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柿石为一种相对少见的消化道疾病,在植物性胃石中,胃柿石是最常见的,植物性胃石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以空腹过量进食成石食品(如柿子、黑枣、山楂等)为基础,高酸状态是胃石形成的主要条件,残胃及胃排空功能减退亦常发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或呈坠胀感,有时可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少量清液或黏液。
患者在空腹状态下进食大量柿子、黑枣或山楂后30min内,出现上腹胀满和坠胀感、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中可能有咖啡样物。在胃柿石刺激下,患者会出现胃溃疡及胃功能紊乱现象。
病程在6个月以上,症状和慢性胃炎或者溃疡相似,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上腹疼痛等,对于胃柿石体积较大的患者,在上腹部可摸到肿块。
胃柿石常由于一次性进食多量未成熟的柿子或黑枣、山楂,在胃内形成结石,这些食物中的鞣酸在胃内与稀盐酸接触后形成粘稠胶状物,再与植物纤维凝结形成块状结石。
柿子、黑枣及山楂等食物中含有果胶、树胶和富有收敛性的鞣酸,果胶和树胶遇到胃酸后可凝集粘合成块;而鞣酸和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质,沉淀在胃内;此外,胃酸与鞣酸作用还可形成一种粘稠的胶状物,此种物质与进食植物的纤维、皮、子及食物残渣粘合,经胃的蠕动后形成巨大团块状、质地坚硬的柿石。鞣酸和蛋白质结合后形成的鞣酸-蛋白质复合物,相当于“小石头“;而果胶、树胶和鞣酸与胃酸作用后,相当于“水泥”的作用,将小石头汇在一起变成大石头。如果没有排出体外,将会如同滚雪球一样,在胃内越来越大。这个过程取决于是否空腹食用这些食物,食用的量及食用的时间长短。
这些食物富含鞣酸(又称单宁、单宁酸、没食子酸)。吃柿子时,柿子的植物细胞被嚼破,细胞里面的鞣酸就会流出来,与口腔中的唾液蛋白结合,让人产生涩的感觉,而且鞣酸还会刺激口腔黏膜蛋白,使之产生收敛性的麻涩感。柿子中含有的大量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钙、锌、镁、铁等矿物质结合,形成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化合物,故柿子吃多了可导致人体矿物质缺乏。鞣酸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糅酸蛋白;当沉淀物大量形成时,就可形成像石块一样的硬物,也就是常说的“胃柿石”。
柿子中的鞣酸含量与柿子的成熟度有关,当柿子没有成熟时,鞣酸含量较高,但熟透后的柿子鞣酸就很少了。简单的给柿子进行脱涩方法是把柿子和其它水果(如苹果、梨、猕猴桃等)放在一起密封储存,过几天柿子就会变软变甜,其原理是苹果等水果释放的乙烯能够将柿子催熟。此外,还可用热水或石灰水浸泡柿子,三四天即可脱涩,而且还能保持柿子爽脆的口感。
柿子中的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皮中,特别是果肉外皮层——也就是靠近柿子皮的地方,鞣酸分布较多。在柿子脱涩时,不可能将其中的鞣酸全部脱尽,如果连皮一起吃,相对容易形成胃柿石。
空腹吃柿子,大量的柿果胶、酚类和鞣质收敛剂与胃酸凝结成硬块,形成“柿石”,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胃溃疡,甚至胃穿孔等。柿子在饭后吃就不太容易形成“柿石”。
因为大量蛋白质在鞣酸的作用下容易形成胃柿石。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食用,这种患者可存在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出现糖尿病性胃轻瘫,胃蠕动缓慢,可促进结石的形成。
发病时间均集中在每年10月份至次年3月份,在产柿区较多发,如福建地区、甘肃白龙江畔等,好发人群是胃部分切除术后的残胃者,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及部分老年患者。
胃部分切除术后的残胃者本身对食物的承受能力下降,运动下降,当接受这些食物时会更敏感形成胃柿石。
糖尿病患者可存在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出现糖尿病性胃轻瘫,胃蠕动缓慢,可促进胃柿石的形成。
急性型和慢性型胃柿石患者表现的症状不同,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或呈坠胀感,有时可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少量清液或黏液,甚至有些患者会黑便,并发胃溃疡、胃穿孔、肠梗阻等。
急性型胃柿石患者在空腹大量进食柿子后出现,出现上腹胀满和坠胀感、恶心呕吐、反酸烧心等症状,呕吐物中可能咖啡样物。
慢性型胃柿石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上腹疼痛等。
胃柿石在受到反复的机械性刺激后会使胃黏膜糜烂,形成溃疡等导致出血。
呕吐物为少量清液或黏液或咖啡样物。
