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龈口炎是由奋森螺旋体和梭形菌感染所致,临床上本病较少见,是一种坏死性溃疡性口腔病变,多以急性发病为主。发生在牙龈边缘称为坏死性龈炎,发生在口腔黏膜称为坏死性口炎。
发生在牙龈边缘称为坏死性龈炎,牙龈边缘及龈乳头顶端出现坏死,下前牙唇侧多见。
发生在口腔黏膜称为坏死性口炎。唇、颊、舌、腭、咽、口底等处黏膜均可受累,形成不规则形状的坏死性深溃疡。
多见于儿童,早期牙龈边缘及龈乳头红肿,以后迅速坏死。患处牙龈极易出血,疼痛明显,口内有特殊口臭。如得不到控制,甚至可使牙槽骨暴露、骨坏死、牙齿松动、脱落,重症者可有低热、疲乏、颌下淋巴结肿大。
多发生于成人,个别牙齿、牙龈及龈乳头轻度坏死,出血、疼痛、口臭等症状较轻,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到牙周炎。
本病病原体为梭形杆菌和奋森螺旋体,正常情况下梭形杆菌和螺旋体可以在口内共生,一般不易感染疾病。但在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则这两种细菌可大量繁殖而发病,在口腔卫生不良、营养状况不佳时则发病迅速,病情严重。
本病病原体为梭形杆菌和螺旋体,在病变部位涂片可见大量酸性杆菌和螺旋体。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广泛存在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内,如果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坏死性龈口炎。
本病发病与机体状态有密切关系,在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则可使梭形杆菌和螺旋体这两种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发病。儿童多在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黑热病后期发生。成人则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后期,如白血病、糖尿病、结核病、艾滋病等全身营养极差、抵抗力极低下的患者。
口腔卫生不良时,容易导致各种微生物滋生,容易导致坏死性龈口炎的发生。
营养状况不佳时,身体抵御外界微生物侵蚀的能力降低,容易导致坏死性龈口炎的发生,并且发病迅速,病情严重。
抵抗力低下:正常情况下梭形杆菌和螺旋体可以在口内共生,一般不易感染疾病。但在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则可使这两种细菌大量繁殖而发病。
口腔卫生不良:在口腔卫生较差的人群中,坏死性龈口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口腔卫生较好的人群。
营养不良也是坏死性龈口炎的诱因之一。
坏死性龈口炎是一种口腔感染性疾病,多以急性发病为主,临床上少见。其发病与机体状态有密切关系,儿童多在急性传染病后期发生,成人则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抵抗力极度低下的患者,多见于18~30岁的年轻人,男性居多,多为吸烟者。
患营养不良和传染病的儿童。
18~30岁的年轻人,男性居多。
该病急性期牙龈边缘及龈乳头顶端出现坏死,坏死组织的表面可有灰白色的假膜形成,继而形成不规则形状的坏死性深溃疡,患处疼痛,口腔有臭味,可伴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骨坏死、牙周炎等。
发生在牙龈边缘称为坏死性龈炎,牙龈边缘及龈乳头顶端出现坏死,下前牙唇侧多见。牙龈边缘呈“虫蚀状”,牙龈乳头消失变平如“刀削状”。在坏死组织的表面可有灰白色的假膜形成,容易擦去,擦去后可见出血的创面。
发生在口腔黏膜称为坏死性口炎,唇、颊、舌、腭、咽、口底等处黏膜均可受累,形成不规则形状的坏死性深溃疡,上覆盖灰黄或灰黑色假膜,周围黏膜有明显的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
坏死性龈炎症状严重时,可形成坏死性深溃疡,深达骨面,造成牙槽骨暴露。如病情进一步加重,可导致骨坏死。
急性期过后,由于牙龈乳头坏死、消失,可导致牙周炎的发生,造成牙齿松动、脱落。
急性期未及时治疗,坏死就会向邻近的口腔黏膜及深层组织蔓延,在全身抵抗力急剧下降,同时合并产气假膜杆菌感染时,大量的坏死组织脱落,颊部皮肤肿胀发亮,进一步可造成面颊的穿通性缺损,称为“走马疽”或“面颊坏疽”。溃疡产生的大量毒素可导致患者死亡,本病愈合后可留有颜面部的严重缺损。
坏死性龈口炎起病急,如发现牙龈乳头消失变平,或口腔黏膜发生不规则形状的坏死性深溃疡,疼痛明显,有腐败坏死性臭味,应及时于医院就诊治疗。
牙龈边缘呈“虫蚀状”,牙龈乳头消失变平如“刀削状”。口腔黏膜有不规则形状的坏死性深溃疡,并有自发性出血。腐败坏死性口臭,疼痛明显时,应立即就医。
患者通常于口腔科或口腔黏膜科就诊。
有什么症状?
