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间内滥用、误用或故意使用大量毒品超过个体耐受量产生相应临床表现时称为毒品中毒。滥用方式包括口服、吸入,如鼻吸、烟吸或烫吸,注射,如皮下、肌内、静脉或动脉或黏膜摩擦,如口腔、鼻腔或直肠。有时误食、误用或故意大量使用也可中毒。毒品中毒也包括治疗用药过量或频繁用药超过人体耐受所致。
指一次性或短时间内摄入的毒品剂量过多,引起了急性的毒品中毒反应。
指长期使用毒品,每次单独的剂量尚不能引起中毒反应,但长期积累到一定的量,机体不能代谢时,则发生中毒反应。
毒品中毒是由于滥用毒品,导致毒性物质在机体内堆积并产生毒性反应,通过血液循环或者血脑屏障对全身器官产生作用,机体出现一系列的中毒症状,病人最终死因多为呼吸衰竭或全身循环衰竭。
毒品中毒毒品滥用所致,根据毒品类型有以下几种病因:
吗啡、海洛因、丙氧芬、芬太尼等都属于阿片类毒品;过量使用后会使毒性物质入血液后很快分布于体内组织,包括胎盘组织,可贮存于脂肪组织,甚至可以过血脑屏障,神经毒性强。
一种脂溶性物质,有很强的中枢兴奋作用及能用做局麻药。通过黏膜吸收后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容易通过血脑屏障,有中枢兴奋和拟交感神经作用,通过使脑内5-羟色胺和多巴胺转运体失去活性产生作用。
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急性中毒时与酒精作用相似,产生神经、精神、呼吸和循环系统损害,长期应用产生精神依赖性。
苯丙胺是一种非儿茶酚胺的拟交感神经胺低分子量化合物,吸收后易通过血脑屏障,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脑内儿茶酚胺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抑制性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含量,产生神经兴奋和欣快感。
为静脉麻醉药,对交感神经有兴奋作用,快速大剂量给予可能会发生中毒反应。
在使用毒品或镇静药的同时饮酒,导致机体乙醇过量,会加重诱发中毒反应的发生,甚至会加剧中毒的程度。
空腹状态下毒品的吸收会更快,这也是诱发毒品中毒的一个因素。
滥用毒品中毒的绝大多数为青少年。
合并有严重肝肾疾病、肺部疾病、甲状腺或肾上腺皮质功能降的患者,毒品代谢也降低,同样的剂量条件下更容易发生毒品中毒。
老年人各器官的功能存在退化,代谢降低,也是毒品中毒的好发人群。
毒品的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容易发生慢性中毒。
这类人群易发生急性毒品中毒。
毒品中毒因不同的毒物类型所表现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大多数的共同表现有激动、躁狂等兴奋表现,可以导致多器官功能的障碍,最终多以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为死亡原因。
不同的毒品导致的中毒会有不同的反应,以下为常见毒品中毒的临床症状:
此类药物严重急性中毒常发生昏迷、呼吸抑制和瞳孔缩小等改变。吗啡中毒典型表现为昏迷、瞳孔缩小或针尖样瞳孔和呼吸抑制,并伴有发绀和血压下降;海洛因中毒时除具有吗啡中毒“三联征”外,并伴有严重心律失常、呼吸浅快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中毒病死率很高;哌替啶中毒时除血压降低、昏迷和呼吸抑制外,与吗啡不同的是心动过速、瞳孔扩大、抽搐、惊厥和谵妄等;芬太尼等常引起胸壁肌强直;美沙酮尚可出现失明、下肢瘫痪等。
急性重症中毒时,表现奇痒难忍、肢体震颤、肌肉抽搐、癫痫大发作、体温和血压升高、瞳孔扩大、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和反射亢进等。
一次大量吸食会引起急性中毒,表现精神和行为异常,如高热性谵妄、惊恐、躁动不安、意识障碍或昏迷。有的出现短暂抑郁状态,悲观绝望,有自杀念头。检查可发现球结膜充血、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等。
表现精神兴奋、动作多、焦虑、紧张、幻觉和神志混乱等;严重者出汗、颜面潮红、瞳孔扩大、血压升高、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律失常、呼吸增强、高热、震颤、肌肉抽搐、惊厥或昏迷,也可发生高血压伴颅内出血。
表现神经精神症状,如精神错乱、语言含糊不清、幻觉、高热及谵妄、肌颤和木僵等。
毒性物质导致肺通气或肺换气功能下降,使得病人在静息状态下无法维持有效气体交换,表现为缺氧和二氧化碳的潴留,从而导致一系列人体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疾病发展到后期,颅内出现高压,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
急性肾损害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使肾单位调节功能急剧减退,以致不能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和排泄代谢产物,而导致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及急性尿毒症综合征。
中毒较严重时会发生休克,机体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
毒品中毒不可在家进行治疗,出现中毒症状需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毒品中毒的危害较大,对于有毒品使用史,并出现中毒的兴奋时,必须立即并给予积极治疗。
对于使用镇静剂者,要注意观察和评估是否有疑似症状发生,监测血药浓度和肝肾功能,避免发生毒物中毒。
若在使用毒品后出现兴奋、血压升高、心律加快、呼吸困难、昏迷,应立即就医。
已经确诊毒品中毒的患者,出院后出现毒品中毒的后遗症,如肌肉紧张、头晕、焦虑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急诊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肾衰、呼吸衰竭、谵妄、幻觉等,可经过急救处理后转到急危重症科或精神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什么时候出现的中毒现象?
