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主要是由于血脂紊乱、高血压、糖尿病、腹型肥胖、吸烟等原因引起的,可表现为蛋白尿(尿中出现泡沫)、夜尿增多,肾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于肾动脉开口或近端2cm,很少累及远端或其分支,常为双侧性病变。单侧性病变中,左侧较右侧多见。肾动脉狭窄使肾血流量减少﹑肾缺血,导致肾素分泌增加,血压增高及(或)缺血性肾萎缩、肾功能不全,如果未予适当治疗,病情往往进行性加重,部分肾动脉从狭窄变为闭塞,肾功能逐渐恶化,部分患者因此进入终末期肾病。
老年人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目前认为与血脂紊乱、高血压、糖尿病、腹型肥胖、吸烟等因素有关,好发于饮食习惯不佳人群。
脂质代谢异常是肾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肾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于高胆固醇血症。
高血压病人肾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可能由于高血压时内皮细胞损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入动脉内膜下,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引起肾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病人发病率较非糖尿病病者高出数倍,且病变进展迅速。
国内肾动脉狭窄最常见的病因,病变累及动脉全层,以中膜最重,肾动脉病变多位于肾动脉开口部或近段,呈向心性局限缩窄,亦可呈串珠状狭窄和扩张并存,侧支循环较广泛。多见于青壮年女性,近90%病例在30岁以下。
为国外最常见病因,在我国占第二位。老年男性多见,狭窄于肾动脉开口处(2cm内)多发,多累及双侧。
肾动脉狭窄主要发生于中1/3至远1/3段,常延及分支,青年多发,女多于男,可主要侵犯内、中或外膜。
主要见于肾移植术后,多由排斥反应所致。
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呈正比。
肥胖也是肾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肥胖可导致血浆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的增高,并常伴发高血压或糖尿病。
一级亲属存在肾动脉粥样硬化病史,其余家族成员有可能会罹患此病。
在我国,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在冠心病患者中检出率为12.7%~27.9%。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高血压人群中患病率约为1%~3%,在继发性高血压人群可达20%,多见于大动脉炎,肾动脉硬化仪占5%。该疾病一般多发生于50岁以上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年龄>65岁的高血压患者中约有6.8%合并肾动脉狭窄。
该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高脂、高热量、高胆固醇、高糖饮食人群可导致肥胖,会增加此病风险。
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典型表现为高血压和缺血性肾脏病,除此之外,还常有肾外系统表现,如出现肺水肿、外周动脉硬化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肾衰竭、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高血压进展迅速,舒张压升高明显(常超过110~120mmHg),为本病特点,并可表现为恶性高血压。有时腹部(或腰部)可闻及血管杂音(高调、粗糙收缩期或双期杂音),B超患侧肾缩小(两肾长径相差1.5cm以上),约15%患者因血浆醛固酮增多而出现低钾血症,患者尿常规改变轻微(轻度蛋白尿,少量红细胞及管型),单侧肾动脉狭窄后期高血压已导致对侧肾损害时,或双侧肾动脉狭窄进展时,肾功能均会渐进减退。
常见于具有多部位动脉粥样硬化表现的老年人,可伴或不伴高血压(常为近期出现或加重的难治性高血压),肾病变主要表现为肾功能进行性减退(肾小管浓缩功能损伤出现早,患者夜尿多,尿比重及渗透压减低。而后肾小球功能受损,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血清肌酐增高),轻度尿异常(轻度蛋白尿、少量红细胞及管型)及肾的体积渐进缩小(两肾大小常不对称)。
出现难以解释的突发肺水肿,尤其在肾功能不全患者,患者可表现为咳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症状。
动脉造影发现冠脉多支病变,或下肢广泛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严重者会进展为肾功能衰竭。
肾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多合并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若冠脉狭窄严重,易发生心肌梗死。
是肾动脉狭窄的直接后果,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进展相关,出现肾脏萎缩的患者临床上表现为进展性的肾功能不全。进展性的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预后较差,如肾衰竭、肾体积缩小以及生存率降低。
患者出现顽固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症状,需要及时到心内科、肾内科就医,医生通过影像学检查等检查来明确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断,注意与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狭窄等疾病相鉴别。
出现顽固性高血压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泡沫尿、夜尿增多症状,及时就医。
出现头晕、头痛、晕厥、胸痛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优先考虑去肾内科。
出现胸痛、高血压症状去心内科。
出现剧烈胸痛无缓解、晕厥等症状去急诊科。
血压最高能达多少?
既往有无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
平时吃什么药物控制高血压?效果怎么样?
有无泡沫尿、腰疼等症状?
有无去医院就诊做过相关检查或治疗?
