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是因为纵向前屈压缩暴力,而单纯性的只波及椎体前柱,这样的患者多属于轻型者,临床表现上为屈颈被迫体位,抬头困难,并于后方小关节处伴有压痛。如果病情加重、疼痛剧烈、压缩面积增大,椎管更为狭窄,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脊髓或脊神经根受累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X线可以看到纵向前屈压缩暴力只波及椎体前柱损伤,中柱和后柱完好,对于此种类型可以进行支具固定和牵引力线固定来治疗。
X线可以看到纵向前屈压缩暴力波及前、中、后柱损伤,对于不稳定类型需要手术治疗。
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主要由纵向前屈压缩暴力所致,比如在发生车祸或者高空坠落时可能引发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好发于骨质疏松者、纵向前屈压缩暴力外伤史者,也可能因骨质疏松所诱发。
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主要由纵向前屈压缩暴力所致,常见的有车祸伤、高空坠落伤以及高空落物砸伤。车祸时未系安全带剧烈碰撞导致头部撞击车顶,高空坠落头先着地,高空落物击中头部等均属于纵向前屈压缩暴力,导致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关节不稳定,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发生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
本病暂无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
关节不稳定,易造成骨折。
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主要的病因是由纵向前屈压缩暴力所致,所以有这类外伤史者更易好发于此病。
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主要症状是屈颈被迫体位,抬头困难,并于后方小关节处伴有压痛,少数严重压缩者属不稳定性,脊髓受牵拉,出现四肢的感觉和运动异常,有时会并发椎管狭窄、脊髓损伤等并发症。
颈椎椎体有控制抬头的关节、骨骼,因此如果发生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就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抬头困难。
由于后方韧带和软组织在前屈压缩暴力下过度拉伸损伤,导致寰枕关节、关节突关节等出现压痛表现。
当病情严重者,可引起椎节后方小关节咬合变异(半脱位),脊髓和神经根受累时,并可出现脊髓前中央动脉综合征,可出现四肢运动和感觉异常。
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导致颈椎管各个方向径线或容积减小,由椎管狭窄脊髓压迫而引起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疼痛、四肢无力、僵硬不灵活。
脊髓损伤是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主要症状是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有感觉丧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自理。
主要症状是一侧或双侧肩臂部疼痛、麻木、无力。
出现屈颈被迫体位、抬头困难时,建议患者优先到骨科就诊。患者需要做的检查是X线、CT、MRI,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需要与颈椎椎体爆裂型骨折、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等疾病进行鉴别。
老年人如果出现骨质疏松,进行定期的骨密度测定与影像学检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旦检查报告中出现了椎体压缩等异常情况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的观察。
发现屈颈被迫体位、抬头困难,后方小关节处伴有压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出现四肢运动和感觉异常等危症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大小便失禁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神经内科等。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屈颈被迫体位、抬头困难、后方小关节处伴有压痛等)
什么时候遭受的暴力击打?
还有其他不适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诊治经过如何?
根据X线正位及侧位片多可确定诊断,在常规X线平片上可显示棘突间隙呈楔形增宽,椎体亦呈楔形状,并于椎体下方可有三角形骨块,其中楔形变严重者,多伴有程度不同的脊髓症状。
CT可以从横切面、矢状面和冠状面多个角度对椎体进行观察,显示椎体的外观改变、骨质增生硬化、骨皮质断裂、有无骨质破坏等,诊断准确率较X线片高。
MRI检查对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有着明显的优势,原理为新鲜骨折即急性或亚急性骨折椎体内存在水肿,而水肿在T1WI上显示为弥漫性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而STIR(抑脂像)上呈高信号,尚可显示脊髓损伤、软组织损伤。
典型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症状为屈颈被迫体位、抬头困难,并有后方小关节处伴有压痛。在常规X线平片上显示棘突间隙呈楔形增宽,椎体亦呈楔形状,并于椎体下方可有三角形骨块即可确诊。
多由纵向垂直压缩暴力所致,症状较为严重,常见症状有上肢麻木、无力、瘫痪等症状。而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病情较轻,会出现抬头困难,后方小关节处伴有压痛等病理现象。
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属于严重损伤,多由高处坠落伤所致的屈曲型,或来自于头部直接挤压导致的脱位,临床表现有被迫体位、颈肌痉挛、四肢瘫痪等症状。而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损伤较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轻,出现屈颈被迫体位、抬头困难,并有后方小关节处伴有压痛,一般不会出现四肢瘫痪。
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需要选择根据患者的压缩程度和是否伴有脊髓损伤的情况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决定疗程长短,疗程一般需要1~3个月。此外,对于早期病例,可以进行牵引和支具固定治疗。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脊髓水肿,禁忌人群为严重失水者、颅内活动性出血者、急性肺水肿患者等。
是一种神经营养药物,可以营养神经和脊髓,减轻骨折带来的继发性损伤。
前路手术切除骨性致压物并行植骨融合或内固定术,合并不稳及脊髓损伤者先行颅骨牵引,如症状加剧,或部分改善后脊髓受压症状即停滞不前不再恢复,且于椎体后缘显示有骨性致压物者,可从前路手术切除骨性致压物(多为椎体后缘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并行植骨融合或内固定术。近年来,大多数骨科临床医师都主张采用颈椎前路钛板、人工椎体或钛网固定术。
对轻症病例,应采用卧床牵引2~3周,而后行头-颈-胸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牵引力线早期呈平行状,1~2天后改为略向后方仰伸,以有利于压缩性骨折的复位。
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经治疗可以改善症状,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如果是伴有脊髓损伤,则根据神经症状的轻重不同预后有差异,但是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并且术后一个月可复诊。
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一般愈后良好,可改善症状。
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在接受合理治疗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术后一个月可复诊,复诊的项目主要是X线检查、CT检查等。
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患者一般无特殊饮食禁忌,正常健康饮食即可,可补充一些优质蛋白食物,促进伤口愈合,若为术后患者可根据医嘱进行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应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加强心理自我疏导,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加重病情。对于做完手术后的患者,要坚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防止不运动导致的血液凝结。
颈部活动时保持颈中立位,戴好颈托,翻身时维持头、颈、躯干一致。
适当锻炼,做好康复运动,促进功能恢复。
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在手术后要积极的参加康复运动,加快身体的恢复。
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术后谨遵医嘱,定时更换纱布、药物,防止创面感染。颈部活动时一定要小心,防止第二次压缩,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主要是受到纵向前屈压缩暴力,波及椎节前柱,而造成屈颈被迫体位、抬头困难,后方小关节处伴有压痛,故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增强防护意识,是预防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颈椎椎体楔形压缩骨折无法通过早期筛查进行预防。
骨质疏松患者可定期检查骨密度变化,必要时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增强骨质的治疗。
注意安全,提高防护意识,避免一切的突发事故的产生,进而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4807点赞
[1]雷益,邱德正.急性脊柱创伤的影像学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3,18(9):669-671.
[2]王振华主编.骨科执业医师技术培训考核标准第2卷[M].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