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颅脑外伤作为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康复周期比较长的疾病,其主要致病原因比较典型,一般是头部受到重物打击或者从高处跌落导致头部受伤,进展为此病,主要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生命体征垂危、瞳孔进行性散大、运动反射障碍以及颅内压增高等典型症状。颅脑损伤通常会影响到病人后期的生活自理能力,严重者甚至完全丧失自理能力,康复起来也比较困难。急救上以抢救生命为主,及时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外科处理上应争取早起清创术处理颅内血肿,减少脑脊液漏出。由于该疾病伤及大脑且病情较为严重,一般预后较差且康复较慢。
根据病因可分为火器伤和非火器伤。
是由于火器穿透头皮、头骨、硬膜以及脑组织引起的损伤,多见于战时,可对受力部位产生对冲伤,损伤较重,死亡率高。
是由于锐器或者钝器击打头部严重造成的开放性损伤,如刀、匕首、斧头等,若损伤在额部且伤口较浅预后较好,若损伤在颞部、后颅窝等处或伤口较深,可威胁患者生命。
本病的发病原因较为明确,一般为头部受到打击或者高处跌落、坠落等。头部受打击主要分为锐器伤及钝器伤,从伤口的情况观察可对二者进行鉴别,同时锐器伤较深且一般不容易感染,钝器伤较浅但面积较大容易形成感染。高处跌落伤一般造成的危害比较大,不仅造成软组织及颅骨外损伤,通常也会造成颅骨内损伤,导致病情较为复杂。
是本病最为常见的病因,常见于工地维修工人等群体,一般为头部撞击在有凸起的物体上或者比较硬的地面上,导致的颅脑损伤情况较为严重,不仅会有软组织损伤、颅骨外损伤,甚至会造成颅骨内损伤及颅脑损伤并发颅内感染,需及时控制和治疗。
车祸等交通事故也可导致颅脑外伤。
还包括打架斗殴、战争时期的火器伤等。
大部分本病的发病人群如工人、司机等,通常是由于工作原因导致无法避免的进行一些高危活动进而导致发病,因此工作因素是本病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
意外情况的发生究其本质还是安全意识的薄弱、防护措施不到位,忽略了危险本就存在,不小心或者不经意间酿成大祸,因此做好安全防护、树立安全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切不可因为一时的大意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无论是锐器伤、钝器伤还是高处跌落伤,有可能最开始受伤的时候病情并没有很严重。当事人或者周围的人由于担心、恐慌等因素导致了送医不及时,从而形成脑损伤、脑疝等严重后果,因此遇到此种情况应及时送医,避免延误。
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无明显的年龄、性别区分。
工地一般情况较为复杂,保护措施不到位,工人跌落或摔倒后极容易被钝器或锐器击伤,或者直接从高处跌落导致颅脑损伤,因此本病的高发人群有一部分是工地工作的施工人员。
车祸中导致的颅脑损伤也是本病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车辆的普及以及驾驶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当今车祸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中发生车祸后最容易导致的就是骨折和颅脑外伤,司机在高速撞击后头部容易被方向盘或者车内飞起的物件击中头部造成损伤。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意识障碍、生命体征减弱、进行性的瞳孔散大,运动、感觉与反射障碍以及颅内压增高等。昏迷之后导致的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瞳孔的改变是判断本病的重要症状,同时进行查体时发现运动、感觉与反射得障碍也可以进一步帮助诊断本病。