胃柿石多为空腹时一次性大量食入生柿、黑枣后发生的一种植物纤维团块,鞣酸、胃酸与蛋白结合为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于胃内,因经常反复的机械性刺激可使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在胃酸侵蚀下诱发胃溃疡。
胃柿石会压迫胃壁使胃壁坏死及穿孔。
如果胃柿石位于胃幽门部,会并发消化道梗阻。
胃柿石为一种相对少见的消化道疾病,可以在消化道的任何一个部位发现,但是最常检出的部位是胃内。当患者一天内有进食大量柿子、黑枣或山楂,出现上腹部疼痛时,要考虑就医,并做相应的检查。胃柿石可机械损伤胃肠道黏膜,引起消化道溃疡性病变,大的胃柿石也会引起消化道梗阻,所以胃柿石一经发现,就应得到及时的治疗。要注意胃柿石要与胃癌和慢性胃炎相鉴别。
当患者出现空腹吃涩的、生的柿子或黑枣、山楂时,出现上腹部疼痛,有时有恶心、呕吐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就诊,情况紧急时还可优先考虑去急诊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黑便)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糖尿病、胃部分切除术后)
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上腹部轻压痛
在胃镜内可见到胃柿石形状为近似圆形,颜色为褐色或者黑黄,胃柿石体积大小大一,小的体积为2cm×3cmx2cm,大的体积为7cm×6cmx9cm,胃镜下可见胃黏膜出现糜烂,溃疡。
粪便隐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用化学试验来检测粪便中微量的、肉眼看不到的血液。正常结果为阴性。阳性者可见于胃肠道出血等。
患者口服200~600ml开水后采取多方位扫描,胃柿石患者表现为位于胃腔内胃柿石区呈弧形或半弧形液性暗区。
胃镜中观察到胃柿石也可确诊。
胃癌是指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是腺癌。胃癌的高风险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腺瘤、残胃、吸烟、遗传和饮食等多种因素,胃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胃窦、责门、胃体。80%的早期胃癌无症状,部分病人可有消化不良症状。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症状是体重减轻(约60%)和上腹痛(50%),另有贫血、食欲缺乏、厌食、乏力。胃镜检查结合黏膜活检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手段。
慢性胃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症病变,临床常见,患病率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中年以上更为常见。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目前,胃镜及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手段。大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即便有症状也多为非特异性,可表现为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等,也可食欲缺乏、暧气、泛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早期发现取石是治疗和预防胃溃疡的关键,药物治疗部分患者有效,较大胃石可以通过内镜下手术治疗。
口服碳酸氢钠注射液提供碱性环境,有融石的作用,部分患者单纯用药可以使胃柿石消失。也可同时使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等,在提高胃内pH值的同时,与胃黏膜保护剂一起治疗溃疡、促进黏膜愈合。服用药物后还应采取左侧卧位,这是为了使胃柿石能浸泡在药物溶液中,增加胰酶和胃石的接触时间,达到充分消化的目的。
发现结石后,确定其位置、数目及大小,并注意有无并发溃疡。将胃镜调整至适当位置吸干净胃内液体,并适当注气,使胃柿石暴露良好。从活检孔道插人异物钳试钳胃柿石的软硬度。
对质地较软的胃柿石,直接用碎石器碎石,将胃柿石切割成直径<2cm之碎块,用圈套或网篮予取出。
对质地较硬的胃柿石,可用高频电切开针打若干个约3~4mm大的小孔,以胃镜用注射针向孔内注入5%碳酸氢钠,使其渗入胃柿石内,让柿石变软后再行切碎。
个别患者因柿石太硬,需部分切碎,重复进行。
碎石后尽量将胃内液体抽吸干净,然后注入10%碳酸氢钠。此时停止麻醉药,待患者清醒后,观察30min,若无异常,则可回病房继续治疗。
胃柿石较大,经内科治疗、内镜下碎石、微波或冲击波等治疗未能奏效,或并发较严重胃溃疡、出血、穿孔或梗阻者,以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为宜。
