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肿大也称唾液腺良性肥大或唾液腺退行性肿大,是一种非炎症性、慢性、复发性、无痛性肿大的唾液腺疾病。唾液腺肿大多表现为双侧肿大,偶见单侧,绝大多数发生于腮腺,少数发生于下颌下腺,通常采取对症治疗,经过系统治疗后,部分患者的腺体可能恢复正常。
唾液腺肿大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的病因有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本病好发于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疾病患者、中老年人群等。
其真正病因并不完全了解,报告的大部分病例与内分泌失衡有关,主要是卵巢、甲状腺及胰腺功能障碍。
卵巢功能障碍见于青春期、停经期、怀孕期,哺乳期及卵巢切除术后。
甲状腺功能障碍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
胰腺功能障碍最多见于糖尿病,甚至血糖尿糖正常,仅糖耐量曲线异常者,均可表现为腮腺肿大。
长期饥饿导致的影响不良、肥胖、高脂蛋白血症、高血压营养不良等营养因素也是病因之一,也可致腮腺及下颌下腺肿大。
服用某些药物,如保泰松、含碘化合物、硫尿嘧啶及儿茶酚胺等,可致腮腺及下颌下腺肿大。
是较常见的病因,其中部分系中枢性功能失调,如心理因素及某些精神病药物所致者,另一部分系外周性功能失调,如某些抗高血压药物可破坏外周交感神经纤维,影响腺泡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有可能引起唾液腺良性肥大。
维生素及蛋白质缺乏、酒精中毒或肝硬化等患者也有可能出现唾液腺良性肥大的现象。
唾液腺肿大是一种非炎症性的唾液腺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这些人群可能伴有常见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
如患有甲亢的人、糖尿病患者、性腺功能或性激素分泌异常人群。
如服用治疗精神疾病药物的人,比如抑郁症、狂躁症患者或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
如酗酒、肝硬化、肥胖症患者、营养不良的患者。
唾液腺肿大多表现为弥漫性肿大,绝大多数发生于腮腺,少数发生于下颌下腺,挤压病变腺体有液体分泌。
腮腺肿大的症状绝大多数发生于腮腺,少数发生于下颌下腺,多为双侧肿大,偶见单侧,多见于中老年。腮腺逐渐肿大,可持续多年,肿胀反复发作而无痛,有时大时小的病史,但不会完全消除。腺体呈弥漫性肿大,触诊柔软并均匀。病程较久者则稍硬韧,但无肿块,亦无压痛。
挤压肿大腺体仍有少量液体分泌,有时分泌减少,但患者无明显口干。
唾液腺肿大通常会根据不同伴随疾病,出现以下症状:
有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有血脂异常、体力活动减少、关节痛、气急等症状。
甲状腺肿大,严重时可出现压迫症状。
有脸色发黄、身材瘦小等症状。
可能有精神障碍、共济失调、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面色潮红等症状。
可能会出现阳痿、情绪易激动、痛经等表现。
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区疼痛、黄疸、消化不良等症状表现。
当患者出现腮腺肿大、下颌下腺肿大时应及时到医院口腔科就诊。唾液腺肿大可通过行造影检查、B超检查确诊,同时需要注意与舍格伦综合征及唾液腺肿瘤进行鉴别。
患者出现腮腺肿大、下颌下腺肿大时应及时就诊。
患者优先到口腔科就诊,合并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患者可到内分泌科就诊。
因为什么前来就诊?
是否有其他病史?是否有糖尿病和高血压?
最近是否使用过什么药物?
是否处于月经期?
饮食如何?
是否有酒精中毒或肝脏疾病?
由于X线无法穿透造影剂,通过向腮腺管内注射造影剂,然后拍摄X线片来观察阴影,推测患者病情。显示形态多正常,但体积明显增大,排空功能稍迟缓,可支持唾液腺肿大的诊断。
通过B超影像的观察,可帮助排查是否有唾液腺肿瘤、结石、炎症等因素引起唾液腺肿大。
B超检查显示为腺体弥漫性增大,无局限性回声异常,腺体无占位性病变,可确诊本病。唾液腺造影显示形态多正常,但体积明显增大,排空功能稍迟缓。
也可有唾液腺肿大,但唾液腺造影显示末梢导管扩张,排空功能迟缓远较唾液腺肿大明显,免疫学检查多有异常,并且该病患者血清中有多种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因此二者可通过血液检查进行鉴别。
唾液腺肿大目前尚无特殊治疗,通常临床上唾液腺肿大伴有其他疾病,治疗原发疾病,对症治疗,对本病有良好的效果,同时治疗周期也要根据原发疾病决定。
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降血糖治疗,通过胰岛素和服用降糖药控制疾病,虽然糖尿病得到理想的控制,唾液腺肿大仍无明显改变。
药物引起的唾液腺肿大,停药后大多可以消退。
有肿胀症状者可自行按摩腺体,促使腺体排空唾液,咀嚼无糖口香糖或用毛果芸香碱等催唾剂,刺激唾液分泌。
本病无特异性药物治疗。
本病无需手术治疗。
唾液腺肿大患者在经过正规治疗后,症状轻者可以完全消除,伴有糖尿病等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控制,能够恢复正常生活,不会威胁生命安全,患者需要根据治疗的时间每三个月或半年复诊一次。
唾液腺肿大经过治疗后,症状轻者可以恢复,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以得到控制,但复发率较高。
单纯的唾液腺肿大治疗及时,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患者症状好转后无需复诊,不适随诊。
唾液腺肿大患者的日常饮食以避免可诱发疾病的因素为主,如戒烟戒酒,注意营养均衡以及控制糖的摄入等。
戒烟、戒酒。
注意营养均衡饮食,应多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多补充蛋白质如牛肉、豆腐等。
控制糖的摄入,少吃含糖食物,糖尿病易引起唾液腺肿大。
唾液腺肿大患者出院后应适当休息,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提高机体抵抗力,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复发。遵医嘱正确服药,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告知医生,若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注意避免应用可导致过敏的药物。
患者出院后应适当休息,减轻精神压力,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不宜做剧烈运动,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提高机体抵抗力。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控制症状,预防复发。
营养不良导致体重减轻的患者以及肥胖症导致体重增加的患者,注意记录患者体重、体脂等指标。
糖尿病患者注意监测血糖情况。
因药物过敏导致唾液腺肿大的患者要提前告知医生,避免出现再次药物过敏。
唾液腺肿大可通过防治原发病进行预防,避免导致唾液腺肿大的因素,如禁止饮酒,避免久坐不动,不自行应用药物。
禁止饮酒,酒精中毒易出现唾液腺肿大。
避免久坐不动,适当进行低强度的运动,肥胖症患者易出现唾液腺肿大。
不自行应用药物,避免因药物过敏引起唾液腺肿大。
4753点赞
[1]张志愿.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342-371.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525-593.
[3]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第6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2.30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