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是指由于代谢酶缺乏,从而引起机体代谢障碍而导致的疾病。是一种罕见病,主要病因与基因突变有关。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低血糖、酸中毒、肌肉无力,可导致生生长发育畸形、死亡的并发症。通常会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基因检查、酶学检查等,明确病情,目前主要通过综合治疗处理该疾病,预后与疾病类型有关。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根据发病时间和临床表现分为3型。
此类型患儿多在新生儿期起病,伴先天畸形。
此类型患儿多在新生儿期起病,不伴先天畸形。
此类型患儿多为晚发型。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的主要病因与基因突变阻碍氧化磷酸化,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好发于有家族史者,目前本病尚未明确有其他诱发因素。
基因突变,酰基辅酶a脱氢酶由于基因突变出现活性异常,导致人体内能量产生过程受阻,同时抑制体内糖和酮体的生成,患者因缺少糖和能量出现低血糖、肌无力等症状。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病,不同国家发病率差别较大,白种人的患病率较高。全世界820万新生儿发病率为1∶15000,欧洲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27000~1/10000;在欧洲北部、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发病率约为1∶14600;丹麦的发病率约为1∶8954;德国的发病率为1∶9773。亚洲患病率较低,日本发病率1.9/100000。我国的发病率尚无明确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筛查54万新生儿,确诊4例,发病率1∶70000;山东省2017年筛查89万新生儿,确诊19例,发病率1∶46840。
有家族史者,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属于遗传性疾病,有家族聚集趋势,有家族史者发病率较高。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的典型症状包括低血糖、酸中毒、肌肉无力,部分患有此病的新生儿出生后数小时出现气促,呼吸困难,惊厥,数日死亡。本病可导致生长发育畸形、死亡的并发症。
包括代谢性酸中毒、非酮症性低血糖、高氨血症。
出现肌张力低下、心肌病、肝肿大。
由于排泄大量脂肪酸和氨基酸衍生的代谢产物,出现“汗脚”味体臭。
包括增大的多囊肾、摇篮底足、下腹部肌肉缺失、尿道下裂和阴茎下弯、脑皮质发育不全和胶质增生、眼距过宽、耳畸形、巨颅、前囟过宽、高前额、鼻梁低平。部分患儿还可出现快速进展的肥厚性心肌病,猝死概率非常大。
本型不伴有先天畸形,其余症状和Ⅰ型几乎一样。
本型发病年龄和症状在不同病例中差别很大。
终身伴有急性发作性的呕吐、脱水、低酮性的低血糖、酸中毒及意识障碍的风险。可由感染、发作、手术、减肥、饮酒、妊娠等诱发。
包括运动不耐受、肌痛、肌无力、肌肉萎缩,年龄大者可有脂质沉积性肌病。
为间歇性的,仅在疾病期间和处于分解代谢压力下较为显著。
部分患有此病的新生儿出生后数小时出现气促、呼吸困难、惊厥、数日死亡。约1/3急性发作后存活的患者出现运动发育迟缓、智力障碍、慢性肌无力、癫痫、脑瘫等。
生长发育畸形,部分早发的患儿可以存活,但出现眼距过宽、耳畸形、巨颅、前囟过宽、高前额、鼻梁低平的生长发育畸形。
当出现低血糖、酸中毒、肌肉无力的症状及时就诊内分泌科,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浆酰基肉碱检测和新生儿筛查、尿有机酸检测等明确诊断。注意与有机酸尿症和2-甲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相鉴别。
当出现低血糖、酸中毒、肌肉无力的情况下需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当患者出现生长发育畸形应及时就医。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晕厥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儿科就诊,可请内分泌科会诊。
出现晕厥、抽搐症状应及时去急诊科就诊。
是否出现低血糖、肌肉无力的情况?
这些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有加重或缓解的因素吗?
直系亲属有类似症状吗?
既往有其他疾病吗?
日常饮食是否正常?
