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损伤是由车祸、外伤等原因造成的暴力冲击腹部,损伤深部的胰腺,以及腹部手术时由于器官的解剖结构不清或医师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胰腺受损。胰腺损伤常合并有其他脏器损伤,临床症状常被掩盖,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此外,胰腺损伤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胰腺损伤分开放性穿透伤、闭合性钝器伤以及医源性手术误伤。
异物贯穿胰腺所致,常见于火器伤,如子弹;穿刺伤,如匕首等。
常见于腹部手术,如脾切除术等,这种损伤通常可以经过认真细致的手术操作而避免。
为胰腺受到来自暴力和脊柱之间的挤压所致,如车祸所致。
胰腺损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多种多样,不同类型其病因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部位损伤中也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而存在异质性。总的来说,自身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
常因钝性暴力例如车祸所致,当暴力来自椎体右方时,挤压胰头部引起胰头挫伤,常合并肝脏、胆总管和十二指肠损伤;上腹正中的暴力作用于横跨椎体的胰腺,常引起胰体部横断伤;来自左方的暴力常易引起胰尾部损伤,可合并脾破裂。
即穿透性胰腺损伤,多由枪弹和锐器所致。
常因胃、十二指肠和脾切除等手术引起,偶可因逆行胰胆管造影所致。
胰腺体积较小,深居腹膜后,受到良好的保护,故损伤机会较少,仅占腹部损伤的2%~5%,近期有增加趋势。
据国外资料,穿透伤占2/3左右;国内则相反,钝性伤占3/4以上,主要为交通事故所致。瞬间暴力将胰腺挤压于坚硬的脊柱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无论是钝性伤还是火器伤,多数都合并有其他脏器伤。死亡率主要取决于合并伤的多少及程度,但也与受伤机制和损伤部位有关。胰头部损伤的死亡率比体尾部高一倍,因其多合并肝、十二指肠、大血管等损伤,总死亡率约为20%,主胰管有无损伤(发生率约为15%)对预后关系极大。
医源性损伤主要见于胃大部切除术、脾切除术和十二指肠憩室手术,容易造成胰瘘。
异物贯穿胰腺所致,如子弹、匕首等或车祸时胰腺受到来自暴力和脊柱之间的挤压。
器官的解剖结构不清,或医师操作不当而造成胰腺受损。
胰腺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内出血及胰液性腹膜炎,尤在严重胰腺损伤或主胰管破裂时,可出现上腹剧烈疼痛,放射至肩背部,伴恶心、呕吐和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且因内出血和体液大量丢失而出现休克及脐周皮肤变色征。
胰液外溢刺激腹膜出现腹上区疼痛是早期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出现进行性腹胀,上腹疼痛加剧,并放射至肩背部。
早期由于胰液外溢使肠道蠕动消失,肠腔内气体及食物积存引起,晚期可由于胰液包裹局限后形成的胰腺假性囊肿压迫胃肠道造成的梗阻而引起。
胰液外溢刺激腹腔内肠管,肠道蠕动消失,肠腔内气体及食物积存引起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腹腔内大出血时出现脐周围发蓝的征象,可见脐周的皮肤出现青紫或蓝褐色斑。
腹膜炎症状,表现为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患者可因疼痛、内出血和体液大量丢失出现烦躁、神志不清、面色苍白、肢端湿冷、呼吸短促、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是胰腺损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称为胰外瘘。胰头部损伤发生胰瘘者比胰体尾部损伤者多见,这与胰头部主胰管较粗,胰管内引流的胰液量大及胰头损伤的手术不易彻底有关。正常胰腺损伤后发生胰瘘较多见,而有慢性胰腺炎或胰腺有纤维化的病人发生胰瘘则相对较少。
腹腔脓肿的发生率约为25%,它与胰腺损伤的程度、范围、合并胃肠道损伤、腹腔引流不畅及胰瘘有关。
近期出血多来自胰腺创面出血,晚期出血多由于腹腔内大血管被胰液腐蚀破裂所致。偶见持续的胰瘘及腹腔内感染的同时发生腹腔内出血,这种情况很难处理,病死率极高。
胰腺损伤后患者出现上腹痛伴麻痹性肠梗阻的体征,血清淀粉酶浓度增高,应考虑创伤性胰腺炎。
发生率为20%,大多由于手术中未发现胰管损伤或胰液积聚于裂伤的胰腺实质中未得到充分引流所致。
由于胰腺损伤严重或切除过多,可发生胰腺功能不全。外分泌不足主要表现为腹胀、脂肪泻;内分泌不足表现为高血糖、高尿糖。
胰腺损伤是腹部外科当中棘手的脏器损伤之一,胰腺损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挽救生命极为重要;对于有疑似胰腺损伤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凡上腹部受到外伤或车祸等暴力冲击的患者,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如已经确诊胰腺损伤的患者,若出现神志不清、面色苍白、肢端湿冷、呼吸短促、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应立即就医,行手术治疗。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普通外科、胰腺外科就诊,休克患者可至急诊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腹痛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烦躁不安、口渴、发冷、神志不清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一般在损伤后短期内,腹腔液体较少,穿刺往往阴性,待主胰管断裂时,可得到阳性结果。
在胰腺损伤病人中,约半数有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但其升高程度与胰腺损伤的严重性并不一致,20%胰腺横断伤病人的血清淀粉酶值正常,可见血清淀粉酶测定的敏感性不高。
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腹膜后肿块,十二指肠襻增宽以及胃和横结肠异常移位。其他检查如B型超声波和CT检查、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逆行胰胆管造影,胰腺同位素扫描,虽可确定胰实质损伤、腹内血管破裂、胰管损伤和假性囊肿形成等,但在紧急情况下难以做到,且无必要。
