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尿布疹一般是由于腹泻或尿布更换不及时,细菌将大便、尿液中的尿素分解成氨类刺激皮肤所致。臀部皮肤充血发红,轻度的尿布疹也叫臀红。一般表现为臀部与尿布接触区域的皮肤发红、发肿,出现红斑、小丘疹皮损,甚至出现溃烂、溃疡及感染,稍有轻微的外力或摩擦便会引起损伤。保持婴儿皮肤干爽是治疗和预防本病的关键。
轻度仅表现为臀部皮肤潮红。
重度根据红臀程度分为三度:Ⅰ度患儿臀部潮红明显,带有皮疹症状;Ⅱ度皮疹加重并破皮,有溃疡表现;Ⅲ度臀部皮肤溃烂,表皮严重脱落,继发感染。
婴儿的大小便中含有阿摩尼亚,但这种正常的排泄物,长期与臀部及皮肤接触,特别是尿湿后经常都未能及时更换尿布,阿摩尼亚会刺激幼嫩的皮肤,形成小红点或红色一片,甚至渗着血清、脱皮。
婴儿经母亲阴道生出,假如母亲阴道本身有念珠菌,细菌很易感染婴儿,出现红疹。此外,念珠菌也可感染婴儿口部。
由于婴儿皮肤薄嫩,抵抗力又弱,容易受损,伤口易感染葡萄球菌,从而引起婴儿皮肤发炎。
由于某些婴儿皮下油脂分泌多,导致出现油脂性红疹。
婴儿尿布疹可能由于未能及时更换尿布,大小便刺激或过敏反应、摩擦、念珠菌感染等因素引起,腹泻也会促使婴儿尿布疹的发生,好发于早产儿、低体重儿、配方粉喂养儿、腹泻婴儿和服用抗生素或哺乳期妈妈服用抗生素的婴儿。
未能及时更换尿布以致小便和大便长时间接触婴儿皮肤,如一次性尿布含有的吸附作用的化学物质,使一些尿液留在宝宝娇嫩的皮肤上。当尿液和粪便中的细菌结合在一起,会刺激皮肤引发炎症。
带有刺激性的物质接触皮肤,婴儿稚嫩的皮肤可能对尿不湿巾、尿布、洗涤剂、肥皂、护肤液等出现过敏反应。给宝宝用的护肤乳液或爽身粉不适合宝宝娇嫩的皮肤也可导致尿布疹。
腹股沟处皮肤皱褶处的皮肤相互摩擦,或者在换尿布时过分摩擦皮肤所致真菌或者细菌感染。
也称为真菌或酵母感染,引起的皮疹通常明亮、呈现牛肉般红色,在使用抗生素后或母亲阴道本身有念珠菌时,婴儿容易感染,出现红疹。
尿布外包塑料布或买含塑料布的纸尿布,塑料布透气性极差,包裹过久易引起局部炎症。一些特定的食品更容易诱发尿布感染。如过多食用水果,大小便呈酸性,会刺激宝宝的皮肤。腹泻也会促使尿布疹的发生。
由于腹泻时,大便易附着于臀部皮肤上,增加了婴儿尿布疹的发生率。
奶粉喂养的婴儿患婴儿尿布疹发病率高于母乳喂养,可能是因为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pH值相对较低,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
婴儿尿布疹的临床发病率高达16%~35%,也有研究提示大约20%的2岁以内婴幼儿可能在某个阶段患过婴儿尿布疹。男性新生儿出现尿布疹或阴囊表皮破损发病率高于女性。
皮肤角质层较薄,通透性高,对外部刺激物的抵抗力弱。
配方粉喂养的患儿粪便中消化酶含量较高,对肛周皮肤的刺激性也较大。
由于腹泻时,大便易附着于臀部皮肤上,刺激出现皮疹,甚至破溃,增加了尿布皮炎的发生率。
在服用抗生素后,婴儿容易感染念珠菌,出现红疹。
婴儿尿布疹的患儿主要表现为尿布接触区皮肤出现皮肤发红、肿胀、红斑、丘疹等皮损,皮损严重时可出现褥疮、败血症、继发念珠菌感染等并发症。
表现为尿布常接触区域的皮肤,如肛周、臀部、会阴部、大腿外侧等,使皮肤的血管充血、发红,出现掉皮、烫伤样或烧伤样改变。
部分患儿臀部会出现针尖大小的脓点和红疹,表面有分泌物,或出现的红色的小点,摸起来像"小红疙瘩",随后可出现一块块的红色斑点,严重者甚至波及患儿的整个外生殖器官,并带有疼痛感。
婴儿的肛周、臀部、会阴部等部位皮肤,出现单个或多个红色的斑块,摸上去感觉粗糙。
患儿表现为爱哭闹、不安、烦躁、睡觉不踏实、体温无明显波动;若患儿有原发疾病,常合并有口腔、颈部、腋下皮肤感染等症状。
患儿的表面溃疡的形成后,不及时治疗则发展为较深的溃疡,甚至褥疮。
严重者皮肤溃烂部位出现细菌感染,出现菌血症、败血症,可能会危及患儿生命,造成严重后果。
患儿如果出现臀部、大腿、生殖器区域的皮肤发红、肿胀、水疱、脓疱等症状,要及时到皮肤科或儿科就诊,主要通过视诊和触诊、血常规检查、微生物培养等进行确诊,婴儿尿布疹要注意和湿疹相鉴别。
发现婴儿臀部、大腿、生殖器区域的皮肤发红、肿胀,皮肤异常处有液体流出,皮肤表面出现溃疡,还有红色点状现象,皮肤异常处摸起来感觉粗糙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发现婴儿因皮疹变得烦躁不安,或皮疹处有疼痛感,皮肤异常处有水疱、脓疱,有黄色液体渗出或溃烂或红疹扩散等表现时,应立即就医。
婴儿臀部、大腿、生殖器区域出现皮肤发红、肿胀等皮损症状,可以考虑到儿科或皮肤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肛周、臀部、会阴部、大腿外侧皮肤发红、肿胀、红斑、丘疹等)
是否有腹泻?
