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军团病是由军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肺部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损害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为非典型肺炎的一种。在临床常表现为以重症肺炎、难治性肺炎为主的全身性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可包括发热、呼吸系统症状及肺外损害症状。早期诊断及合理应用抗生素者预后较好,未得到及时治疗者预后差,病死率高。
根据病情程度,可将小儿军团病分为两种类型,非肺炎型即庞蒂亚克热和肺炎型即军团病。
庞蒂亚克热是一种常以爆发形式的非特异性发热疾病,呈自限性,无需特殊治疗。
军团病则病情较重,需采取抗菌治疗等一系列治疗方法。
小儿军团病主要的致病原因是机体感染了军团菌。军团菌通过呼吸道等途径进入患儿体内,导致感染,并在毒素作用下致病。同时机体免疫力低下是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因。小儿军团病多发于早产、被动吸烟、免疫力低下的患儿。
小儿军团病是由军团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病原菌为军团菌。
军团菌通过空气传播进入肺部,主要作用于肺泡及细支气管(下呼吸道损害),由于含有多种外毒素与内毒素,共同作用于肺泡巨噬细胞,在胞内生存和繁衍,最终导致肺泡上皮和内皮的急性损害并伴水肿和纤维渗出,造成广泛分布的多灶性纤维素性化脓性炎症而引起疾病。
少数军团菌延及间质或胸膜,淋巴管,胸导管与血循环,进入血液循环至肝、脾、肾和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多脏器损害。
3岁以上儿童,其饮食结构已经较为丰富,加之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但已经具备较强的活动能力,很难时刻处在监护下,容易胡乱进食,可能增高感染的发生几率。
城市地区儿童发病率更高,可能主要是因为城市生活条件更好,过多的使用空调有关。而空调的系统冷却塔是的重要寄居场所。城市的空气质量更差,可能也是诱发感染的重要因素。
夏秋季节发病率更高,主要与饮食结构有关。夏秋季节天气炎热,各种病菌较为活跃,而儿童进主食减少,冷饮摄入增多,从而为军团菌侵入呼吸道或胃肠道提供了基础。
小儿军团病,发病几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城市地区和在夏秋季节发病率更高,性别与感染分布无明显关系。
军团病暴发与冷却塔、热水系统、温泉浴等水装置或花盆肥料有关。
污染的水和土壤以气溶胶形式被人体吸入可能是感染的主要途径。
直接吸入或饮入被污染的水也可能为感染途径。
而饮用水源被污染似乎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染源。
小儿军团病多发于早产、被动吸烟、免疫力低下、有肺部基础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应用激素治疗、接受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脾切除后等患儿。
小儿军团病的潜伏期约2~10天,以肺炎为主要表现,伴有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症状。重症患者常可导致呼吸衰竭,可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功能损害、休克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患者开始有短暂的不适,急起高热,体温最高可达40℃以上,伴寒战、间歇性干咳、肌痛等。
大约有1/3患者有胸痛症状,可见咯血;呼吸困难率为60%,干咳、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呈逐渐加重的趋势。早期常有双肺散在湿啰音,少部分患者有少量胸腔积液,随后多数患者表现为肺实变体征。
大部分患者有心脏损害征象,约1/3与高热不相称的相对缓脉,是本病特征之一;合并心肌炎、胸膜炎;全身肌肉酸痛明显,恶心、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显著;大部分患者有低钠血症,此项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重症患者常可导致呼吸衰竭,可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肺外表现可在肺炎之前或肺炎成功治愈之后出现,需引起注意。
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发生。可造成多指标改变,血清酶学改变以轻到中度多见,少数可为重度损害,经适当治疗后恢复快,预后好,大多数在7~10天即可完全恢复。
心肌酶可异常升高,心电图改变无特异性,以窦性心动过速最多,其次为T波改变,少数病例可出现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
小儿军团病的主要处理原则为早期诊断及早期给予足疗程有效抗生素治疗,对肺外损害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可明显缓解症状及改善预后。出现发热、呕吐症状及时到儿科就诊,配合医生做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等,与支气管炎做鉴别。
对早产儿、原发或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一旦体检中发现发热及下呼吸道感染,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小儿存在发热及咳嗽、咳痰、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高度怀疑小儿军团病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小儿军团病的患儿,若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出现发热等症状大多数患儿优先考虑去儿科就诊。
目前有什么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等)
症状开始及持续时间?
症状出现之前有无饮生水病史?有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药史等?
是否至外院就诊?
是否服用了其他的药物?效果如何?