B型超声能准确测定双肾大小和肾皮质厚度,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肾动脉及分支血流信号,可提供肾动脉狭窄间接信息。
高分辨率的CTA(64排或以上)可清晰显示肾动脉主干及一、二级分支管腔、管壁、肾实质,也可显示动脉管壁钙化、夹层、斑块及出血,并根据肾实质显影时间及程度对肾功能进行大致评估。肾动脉CTA可作为无创评价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极高。
MRA包括应用对比剂增强MRA(CE-MRA)及非对比剂增强MRA。MRA无电离辐射,可测量肾动脉血流、肾脏灌注,大致评估肾功能,是较好的肾动脉狭窄无创检查方法。三维CE-MRA的血管成像效果更好,可与DSA相似。但MRA也尚存不足,其不足之处是该成像技术受血流量影响大,成像过程受肠道干扰大,往往夸大肾动脉狭窄程度。
经皮肾动脉造影术是传统诊断肾动脉解剖狭窄的金标准,可多部位投照,能提供病变的分布、狭窄程度、解剖特征等直观的影像,对钙化病变、支架再狭窄、肾内分支动脉狭窄等均有较好的分辨率。该检查有创、放射线剂量较大、对比剂有肾脏毒性,如果仅用于诊断,与CTA比较基本上无优势。因此该方法主要用于计划同期行肾动脉介入的患者。
目前卡托普利肾动态显像检查已应用于肾动脉狭窄的大量研究中,诊断的敏感度为71%~92%,特异度为72%~98.2%。优点是无创、简便、可重复,并有助于评估肾功能,对于双侧肾动脉病变以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则价值有限。
使用含钆对比剂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97%和93%,有助于显示肾动脉分支的狭窄和副肾动脉及侧支循环的状况,并有助于评估肾实质损伤情况。缺点是费用昂贵,且不能用于植入心脏起搏器及金属大支架的患者。
IVP可提示肾功能损伤情况,采用快速注射造影法,即对比剂为20s,注射后30s摄片,以后每一分钟摄片一次至第5min,第10、第15、第30min各摄片一次。肾动脉狭窄患者往往可表现为双侧肾影差异,患侧肾不显影,或显像期延迟,偶可见肾盏肾盂紧缩变小。
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诊断标准:
至少具有1个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年龄>40岁、长期吸烟。
至少具有2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像学表现,如肾动脉锥形狭窄或闭塞,偏心性狭窄,不规则斑块、钙化,主要累及肾动脉近段及开口,腹部其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
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狭窄发病年龄多<40岁,女性多见,同时患者具有血管受累部位的症状和(或)体征,如受累器官供血不足、病变血管狭窄相关体征,急性期可出现受累血管疼痛和炎症指标明显升高等。超声检查、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或者肾动脉造影可发现特征性的病变影像,可进行鉴别。
患者也可表现为高血压,患者症状轻重取决于肾动脉阻塞程度及范围,肾动脉造影可进行鉴别。
肾动脉造影可见肾动脉突然中断,肾内动脉不显影,无侧支循环,肾实质不显影,有时可见栓子造成的充盈缺损,结合临床,不难鉴别。
形成肾梗死,肾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完全或者部分中断,梗死区域无血管显影,梗死区萎缩,肾实质像上为低密度区。
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血管性高血压,及缺血性肾脏病的治疗,包括药物降压治疗和血管重建治疗。肾动脉粥样硬化是终身疾病,需要长期治疗。
血脂异常的病人首选他汀类调脂药,其他如贝特类、依折麦布等。
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药物可防止血栓形成,用于预防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对于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官腔狭窄或阻塞者可用溶栓药物,包括链激酶、阿替普酶等,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等。
药物降压是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基础治疗,可选用的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钙拮抗剂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安全有效药物。β受体阻滞剂能抑制肾素释放,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以选用,利尿剂激活肾素释放,一般不主张用于肾血管性高血压,但患者如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肺水肿或心力衰竭,仍可选用。
常作经皮肾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术,此治疗尤适用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患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及大动脉炎患者在扩张术后易发生再狭窄使治疗失败,故这些患者宜在扩张术后放置血管支架。
手术治疗可以迅速解除肾动脉的解剖异常,尤其适用于同时伴有血管闭塞或动脉瘤的患者,手术方式有肾动脉旁路移植术、肾动脉内膜切除术和自体肾移植术等,对狭窄侧肾已无功能且伴顽固性高血压者,则可采用肾切除术。
目前一般推荐经皮介入治疗作为肾动脉血管重建的首选方法,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皮球囊成形术(PTA)和支架置入术。建议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要获得满意的血管重建和减少再狭窄率,应常规使用支架置入,但对于小部分不适合支架置入的病变仍可采用球囊扩张术治疗。
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需要长期治疗,5五年生存率为45%,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肾功能、肾彩超等。
本病为终身疾病,需要长期治疗,目前尚不能治愈。
双侧狭窄患者5五年生存率为45%,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伴高血压者5年死亡率比单纯高血压者高出7%。
患者需要遵医嘱每个月复查一次肾功能,3个月复查一次肾超声等检查。
患者应控制膳食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同时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肥胖。
超重或肥胖者应减少每日进食的总热量,减少胆固醇摄入,并限制酒及含糖食物的摄入。
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同时限制食盐。
减少肥肉等高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均衡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
为了防止疾病进展,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日常生活注意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劳逸结合。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长期门诊复诊,按时服药,以防疾病进展。
术后需要注意手术部位的清洁与消毒,不要沾水,不要洗澡,可以使用湿毛巾避开手术部位擦澡。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散步等活动,逐步过渡到持续的慢跑、游泳、爬山等活动。
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门诊复诊,需要注意监测血压、血脂、肝肾功能,以免出现异常。
遵医嘱规律服药,不要漏服或多服,若出现不良反应,如硝苯地平等药物引起的言语困难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预防要从一级预防开始,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对于疑诊患者要及时医院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伴高血压、肾损害(包括功能异常)人群,要及时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肾动脉造影检查,以判断有无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预防措施应从一级预防开始,即危险因素的防治。
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力活动,体力活动量应根据身体情况、体力活动习惯和心脏功能状态而定,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
提倡戒烟、限酒。
4567点赞
[1]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疾病高血压分会专家共识起草组.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和处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循环杂志,2017(9).
[2]刘波,吕建峰,粟治洲,etal.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传统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036(019):2037-2043.
[3]叶茂,王瑞钰,何林静.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17,29(003):423-426.
[4]费菲.蒋雄京:肾动脉狭窄处理专家共识临床实践与循证"全解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5):1-4.
回复快