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降低,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弱,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功能逐渐下降,大约在40~45岁出现阅读等近距离工作困难,这种由于年龄增长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减弱称为老视。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初期常常感觉将目标放远些才能看清楚,在光线不足时更为明显,喜欢在强光下阅读,随着年龄增加,这种现象逐渐加重。为了看清楚近处目标需要增加调节,常产生因为睫状肌过度收缩和相应的过度集合所致眼疲劳症状。不论屈光状态如何,每个人均会发生老视。但是原有的屈光状态将会影响老视症状出现的迟早,未行矫正的远视者较早出现老视,近视者较晚发生老视。老视需要验光测量屈光度数,再根据年龄配戴合适老花眼镜。
老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降低,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弱,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功能逐渐下降,大约在40~45岁出现阅读等近距离工作困难。本病好发于40~50岁者、远视眼者、视近工作者。身体疲劳者、失眠者等容易诱发。
身体疲劳、失眠等容易诱发老视。
长期使用药物,如抗焦虑抑郁的药物以及抗组胺药物,可以影响睫状肌功能。
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随着年龄增加,看近处目标逐渐加重,大约在40~45岁开始出现老花眼。
40~50岁者。
远视眼者。
视近工作者。
老视的症状是阅读、看手机电脑等近距离工作困难,喜欢在强光下阅读,因为睫状肌过度收缩和相应过度集合容易引起眼睛酸胀疼痛、头痛等眼疲劳症状。
老视的典型症状是近距离阅读、视物困难。
随着年龄增长,一般从40岁开始,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降低,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弱,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功能逐渐下降。睫状肌过度收缩和相应过度集合,将会使眼睛在阅读等近距离工作时产生疲劳症状如眼球酸胀疼痛、头痛等。
40岁以后出现看近处东西模糊、困难,需要去眼科检查,进行验光测量屈光度数,进行试戴老花眼镜。如果试戴老花眼镜看近处东西清楚,可以明确诊断老视。需要与远视眼、干眼症等鉴别。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眼科体检非常有必要,一旦体检中出现晶状体硬化、调节力减弱,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晶状体硬化、调节力减弱,并出现看近处东西模糊、眼睛酸胀疼痛等症状,高度怀疑老视时,应及时就医。
患者需要到眼科就诊检查。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看近处东西模糊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阅读、看手机电脑困难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不适感出现多长时间了?
电脑验光仪是测量屈光状态的仪器,可以明确眼睛是近视、远视,还是散光,为老视试镜提供基础参考。
综合验光仪可以测量眼睛屈光多项检查项目,是测量眼睛调节、集合,是验光、试镜的有利工具。
典型老视症状(近距离工作困难、眼睛酸胀不适)结合验光仪检查结果(眼睛调节力减弱)可以明确诊断。
远视眼是一种屈光不正,由于眼球的屈光力过小或者眼轴过短所致,看远处东西模糊,看近处东西也模糊,需要远屈光矫正。
最常见症状是眼睛异物感、干涩感、烧灼感、眼睛胀痛、畏光、红血丝等不适症状,长时间持续使用手机电脑上述不适症状更明显,与年龄不相关。泪液试验、眼表分析、睑板腺成像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由于老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仍缺乏病因治疗。临床中主要是对症处理,配戴老花眼镜是首选,可以考虑老视手术治疗。
老视目前无有效药物治疗。
老视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但是随着屈光手术的发展,老视手术也在开展,如传导性角膜成形术,技术有待于提高。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可以考虑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
配戴合适的老花眼镜是首选,可以考虑单光、双光、渐进多焦框架眼镜。另外,还可以使用隐形眼镜。
老视目前无法治愈,但是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老视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老视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患者需要配戴老花眼镜,一般需要5年一次调整。60岁以后老视度数逐渐稳定。
老视目前不能治愈,看近处东西时需要配戴老花眼镜。
老视患者积极治疗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老视患者配戴老花眼镜,需定期遵医嘱复查,且一般需要5年一次调整。60岁以后老视度数稳定。
老视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饮食方面没有特殊注意事项,正常饮食、平衡饮食即可。
老视患者的护理以调整心理、使用老花眼镜为主,以便改善患者不适症状,避免眼疲劳发生。平时患者遵医嘱到医院验光,根据结果判断是否需要重新配镜。
老视属于生理现象,不需要药物治疗,养成看近处东西配戴老花眼镜的习惯即可。
初期老视患者可能出现心理压力大,有负面情绪,家属注意疏解其不良情绪。
老视随着年龄增加,老视度数也会发展,一般5年调整一次度数。
注意老视度数的变化,排除白内障引起的老视度数变化。
由于老视病因不明,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老视有益处,且注意早期筛查。
老视一般从40岁开始,可以考虑对中老年人进行眼科综合验光仪检查,每年检查1次。
对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长期从事近距离、精细作业工作的人群,注意让眼睛多休息,进行闭目休息、轻度转动眼球、眺望远方等,可能延缓、减轻眼疲劳现象。
看书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躺卧看书,使用手机、电脑每半小时让眼睛休息5分钟。
阅读选择合适光线,注意字体大小、背景光强度。
每年定期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等检查。
4650点赞
[1]葛坚,王宁利.眼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13
[2]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38
[3]杨培增,范先群.眼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2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