大部分患儿血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白细胞减少者愈后差。蛋白尿、镜下血尿、肝功能异常,低钠血症也是本病特征之一。脑脊液检查常为阴性,少数压力增高,单核细胞升高。
即从分泌物、血、痰、胸腔积液等标本培养病原菌。若待检标本为痰,则需在培养基中加多黏霉素、万古霉素等,并经酸化痰液,可提高阳性率。其中以气管吸取物培养阳性率最高,阳性结果可确诊本病。
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DFA),特异性高,有利于早期诊断;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等,检测尿中嗜肺军团菌抗原物质,适用于嗜肺军团Ⅰ型军团菌肺炎的早期诊断,检出率较高。
在感染后1周左右即可检测,IgG抗体2周开始上升。血间接荧光法(IFA)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方法。另也可用微量凝集试验(MAA),对流免疫电泳试验(CIF)。
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与临床表现及预后往往不一致。常可最初表现斑片状、结节状浸润阴影,常表现为下叶肺泡实变或呈肺泡-间质混合性病变。一般初起为单侧局限性,后发展为双侧弥漫性肺炎。半数有胸腔积液。
可发行患儿是否有蛋白尿和血尿,可判断是否有无肾脏损害。
根据病情需要做B超、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
依靠临床表现难以及时做出诊断,确诊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查:
呼吸道分泌物、痰、血或胸腔积液在特殊培养基中培养有军团菌生长;或呼吸道分泌物直接荧光法检测阳性;或血间接荧光法(IFA)检查前后两次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达1∶128或以上。
血试管凝集试验(TAT)检测前后两次抗体滴度呈4倍或以上增高,达1∶160 或以上。
血微量凝集试验(MAA)检测前后两次抗体滴度呈4倍或以上增高,达1∶64或以上。如单次IFA>1∶256,TAT>1∶320,结合临床X线可考虑军团菌肺炎可能。
小儿军团病临床呼吸系统症状需与支气管炎、哮喘鉴别。
一般为呼吸道感染所致,其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可伴发热、寒战等,与小儿军团病的呼吸系统症状相似。但支气管炎的全身症状较轻,且大多应用广谱抗生素即可见效,此外迁延不愈时通过痰培养及血培养亦可确定细菌种类,以此可与小儿军团病鉴别。
多为慢性起病,病程较长。急性主要症状包括喘息、咳嗽、咳痰等,与小儿军团病存在类似症状,但一般无肺外系统症状。经X线检查多为透亮充气征,未合并感染时一般无炎症细胞浸润及实变征。此外,哮喘发作有特定病因及快速见效的药物,应用激素类药物或β受体阻滞剂可快速缓解症状,以此可鉴别。
小儿军团病的治疗原则为早期给予足疗程有效抗生素治疗,对肺外损害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多在3~4周内可明显缓解症状及改善预后。保持充足睡眠,确保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不要在空气质量差的地方逗留。
尽量多休息,保持充足睡眠,确保精神和体力的恢复。
远离吸烟者,避免吸二手烟,不要在空气质量很差的地方和人员密集的地方长时间逗留。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急性期时可用静滴红霉素,过早由静脉改为口服红霉素可导致军团病复发。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等具有更好的微生物学及药物动力学效应 , 口服时疗效优于红霉素,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方法同肺炎。免疫抑制或病情严重者,可应用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口服或静滴。
如盐酸氨溴索,可缓解患儿咳嗽、咳痰的症状。
针对患儿的高热情况,首先采取物理降温,再者可应用退热药物。
对于重症肺炎患儿,给予激素治疗。
小儿军团病通常无需手术治疗。
针对肺外损害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呼吸衰竭时应吸氧并给予呼吸支持。休克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和其他抗休克措施。
急性肾衰竭时,应用激素或透析疗法。
对于小儿军团病的预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以及患儿的免疫状态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给予有效抗生素且治疗足够时间者预后较好。轻症患儿在6~8天即可自然恢复。未及时治疗者预后差,尤其是免疫低下者和重症者。其常见死亡原因有呼吸衰竭、肾衰竭、感染性休克、DIC和脑病。
症状较轻者经过临床治疗后6~8天即可自然恢复,重症患者治愈率低。
早期给予有效抗生素且治疗足够时间者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未及时治疗者中尤其是免疫低下者和重症者,常可因并发症死亡。
定期复查,复查时间具体以医生为主,大多数情况下是一周、两周、一个月复查。
小儿军团病患儿需注意营养,清淡饮食,尽量吃易消化食物,多喝温开水。多食用维生素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增强体质。
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多喝温开水。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进食生冷、刺激性食物。
避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小儿军团病的护理需注意督促患儿尽量多休息,保持充足睡眠,确保精神和体力的恢复。远离吸烟者,避免吸二手烟,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病情康复后,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进行运动。
遵医嘱服用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等,不可随意加量或减量,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注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重症患儿的呼吸、心电图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出院前可复查X线检查,以避免反复感染,保证彻底治愈。
患儿密切接触者若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症状反复发作者,需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以确定是否为军团病,并展开传染病筛查,选择适宜的抗生素种类。
目前,还没有预防军团病的疫苗,只能靠早发现、早治疗以及预防为主的综合措施进行控制。针对环境应定期消毒、定期检查、定期通风、可能存留水体的地方,注意进行定期清洗。
对于发现有肺部细菌感染患儿应及时彻底治疗,症状较重且迁延不愈者及时进行痰培养、血清抗体检查等筛查病原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决定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重点对冷却塔、水管网以及其他可能导致有军团菌增殖、传播的固定设施,在设计、维修和管理上,制定相应的易于定期消毒清洗的操作实施方法。其次是卫生部门加强对区域内土壤、动物的军团菌监测工作,重点加强水源监测管理等。冷却塔不用时要排干水,定期机械清洗,除掉水垢。消毒供水系统方法主要有:升高水温(60℃),定期冲洗供水管道,含氯消毒剂消毒。
对家居使用的空调机,经常清洗空气滤网。家庭用的热水管道、淋浴器、加热器等有可能存留水体的地方,注意进行定期清洗。
在使用空调器的密闭空间,室内空气一定要注意定期开窗通风。
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能力,保护易感人群,年老或体弱者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空气不畅的公共场所等。
预防土壤传播,小孩在接触土壤后药彻底清洗手,以防感染。
5500点赞
[1]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周玲,吴茜,潘晓洁.小儿嗜肺军团菌感染合并肝与心肌损伤36例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0,06(5):358-360.
[3]赵喆,佘文.嗜肺军团菌感染小儿肺炎的调查分析[J].吉林医学,2014,(20):4488-4489.
[4]蒋凌燕,廖承德,石浩.小儿军团菌肺炎[J].云南医药,2006,27(5): 493-495.
[5]高立峰.小儿军团菌病的快速检验及临床特征分析[J].饮食保健,2016,3(7):43-4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