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瘘是指人体泌尿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有异常通道,因而患者无法自主排尿,表现为尿液不断外流。尿瘘不是一种独立性疾病,主要包括泌尿妇产科瘘、泌尿肠瘘、泌尿血管瘘、其他尿瘘,其中以泌尿妇产瘘最常见。
该型最常见,主要包括膀胱阴道瘘、输尿管阴道瘘、膀胱子宫瘘、尿道阴道瘘,多由外科手术所致,放疗、创伤少见。
包括输尿管肠瘘、膀胱肠瘘、肾盂肠瘘、尿道直肠瘘,多由于肠道疾病引起,如憩室炎、直肠结肠癌、克罗恩病等,少见于辐射、感染和损伤,憩室炎占70%。
指泌尿道与血管系统之间形成的瘘道,包括肾血管瘘、肾盂血管瘘、输尿管血管瘘。
肾胸膜瘘、肾支气管瘘等相当少见。
尿瘘绝大多数是由于医源性因素造成,少数因为先天异常导致,如恶性疾病、感染、炎症、放疗或外部组织创伤、分娩等。
妇科手术损伤以及子宫颈癌、腹膜后肿瘤手术时,可能造成膀胱输尿管损伤而形成尿瘘。
分娩损伤、外伤,如骨盆骨折、性生活粗暴等。
泌尿系畸形,如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等。
晚期膀胱结核、肿瘤等。
憩室炎、结肠直肠癌和克罗恩病,可能导致泌尿肠瘘。
经皮肾脏取石、输尿管支架植入术、血管病变、放射性治疗,可能导致泌尿血管瘘。
世界不同地方的尿瘘发病率不相同,下尿路的外科手术损伤最常发生,其他手术损伤还包括普外科的盆腔手术或者是妇产科的肿瘤切除手术。其中83%发生于经腹子宫切除术,8%发生于经阴道子宫切除术,4%由放疗所致,5%归因于多种混杂因素。
尿瘘好发于有盆底手术史的女性以及有产伤的女性。
尿液不断经瘘道流出,不受正常控制。由于尿液长期刺激使会阴部及肛周皮肤红肿、增厚,有时有丘疹或浅表溃疡,伴有外阴瘙痒和灼痛。部分患者可伴有月经失调、长期闭经或月经减少。
尿液不断经阴道流出,单侧输尿管阴道瘘仍有自主排尿,而瘘孔较大的膀胱阴道瘘不能自主排尿,尿道阴道瘘仅在排尿时有尿液经阴道流出。
由于尿液长期刺激使会阴部及肛周皮肤红肿、增厚,有时有丘疹或浅表溃疡,伴有外阴瘙痒和灼痛。
10%~15%患者伴有长期闭经或月经减少。
患者可出现气尿、尿频、尿急、耻骨上疼痛、血尿、排尿困难、里急后重感,气尿是主要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致命性出血、低血容量休克,镜下或者肉眼血尿。
肾胸膜尿瘘症状包括咳嗽、口腔呼出尿样气味、发热和侧腰痛。
少数患者出现性生活障碍。
部分患者可因病程较长,长期尿液淋漓,污染衣裤,尿臭四溢,难与人共处,从而出现精神障碍。
会阴部位长期受到尿液浸渍,可继发出现严重泌尿系感染,常见脐部感染、膀胱感染等,还可出现全身感染,如脓毒症等。
当患者出现不自主排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配合医生检查,主要依据患者自诉及美蓝试验、阴道内窥镜等确诊,需要与压力性尿失禁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当患者出现排尿异常,如尿液从阴道漏出时,应及时就诊。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泌尿外科就诊,若泌尿肠瘘严重可前往普外科。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严重泌尿系感染、脓毒性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感染科、重症ICU等。
漏尿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从哪个部位漏出来的?(如阴道、肠道等)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尿频、尿失禁、血尿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发热、腹痛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可了解瘘孔数目、大小位置,瘘孔与输尿管口、尿道内口的关系,并了解膀胱容量,有无炎症、结石、憩室等。
可以鉴别膀胱阴道瘘或输尿管阴道瘘。膀胱内注入稀释的亚甲蓝,如阴道内的棉球染成蓝色则提示膀胱阴道瘘;如阴道内棉球未染成蓝色,而又见有小的瘘孔则提示为输尿管阴道瘘。
静注靛胭脂5ml,5~7min后见蓝色液体由瘘孔溢出,适用于先天性输尿管口异位或输尿管瘘的诊断。
可了解上尿路情况,确定输尿管瘘位置及肾功能情况。
当合并泌尿系感染时可查尿常规及尿培养。
根据漏尿症状结合相关手术或妇科手术等病史,结合妇科及内镜检查发现瘘口,诊断并不困难,重要的是产生尿瘘的原因、瘘的性质部位、大小及周围组织情况,对于正确处理有重大意义。
多伴双肾双输尿管畸形。除有正常排尿外,还于阴道、前庭、尿道口等部位见到持续性点滴漏尿或尿液喷溅而出,这种漏尿与增加腹压无关。静脉尿路造影可见患侧双肾和双输尿管上肾常有肾积水或发育不全,可以此鉴别。
腹压突然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搬重物时,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漏出的现象。当尿失禁程度较重,即在行走、站立和卧位时也有尿液溢出时,需与尿瘘进行鉴别。压力性尿失禁病人检查时,不能发现瘘孔。在膀胱充盈时增加腹压,有尿液自尿道口流出;但当示指和中指插入阴道内,于膀胱颈两侧将尿道向上抬举时,尿流可中止,阴道口无尿液漏出。如阴道口仍有尿液漏出,则为尿瘘。
膀胱过度膨胀时发生非随意性排尿,常继发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和脊髓损伤等。病人可无排尿感觉,排尿后膀胱内仍有很多剩余尿,检查时不能发现阴道内瘘孔及阴道口漏尿,因而可以此鉴别。