症状持续多久了?
有无诱发因素,如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
牙龈出血及疼痛情况?
是否有其他病史?
如通过口腔视诊、探诊等检查牙龈坏死部位、深浅和形状,是否容易出血,有无牙槽骨暴露和牙齿松动,是否有腐败坏死性口臭。
如炎症较重,治疗后不见好转,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必要时检查血常规,查看是否有全身感染。
溃疡大而深时,并且长期不愈合,必要时取标本作涂片检查,坏死区涂片可见到大量的梭形杆菌和奋森螺旋体。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组织活检可以诊断。
有既往感染史、慢性疾病史、营养不良等。
口腔病损的特征:起病急,牙龈边缘呈“虫蚀状”,牙龈乳头消失变平如“刀削状”。在坏死组织的表面可有灰白色的假膜形成,容易擦去,擦去后可见出血的创面。唇、颊、舌、腭、咽、口底等处黏膜均可受累,形成不规则形状的坏死性深溃疡,上覆盖灰黄或灰黑色假膜,周围黏膜有明显的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患者口腔有特殊腐败性臭味,常伴有流涎、发热、头疼、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组织活检:坏死区涂片可见到大量的梭形杆菌和奋森螺旋体可确诊。
该病多见于婴幼儿,为病毒感染,一般具有高热,体温超过38℃,充血范围波及全口牙龈及口腔黏膜。典型病变为多个小疱及疱破溃后形成的溃疡面,无坏死,无腐败坏死性口臭,两者可通过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鉴别。
口腔黏膜广泛充血,牙龈组织充血、水肿,易出血,但无龈缘坏死,在颊、舌、唇等部位可见表浅平坦的糜烂面,上覆盖黄色假膜,也可见于附着龈,但无恶臭及腐败气味。涂片镜检为大量的各种球菌,如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等,两者可以通过涂片检查确定病原菌进行鉴别。
坏死性龈口炎患者应及早进行治疗,给予抗感染治疗和支持疗法,以控制感染、消除炎症、防止病损蔓延和促进组织恢复。
应给予患者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加强营养,必要时给予输液,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首先轻轻去除牙间乳头和龈缘的坏死组织,去除大块牙石,局部用1.5%~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或含漱。聚维酮碘漱口液含漱15秒钟,每6小时一次或0.2%氯己定漱口液含漱1分钟,每6小时一次。
重症可给予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等,同时使用抗无芽胞厌氧菌活性较强的药物,如甲硝唑和替硝唑。
对于牙齿伤存在结石的患者,可以采取洁冶术进行清除,改善牙齿清洁度。
对于慢性病人已造成的牙龈缺损,则采用牙龈成形术及牙龈翻瓣术加以矫正。
可以使牙周支持组织重新附着与跟面,可以减少食物残渣、细菌等的残留,同时可以改善牙齿周围的环境,降低患病风险。
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预后良好。治疗不及时,则病情发展迅速,病情严重可导致严重并发症。治疗愈合以后面颊部缺损畸形,并留有瘢痕,影响美观及生理功能。
多数能治愈,部分患者若治疗不及时可能留有并发症。
治疗及时一般无生命危险,如治疗不及时,症状严重会危及生命。
患者应当合理膳食,营养均衡,宜清淡和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适当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热、过冷、过硬的食物。
适当食用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瓜果蔬菜、谷物、鸡蛋、动物内脏、牛奶等。
坏死性龈口炎患者需要加强口腔护理,注意口腔卫生,并且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合理膳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适当运动。
保持口腔清洁,加强口腔护理。
患者需戒烟、戒酒。
该病起病急、进展快,不及时治疗可有严重后果。预防可从日常入手,积极调整生活习惯并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机体抵抗力。
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牙周病。
日常戒烟限酒,调整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加强营养,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有基础疾病者需积极治疗疾病,谨遵医嘱,定期复查。
4289点赞
[1]莫宁,王春波.坏死性龈口炎的治疗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1:75.
[2]陈谦明.口腔黏膜病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