近期是否使用过抗生素?
婴儿是否接触过带有刺激性的物质?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医生通过查看和触摸与尿布常接触区域的皮肤,如肛周、臀部、会阴部等,确定皮疹范围、大小和厚度,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通过抽血,查看患者血中白细胞数量和形态是否出现异常。
对患者的血液或者皮疹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检查,以确定是否有细菌或真菌感染。
婴儿尿布疹可通过医生查体发现尿布常接触区域的皮肤,如肛周、臀部、会阴部、大腿外侧等,出现皮肤发红、肿胀或有丘疹样变化可明确诊断。
湿疹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不一定是尿布部位,病因目前还不清楚,可能是各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湿疹要综合治疗,根据不同病期,选择不同的外用药或者口服药,而婴儿尿布疹主要发生在接触尿布的皮肤部位,治疗和预防更重要的是保持婴儿皮肤干爽。
间擦疹是由于皮肤褶皱处积汗、摩擦、充血而发生的急性皮肤炎症反应,多见于新生儿及肥胖的婴儿。皮肤损害常见于皮肤褶皱处,如脖子、耳后、腋窝、大腿根、臀缝、肛门附近等处。而婴儿尿布疹的皮损主要发生在接触尿布的皮肤部位,如肛周、臀部、会阴部、大腿外侧等区域。
婴幼儿及儿童常见,多发生在春秋季节,以额面部急性红斑、丘疹性皮损为主,呈现慢性反复发作的病程,伴有剧烈瘙痒,不仅仅局限于尿布接触区。而婴儿尿布疹的皮损主要发生在接触尿布的皮肤部位,如肛周、臀部、会阴部、大腿外侧等区域,可出现皮肤发红、肿胀或有丘疹样变化。
婴儿尿布疹的治疗可通过保护臀部皮肤,勤换尿布,帮助患儿缓解症状,此外可使用药物治疗,如涂抹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氧化锌软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药物控制症状,也可通过灯光照射法、暴露疗法来治疗。
只要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并用柔软的小毛巾吸干,然后涂上薄薄一层植物油或清鱼肝油则很快痊愈,阻止尿液与皮肤直接接触,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保持清洁的方法之一,就是勤换尿布,患儿有腹泻时更须注意这个问题。由于婴儿肌肤很敏感,即使选用较柔软的纸尿片,也需经常更换。
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防止皮损进一步加重,具体使用方法需要遵医嘱。
如皮肤已溃破,可涂氧化锌软膏,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有滋润皮肤、保护创面、促进创面皮肤干燥的作用。
作用是抑制或杀灭真菌,适用于合并念珠菌感染的患者。
局部有大片烂或表皮剥落,可涂氧化锌糊剂。
有继发感染,可用1:4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吸干后,涂以1%~2%龙胆紫溶液。
本病暂无针对性手术方法进行本病治疗。
先温水洗净小儿臀部,侧卧,注意遮挡隐私,用60~150瓦的白炽灯直接照射,距离保持30cm左右,每日2~3次。光照时必须有成人看护,注意光源与皮肤的距离,以免引起烫伤。
温度允许时,使皮疹处暴露于空气或阳光下,一日2~3次。
婴儿尿布疹患儿经正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得当,一般2~3天可好转,一般不影响患者寿命。但是如果继发细菌感染,可能会危及患儿生命,容易复发,要按医嘱按时复诊。
婴儿尿布疹患儿一般能够治愈。
婴儿尿布疹患儿经过正规治疗后,一般不影响患者寿命。
严重者皮肤溃烂部位出现细菌感染,出现菌血症、败血症,可能会危及要患儿生命,造成严重后果。
婴儿尿布疹的患儿应每周复诊至皮肤发红减轻后,不适随诊,检查皮肤状况。
婴儿尿布疹的患儿宜进行母乳喂养,如果是选择配方奶粉的患儿,奶粉宜现配现用,以保证营养。
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食物品,不仅能为婴儿提供首次被动免疫,还能直接提升身体免疫力。而且母乳吸收好,产生的排泄物对臀部刺激小,能有效降低婴儿尿布疹的发病风险。
婴儿尿布疹的患儿应注意护理,包括皮肤护理、用药护理以及日常护理,家属应有安全护理的意识,帮助患儿,促进疾病的康复。