使用了什么类型的毒品?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兴奋、血压升高、心律加快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呼吸衰竭、肺水肿、脑出血、急性肾衰、休克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怀疑海洛因中毒时,可在4小时后留尿检查毒物。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对尿液苯丙胺及其代谢产物检测。尿液中检测出氯胺酮及其代谢产物也可协助诊断。
直接监测血液中的毒品浓度比尿液检查更为精准。
若是口服中毒,可以通过患者的胃内容物或者呕吐物对毒品进行定性检查。
麻醉药类中毒者表现为低氧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氧分压低于60mmHg,二氧化碳高于50mmHg。
监测血糖、电解质和肝肾功能检查,用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为对症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有滥用相关毒品的病史,出现兴奋、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毒品阳性,即可确诊为毒品中毒。
病人由于进食感染性食物导致的中毒反应,最常见的是细菌包括沙门菌、变形杆菌、溶血性弧菌,可出现呕吐、高热、腹痛、昏迷等症状。若疾病发展迅速,也可导致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
毒品中毒属于比较危重的症状,必须运用多种治疗手段。目前以复苏支持治疗,解毒药治疗、去除毒品的病因治疗以及对症治疗为主。除此之外,严格对麻醉镇痛药和精神药品进行管理也是预防毒品中毒的重点。
呼吸衰竭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取头低脚高位,同时静脉输液,必要时应用血管升压药。可卡因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应用拉贝洛尔或苯妥英钠治疗。
伴有低血糖、酸中毒和电解质平衡失常者应给予相应处理,可通过补液进行纠正。
及时清除残余毒品,阻止吸收是对病因的治疗。
对清醒患者可以使用手指,按压舌根,并碰触扁桃体,使机体产生反射,并发生呕吐反应,或用双手挤压胃部以下位置,或轻拍背部对应于胃的位置等。神志清楚者禁用阿扑吗啡催吐,以防加重毒性。
口服中毒者,胃排空延迟,不应常规洗胃。摄入致命剂量毒品时,1小时内洗胃,先用0.02%~0.05%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后用50%硫酸镁导泻。
应用活性炭混悬液吸附未吸收的毒物。丙氧芬过量或中毒时,由于进入肠肝循环,多次给予活性炭疗效较好。
为常用毒品中毒的解毒药,可静脉、肌内、皮下或气管内给药。阿片类中毒伴呼吸衰竭者,立即静注纳洛酮。
治疗吗啡中毒优于纳洛酮,给药途径多,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尚可用于乙醇中毒。
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对吗啡有直接拮抗作用,用于吗啡及其衍生物或其他镇痛药急性中毒的治疗。给药途径为肌注或静注。
为阿片拮抗药,能逆转阿片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对于非阿片类中枢抑制药中毒的呼吸抑制非但不能逆转,反而加重病情。
该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对症治疗:
一般应用物理降温,如使用酒精、冰袋或冰帽冰敷局部。
保护患者安全,必要时使用防护具,精神类毒品中毒惊厥者可应用硫喷妥钠或地西泮。
应用肌肉松弛药。
应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如输注白蛋白等。
本病预后良好,若程度不重,并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若留下较为严重的后遗症或者有器官受损,预后也不乐观。
毒品中毒经规范的治疗后,一般能治愈。
毒品中毒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若有器官受损,将危及患者生命。
毒品对人体的中枢神经有极强的兴奋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严重受损,甚至导致器官受损,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毒品中毒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遵医嘱进行定期复诊肝、肾、肺等功能,以判断预后是否良好。
毒品中毒患者无特殊饮食需注意事项,正常饮食即可。治疗期间需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可多食用新鲜的水果以及蔬菜,需戒烟、戒酒。
每天确保有新鲜的水果、蔬菜、坚果,以及优质蛋白质,例如蛋类、鱼类、瘦肉等。
忌食补品、补药及易上火食品,如辣椒、巧克力等。患者保持大便通畅,每日应排便2~3次为宜。
水肿重者应忌盐,少饮水;水肿不重者可进食低钠盐饮食。
毒品中毒患者的护理以做好病情监测及日常生活护理为主,还需注意患者心理问题,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做好疾病知识的指导。
患者应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情绪稳定和充足睡眠,避免饮食过量或饥饿,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倾听患者,给予情感支持。
当中毒症状消除,病人出院后应坚持锻炼或者进行理疗,预防后遗症。
可寻求专业的治疗戒断中毒的毒品,避免再一次发生中毒。
需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低氧血症及其他器官功能的减退或衰竭。
多数患者会出现恐惧无助、焦虑不安的消极情绪,拒绝治疗。护士应灵活运用医患沟通技巧,与患者多交流,使其获得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告知病人及家属疾病的毒品及滥用镇静剂的危害,避免常见诱因,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由于毒品中毒主要是因为不合理的毒品使用而引起的,因此最有效的预防是尽量避免滥用镇静剂或精神药品等毒品。
了解毒品的危害,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避免滥用镇静剂或精神药品等毒品。
某些含有一定毒性的药物用作治疗药时,肝、肾或肺功能障碍患者应避免使用。
4418点赞
[1]许虹主编.急救护理学第2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主编.内科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李秋菊.新型毒品急性中毒的急救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