由于膀胱颈括约肌和尿道内括约肌功能失调,尿液持续不断地从尿道口滴出,病人无排尿感觉。膀胱始终处于空虚状态。此类尿失禁病人检查时不能发现阴道内瘘孔,压迫尿道后,无阴道口漏尿,可以此鉴别。
膀胱结核在愈合过程中膀胱发生挛缩,膀胱容量可<50ml,因不能有效储尿而出现严重的尿频和尿失禁症状,影像学检查往往可见到典型的肾结核以及肾、输尿管积水改变,可以此鉴别。
尿瘘治疗的目标是中断尿液外漏,恢复正常排尿且正常的泌尿生殖功能,改善阴部潮湿、异味、阴道和膀胱感染及不适症状给患者带来的生活及精神方面的困扰。
适用于存在有尿路感染者,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以及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等。
适用于结核性尿瘘,常用药物有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链霉素等。
输尿管阴道瘘手术1周内出现的输尿管阴道瘘,如能在膀胱镜下插入输尿管导管或双J管(猪尾巴导管)至损伤部位以上,并保留>2周,瘘孔有愈合的可能。如瘘孔位置低,可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必要时将膀胱悬吊于腰肌;如瘘孔位置高,所剩下的输尿管不够直接与膀胱吻合时,则行膀胱肌瓣成形后与输尿管吻合。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较适合于下尿路梗阻、膀胱挛缩者。
1周内发生的较小瘘孔可留置导尿>2周,并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瘘孔有自愈的可能。如不愈合则行手术修补,常采用膀胱阴道瘘修补术。一般在伤后3个月进行修复手术,如低位膀胱阴道瘘可经阴道修补;高位较小的膀胱阴道瘘可经耻骨上膀胱内修复;高位较大的膀胱阴道瘘需经膀胱后壁修复;复杂性膀胱阴道瘘应经腹部及阴道联合途径修复;必要时经耻骨途径修复。为使手术成功,应做到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前3天用1:1000苯扎溴铵冲洗阴道并控制感染。术中瘘孔周围组织游离必须充分,止血必须彻底,缝合必须无张力。如瘘孔太靠近输尿管开口者,需作输尿管移植。术后留置导尿保持通畅。
对于较细小的尿道阴道瘘可经阴道用苯酚烧灼瘘孔,留置导尿;对于较大的瘘孔可经阴道修补,缝合的瘘孔尽可能分尿道黏膜、尿道阴道间组织和阴道黏膜3层,分层缝合减少尿瘘修补的失败率。
主要包括一期修补和二期修补。一期修补操作包括切除瘘道,闭合相关脏器和对切除病变肠段和肠管进行缝合,二期修补主张切除瘘道,闭合相关脏器和性行暂时性近端结肠造口术。选择一期修补还是二期修补,受瘘道位置和病因、患者全身情况、是否存在盆腔脓肿、是否存在肠梗阻的影响。
对于肾血管瘘的治疗,主要着重于患者表现、病因治疗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于进行性流血的患者,可经导管做血管造影,然后栓塞损伤血管,为了控制出血,有时可能进行腰切口手术探查或整个肾脏的切除。
手术修补瘘口后预后良好,瘘口数量或部位较特殊时预后欠佳。术后注意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尿瘘经积极治疗后,大部分可治愈,但少数瘘口不易愈合,可顽固存在。
尿瘘非恶性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正规的临床治疗后,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术后定期随访,术后半年每1个月复查一次,半年后3个月复查一次,1年后每年复查一次,建议术后6~8年每年均要复查。
尿瘘患者饮食无特殊要求。非手术治疗及恢复期后者正常饮食。手术患者可选择营养丰富而均衡的清淡、易消化饮食,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目前对于尿瘘患者无针对性护理内容,但生活中注意合理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保持心情愉悦。还有避免外界刺激,平时多饮水,勤排尿,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这些都利于病情恢复。
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重体力劳动。
尿瘘发病原因主要为手术损伤、分娩、外伤所致,尚无有效预防措施。但可通过早期筛查和定期产检,尽量避免产伤导致的尿瘘。
孕妇定期作孕期检查,及早发现骨盆狭窄、畸形或胎位异常,及时纠正,并提前住院待产,不能顺产者建议转剖腹产。
不可进行暴力性生活,注意保护自己,以免出现外伤所致尿瘘。
若有结核或肿瘤患者,要及早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进展。
4850点赞
[1](美)魏恩等著,郭应禄,周利群主译.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第3卷[M].第9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04.
[2]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下[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5.
[3]杨勇,李虹.泌尿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