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无痛胃镜治疗后禁食或控制饮食,尽量多次进食流质饮食。在中医师辨证论治下服用中药饮片治疗。口服中药治疗的同时,加5%碳酸氢钠、奥美拉唑、莫沙必利口服;恶心、呕吐症状明显的患者口服碳酸氢钠,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肌肉注射胃复安及补液治疗,1周后复查胃镜。治疗期间应多饮水,忌食蔬菜、水果、果汁及酸性食物。
碳酸氢钠和碳酸饮料(如可口可乐等)已多年被用于胃柿石治疗,口服碳酸饮料可以在胃石表面形成小气泡,促进胃石崩解,加速胃石松软。
早期、规范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缩短病程、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大多数预后良好,一般建议患者一周后复查胃镜,如无再发生上腹部疼痛及其他并发症,预后良好。如身体还有不适,可尽快就医,按医嘱按时吃药或再次手术击石。
胃柿石经正规治疗和科学护理可以治愈。
经过积极的治疗胃柿石可以根治,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一般建议患者一周后均到医院复查胃镜,观察胃柿石是否清除干净,如清除干净,无其他并发症,预后良好,则无需再进行复诊;如还有尚未清除干净的胃柿石,则按照医嘱继续服药治疗或再次手术。
治疗期间应多饮水,注意饮食,需进食易于消化的流食等,忌食蔬菜、水果、果汁及酸性食物,当症状缓解后且复查无明显症状即可正常进食。
饮食护理胃镜检查后2小时可以进食流食、半流食、如白粥、面条、水、少食多餐。
忌食偏酸的蔬菜(如西红柿)、水果(如苹果、葡萄、猕猴桃)、果汁(如橙汁)及酸性食物(如蛋黄、乳酪、鳗鱼等)。
禁吃辛辣、刺激不易消化的食物。
护理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患者应在各阶段积极配合治疗,按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多喝水,注意饮食。
口服用药:患者应根据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患者应严格用药量。
注意饮食,不要吃刺激胃的酸性食物。
术前心理护理患者会焦虑,不安,恐慌,担心胃柿石能不能取出,取的过程非常痛苦,怕自己不能承受。护士应安慰病人,让他放心,告知配合要点,解释取胃柿石成功案例,耐心聆听患者心理感受,消除患者顾虑,主动配合检查。
咽部护理告知患者进镜子的过程中咽部放松,勿用力。检查后24小时咽部不适或疼痛是正常现象,严重者可以用淡盐水漱口。
术后观察胃镜检查后应观察腹部体征,有无腹肌紧张,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血压,发现有腹痛,呕血,大便发黑应立即报告医生并作相关处理。鼓励患者多饮水,多走动,促进胃排空。在口服碱性药物时应保护胃粘膜,对胃柿石较大者,碎石后口服可乐或药物时应卧床休息2小时,使柿石能够充分浸泡。胃镜下取石后口服可乐或碳酸氢钠治疗胃柿石是一种安全,患者痛苦比较少,费时比较短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取柿石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给与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术后应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并杜绝和防止胃柿石再发因素。
加强健康知识宣教,积极宣传胃柿石形成原因,告诫大家不要一次性进食大量柿子、黑枣及山楂等,尤其是残胃者或者有糖尿病的人。胃柿石患者出现胃糜烂、溃疡等并发症时,也需遵医嘱给药,直至患者的溃疡与糜烂症状完全消失。
当日内进食过大量柿子黑枣及山楂等,且出现餐后上腹部不适等,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胃柿石的形成原因,不可空腹进食柿子、黑枣及山楂等,特别是柿子不可与鱼虾蟹等高蛋白食物同时食入。胃柿石与胃动力存在密切关系,所以,胃动力障碍患者应避免食用柿子。
胃柿石患者出现胃糜烂、溃疡等并发症时,也需遵医嘱给药,直至患者的溃疡与糜烂症状完全消失。
4867点赞
[1]魏小强.胃柿石症20例诊疗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1):12-12.
[2]方红燕.18例胃镜下取柿石护理的经验交流[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10):323.
[3]郑海蓉,吕家书,温胜意.胃柿石22例诊治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3):69-70.
[4]田秀梅,陈芳.经内镜治疗胃柿石的护理配合[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7):113-113.
[5]肖晓惠,黄俊丽,黄铭赞.无痛胃镜与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胃柿石症[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3,18(2):110-11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