锐器所致的脑损伤局限于着力点,很少引起脑震荡或弥散性损伤,故伤后很少立即出现意识障碍。钝器所致的开放伤与闭合伤相似除着力点有局部脑损伤外,也伴有脑的弥散性损害,所以多数病人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如合并颅内血肿,也可出现中间清醒(好转)期的意识变化过程。
因开放伤的脑局部损伤比较严重,故脑局灶症状较多见,如瘫痪、感觉障碍、失语、偏盲等。
锐器所致的局限性开放伤,生命体征多无明显变化。但如直接伤及脑干、下丘脑部等重要结构,或钝器引起广泛脑损伤时,生命体征可有明显改变。另外,头部开放伤口大量失血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征象。
有些开放性脑损伤患者的伤口处可见脑脊液或脑组织外溢。
其创缘多整齐,头发、头皮和颅骨碎片带入脑内者少有或没有。
低速致伤物(如弹片)造成的脑损伤较局限,伤后立即出现的意识障碍较少。但高速致伤物(如枪弹)容易引起弥漫性脑损伤,伤后意识丧失的发生率较高。如伤后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应考虑颅内血肿形成的可能。
重型火器性颅脑伤病人,伤后多有生命体征变化,伤及脑干生命中枢者,可迅即出现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伤后出现呼吸深慢、脉缓有力、血压升高等,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提示有颅内血肿或严重脑水肿。
伤后逐步出现的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的小脑幕切迹疝的征象时,应考虑颅内血肿形成。双侧瞳孔散大固定,提示脑干受累严重,已处濒危阶段。
伤后立即出现的肢体瘫痪,是皮质运动区或其传导束直接损伤的结果。如出现瘫痪程度加重,多表示有伤道内血肿形成。
颅内感染,该症状是开放性颅脑外伤的常见症状,早期出现该症状主要是由于颅内血肿、急性脑水肿和颅内感染,晚期如果出现此症状则大多由于脑脓肿所致。该症状出现时应及时应予以及时的控制和治疗,以免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主要包括颈强直、克氏征及巴彬斯基征。颈强直主要是指头部前屈明显受限,克氏征主要指仰卧使膝关节屈曲成直角,然后使被动屈曲得小腿伸直,出现阻力及疼痛使得膝关节形成的角度不到135°为阳性。巴彬斯基征是指患者仰卧前屈其颈时发生双侧髋膝部屈曲为阳性。
为本病的主要后遗症之一,通常由于外伤后伤及脑干及其相对应的功能区导致的活动障碍,行动不便甚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出现被锐器或钝器击伤或者从高处跌落等情况伤及头部时,应及时判断患者是否还有清晰的意识,还能不能自行移动,如果遇到意识障碍、行动不利时应立即就医。
出现轻微的意识障碍、活动受限,经过休息后略有缓解,但仍不能有清晰的意识和判断、行动依然受限时,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呼之不应、不能活动、无法正常回答问题等重度的昏迷指征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危及到生命。
出现肉眼可见的头部损伤,伴有意识障碍、生命体征垂危,呼吸、脉搏均丧失时应立即就医,并在等待过程中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生命。
优先考虑去急诊科,因为本病一般情况比较危急,大部分时候以抢救生命为主,因此急诊科比较有优势。
后期的康复和治疗之中可以去神经内科,因为后期损伤主要在神经、肌肉等方面,外科治疗结束后配合内科治疗才能更好的康复。
是怎么受伤的?是车祸还是从高处掉落?
从发现受伤到来医院就诊隔了多长时间?
目前主要以什么症状为主?
还有没有别的症状?
有没有吃过一些药物?什么时候开始意识不清醒的?