剖腹探查是最简单的早期诊断方法,凡有腹腔内出血或腹膜炎者,就有剖腹探查的指征。术中探查确定胰腺损伤至关重要,遗漏诊断则引起严重后果。
患者上腹剧烈疼痛、恶心、呕吐、腹胀,腹腔穿刺抽出液淀粉酶升高可确定诊断,阳性率可达80%以上,剖腹探查术中可发现有脂肪坏死及小网膜腔内积液。
有长期溃疡病史,突然发病,腹痛剧烈可迅速波及全腹,腹肌板样强直,肝浊音界消失,X线透视膈下可见游离气体,血清淀粉酶轻度升高。
病前有饱餐等诱因,并有急性腹痛、发热等临床症状,上腹有压痛、黄疸等体征,血清或尿淀粉酶显著升高及淀粉酶清除率与肌酐清除率比值增高,则可诊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若病情急剧恶化,腹痛剧烈,发热不退,淀粉酶持续不降,有休克、腹水、低血钙者,可诊断为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对于胰腺损伤的部位、程度,术前多难于准确估计。目前主张对怀疑有胰腺损伤时,除无腹膜刺激征的伤情较轻的病人可行保守治疗外,凡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者,均需积极进行手术探查。
胰腺损伤手术时间较长,同时胰液渗入腹腔,腐蚀器官,细菌繁殖易发生严重感染,需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
患者多处于严重应激或高分解代谢状态,较长时期的禁食、胃肠减压及术后发生的胰瘘、肠瘘及腹腔内感染,体内大量的结构蛋白质被作为供能物质消耗掉。长期的严重消耗,会导致重度的混合型营养不良。术后的营养支持疗法是保证手术成功,患者痊愈的一个重要措施。
广泛的胰腺组织损伤及切除可致胰岛功能不足,在严重的创伤和手术后的应激过程中,更易发生相对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足。术后应定期监测血糖和尿糖,根据血糖和尿糖的监测结果,考虑是否需给予外源性胰岛素,并调节胰岛素的剂量。
如氟尿嘧啶及生长抑素等,或应用抑制胰酶活性的药物,如抑肽酶等,以减少胰液内胰酶对自身器官的消化侵蚀。
对浅表胰组织挫伤、裂伤以及不伴有胰管伤者,可单纯修补和充分引流,最好的引流物是硅胶双套管。
胰体、尾部横断伤以及伴胰管损伤的严重撕裂伤,可切除远段胰腺,其中胰管予以结扎,断面双层缝合,然后外用大网膜包绕,胰床用双套管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死亡率为14%。切除胰腺组织80%以下者并不会引起胰内外分泌功能不足。如胰腺中段严重损伤,需切除胰腺组织90%以上时,术后则有发生胰腺功能不足。可于清创后,取胰腺两断端各作空肠吻合术,但操作稍复杂。至于胰管修补术,操作不易,术后胰管狭窄的发生率高,不宜采用。
胰尾严重损伤的最简单方法是胰尾切除,如合并脾破裂,可同时切除脾脏。
伴主胰管损伤的胰头部撕裂伤或胰十二指肠严重合并伤的处理最为棘手,通常需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死亡率高达45%。胰头合并十二指肠损伤时,倘若十二指肠仍有生机,可考虑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包括十二指肠损伤壁修补、胃窦切除和结肠前胃空肠吻合、迷走神经切断、十二指肠造口、胆总管T管引流,最后以双套管引流损伤区。凡胰头和十二指肠广泛损伤或合并胆总管损伤、胆总管或壶腹部出血无法控制,则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但死亡率可高达60%。
胰液具有腐蚀性,应用氧化锌油膏涂擦,并用红外线烤灯照射,防止皮肤被胰液腐蚀。
胰腺损伤的预后,主要与损伤部位、程度、范围、诊断是否及时准确、治疗是否及时、有无其他脏器损伤和并发症有关。
胰腺损伤经过及时、妥当的处理,大部分能够康复,预后较好。
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胰腺损伤患者至少每6个月复查一次上腹部CT。
胰腺损伤术后进食不宜过早,应将进食时间延至术后7~10天。患者恢复后应注意膳食多样化、少食多餐、定时定量,避免不规律进食、暴饮暴食。饮食上以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如新鲜蔬菜、水果、鸡蛋、牛奶、鱼肉等。
开始进食后,指导患者先饮温开水30~50ml,间隔一小时重复2~3次,无不适后进食流质如米汤、水果汁、鱼汤等,如无不良反应,再吃半流质如稀饭、水果等,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食。
忌吃油炸、油煎食物,炒菜宜用植物油,少食动物内脏、蟹黄、虾籽、鱼籽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饮食上以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如新鲜蔬菜、水果、鸡蛋、牛奶、鱼肉等。
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增加胰液分泌及胃肠道负担。
戒烟、忌酒。
胰腺损伤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为主,还需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平时注意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以便在并发症发生时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规律作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及精神过度紧张。
戒烟、限酒,合理适度运动。
手术后保持引流通畅,采取半卧位,应用抗生素和支持治疗。
条件允许时尽早下床适量活动,可促进康复。
开放性及闭合性胰腺损伤多由外伤及车祸引起,故目前无预防措施。对于医源性胰腺损伤,可通过选择规范、正规的医疗单位进行一定程度的预防。
胰腺损伤是一种由外伤所致的疾病,在平常剧烈活动中应注意避免腹部的撞击,减少发生胰腺损伤的可能。
一旦发生胰腺损伤,应尽早就医治疗,预防出现严重并发症。
4894点赞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外科疾病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黄志强,吴孟超主编.黄家驷外科学[M].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