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间骨折是肘关节的一种严重损伤,好发于青壮年,骨折常呈粉碎性,闭合复位困难,开放复位缺乏有效的内固定,出现肘关节功能障碍、骨不连或畸形愈合者并不少见,无论采用闭合手法复位,还是手术开放复位,治疗效果都不是很好。
肱骨髁间骨折可分为伸展型和屈曲型,屈曲型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又可分为以下四度:
Ⅰ度,骨折无分离及移位,关节面保持平整。
Ⅱ度,骨折块有轻度的分离及移位,但两髁无分离及旋转,关节面也基本平整。
Ⅲ度,骨折块有分离并有旋转移位,关节面破坏。
Ⅳ度,肱骨髁部粉碎成三块以上,关节面严重破坏。
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是由于受到直接及间接暴力引起,可以按照受伤机理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好发于受到直接及间接暴力的青壮年。
当跌倒时,肘关节处于伸展位,手掌和人体重力向上、下传导并集中在肱骨髁部,暴力作用于尺骨,向上撞击使肱骨内、外髁分裂,向两侧分离,即造成骨折。骨折近端向前移位,骨折远端分裂为两块或多块并向后方移位。
肘关节在屈曲位时直接撞击地面,也可能由于尺骨鹰嘴向上撞击所致。尺骨鹰嘴断面呈三角形,当暴力传导至该部时,尺骨鹰嘴犹如楔子撞击内外髁间的滑车沟,致两髁间分离移位,而肱骨下端向后移位。
肱骨髁间骨折约占肱骨远端骨折的1/3,肱骨远端骨折在成年人中发病率约为每年5.7次/100000人,占肱骨相关骨折的1/3,约占所有骨折的2%。
肱骨髁间骨折好发于受到直接及间接暴力的青壮年,主要包括摔伤、车祸等。
肱骨髁间骨折的典型症状为疼痛、肿胀、畸形和活动障碍,可伴有皮下淤血。骨折移位严重者可有上臂短缩畸形,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患者伤后肘关节有剧烈疼痛感,按压附近的组织也有痛感,局部不能活动或异常活动,伴明显肿胀,当肿胀较大时或骨折移位明显,患肢有明显畸形。肘部骨性三角关系存在,肘关节处于半屈位时,肘窝饱满,有时可在肘窝触到肱骨骨折断端。
骨折移位严重者可有肱骨下端横径变宽,重叠移位重者可有上臂短缩畸形。
骨折断端戳刺或者压迫导致肱动脉或者正中神经或者尺神经损伤。
患者如果出现如肘关节剧烈疼痛,伴随肿胀的情况,建议去当地正规医院骨科进行X线或CT检查明确诊断。肱骨髁间骨折还应与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脱位等疾病相鉴别。
肘关节出现疼痛、肿胀、畸形等情况,伴有皮下淤血时应及时就医。
肘关节可触及骨折块、出现剧烈疼痛、神经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
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或急诊科就诊。
出现什么症状?症状出现多久了?
疼痛多长时间了?
有没有骨擦感?
近期有没有外伤?受伤后有没有自行处理?
既往有没有疾病史?
