞咽疼痛,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就医,及时到医院普外科、急诊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对症及手术治疗。需与咽食管憩室、高位食管癌相鉴别。
患者具有进食时局部疼痛、吞咽困难、发热、颈部皮下气肿及纵隔气肿等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普外科、急诊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不适反应或全身并发症,可到相应科室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患有症状的时间?是否有异物吞咽史?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发热、吞咽疼痛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食管穿孔患者均有吞咽食管异物史,成人及多数儿童的家长可以记起吞咽异物的时间,指出异物嵌顿的部位,还可描述异物的形状及大小。
X线检查是诊断食管异物的主要方法,也是诊断食管穿孔的重要手段。摄颈胸部正侧位片应作为常规检查。摄片或透视可发现异物,但常为阴性,因为异物大多为低密度,干板照像可能有帮助诊断。
经摄片及造影检查仍未确诊,临床高度怀疑食管穿孔者,可行食管镜或电子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内镜检査还可用于治疗目的。
包括血常规、胸液酸碱度检查等,目的是判断食管穿孔的位置和是否发生感染。
有异物吞咽史。
X线摄片或透视可发现异物,但常为阴性,因为异物大多为低密度,干板照像可能有帮助。颈段食管穿孔在侧位片上可见游离气体。
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但造影阴性不能完全除外穿孔。
食管镜检查明确异物,但可能加重损伤。
咽食管憩室,为环咽部后壁膨出形成的憩室,常见于中年后期及老年人。在吞咽过程中,当咽肌收缩向下推进食物时,环咽肌的提前收缩导致提前回到静息时的收缩状态,以致将环咽肌横行纤维上方的咽后壁强行推出,形成疝囊。疝囊可逐渐扩大向下延伸,食物积存其内且不断增多,从而压迫食管。患者常吐出数小时前吞人的食物,但不带酸味(这与反胃吐出物不同),却带有腐烂臭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障碍、流涎和误吸现象。咽食管憩室无异物吞咽病史,以此可以和异物性食管穿孔鉴别。
治疗周期为4~6周左右。异物性食管穿孔的治疗措施取决于穿孔的部位,穿孔的大小及穿孔的时间。治疗分为一般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颈部小的穿孔,如穿孔后食管瘘引起的症状轻,或穿孔已局限的病例,可采用停止吞咽,吸引咽分泌物,应用抗生素并静脉补液等治疗。穿孔较大或已形成食管周围脓肿者,可经左侧颈部入路性行手术治疗,引流脓液并修补裂口。
胸部食管穿孔的治疗原则为消除异物等污染源、有效引流、应用抗生素、营养支持。若发现及时,在插胃管持续吸引口咽分泌物,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同时,积极开胸行穿孔修补手术。术后继续持续吸引口咽分泌物,应用抗生素与支持治疗。
发生食管穿孔,有气肿或食管周围尚无脓肿形成时,先采用广谱抗生素及支持疗法。使用青霉素或头孢哌酮等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临床上对于食管上段穿孔,特别是继发上纵隔感染或脓肿者采用颈侧切开径路,术中脓腔冲洗,术后导管持续负压引流,定时脓腔冲洗,效果甚佳。对于体质较弱、营养较差的患者必要时采取胃、空肠造瘘术,以补充足够的营养。
胸段食管穿孔,如纵隔胸膜已破,只要患者情况允许,应首选食管修补术。一般主张对发病24小时以内者作修补术。修补手术包括一期穿孔修补术、开胸引流术和胃、空肠造瘘术。胃、空肠造瘘术实为营养补给的手段。
食管外置或旷置的手术近年来已很少使用,对胸腔感染严重,全身情况差,无修补条件者,可行颈部食管外置、胸腔闭式引流加空肠造痿术,待病情好转后再行食管重建术。
异物性食管穿孔经过正规的治疗一般能治愈。治愈后不影响患者寿命,无后遗症,预后较好。一般3个月复诊。预后视病情程度和是否得到及时治疗而定。经过正规治疗后,患者可恢复日常生活及进食能力。
异物性食管穿孔积极治疗可治愈,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异物性食管穿孔经过积极治疗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患者治愈后1个月复诊。复诊时需注意患者进食时吞咽困难、吞咽疼痛症状是否改善,检查食管黏膜恢复情况,是否已经去除致病因素,以便于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
异物性食管穿孔患者应注意不可进食过硬、过烫的食物,以免造成二次受伤,同时应尽量选择流质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异物性食管穿孔患者应注意术后伤口的护理,避免发生感染延误康复进程。家属应给予患者支持与理解,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食管壁损伤出血患者,应禁止饮食和饮水,补充营养液,避免脱水。
清醒且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有利于引流和炎症吸收。
对患者应进行胃肠减压,胃管应适当固定。
术后积极抗炎,避免感染。
鼓励病人床上活动,防止发生静脉血栓。
异物性食管穿孔一般病程较长,治疗过程较缓慢,病人对治疗信心不大,从而担心预后,容易出现焦虑、暴躁等心理。因此,应家属应配合医生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使病人认识到心理情绪波动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帮助病人保持愉快稳定的心理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异物性食管穿孔,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要警惕该病的发生,要做好预防工作,从日常生活中进行该病的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不宜过于匆忙,以防误咽。
带有活动义齿或牙齿松动的老人或儿童不要进食黏性强的食物,义齿有损坏时及时修整。睡前、全麻或昏迷的病人,应及时取下活动的义齿。纠正儿童将硬币及玩具等放入口内玩耍的不良习惯。
误咽异物后应立即就医,切忌自行吞咽饭团、馒头、韭菜等食物,以免加重损伤,增加手术难度,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
酗酒者建议进行戒酒。
在押人员应珍惜生命,勿吞食异物。
对于食管狭窄、食管癌患者,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容易发生嵌顿的食物,如鸡骨、鱼类。
4553点赞
[1]孔维佳.周梁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06-209.
[2]黄兆选著.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4-405.
[3]席淑新.陶磊著.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89-291.
[4]黄选兆.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85-58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