强化家属预防婴儿尿布疹的意识,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增强其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消除紧张情绪,叮嘱家长随时注意患儿臀部皮肤的变化,若有异常尽早处理。
勤换尿布,腹泻时更须注意。即使选用较柔软的纸尿片,由于患儿肌肤很敏感,也需常换。
家属应及时对患儿皮肤进行清洗,避免大力的揉搓,以防进一步的皮肤刺激。
不要在尿布下加用橡胶布、油布或塑料布,以免使臀部长期处于湿热状态。
避免长时间用尿布,在较温暖的室内,可让患儿躺在折叠好的尿布上,尿布变脏后马上可以换掉。
家属可帮助患儿做赤身的日光浴,让臀部的皮肤直接接触空气,使之干爽舒适。
洗干净的尿布一定要晒干,在阳光下暴晒消毒。尽量不要用一次性纸尿布,如果一定要用,尿湿后要及时更换。
家属平时应注意患儿病情恶化相关症状,如大片红斑、表面溃疡的形成,甚至发展为较深的溃疡,皮肤溃烂部位出现细菌感染,出现菌血症、败血症、继发念珠菌感染等。患儿一旦出现恶化倾向,要尽快就诊,进行相应的治疗。
对于轻微的尿布疹,不必到医院诊治,只需在换尿布时用热毛巾擦拭,再涂上防婴儿尿布疹的软膏即可。对于较重的或时间较长的尿布疹,应及时到医院皮肤科诊治,以防恶化感染。
通常情况下采用温水轻柔清洗即可,忌用热水烫洗。
患者在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时要注意:对咪唑类抗真菌药物过敏者或对皮质类固醇类药物过敏者禁用。避免用于细嫩皮肤及面部长期使用。
在使用氧化锌软膏应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皮肤损伤、糜烂或开放性伤口应禁止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
婴儿尿布疹的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如减少皮肤的刺激、摩擦,合理母乳喂养,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等,此外家属应注意婴儿皮肤状况,选用质地柔软、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尿布,及时更换被大小便浸湿的尿布等措施,对于该疾病的预防至关重要。
要选用质地柔软,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尿布。使用传统的尿布时,一定要漂洗干净,最好用弱碱性肥皂洗涤,然后用热水清洗干净。而且要保持尿布垫的干燥,尿布应经常进行消毒,在日光下翻晒。
要及时更换被大小便浸湿的尿布,以免尿液长时间刺激宝宝的皮肤,更换尿裤前,应用清水和肥皂洗手,避免手中的细菌污染尿裤或将细菌带到患儿身上。
不要在尿布下加用橡胶布、油布或塑料布,以免使臀部长期处于湿热状态。
不要把尿布系得太紧,以免没有空间让空气流通、压迫局部使血运循环障碍。
大便次数较多时,可用中性肥皂和温水清洗,并用棉质纱布予以擦拭干净,并吸干水分,保持皮肤干爽,可涂些润肤露,以滋润肌肤同时减少与尿液的接触机会。
每天应让臀部有一定时间接触空气和阳光。
不要用含有芳香成分的洗涤剂清洗宝宝的棉质尿布,也不要使用柔顺剂,这些东西都会使皮肤产生过敏反应。
发现婴儿出现腹泻等疾病,应积极治疗,并注意保暖。
4938点赞
[1]轩宇鹏.养育宝宝专家课堂[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34-235.
[2]丘婉兰,谢思娜.新生儿红臀防治与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9):76-78.
[3]朱友菊,李佳.新生儿红臀的防治与护理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7):191-192.
[4]戴圆.三类婴儿好发“尿布疹”[N].大众卫生报,2016:11-15.
[5]宇宁,刘思蒙,贾婷婷.引起婴儿尿布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哈尔滨医药,2009,29(05):66.
[6]秦月香,阐玉英.婴幼儿红臀治疗与护理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7):1020-102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