可进行肘部正侧位X线片,患者前臂伸直,手掌向上,尺骨鹰嘴突放于中心,肘部背侧紧贴平板,肩部放松放低,尽量与肘关节相平,中心线对准肘关节中心,与平板垂直。
可行CT三维重建检查,在平扫的基础上进行的图像后处理,可以获得除平扫横断位之外的冠状位、矢状位等多方位图像。首先必须要用螺旋扫描,而且扫描的层厚必须薄,一般在两毫米左右,不然无法进行重建或者图像清晰度较差。
怀疑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时,应检查彩超和肌电图。
肱骨髁间骨折可通过患者有明显的外伤史,伤后肘部剧烈疼痛,压痛广泛,肿胀明显。肘呈半伸位,前臂旋前,肘后三角形骨性结构紊乱,可触及骨折块,骨擦感明显可初步判断,结合肘部正侧位X线片可明确诊断,并显示骨折类型和移位程度。
伤后两者均有肘部肿胀瘀斑,有同样畸形,局部均有压痛,移位骨折有骨擦音及异常活动。但肱骨踝间骨折肘后三角关系改变,压痛范围更加广泛,肱骨髁上骨折肘后三角关系正常。影像检查肱骨課间骨折波及关节面,关节面破坏,肱骨踝上骨折未波及关节面。
伤后两者均有肘部肿胀瘀斑,肘后三角关系改变。肘关节脱位肘部肿胀、疼痛,不能活动,肘关节处于半伸直位,被动运动时不能伸直肘部。肱骨踝间骨折骨擦音及异常活动,肘关节脱位呈弹性固定。通过影像学可作出明确诊断。
肱骨髁间骨折是肘关节的严重损伤,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的恢复时期相对较长,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积极治疗,能够促进病情的恢复。
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或牵引,肘关节固定于中立位4~6周,防止复位后再次移位。
主要用于患者骨折后的疼痛,如使用尼美舒利、布洛芬、酮洛芬等药物。
切开式关节成形术可以使骨块有更好的复位,尤其是累积到关节面的骨折,手术可以使骨折块之间有更好的固定,稳定性更强;内固定手术以后患者可以更早的进行肢体的活动和功能锻炼,更早的下床,便于骨折患者的护理。
对于老年患者,在严重骨质疏松或骨折呈粉碎性,以及内固定失败或骨折不愈合的情况下,可选择全肘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
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可给予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药物,主要是中成药物和中药汤剂。
中成药物多数是选择像跌打丸、三七片、接骨续筋胶囊、大活络丸、金天格胶囊,这类药物具有非常好的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以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中药汤剂既可以选择成方,也可以选择自拟方,多数活血化瘀的药物像三七、当归、川芎、延胡索、莪术、阿胶、桃仁、红花、白芍,这类药物在临床当中针对骨折所导致的瘀血、肿痛有非常好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肱骨髁间骨折为肘关节的严重损伤,经过积极手术治疗可以治愈,一般不影响寿命,损伤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因此,治疗期间要定期复查。
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及时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一般可以治愈。
肱骨髁间骨折一般不影响患者的寿命。
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治疗后应定期复查,根据医生要求每三月一次,进行CT检查观察骨折部位恢复情况。
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一般无其他特殊饮食禁忌,日常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的食物,多吃营养丰富的瓜果蔬菜,保持日常饮食均衡搭配即可。
戒烟、戒酒,这些会影响局部血液供应。
注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少吃一些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的食物,如烤肉、辣椒等。
骨折中、后期饮食方面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食物,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多吃些青菜、番茄、萝卜等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
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应注意日常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适当进行康复训练。
每日温水擦洗患肢,保持清洁,促进血液循环。
固定后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强直。
保持患者长居环境的整洁、明亮,尤其是老年患者,每日温水擦洗患肢,禁用热水袋,防止烫伤,卫生间加装扶手,穿舒适衣物和防滑鞋袜,避免再次受伤。
遵医嘱用药,了解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避免擅自更改药量。
术后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敷料部位避免污损、溅水、随意碰触。
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术后应注意敷料的整洁情况、引流管的固定情况,注意观察伤肢远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情况,出现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预防,预防关键史减少外伤,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做好安全防护,防止外伤。
在做运动之前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注意自身安全。
在孩子运动的时候患者的家属需要在一旁陪伴。
需要在运动之前做好热身动作,防止发生抽筋的现象。
受伤后,无论是否确定骨折,均不能自行进行热敷或外用活血药物,以免增加局部出血、肿胀,加重病情,延误治疗。
保证老人生活居所地面整洁,做好防滑措施,采用拄拐等措施防止摔倒。
4748点赞
[1]田伟.积水潭骨科教程[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08):278-288.
[2]蔡斌,蔡永裕.骨科术后康复[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876-890.
[3]唐佩福,王岩,卢世璧.Azar F M,Beaty J H,Canale S T.坎贝尔骨科手术学.创伤骨科[M].第1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02):234-278.
[4]马文辉编著.骨科疾病临床诊疗[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85-87.
[5]卞泗善等主编.现代骨病与骨伤诊疗进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619-62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