急性发作期可有代谢性酸中毒、低酮症性低血糖、高氨血症。肌肉组织受累可见肌酸激酶升高,肝功能受损导致血浆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肾脏小管损伤出现全氨基酸尿。部分症状轻微者生化参数可正常。
可见受累器官,肝脏、肾脏肿大,头颅MRI可见脑室旁白质脱髓鞘型白质脑病,或类似于多发性硬化的白质病变。
该检查主要用于检测短、中和长链酰基肉碱水平。
了解体内戊二酸、乙基丙二酸、3-羟基异戊酸等指标情况。
肝活检可了解是否存在脂肪变性,肌活检了解是否有脂质沉积性肌病。
通过肝活检或成纤维细胞脂肪酸氧化探针分析进行酶学检测。可通过检测患儿白细胞、成纤维细胞、肝细胞中的还原型异源二聚体电子转运黄素蛋白以测定患者的酶活性。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编码基因ACADM位于常染色体1p31.1,包含12个外显子,已报道基因突变超过100个,通过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
出现以下情况可对该疾病进行诊断:
低血糖、酸中毒、肌肉无力、体臭等典型症状。
实验室检查发现代谢性酸中毒、低酮性低血糖、高氨血症、短、中和长链酰基肉碱升高。
酶学检查测定酶活性下降和基因检测有基因突变。
是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中较常见的病种,目前已发现50余种。有机酸尿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导致严重神经系统损害,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是确诊有机酸尿症的有效方法,可与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相鉴别。
是由L-异亮氨酸降解途径缺陷引起的,可导致患者尿液中2-甲基丁酰-甘氨酸的排泄量增多。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和精神运动延迟,通过基因检测可与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相鉴别。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目前没有特异的药物治疗,只能通过急性发作期给予对症治疗缓解症状,日常控制饮食治疗,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急性期的治疗主要是纠正低血糖和治疗并发症。
新生儿中给予葡萄糖静脉推注,大龄儿童中使用较大的量,然后使用葡萄糖维持液并补充适量电解质,可用葡萄糖维持直到患儿能在适当的口服摄入量下恢复到正常水平,不要在急性发作期使用脂肪乳剂。
患者如不能在静脉补充充足葡萄糖的情况下迅速恢复,可考虑血液透析(同时继续输注葡萄糖)。研究表明血液透析可有助于出现心室颤动的成年患者康复。
该药物主要用于促进毒物排除。
用以纠正核黄素反应性患者的症状,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病无需手术治疗。
肉碱治疗,对于左旋肉碱的使用尚存在争议,有研究显示,以每天低剂量给予左旋肉碱有利于纠正常见的继发性肉碱缺乏,可改善临床无症状患者运动表现的生理指标,也有专家建议只对血清肉碱水平较低的患者补充肉碱。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的预后不佳,不能治愈,部分症状严重的早发的新生儿在出生数小时内死亡。多数患者可留有终身后遗症,每年需要复查。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一般不易治愈,预后较差。
部分症状严重的早发的新生儿在出生数小时内死亡,目前生存期尚无准确的统计数字。
至少有21%的患者在第1次代谢失代偿中存活后会出现长期后遗症,如肝肾功能异常、心功能异常、肢体和面容畸形等。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频繁发作低血糖、酸中毒、肌肉无力者,需要每月复查血液检查,病情稳定者需要每年复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测。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按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禁食。患者需要坚持低脂低蛋白饮食,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者需要坚持低脂低蛋白饮食,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经常食用煎炸等不健康食物。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者需要三餐按时进食,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避免饥饿,三餐之间有饥饿感可以补充,避免出现低血糖。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者的护理需注意卧床休息和避免感染,注意观察低血糖、酸中毒、肌肉无力等症状有无缓解进行病情监测。家属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者日常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频繁呕吐者需要头偏向一侧卧位,避免呕吐物呛咳进入气管。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免疫力低下,日常注意保暖,室内注意通风,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地区,外出时注意防护。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者频繁发生低血糖者需要随身携带糖果,避免发生晕厥。
患者及家属注意观察低血糖、酸中毒、肌肉无力等症状有无缓解。
家属需要陪同患者治疗,鼓励患者面对病情,给予患者信心,避免自暴自弃。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者急性发作出现晕厥、抽搐等症状需要及时处理,避免出现生命危险。
对于有家族史者早期进行基因检测,有一定的早期筛查作用。
婚前体检行基因检测,有家族史者孕前做遗传咨询,孕期定时行B超检查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对于高度怀疑者可行羊膜穿刺早期进行基因检测,若发现异常及时终止妊娠避免患儿出生。
新生儿进行血浆酰基肉碱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
4368点赞
[1]代东伶,文飞球,周少明.合并重度脂肪肝的迟发型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及基因分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6,33(2):191-194.
[2]谭艳芳,欧阳文献,姜涛.以转氨酶升高为主的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例临床表现及基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7,009(005):88-90.
[3]张秋静,尹自芳,吴子明.伴有耳聋的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一例[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001):70-7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