重点观察患者的意识及生命体征,瞳孔有没有放大或者缩小,运动感觉、反射是否正常。
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较高,结合查体的相关症状表现则考虑炎性感染的的可能性更大。
此检查是判断本病进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后续的治疗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本项检查是最不容忽视的一项。
该检查对于本病的诊断、分期以及病程进展的判断都很重要,同时也是观察治疗效果如何的重要指标。
有助于了解颅骨骨折、异物和碎骨片的分布,更有助于脑损伤的了解,对诊断和治疗有很大帮助。
可在X线检查下指导医生进行清创。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出现了明显的颅脑外伤痕迹且意识不清、生命体征微弱、运动感觉和反射均丧失,结合问诊情况基本可以诊断本病。
昏迷可由很多种原因导致,同时也出现意识不清,运动感觉、反射消失等表现,但颅脑外伤应有明显的外伤病史,可与之鉴别。
脑梗死也可以出现本病的大部分症状表现,但致病原因明显不同。脑梗死患者通常为慢性病患者,且一般不会出现瞳孔放大或缩小、颅内压增高等病症。
本病的治疗包括基本抢救和复苏,确保呼吸循环稳定,检测生命体征是否恢复正常。同时询问病情、进行简单的全身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了解有没有合并其他的损伤并进行评分,瞳孔大小观察和对光反射是否正常,及时进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同时请外科会诊,严重者需准备手术。
一般治疗为抗炎药和营养支持及脱水治疗主,多药联合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才能使得病情有很好的控制。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让患者保持侧卧位俯卧,及时清除口鼻、气管内的血液、呕吐物或分泌物,必要时做气管插管,确保呼吸道通畅。
防治休克,因出血过多可造成失血性休克,需迅速控制出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迅速包扎患者患处,减少出血,用敷料绕其周围包扎以免污染。有脑膨出时,注意保护。
具有镇痛、抗炎作用,是改善炎症的常用药物,应与抗感染药物一起使用,需谨慎选择用药并以个体化为原则。
主要以白蛋白为代表的相关营养性药物为主,防止患者因长期无法进食而导致的蛋白水平较低、营养缺乏等症状。
以甘露醇为代表的脱水类治疗药物,主要功效是降低颅压。
可抑制胃酸分泌,避免出现应激性溃疡。
颅脑火器伤不论是穿透伤或非穿透伤,原则上均应早期彻底清创。其目的是将污染的开放伤口经清创后变成清洁的闭合伤,从而减少脑脊液漏、脑膨出与颅内感染的机会,并减少脑瘢痕形成与日后发生癫痫的机会。
开放性颅脑损伤原则上均应作清创缝合手术,将开放伤转变为闭合伤,然后按闭合伤处理原则进行治疗,应尽早给予抗生素治疗及预防破伤风的治疗。
开放性颅脑外伤的病情一般较为严重,病程较长且花费较大,而且一般预后较差。因为在受伤过程中伤及到颅脑或脑干,很多损伤都是不可逆的,即便经历较长时间的康复治疗,仍旧难以恢复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因此患者及家属要做好心理准备,有可能因此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是生活无法自理。
目前来说完全治愈的病例比较少,只能是针对症状的缓解以及控制病情的进展来改善生活状况,要想完全治愈是不现实的。
较为严重的颅脑外伤可能危及生命,一般情况下经治疗基本可以维持生命。
治疗过程中每3~6个月进行复诊,便于医生观察病情进展情况,同时也为药物的调整和应用提供指导。
开放性颅脑外伤与饮食关系不大,饮食宜清淡,以水果、蔬菜为主,宜进食一些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忌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开放性颅脑外伤应注意护理的卫生,及时清洁,避免感染,密切观察症状的进展情况,如有恶化及时联系医生,同时也不必过分紧张和担心从而导致恐慌情绪。开放性颅脑外伤在科学的治疗下病情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做好护理也是促进康复的一部分。
遵医嘱认真明确所有药物的剂量及用法,按时、按量用药。
保持卫生,避免因无法活动导致的褥疮,导致病情更为复杂。
病情较轻者,鼓励患者早期活动。
有神经功能缺失和肢体活动障碍者,进行康复锻炼和主动锻炼。
及时复查血常规、影像学检查等相关指标,有效进行病情掌握。
密切注意治疗过程中有没有病情继续恶化,如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情况。
开放性颅脑外伤的病因较为明确,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持较高的安全意识,可有效预防此病的发生。
司机、行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做好安全防护、提高安全意识。
远离安全性较低的施工地区。
4705点赞
[1]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94-197.
[2]姚晓峰.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诊疗精要[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259.
[3]刘茂堂,王传强,赵洪乾.最新现代实用外科学[M].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186-18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